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得了毛氏應允,魏璟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好容易捱過兩天,等額頭青紫消了,便迫不及待地往楊家去,想告訴楊妡這個好消息。
等進了門,才想起自己平白無故地絕不可能進到楊家內宅,便轉而走向竹韻軒。
楊峼正因未能完成他的托付而不安,見到魏璟,便愧疚地說:「我考慮不周,負了你的信任。」
魏璟渾不在意地說:「不怪你,五妹妹是閨閣女子,哪能隨便收外男信件,算起來改是我強你所難,是我行為欠妥。」
楊峼慚愧道:「我也有錯,這事我原不該應允你的。」
「算了,過去就過去了,」魏璟大度地擺擺手,問起楊峼看的書籍來,「八股跟文書我覺得都不成問題,就是策問有所欠缺,記得你提過幾本水利、農事的書冊,能否借我看兩天?」
楊峼忙把案頭自己整理出來的摘抄紀要遞給他,「這是我收集的近幾年的策問題目,也有關於水利農田的心得,你這會看書怕來不及,如果相信我的話,就隻看看這些。」
魏璟笑道:「你策問比我好,又不存芥蒂地借給我看,我哪裏會不相信你?」稍停會兒,想到毛氏終於鬆口楊妡之事,幾乎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想與楊峼分享,隻苦於事情沒過明路,不好貿然散布出去,便生生忍住了,卻咧了嘴笑,「咱倆是至交又是親戚,以後隻會越來越近,我不相信你就再沒人可信了。」
楊峼看他興高采烈的樣子,隻以為是遠遊歸來,見到親人高興,並沒往他處想,便將自己看書過程中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兩人探討一番,魏璟才樂顛顛地迴府。
接下來幾日,魏璟真是頭懸梁錐刺股地苦讀,恨不能一天當成兩天用,毛氏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天天囑咐廚房用心燉了湯水伺候。
好在沒多久就是秋試,魏璟滿懷希望地進去又信心十足地出來。
待到月底,秋試成績出來,楊峼與魏璟均名列前三十。
毛氏激動得老淚縱橫,在菩薩像前點了三支香,念叨著她過世老頭子的名字,絮絮叨叨地說:「你睜開眼看看吧,阿璟中了舉人,馬上就能做官了,阿峼也有出息,你的親孫子親外孫都是好樣的。」
念叨完,連衣裳都顧不得換,叫了軟轎就往楊府去,準備跟魏氏商量兩家一同設宴慶賀之事。
魏氏最近是揚眉吐氣,先是家裏出了個準王妃,接著孫子考中進士,就連許久不進鬆鶴院的楊歸舟,也在她那裏連接歇了三迴。
這麽大的喜事,魏氏恨不得連擺五天宴席以昭告天下。
可惜得是,兩位老夫人商量得熱火朝天,楊峼與魏璟卻都不同意,兩人說春闈就在三月,隻有半年時間準備,中間還隔了個春節,走親訪友得耽誤不少工夫。
要想慶祝就等明年春闈成績出來,好好地熱鬧一番。
楊歸舟捋著胡子讚道:「勝而不驕,能穩住性子,好!好!」
他這一拍板,宴請就不了了之,但家宴還是難免的。
毛氏親自操持,吩咐廚房殺豬宰羊,置辦了一大桌豐富的菜肴為魏璟慶賀。魏璟端著酒盅,話裏有話地說:「祖母且放心,我定會讓您得償所願不教您失望,您也別忘了許諾我的話。」
毛氏臉色變了變,強撐著道:「阿璟,祖母這般年紀了,還會誑你不成?」
秦夫人在旁邊聽著不對勁,待家宴散後,趁著侍奉毛氏就寢時,小心翼翼地問:「母親跟阿璟說什麽呢,怎麽沒聽明白?」
毛氏側頭瞪她一眼,「都是你教養出來的好兒子,被個狐狸精弄得五迷三道的。以後少跟張氏來往,有什麽樣的娘親養出什麽樣的閨女,娘兒倆都是狐媚子樣。」
秦夫人暗地裏腹誹,「張氏可是您當年親眼挑中的人,又說她生得嫻靜又說她性情溫柔,誇得跟朵花兒似的,非鼓動姑母給二表弟娶進門,時隔多年卻翻臉不認人把屎盆子扣到自己頭上。」
可毛氏畢竟是婆婆,而且是孀居多年的婆婆,在魏劍鳴心目中地位是非同小可的重要,秦夫人不便頂撞她,便軟聲道:「說起來姑母家的幾個女孩兒都不錯,五姑娘又是二房嫡女,配阿璟也配得。」
「放屁!」毛氏在秦夫人麵前絲毫不加掩飾,粗口說爆就爆,「她算哪門子嫡女,小娥才是貨真價實的嫡女,嫡長女……阿璟的事兒不用你管,我就這麽一個嫡親的孫子,絕不會害了他。」
「可……要是阿璟真考中進士,您可千萬別出爾反爾傷了他的心。阿璟這脾氣,上來強得跟頭牛似的。」
毛氏不耐煩地說:「我過得橋比你走得路還多,沒有兩全之策能隨便給阿璟開這個口?實在不行,納進來當個姨娘……你趕緊迴去吧,我這裏不用你伺候。」
秦夫人欲言又止,憂心忡忡地出了德正院,左思右想不放心,便帶著丫鬟出了二門,往魏璟住的琴心閣去。
隔著老遠,就看到琴心閣糊著綃紗的窗子透出點點燭光,很顯然魏璟還沒睡下。
丫鬟上前輕輕叩了叩門上銅環,有小廝應聲開了門,見是秦夫人,連忙行個禮,「少爺在看書,我這便進去通報一聲。」
秦夫人攔住他,「不用了,我就過來看看。記著別讓少爺看書看太久,燕窩要天天燉,萬不可省,要是吃完了就告訴我。」
小廝不迭聲地應著。
這時,綃紗上映出了魏璟的身影,手裏托著書,腦袋搖來晃去地讀得專心。
秦夫人站在院中無限憂愁地看了片刻才轉身離去。
此時的楊妡已進入了夢鄉,清冷的月光透過薑黃色的帳簾照射進來,她的臉龐朦朦朧朧地看不真切,仔細地瞧,才隱約發現她眉峰輕蹙,似是籠著一抹輕愁。
楊妡絲毫不曾料到,自己的終身已在暗地裏,被毛氏做了決定……
第二天一早,楊妡等著楊姵一道往鬆鶴院請安。
不曾走近,就聽得錚錚淙淙的琴聲傳來,清越悠揚,非常動聽。
楊妡駐足,聽出是虞山派琴曲《良宵引》,以前她與薛夢梧經常對月彈奏。彈琴者技藝頗佳,將月夜清風、良宵雅興的安閑恬靜表達的淋漓盡致,細膩委婉。
琴聲自鬆鶴院傳來,不由分說定是月姨娘在彈奏。
等進了門,才想起自己平白無故地絕不可能進到楊家內宅,便轉而走向竹韻軒。
楊峼正因未能完成他的托付而不安,見到魏璟,便愧疚地說:「我考慮不周,負了你的信任。」
魏璟渾不在意地說:「不怪你,五妹妹是閨閣女子,哪能隨便收外男信件,算起來改是我強你所難,是我行為欠妥。」
楊峼慚愧道:「我也有錯,這事我原不該應允你的。」
「算了,過去就過去了,」魏璟大度地擺擺手,問起楊峼看的書籍來,「八股跟文書我覺得都不成問題,就是策問有所欠缺,記得你提過幾本水利、農事的書冊,能否借我看兩天?」
楊峼忙把案頭自己整理出來的摘抄紀要遞給他,「這是我收集的近幾年的策問題目,也有關於水利農田的心得,你這會看書怕來不及,如果相信我的話,就隻看看這些。」
魏璟笑道:「你策問比我好,又不存芥蒂地借給我看,我哪裏會不相信你?」稍停會兒,想到毛氏終於鬆口楊妡之事,幾乎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想與楊峼分享,隻苦於事情沒過明路,不好貿然散布出去,便生生忍住了,卻咧了嘴笑,「咱倆是至交又是親戚,以後隻會越來越近,我不相信你就再沒人可信了。」
楊峼看他興高采烈的樣子,隻以為是遠遊歸來,見到親人高興,並沒往他處想,便將自己看書過程中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兩人探討一番,魏璟才樂顛顛地迴府。
接下來幾日,魏璟真是頭懸梁錐刺股地苦讀,恨不能一天當成兩天用,毛氏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天天囑咐廚房用心燉了湯水伺候。
好在沒多久就是秋試,魏璟滿懷希望地進去又信心十足地出來。
待到月底,秋試成績出來,楊峼與魏璟均名列前三十。
毛氏激動得老淚縱橫,在菩薩像前點了三支香,念叨著她過世老頭子的名字,絮絮叨叨地說:「你睜開眼看看吧,阿璟中了舉人,馬上就能做官了,阿峼也有出息,你的親孫子親外孫都是好樣的。」
念叨完,連衣裳都顧不得換,叫了軟轎就往楊府去,準備跟魏氏商量兩家一同設宴慶賀之事。
魏氏最近是揚眉吐氣,先是家裏出了個準王妃,接著孫子考中進士,就連許久不進鬆鶴院的楊歸舟,也在她那裏連接歇了三迴。
這麽大的喜事,魏氏恨不得連擺五天宴席以昭告天下。
可惜得是,兩位老夫人商量得熱火朝天,楊峼與魏璟卻都不同意,兩人說春闈就在三月,隻有半年時間準備,中間還隔了個春節,走親訪友得耽誤不少工夫。
要想慶祝就等明年春闈成績出來,好好地熱鬧一番。
楊歸舟捋著胡子讚道:「勝而不驕,能穩住性子,好!好!」
他這一拍板,宴請就不了了之,但家宴還是難免的。
毛氏親自操持,吩咐廚房殺豬宰羊,置辦了一大桌豐富的菜肴為魏璟慶賀。魏璟端著酒盅,話裏有話地說:「祖母且放心,我定會讓您得償所願不教您失望,您也別忘了許諾我的話。」
毛氏臉色變了變,強撐著道:「阿璟,祖母這般年紀了,還會誑你不成?」
秦夫人在旁邊聽著不對勁,待家宴散後,趁著侍奉毛氏就寢時,小心翼翼地問:「母親跟阿璟說什麽呢,怎麽沒聽明白?」
毛氏側頭瞪她一眼,「都是你教養出來的好兒子,被個狐狸精弄得五迷三道的。以後少跟張氏來往,有什麽樣的娘親養出什麽樣的閨女,娘兒倆都是狐媚子樣。」
秦夫人暗地裏腹誹,「張氏可是您當年親眼挑中的人,又說她生得嫻靜又說她性情溫柔,誇得跟朵花兒似的,非鼓動姑母給二表弟娶進門,時隔多年卻翻臉不認人把屎盆子扣到自己頭上。」
可毛氏畢竟是婆婆,而且是孀居多年的婆婆,在魏劍鳴心目中地位是非同小可的重要,秦夫人不便頂撞她,便軟聲道:「說起來姑母家的幾個女孩兒都不錯,五姑娘又是二房嫡女,配阿璟也配得。」
「放屁!」毛氏在秦夫人麵前絲毫不加掩飾,粗口說爆就爆,「她算哪門子嫡女,小娥才是貨真價實的嫡女,嫡長女……阿璟的事兒不用你管,我就這麽一個嫡親的孫子,絕不會害了他。」
「可……要是阿璟真考中進士,您可千萬別出爾反爾傷了他的心。阿璟這脾氣,上來強得跟頭牛似的。」
毛氏不耐煩地說:「我過得橋比你走得路還多,沒有兩全之策能隨便給阿璟開這個口?實在不行,納進來當個姨娘……你趕緊迴去吧,我這裏不用你伺候。」
秦夫人欲言又止,憂心忡忡地出了德正院,左思右想不放心,便帶著丫鬟出了二門,往魏璟住的琴心閣去。
隔著老遠,就看到琴心閣糊著綃紗的窗子透出點點燭光,很顯然魏璟還沒睡下。
丫鬟上前輕輕叩了叩門上銅環,有小廝應聲開了門,見是秦夫人,連忙行個禮,「少爺在看書,我這便進去通報一聲。」
秦夫人攔住他,「不用了,我就過來看看。記著別讓少爺看書看太久,燕窩要天天燉,萬不可省,要是吃完了就告訴我。」
小廝不迭聲地應著。
這時,綃紗上映出了魏璟的身影,手裏托著書,腦袋搖來晃去地讀得專心。
秦夫人站在院中無限憂愁地看了片刻才轉身離去。
此時的楊妡已進入了夢鄉,清冷的月光透過薑黃色的帳簾照射進來,她的臉龐朦朦朧朧地看不真切,仔細地瞧,才隱約發現她眉峰輕蹙,似是籠著一抹輕愁。
楊妡絲毫不曾料到,自己的終身已在暗地裏,被毛氏做了決定……
第二天一早,楊妡等著楊姵一道往鬆鶴院請安。
不曾走近,就聽得錚錚淙淙的琴聲傳來,清越悠揚,非常動聽。
楊妡駐足,聽出是虞山派琴曲《良宵引》,以前她與薛夢梧經常對月彈奏。彈琴者技藝頗佳,將月夜清風、良宵雅興的安閑恬靜表達的淋漓盡致,細膩委婉。
琴聲自鬆鶴院傳來,不由分說定是月姨娘在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