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西北戰事
穿越大唐:打造最強工業園 作者:威仔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皇帝提出的立儲問題,張小川猜測應該還是會順應曆史慣性,最終還是李亨被立為太子,他其實可以選擇現在提出支持李亨,然後就可以提前賣個人情。
隻是張小川其實不太喜歡李亨這個人,雖然他平定的安史之亂,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而且李亨繼位後,後宮幹政、重用宦官、縱容藩鎮這些可也都是加速大唐沒落的因素。
說來也不能完全怪李亨,他本身就是沒什麽能耐的皇子,還遇上風雨飄搖的大唐,所以牌打成那個樣子也屬無奈。
可張小川卻不能接受,他認為你當了皇帝把牌打的稀爛,那就是你的錯,所以他不打算為李亨站台,其他皇子貌似也沒有像樣的。
最終張小川選擇和稀泥,迴答道:“陛下,臣職微權輕怎敢……”
“朕讓你說!”
張小川剛擺出要搪塞的姿勢就被李隆基無情打斷,隻得直麵問題:“陛下,不是臣不願為君分憂,而是我對眾位皇子不慎了解。”
就聽李隆基道:“你不是跟瑁兒很熟嗎?如今還得了武惠妃的恩情,朕以為你會舉薦瑁兒呢。”
張小川心道:你這皇帝也沒遛,我跟李瑁那能算是交情,那分明就是仇恨。
“陛下,雖然臣是受了武惠妃的恩情,可是臣卻覺得壽王是最不適合的人選。”
這一說,李隆基來了興趣:“哦?這是為何?”
張小川可是知道李隆基死活不立李瑁的原因,所以才故意這樣說的,不然一直和稀泥李隆基能把自己抽死。
張小川答道:“這話有些大逆不道,還……”
“朕恕你無罪!”
“因為他有武氏血……”
“夠了!”
張小川連忙跪下:“臣失言,請陛下責罰。”
“罷了,朕已經說過恕你無罪。”然後又低聲說了一句:“這麽簡單的道理,你一個乳臭未幹的少年都看得明白,為何惠妃卻要苦苦相逼。”
張小川沒聽清,於是問道:“陛下你說什麽?”
“沒什麽,朕還是想聽聽你對立儲的事有什麽想法。”
張小川記得曆史上是因為高力士建議遵循古製立長原則,被李隆基采納才立的李亨,既然知道答案了,那就照抄吧,高力士不好意思了。
“臣以為冊立儲君早有定式,依循古製乃是擇長而立,陛下何必煩惱!”
李隆基對這個答案非常滿意,但是為了避免張小川這毛頭小子尾巴翹上天,隻是麵無表情的嗯了一聲。
接著就調轉話題道:“關於西北戰事你可知曉?”
張小川納悶,怎麽突然提到西北戰事,不過還是連忙答道:“略知一二。”
“大唐看似威服四海,實則邊患不斷。自朕登基以來更是戰事不斷,如今國庫很難支撐大戰,所以朕對外攻略很是艱辛……”
張小川在猜皇帝到底想要說什麽,隻聽李隆基突然大聲道:“但是!我大唐疆土不容一寸有失,膽敢犯邊,不管多難都要打。”
“陛下威武,大唐將士威武,乃是大唐之幸。”
李隆基擺擺手:“朕跟你說這些,是想問問你,那步槍造的怎麽樣了,現在能否用於西北戰場,若有此神兵也能減少一些。”
張小川想了一下說道:“目前步槍的生產線已經建造好了,正在試製,不出意外的話半月之內可以供給戰場。”
“不行,朕隻給你七日。”
張小川不解道:“我大唐兵鋒所指,所向披靡。以往沒有這步槍不是一樣打勝仗,陛下為何如此著急?”
李隆基抬頭望天,感慨道:“朕雖不是馬上皇帝,可是也是知兵的,我大唐雖然所向披靡攻無不克,可是大唐將士也是血肉之軀,每戰必有損傷,這勝利靠的是英勇無畏,但是傷亡也不少啊。”
張小川點點頭,心道這倒是很合理,畢竟冷兵器對戰很難壓倒性勝利。
隻聽李隆基又道:“這些傷亡的兵卒需要發放大量撫恤金,缺少的人馬也要花錢補充,所以打的哪是仗,打的都是錢啊,要不是國庫捉襟見肘,吐蕃能敢犯邊,朕早就打到高原上去了。”
張小川撇撇嘴,感情還是錢啊,不過皇帝眼光倒是不差,要是步槍能夠運用好,確實可以減少損傷,甚至可以大量裁軍。
皇帝今天算是跟張小川掏心掏肺了,於是張小川也拿出自己的態度:“陛下放心,臣定然在七日之內把步槍造好。”
李隆基突然想到了什麽,大叫一聲:“不好!”
張小川還沒反應過來,高力士已經衝到了李隆基麵前:“陛下你怎麽了。”
隻見李隆基擺擺手:“退下,朕無事。”
然後繼續說道:“隻是朕想起來,從長安到鄯州可也不近,七日造出來又如何能運得到,等造好運至戰場,再加上訓練不是至少也要數月。”
“陛下是認為這步槍要訓練數月?”
“不然呢?”
張小川解釋道:“這步槍若隻是使用,片刻就可以學會,這個陛下應該是親眼所見,若是不要求百發百中,訓練三五日也勉強可以上戰場了。”
李隆基一聽馬上來了精神,可很快愁容滿布:“縱然如此,你這運過去也需要半月,如此一耽擱也要一月才能使用,可是大戰在即,拖延不得。”
“陛下,我們還有一個寶貝你怎麽忘了?”
“什麽寶貝?”
“直升機啊,我們用直升機運輸,半日可至。”
“對呀,好好好,這可是解了朕心頭大患。”
張小川擺一副驕傲自誇的表情:“還不止如此,我們隻要生產出來馬上就可以運過去,王大使便可以安排訓練,等到步槍造好,那邊士兵也訓練好了。”
“這個好,這直升機真是立了大功。”
靠,是我立大功好吧,不過直升機立大功皇帝老兒也應該不會虧待了自己。
張小川繼續賣弄道:“還不止如此,臣想問陛下是否想親臨戰場,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這……”
“陛下不可!”
李隆基還沒應答,就被高力士勸阻了,隻聽高力士繼續說道:“戰場太過危險,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陛下萬不可將自己置身險地。”
隻是張小川其實不太喜歡李亨這個人,雖然他平定的安史之亂,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而且李亨繼位後,後宮幹政、重用宦官、縱容藩鎮這些可也都是加速大唐沒落的因素。
說來也不能完全怪李亨,他本身就是沒什麽能耐的皇子,還遇上風雨飄搖的大唐,所以牌打成那個樣子也屬無奈。
可張小川卻不能接受,他認為你當了皇帝把牌打的稀爛,那就是你的錯,所以他不打算為李亨站台,其他皇子貌似也沒有像樣的。
最終張小川選擇和稀泥,迴答道:“陛下,臣職微權輕怎敢……”
“朕讓你說!”
張小川剛擺出要搪塞的姿勢就被李隆基無情打斷,隻得直麵問題:“陛下,不是臣不願為君分憂,而是我對眾位皇子不慎了解。”
就聽李隆基道:“你不是跟瑁兒很熟嗎?如今還得了武惠妃的恩情,朕以為你會舉薦瑁兒呢。”
張小川心道:你這皇帝也沒遛,我跟李瑁那能算是交情,那分明就是仇恨。
“陛下,雖然臣是受了武惠妃的恩情,可是臣卻覺得壽王是最不適合的人選。”
這一說,李隆基來了興趣:“哦?這是為何?”
張小川可是知道李隆基死活不立李瑁的原因,所以才故意這樣說的,不然一直和稀泥李隆基能把自己抽死。
張小川答道:“這話有些大逆不道,還……”
“朕恕你無罪!”
“因為他有武氏血……”
“夠了!”
張小川連忙跪下:“臣失言,請陛下責罰。”
“罷了,朕已經說過恕你無罪。”然後又低聲說了一句:“這麽簡單的道理,你一個乳臭未幹的少年都看得明白,為何惠妃卻要苦苦相逼。”
張小川沒聽清,於是問道:“陛下你說什麽?”
“沒什麽,朕還是想聽聽你對立儲的事有什麽想法。”
張小川記得曆史上是因為高力士建議遵循古製立長原則,被李隆基采納才立的李亨,既然知道答案了,那就照抄吧,高力士不好意思了。
“臣以為冊立儲君早有定式,依循古製乃是擇長而立,陛下何必煩惱!”
李隆基對這個答案非常滿意,但是為了避免張小川這毛頭小子尾巴翹上天,隻是麵無表情的嗯了一聲。
接著就調轉話題道:“關於西北戰事你可知曉?”
張小川納悶,怎麽突然提到西北戰事,不過還是連忙答道:“略知一二。”
“大唐看似威服四海,實則邊患不斷。自朕登基以來更是戰事不斷,如今國庫很難支撐大戰,所以朕對外攻略很是艱辛……”
張小川在猜皇帝到底想要說什麽,隻聽李隆基突然大聲道:“但是!我大唐疆土不容一寸有失,膽敢犯邊,不管多難都要打。”
“陛下威武,大唐將士威武,乃是大唐之幸。”
李隆基擺擺手:“朕跟你說這些,是想問問你,那步槍造的怎麽樣了,現在能否用於西北戰場,若有此神兵也能減少一些。”
張小川想了一下說道:“目前步槍的生產線已經建造好了,正在試製,不出意外的話半月之內可以供給戰場。”
“不行,朕隻給你七日。”
張小川不解道:“我大唐兵鋒所指,所向披靡。以往沒有這步槍不是一樣打勝仗,陛下為何如此著急?”
李隆基抬頭望天,感慨道:“朕雖不是馬上皇帝,可是也是知兵的,我大唐雖然所向披靡攻無不克,可是大唐將士也是血肉之軀,每戰必有損傷,這勝利靠的是英勇無畏,但是傷亡也不少啊。”
張小川點點頭,心道這倒是很合理,畢竟冷兵器對戰很難壓倒性勝利。
隻聽李隆基又道:“這些傷亡的兵卒需要發放大量撫恤金,缺少的人馬也要花錢補充,所以打的哪是仗,打的都是錢啊,要不是國庫捉襟見肘,吐蕃能敢犯邊,朕早就打到高原上去了。”
張小川撇撇嘴,感情還是錢啊,不過皇帝眼光倒是不差,要是步槍能夠運用好,確實可以減少損傷,甚至可以大量裁軍。
皇帝今天算是跟張小川掏心掏肺了,於是張小川也拿出自己的態度:“陛下放心,臣定然在七日之內把步槍造好。”
李隆基突然想到了什麽,大叫一聲:“不好!”
張小川還沒反應過來,高力士已經衝到了李隆基麵前:“陛下你怎麽了。”
隻見李隆基擺擺手:“退下,朕無事。”
然後繼續說道:“隻是朕想起來,從長安到鄯州可也不近,七日造出來又如何能運得到,等造好運至戰場,再加上訓練不是至少也要數月。”
“陛下是認為這步槍要訓練數月?”
“不然呢?”
張小川解釋道:“這步槍若隻是使用,片刻就可以學會,這個陛下應該是親眼所見,若是不要求百發百中,訓練三五日也勉強可以上戰場了。”
李隆基一聽馬上來了精神,可很快愁容滿布:“縱然如此,你這運過去也需要半月,如此一耽擱也要一月才能使用,可是大戰在即,拖延不得。”
“陛下,我們還有一個寶貝你怎麽忘了?”
“什麽寶貝?”
“直升機啊,我們用直升機運輸,半日可至。”
“對呀,好好好,這可是解了朕心頭大患。”
張小川擺一副驕傲自誇的表情:“還不止如此,我們隻要生產出來馬上就可以運過去,王大使便可以安排訓練,等到步槍造好,那邊士兵也訓練好了。”
“這個好,這直升機真是立了大功。”
靠,是我立大功好吧,不過直升機立大功皇帝老兒也應該不會虧待了自己。
張小川繼續賣弄道:“還不止如此,臣想問陛下是否想親臨戰場,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這……”
“陛下不可!”
李隆基還沒應答,就被高力士勸阻了,隻聽高力士繼續說道:“戰場太過危險,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陛下萬不可將自己置身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