時值國朝朝廷動蕩時期,因成帝頭風未愈,名單嫌疑長時間又不曾出個結果,政事因此耽擱了一大堆,前朝官員間難免不彌漫著一股隱隱怨氣,除卻那真正隱藏的亂黨,眾人心中,唯盼著這股風波能早日過去,還朝堂一個安寧的。
因此,幾乎無人不想著將賊子早些抓出來,逢著太康七年入冬時的第一場朝會日,丞相府司直田子士便於天門殿上,將亂黨罪證親自供上。
此事原不歸他管,乃是太子主抓,可因他手下辦事之人正巧拿住可疑之處,細查下去,得了此結果,便速速呈到了天子跟前。
乃是幾卷與前朝姬氏子弟聯係的牒牘,同亂黨借自身官職為前朝子弟入關蓋下的官印。
當即,田子士並未於朝會上公布此人是誰,隻由常侍郎霍育遞給座上天子,待天子過目後,便是一道雷霆聖令宣下,責禦史即刻將博士申安國帶出詔獄審問。
這消息傳開的一時間,內宮之中,蘭房殿最先收著信。
彼時申容趕著身上略好了些,正在處理手裏一件往年舊事。
茵梅接了南宮外頭的話迴金陽殿,迴說阿巧的骨灰和告地策已經送到她老家去了,趕著一年忌日,已是尋了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給葬了。
“申府派去的人說去瞧了,那座墳背靠青山,還有片竹林,前頭半裏地便是外增台河,是個好地方。”
“她那些親戚怎麽安排的?”絲帛屏風後,女子跽坐妝奩前,輕言細語地問。
“往上的長輩都沒了,就剩下兄弟姊妹四個,隻大哥成了家,老婆前些年死了,獨他一人照顧一雙兒女,所以這錢都是按人頭發下去的。”
“好。”說著,申容起了身,撩開簾幕,臉上已經是看不出半點異樣,茵梅悄然看了一番,正預備退下,叔衣和蘭房殿的黃門已是到了門外。
“儲妃,皇後有令,此時起,您就待在這屋裏不得出去了。”
*
申安國勾結亂黨的實證被擺上朝堂,申容這個申家女兒自然也要受到牽連,天子雖暫且未下令到內宮來,但鄭皇後先下了令將申氏禁足——這一舉看似懲戒,其實也是為了先護住她,不然等皇帝自己提起來,就不是單單關在金陽殿這麽簡單的事了。
這日皇城上空飄了些雨點子,罕見地進冬也濕潤,但落到金陽殿的大院內,沒一會就幹了,申容聽完叔衣的解釋,不由得發了一會愣,略過正對麵的人,無意識地看起了門外的風景。
叔衣傳完話,難說不心疼的——畢竟儲妃的為人,她也清楚,可剛開口想安慰幾句,瞧見儲妃的模樣,倒還有些詫異的:申公出了這樣大的一件事,明擺著的證據都拿了出來,隻怕這迴是真過不去了,眼前的人卻又為何還不如上次著急?
還是說,真是被唬得呆了?
便忍不住喚了一聲,“儲妃?”
申容緩緩迴神,“嗯”了聲,臉上卻仍舊毫無波瀾,再略看了看外頭,才目注上叔衣,“這天瞧著也不好,不知多早晚又會來雨,我著院裏的黃門送你迴去罷。”
語氣聽起來,竟也好似沒什麽情緒,叔衣愣了愣,隻好應下,“誒,儲妃您也切勿太過操心,老奴雖不懂前朝的事,但無論如何——”聲音一止,想著說的話無非也是那些空白的慰藉,要說真安慰到點子上,卻又不知道如何說的好。若真是串通了前朝賊子造反,最後多半要獲個連坐之罪,申氏便也逃不了幹係,就算不丟個命,儲妃的位置也難保,到時候就是皇後娘娘都無可奈何。她一個宮奴又能說得了什麽?
也就隻能再一歎氣,生硬地止住了話。
出了這麽大一檔子事,劉郢自然是下了朝就往迴趕了。如他所料,金陽殿又同上次一樣——被封了宮,不過來時他就已經聽說了,這迴可不是儲妃自行封的,而是皇後下的令。
這會王慧正在儲妃的正殿門前徘徊——有個在後宮當美人的姑姑,和在朝為官的舅舅——她如何也不會多晚知道今日朝會上的新聞。
“殿下!”王良娣邁向匆匆趕到的太子,驚慌失措,“妾聽說……”
話猶未了,見劉郢朝著她一抬手,卻是連話都沒說,就自己推門進去了,她也不知劉郢的性子,跟在身後就要進去,卻又被盡善及時攔住了,“王良娣,眼下事亂,您先迴屋罷。”
“可是……”她頓了頓,一半有些擔心真要出大事,一半還有些想表現的心思。太子寵愛儲妃,如今出了這樣大的事,若自己表現得同樣關切,想必也能博得太子好感。
“您就聽奴婢的,錯不了。”盡善不免抬眸望了一眼王慧,卻是一眼看透:眼前這位也不是個明白人。
王慧頓了頓,想起姑姑說——這個盡善是北宮裏頭唯一一個有官銜的奴仆,那他的話大約也錯不了,便隻得猶猶豫豫地退下了。
“殿下。”
殿內,儲妃同兩個大宮女迅速前來迎接,話不曾出口,已是伏身先行了禮,垂眉斂目,又明顯欲掩心中悲切神色。
“申公並非亂黨,我心中有數。今朝隻怕……”劉郢閉了閉目,停住了話。
真相還未水落石出,說不準是田子士誣陷,還是他也中了旁人的道,亦或者……
他扶起申容,自己就尋了個席子坐下了,同樣心煩慮亂。他必然知道朝中攪局的亂黨是誰,隻是除卻那已然確定的,再有沒有牽扯上旁的,也不能擅自先下定論。
畢竟因為要避嫌,他與申安國私下一直沒來往,原先的名單嫌疑——還可推說與申安國尚無利益掛鉤,所以亂黨非他,而今卻是將實打實的證據都擺出來了,若說是否為他人所汙蔑,卻也棘手難查。
說來說去,他這外父倒是真馬虎,如何能將那般重要的東西都落了出去?朝臣私印乃是比身家性命還要重要的東西,若真為他人入府盜取,那也不枉他受著這份冤屈。
思及此,劉郢心中愈加煩悶,今朝朝會上的這一出,也著實是將他的計劃都打亂了。
“殿下,妾熟知父親的為人,您也是清楚的,不是嗎?”申容見劉郢的話卡在一半,不禁要咬著唇委屈地再加上一句。
“無妨,我會調查清楚。”劉郢遂閉了閉眼,壓下情緒開始安慰申容,
眼前人目光一閃,說不上來是否為他動容,更多是一種強烈的矛盾與反差。其實在她的料算之中,這件事一出來,劉郢當是會先顧不及她。畢竟前朝的名單嫌疑,也是太子為了抓出真正的二皇子黨而放的長線,這個時候突然竄出一個田子士檢舉申安國,壞了他的事,他手上要處理的東西隻會多不會少。
下朝第一刻,竟還能想著先趕迴金陽殿安慰她。
她不由得想到上一世這個時候,雖然不是由田子士親自揭發的申安國,可到這會申安國也已經落了難,牆倒眾人推,她的身邊已是沒了一個好臉色的人。
至於劉郢,更是連見一麵都難。
若不是因為有納入族譜的元配身份在這,後來又出來兩個維護正統的老臣子,她恐怕都不能再渾渾噩噩地熬到晉安三年。
迴憶從識海深處猶如浪潮一般皆數襲來,直至緩緩退去,最終風平浪靜,女兒家眸中的光芒也由此逐漸轉迴清冷,她也來不及去想而今這些兒女情長的事了,太康七年於她申家的生死,隻在這一迴了。
因此,幾乎無人不想著將賊子早些抓出來,逢著太康七年入冬時的第一場朝會日,丞相府司直田子士便於天門殿上,將亂黨罪證親自供上。
此事原不歸他管,乃是太子主抓,可因他手下辦事之人正巧拿住可疑之處,細查下去,得了此結果,便速速呈到了天子跟前。
乃是幾卷與前朝姬氏子弟聯係的牒牘,同亂黨借自身官職為前朝子弟入關蓋下的官印。
當即,田子士並未於朝會上公布此人是誰,隻由常侍郎霍育遞給座上天子,待天子過目後,便是一道雷霆聖令宣下,責禦史即刻將博士申安國帶出詔獄審問。
這消息傳開的一時間,內宮之中,蘭房殿最先收著信。
彼時申容趕著身上略好了些,正在處理手裏一件往年舊事。
茵梅接了南宮外頭的話迴金陽殿,迴說阿巧的骨灰和告地策已經送到她老家去了,趕著一年忌日,已是尋了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給葬了。
“申府派去的人說去瞧了,那座墳背靠青山,還有片竹林,前頭半裏地便是外增台河,是個好地方。”
“她那些親戚怎麽安排的?”絲帛屏風後,女子跽坐妝奩前,輕言細語地問。
“往上的長輩都沒了,就剩下兄弟姊妹四個,隻大哥成了家,老婆前些年死了,獨他一人照顧一雙兒女,所以這錢都是按人頭發下去的。”
“好。”說著,申容起了身,撩開簾幕,臉上已經是看不出半點異樣,茵梅悄然看了一番,正預備退下,叔衣和蘭房殿的黃門已是到了門外。
“儲妃,皇後有令,此時起,您就待在這屋裏不得出去了。”
*
申安國勾結亂黨的實證被擺上朝堂,申容這個申家女兒自然也要受到牽連,天子雖暫且未下令到內宮來,但鄭皇後先下了令將申氏禁足——這一舉看似懲戒,其實也是為了先護住她,不然等皇帝自己提起來,就不是單單關在金陽殿這麽簡單的事了。
這日皇城上空飄了些雨點子,罕見地進冬也濕潤,但落到金陽殿的大院內,沒一會就幹了,申容聽完叔衣的解釋,不由得發了一會愣,略過正對麵的人,無意識地看起了門外的風景。
叔衣傳完話,難說不心疼的——畢竟儲妃的為人,她也清楚,可剛開口想安慰幾句,瞧見儲妃的模樣,倒還有些詫異的:申公出了這樣大的一件事,明擺著的證據都拿了出來,隻怕這迴是真過不去了,眼前的人卻又為何還不如上次著急?
還是說,真是被唬得呆了?
便忍不住喚了一聲,“儲妃?”
申容緩緩迴神,“嗯”了聲,臉上卻仍舊毫無波瀾,再略看了看外頭,才目注上叔衣,“這天瞧著也不好,不知多早晚又會來雨,我著院裏的黃門送你迴去罷。”
語氣聽起來,竟也好似沒什麽情緒,叔衣愣了愣,隻好應下,“誒,儲妃您也切勿太過操心,老奴雖不懂前朝的事,但無論如何——”聲音一止,想著說的話無非也是那些空白的慰藉,要說真安慰到點子上,卻又不知道如何說的好。若真是串通了前朝賊子造反,最後多半要獲個連坐之罪,申氏便也逃不了幹係,就算不丟個命,儲妃的位置也難保,到時候就是皇後娘娘都無可奈何。她一個宮奴又能說得了什麽?
也就隻能再一歎氣,生硬地止住了話。
出了這麽大一檔子事,劉郢自然是下了朝就往迴趕了。如他所料,金陽殿又同上次一樣——被封了宮,不過來時他就已經聽說了,這迴可不是儲妃自行封的,而是皇後下的令。
這會王慧正在儲妃的正殿門前徘徊——有個在後宮當美人的姑姑,和在朝為官的舅舅——她如何也不會多晚知道今日朝會上的新聞。
“殿下!”王良娣邁向匆匆趕到的太子,驚慌失措,“妾聽說……”
話猶未了,見劉郢朝著她一抬手,卻是連話都沒說,就自己推門進去了,她也不知劉郢的性子,跟在身後就要進去,卻又被盡善及時攔住了,“王良娣,眼下事亂,您先迴屋罷。”
“可是……”她頓了頓,一半有些擔心真要出大事,一半還有些想表現的心思。太子寵愛儲妃,如今出了這樣大的事,若自己表現得同樣關切,想必也能博得太子好感。
“您就聽奴婢的,錯不了。”盡善不免抬眸望了一眼王慧,卻是一眼看透:眼前這位也不是個明白人。
王慧頓了頓,想起姑姑說——這個盡善是北宮裏頭唯一一個有官銜的奴仆,那他的話大約也錯不了,便隻得猶猶豫豫地退下了。
“殿下。”
殿內,儲妃同兩個大宮女迅速前來迎接,話不曾出口,已是伏身先行了禮,垂眉斂目,又明顯欲掩心中悲切神色。
“申公並非亂黨,我心中有數。今朝隻怕……”劉郢閉了閉目,停住了話。
真相還未水落石出,說不準是田子士誣陷,還是他也中了旁人的道,亦或者……
他扶起申容,自己就尋了個席子坐下了,同樣心煩慮亂。他必然知道朝中攪局的亂黨是誰,隻是除卻那已然確定的,再有沒有牽扯上旁的,也不能擅自先下定論。
畢竟因為要避嫌,他與申安國私下一直沒來往,原先的名單嫌疑——還可推說與申安國尚無利益掛鉤,所以亂黨非他,而今卻是將實打實的證據都擺出來了,若說是否為他人所汙蔑,卻也棘手難查。
說來說去,他這外父倒是真馬虎,如何能將那般重要的東西都落了出去?朝臣私印乃是比身家性命還要重要的東西,若真為他人入府盜取,那也不枉他受著這份冤屈。
思及此,劉郢心中愈加煩悶,今朝朝會上的這一出,也著實是將他的計劃都打亂了。
“殿下,妾熟知父親的為人,您也是清楚的,不是嗎?”申容見劉郢的話卡在一半,不禁要咬著唇委屈地再加上一句。
“無妨,我會調查清楚。”劉郢遂閉了閉眼,壓下情緒開始安慰申容,
眼前人目光一閃,說不上來是否為他動容,更多是一種強烈的矛盾與反差。其實在她的料算之中,這件事一出來,劉郢當是會先顧不及她。畢竟前朝的名單嫌疑,也是太子為了抓出真正的二皇子黨而放的長線,這個時候突然竄出一個田子士檢舉申安國,壞了他的事,他手上要處理的東西隻會多不會少。
下朝第一刻,竟還能想著先趕迴金陽殿安慰她。
她不由得想到上一世這個時候,雖然不是由田子士親自揭發的申安國,可到這會申安國也已經落了難,牆倒眾人推,她的身邊已是沒了一個好臉色的人。
至於劉郢,更是連見一麵都難。
若不是因為有納入族譜的元配身份在這,後來又出來兩個維護正統的老臣子,她恐怕都不能再渾渾噩噩地熬到晉安三年。
迴憶從識海深處猶如浪潮一般皆數襲來,直至緩緩退去,最終風平浪靜,女兒家眸中的光芒也由此逐漸轉迴清冷,她也來不及去想而今這些兒女情長的事了,太康七年於她申家的生死,隻在這一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