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獻城
三國:我,廖化,最強先鋒 作者:鐵皮共和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廖淳等人迴到下曲陽時,發現城中已是一片大亂,而一眾人剛剛進入城中尚未來得及歇一口氣,城外便殺來了大隊的官軍,眾人隻得登上城樓準備禦敵。
城外殺來的官軍由皇甫嵩親自率領著,而他的身後豎起的依舊是那麵顏色鮮麗、威風淩淩的大帥旗。
這皇甫嵩已是有許多日未殺上門來了,然而他這次殺上門來卻並未像之前一般的讓兵士扯開了嗓門叫罵,而是在隊伍站定之後,用手輕輕一揮。
皇甫嵩一揮手,他的身後“騰騰騰”的跑出來一個人,手中還拎著一個血糊糊的包裹。
廖淳覺得這人甚是眼熟,細看之下發現竟是地公將軍張寶的貼身侍衛嚴政,心中頓時大吃了一驚,不過他下意識想到的是,“嚴政什麽時候被官軍給抓了?昨天傍晚還在城中看見過他的,難不成官軍夜裏在自己去刺殺皇甫嵩的時候,來夜襲過下曲陽了?”
不過之後嚴政做的事情,說的話便解答了廖淳心中胡亂猜測的那些疑問,但他做的事情,說的話卻讓廖淳,以及一城的黃巾將士更為的震驚與惶恐了。
廖淳在城頭上望見,嚴政走出官軍的軍陣之後,在城頭之下打開了手中的那個血糊糊的包裹,從包裹中拎出了一個人頭來,這人頭不是別人的,正是下曲陽這一城十二萬黃巾軍的最高統帥、冀州黃巾軍的最高統帥,也是眼下整個太平道、黃巾軍的最高統帥地公將軍張寶的頭顱。
嚴政拎著頭顱,對著城頭上他那些昔日的那些誌同道合的同袍兄弟喊道:“張寶已死,首級在此,弟兄們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而嚴政剛說完,他的身後的官軍陣中又策馬走出來一人,對著城頭高聲喊道:“弟兄們可速歸降於都鄉侯、左中郎將皇甫嵩大人,可仍不失為領軍的將校,吃香的、喝辣的,黃巾軍氣數已盡……”這說話的便是那早些天剛剛舉城歸降於官軍的黃巾軍叛將劉石,而他此時的這番話主要是對城中的那些渠帥、部曲長說的,因為普通的兵士投降了還是普通兵士,那所謂的“吃香的、喝辣的”根本就輪不到他們,而且隻要是渠帥、部曲長同意投降了,那些小兵即便是不願意投降,那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了。
盡管嚴政與劉石二人正在那裏幫自己勸降著城中的黃巾賊,但是皇甫嵩打心眼裏就十分的鄙視這兩個人,而與皇甫嵩深有同感的是那皇甫嵩的護軍司馬傅燮,此時二人盯著嚴政與劉石的背影,臉上的神情是說不出的鄙夷。
而下曲陽的城頭,一眾的黃巾將士見了地公將軍張寶的腦袋,心中大為震恐,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雖說剛剛在官軍殺到之前便有人在那裏傳言地公將軍被刺殺了,但那個時候都以為隻是流言而已。
廖淳等人也直到此時才明白,為何眾人迴到下曲陽時,這城中會如此的混亂,而如今與官軍對峙也沒見著地公將軍的蹤影的原因。
廖淳雖說此時仍不清楚地公將軍是如何被殺的,但他除了震恐之外,比起別人更多了一份鎮靜,他想眼下隻有先殺了城下的兩個幫著官軍遊說的叛徒,方能稍微穩定一下依然慌亂的軍心,於是便從邊上一個兵士的手中拿過一把弓箭,搭箭上弦,瞄準城下的嚴政便要射去。
然而就在此時,城下“吱吱呀呀”的想起了一聲巨大的嘈雜的響聲,原本在官軍殺來之時拉起的吊橋,又被放下架在了護城河上,官軍趁機一股哪兒的往城內衝去。
廖淳剛要放箭,嚴政與劉石這兩個叛徒已被隱沒在了官軍的人流之中。
原來,嚴政、卞喜與裴元紹三人在刺殺了張寶之後,嚴政自己連夜跑去官軍那裏獻頭顱去了,卻讓卞喜與裴元紹二人留在城中,約定官軍到時,開城門獻城。而此時打開城門、放下吊橋的也正是卞喜與裴元紹。
吊橋被放下、城門被打開,城外的官軍都蜂擁著衝殺了進來,城中的黃巾將士驚恐失措,十二萬人雖說個個全副武裝,手持利刃,但是早已沒了什麽戰意鬥誌,都隻是驚恐的奪路逃竄。
官軍從北門殺入,黃巾將士多半往西門逃出城去,即便不是走西門的,從東南兩個城門逃出的黃巾將士最後也多半繞道往西而去。因為西麵是山深林密、廣袤無垠的太行山脈。其實這下曲陽城中許多的黃巾將士一早便已盤算好了,他日為官軍所敗、城池打破之時,便往西逃入這太行山中躲避。
而黃巾將士們的如意算盤,作為官軍主帥、一代名將的皇甫嵩也早已料到了,因而從北門殺入下曲陽的隻是一部分的官軍,而多半的官軍早已在下曲陽西去太行山的路上埋伏著等候那一眾倉惶逃命的可憐的黃巾將士了。
當然,也不是下曲陽城中所有的黃巾將士都往西麵的太行山方向逃了,比如說就有這麽一支人馬,他們便沒有往西麵的太行山去,而是沿著管亥他們那幫青州軍的足跡,逃過梟縣一路向著東南去了。這路人馬也是黑山的部曲,也就是說如同陳幕他們一般都是一群黑山賊,由渠帥張白騎帶領著。
這張白騎本名叫張晟,在大賢良師張角傳書天下號召起義之時,起兵於弘農。因為他總是騎著一匹白馬,而對於黃巾軍來說也好、黑山賊來說也好,這馬都是稀罕物,這張晟不但騎著一匹馬,而且還是一匹不多見的白馬,因而“張白騎”的外號也就隨之叫響了,而且張晟自己也挺喜歡這外號的,久而久之,這本名“張晟”叫的人反倒少了。
要說張白騎的部曲之所以會與別人不同往東南麵走了,這還是與這渠帥張白騎的帶領是分不開的。其實一開始張白騎也是打算帶著部曲一路往西去太行山的,但後來之所以改道去了東南麵,這不是張白騎預知了官軍在西麵有埋伏,而是在下曲陽城中之時,張白騎的部曲負責駐守在城的東麵,他見城中許多的部曲都往西門擠去,西門都幾乎被堵死了,於是索性便帶著自己的部曲往東門逃出了下曲陽城。
但逃出下曲陽城後,城外的官軍馬上就殺了過來,於是張白騎帶著部曲一路邊打邊逃,一直逃出去許多的路,繞過了好幾個小山頭這才甩開了身後的官軍追兵。然而官軍的追兵雖然被甩開了,但是張白騎一路顧著逃跑,卻也迷失了方向,而這一日又正好是陰天,天空中又沒有太陽可以作為辨認方向的參照,於是便隻能憑著直覺的方向一路走著。
張白騎帶著隊伍一直在往東走,然而他卻認為自己是在往西行。
城外殺來的官軍由皇甫嵩親自率領著,而他的身後豎起的依舊是那麵顏色鮮麗、威風淩淩的大帥旗。
這皇甫嵩已是有許多日未殺上門來了,然而他這次殺上門來卻並未像之前一般的讓兵士扯開了嗓門叫罵,而是在隊伍站定之後,用手輕輕一揮。
皇甫嵩一揮手,他的身後“騰騰騰”的跑出來一個人,手中還拎著一個血糊糊的包裹。
廖淳覺得這人甚是眼熟,細看之下發現竟是地公將軍張寶的貼身侍衛嚴政,心中頓時大吃了一驚,不過他下意識想到的是,“嚴政什麽時候被官軍給抓了?昨天傍晚還在城中看見過他的,難不成官軍夜裏在自己去刺殺皇甫嵩的時候,來夜襲過下曲陽了?”
不過之後嚴政做的事情,說的話便解答了廖淳心中胡亂猜測的那些疑問,但他做的事情,說的話卻讓廖淳,以及一城的黃巾將士更為的震驚與惶恐了。
廖淳在城頭上望見,嚴政走出官軍的軍陣之後,在城頭之下打開了手中的那個血糊糊的包裹,從包裹中拎出了一個人頭來,這人頭不是別人的,正是下曲陽這一城十二萬黃巾軍的最高統帥、冀州黃巾軍的最高統帥,也是眼下整個太平道、黃巾軍的最高統帥地公將軍張寶的頭顱。
嚴政拎著頭顱,對著城頭上他那些昔日的那些誌同道合的同袍兄弟喊道:“張寶已死,首級在此,弟兄們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而嚴政剛說完,他的身後的官軍陣中又策馬走出來一人,對著城頭高聲喊道:“弟兄們可速歸降於都鄉侯、左中郎將皇甫嵩大人,可仍不失為領軍的將校,吃香的、喝辣的,黃巾軍氣數已盡……”這說話的便是那早些天剛剛舉城歸降於官軍的黃巾軍叛將劉石,而他此時的這番話主要是對城中的那些渠帥、部曲長說的,因為普通的兵士投降了還是普通兵士,那所謂的“吃香的、喝辣的”根本就輪不到他們,而且隻要是渠帥、部曲長同意投降了,那些小兵即便是不願意投降,那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了。
盡管嚴政與劉石二人正在那裏幫自己勸降著城中的黃巾賊,但是皇甫嵩打心眼裏就十分的鄙視這兩個人,而與皇甫嵩深有同感的是那皇甫嵩的護軍司馬傅燮,此時二人盯著嚴政與劉石的背影,臉上的神情是說不出的鄙夷。
而下曲陽的城頭,一眾的黃巾將士見了地公將軍張寶的腦袋,心中大為震恐,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雖說剛剛在官軍殺到之前便有人在那裏傳言地公將軍被刺殺了,但那個時候都以為隻是流言而已。
廖淳等人也直到此時才明白,為何眾人迴到下曲陽時,這城中會如此的混亂,而如今與官軍對峙也沒見著地公將軍的蹤影的原因。
廖淳雖說此時仍不清楚地公將軍是如何被殺的,但他除了震恐之外,比起別人更多了一份鎮靜,他想眼下隻有先殺了城下的兩個幫著官軍遊說的叛徒,方能稍微穩定一下依然慌亂的軍心,於是便從邊上一個兵士的手中拿過一把弓箭,搭箭上弦,瞄準城下的嚴政便要射去。
然而就在此時,城下“吱吱呀呀”的想起了一聲巨大的嘈雜的響聲,原本在官軍殺來之時拉起的吊橋,又被放下架在了護城河上,官軍趁機一股哪兒的往城內衝去。
廖淳剛要放箭,嚴政與劉石這兩個叛徒已被隱沒在了官軍的人流之中。
原來,嚴政、卞喜與裴元紹三人在刺殺了張寶之後,嚴政自己連夜跑去官軍那裏獻頭顱去了,卻讓卞喜與裴元紹二人留在城中,約定官軍到時,開城門獻城。而此時打開城門、放下吊橋的也正是卞喜與裴元紹。
吊橋被放下、城門被打開,城外的官軍都蜂擁著衝殺了進來,城中的黃巾將士驚恐失措,十二萬人雖說個個全副武裝,手持利刃,但是早已沒了什麽戰意鬥誌,都隻是驚恐的奪路逃竄。
官軍從北門殺入,黃巾將士多半往西門逃出城去,即便不是走西門的,從東南兩個城門逃出的黃巾將士最後也多半繞道往西而去。因為西麵是山深林密、廣袤無垠的太行山脈。其實這下曲陽城中許多的黃巾將士一早便已盤算好了,他日為官軍所敗、城池打破之時,便往西逃入這太行山中躲避。
而黃巾將士們的如意算盤,作為官軍主帥、一代名將的皇甫嵩也早已料到了,因而從北門殺入下曲陽的隻是一部分的官軍,而多半的官軍早已在下曲陽西去太行山的路上埋伏著等候那一眾倉惶逃命的可憐的黃巾將士了。
當然,也不是下曲陽城中所有的黃巾將士都往西麵的太行山方向逃了,比如說就有這麽一支人馬,他們便沒有往西麵的太行山去,而是沿著管亥他們那幫青州軍的足跡,逃過梟縣一路向著東南去了。這路人馬也是黑山的部曲,也就是說如同陳幕他們一般都是一群黑山賊,由渠帥張白騎帶領著。
這張白騎本名叫張晟,在大賢良師張角傳書天下號召起義之時,起兵於弘農。因為他總是騎著一匹白馬,而對於黃巾軍來說也好、黑山賊來說也好,這馬都是稀罕物,這張晟不但騎著一匹馬,而且還是一匹不多見的白馬,因而“張白騎”的外號也就隨之叫響了,而且張晟自己也挺喜歡這外號的,久而久之,這本名“張晟”叫的人反倒少了。
要說張白騎的部曲之所以會與別人不同往東南麵走了,這還是與這渠帥張白騎的帶領是分不開的。其實一開始張白騎也是打算帶著部曲一路往西去太行山的,但後來之所以改道去了東南麵,這不是張白騎預知了官軍在西麵有埋伏,而是在下曲陽城中之時,張白騎的部曲負責駐守在城的東麵,他見城中許多的部曲都往西門擠去,西門都幾乎被堵死了,於是索性便帶著自己的部曲往東門逃出了下曲陽城。
但逃出下曲陽城後,城外的官軍馬上就殺了過來,於是張白騎帶著部曲一路邊打邊逃,一直逃出去許多的路,繞過了好幾個小山頭這才甩開了身後的官軍追兵。然而官軍的追兵雖然被甩開了,但是張白騎一路顧著逃跑,卻也迷失了方向,而這一日又正好是陰天,天空中又沒有太陽可以作為辨認方向的參照,於是便隻能憑著直覺的方向一路走著。
張白騎帶著隊伍一直在往東走,然而他卻認為自己是在往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