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2)
十二
是的,這就是卡秋莎。
聶赫留朵夫和卡秋莎的關係是這樣的。
聶赫留朵夫第一次見到卡秋莎,是在他上大學三年級那一年。那時候他為了寫一篇關於土地所有製的論文,在姑媽家裏過了一個夏天。往年一到夏天他總是跟母親和姐姐一起住在莫斯科附近他母親的大莊園裏。但那一年姐姐出嫁了,母親出國到溫泉療養去了。聶赫留朵夫要寫論文,就決定到姑媽家去度夏。姑媽家遠離城市,十分清靜,受不到幹擾,兩位姑媽又十分疼愛他這個侄兒和繼承人,他也很愛她們,喜歡她們那種古老而樸素的生活。
那年夏天,聶赫留朵夫在姑媽家裏感到精神振奮,意氣昂揚。一個青年人,一旦不是按照別人的指點,而是自己領會到生活的美好和重要性,領會到一個人在生活中所擔負的事業的全部意義,看到人本身和全世界都有可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而且不但滿懷希望,並且懷著能夠實現自己的完美理想的充分信心去實現這種完美理想的時候,都會是這樣的。那一年他在大學裏就讀了斯賓塞的《社會靜力學》。斯賓塞關於土地私有製的論斷給他留下強烈的印象,特別因為他自己就是大地主的兒子。他父親並不富有,母親卻有一萬俄畝左右的陪嫁。那時他第一次懂得土地私有製的真正殘酷和不平,而他又是一個十分看重道德的人,認為為了合乎道德要求而作犧牲是最高的精神享受,他決定不再享受土地所有權,立即把他從父親名下繼承來的土地交給農民。他正是就這個問題在寫一篇論文。
那一年他在鄉下姑媽家的生活是這樣過的:他很早就起身,有時才三點鍾,太陽還沒有出山,就到山腳下河裏去洗澡,有時還披著蒙蒙的晨霧。等他洗完澡迴來,花草上還閃爍著露珠兒。早晨他喝完咖啡,有時就坐下來寫論文或者查閱資料,但多半是既不讀書也不寫作,而是又走到戶外,到田野上和樹林裏散步。午飯之前,他在花園裏找個地方睡一覺,然後在吃午飯的時候憑他那股快活勁兒逗得兩位姑媽也快快活活,笑聲不斷。飯後他就騎馬或者劃船,晚上看書,或者陪兩位姑媽坐坐,擺擺紙牌算卦。夜裏,特別是在月色皎潔的夜晚,他常常不能入睡,原因隻是他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喜悅太大,太激蕩人心了,於是他幹脆不睡覺,懷著一個個美夢、一樣樣打算在花園裏走來走去,有時一直到天亮。
他在姑媽家的第一個月就是這樣幸福而寧靜地度過的,根本沒有留意那個半是侍女半是養女、眼睛烏黑、腳步輕盈的卡秋莎。
當時聶赫留朵夫才十九歲。他一直在母親的羽翼下成長,是一個十分純潔的青年。他夢想有一個女人,隻是夢想有一個妻子。凡是他認為不能成為他的妻子的女人,對他來說都不是女人,隻是人。可是,事有偶然,在那年夏天的升天節,姑媽家有位女鄰居帶著孩子們來玩,其中有兩位小姐、一名男中學生和一個寄住在女鄰居家的農民出身的青年畫家。
吃過茶點以後,大家就到門前已經割過草的草地上玩起捉人遊戲。他們把卡秋莎也帶去了。玩過幾迴之後,便輪到聶赫留朵夫跟卡秋莎一起跑。聶赫留朵夫看到卡秋莎總是很愉快,可是他從來沒想到,在他與她之間會發生什麽特別的關係。
“哈,這一下子別想捉住這兩個人,”輪到捉人的快活的畫家說著,邁動他那莊稼漢的短而壯的羅圈腿飛跑起來,“除非他們自己絆一跤。”
“您呀,休想逮我們!”
“一,二,三!”
他們拍手拍了三下。卡秋莎勉強憋住笑,敏捷地和聶赫留朵夫交換了位子,用粗糙有力的小手握了握他的大手,便朝左邊跑去,她那漿過的裙子發出窸窸窣窣的響聲。
聶赫留朵夫跑得很快,他不願讓畫家逮到,就使足了勁兒跑起來。他迴頭看了看,看到畫家在追卡秋莎,但卡秋莎飛快地邁動著年輕而矯健的兩條腿,漸漸撇開他,朝左邊跑去。前麵是一個丁香花壇,誰也沒有跑到那後麵去過,但卡秋莎迴頭看了看聶赫留朵夫,點頭示意,要他到花壇後麵會合。他領會她的意思,就朝花壇後麵跑去。誰知丁香花叢後麵有一道小溝,溝裏長滿蕁麻,聶赫留朵夫不知道,一腳踩空,跌進溝裏,雙手被蕁麻刺破,還沾滿了夕露。但他一麵自己笑著自己,一麵很快地爬了起來,跑到一塊幹淨地方。
卡秋莎閃動著帶露醋栗似的亮晶晶的烏黑的眼睛,笑盈盈地迎著聶赫留朵夫飛跑過來。他們會合了,緊緊握住手,表示勝利。
“我看,您準是刺破手了。”她一麵用空著的那隻手理著鬆開的辮子,一麵唿哧唿哧喘著氣,微微笑著,從下朝上對直地看著他說。
“我不知道這兒有一道溝。”他說,也微微笑著,沒有鬆開她的手。
她向他靠了靠,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兒,把臉朝她湊過去;她沒有躲閃,他把她的手握得更緊,吻了吻她的嘴唇。
“這算什麽呀!”卡秋莎說著,急忙抽出手來,跑開了。
她跑到丁香花前,折下兩枝開始凋謝的白丁香,拿丁香花枝兒拍打著自己那熱辣辣的臉,不住地迴頭朝他望著,很帶勁兒地在麵前擺動著兩臂,轉身朝做遊戲的一些人走去。
從那時起,聶赫留朵夫和卡秋莎之間的關係就變了,變成了相互愛慕的純潔少年與純潔少女之間的特殊關係。
隻要卡秋莎一走進房裏來,或者甚至聶赫留朵夫老遠看到她的白圍裙,他就覺得似乎一切都被陽光照亮了,一切都變得更有趣,更悅目,更有意義;生活也變得更快樂。她也有這樣的感覺。不過,不僅卡秋莎在跟前能對他產生這樣的作用;隻要一想到有一個卡秋莎,在她來說,隻要一想到有一個聶赫留朵夫,都會產生這樣的作用。聶赫留朵夫有時收到不愉快的母親來信,或者有時論文寫得不順手,或者有時心頭湧起少年人那種莫名的惆悵,但隻要一想到有一個卡秋莎,而且他可以看到她,一切煩惱都會煙消雲散。
卡秋莎在家裏有許多事情要做,但她能夠把一樣樣事情做好,還能抽空讀書。聶赫留朵夫把自己剛剛讀完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的小說拿給她看。她最喜歡屠格涅夫的《僻靜的角落》。他們隻是偶爾見麵談一談,有時在走廊裏,有時在陽台上,有時在院子裏,有時在姑媽的老女仆瑪特廖娜的房間裏,卡秋莎就跟瑪特廖娜住在一起,有時聶赫留朵夫就到她們的小房間裏就著糖塊喝茶。他們談話有瑪特廖娜在場時,感到最輕鬆愉快。如果隻有他們兩個,談話就很別扭。這時候眼睛立刻說起另外一番話,比嘴裏說的話重要得多。他們把嘴抿得緊緊的,而且有點兒害怕起來,於是他們連忙走開。
聶赫留朵夫第一次住在姑媽家,他和卡秋莎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關係。兩位姑媽發現這種關係,有點害怕,甚至往國外寫信把這事告訴聶赫留朵夫的母親葉蓮娜·伊凡諾芙娜公爵夫人。瑪麗婭姑媽很怕侄兒跟卡秋莎發生曖昧關係。但這種害怕是多餘的,因為純潔的人最是多情,聶赫留朵夫正是不自覺地愛上了卡秋莎,也正是這種愛情保證他和她不致沉淪。他不僅沒有在肉體上占有她的欲望,而且一想到可能會和她發生這種關係就害怕。具有詩人氣質的索菲婭姑媽的擔心倒是切實得多,她擔心性格倔強而果斷的侄兒一旦愛上這姑娘,就會不顧她的出身和地位,毫不猶豫地同她結婚。
假如聶赫留朵夫當時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愛上了卡秋莎,尤其是假如當時有人勸他絕對不能也不應該把他的命運同這樣一個姑娘結合在一起,那就很容易發生這樣的事:他就會憑他那敢作敢當的性格做出決定,認為隻要他愛上一個姑娘,就不管她是什麽人,沒有理由不同她結婚。可是,兩位姑媽沒有把自己的顧慮告訴他,他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愛上了這個姑娘,他就這樣走了。
他當時滿心以為,他對卡秋莎的感情隻是當時充溢於他全身的生的歡樂感的一種表現,這個可愛的、討人喜歡的姑娘在和他同享這種生的歡樂感。可是,在他動身的時候,卡秋莎同兩位姑媽一起站在台階上,用她那淚汪汪的有點兒斜視的黑眼睛送著他,他才感到,他別離的是一種美好的、珍貴的、一去永不返的東西。他覺得無限惆悵。
“再見,卡秋莎,各方麵都得感謝你。”他一麵上馬車,一麵隔著索菲婭姑媽的睡帽說。
“再見,德米特裏·伊凡諾維奇。”她用親切悅耳的聲音說過這話,便強忍著滿眶的眼淚,朝門廊裏跑去,到那兒她可以痛痛快快哭一場。
十二
是的,這就是卡秋莎。
聶赫留朵夫和卡秋莎的關係是這樣的。
聶赫留朵夫第一次見到卡秋莎,是在他上大學三年級那一年。那時候他為了寫一篇關於土地所有製的論文,在姑媽家裏過了一個夏天。往年一到夏天他總是跟母親和姐姐一起住在莫斯科附近他母親的大莊園裏。但那一年姐姐出嫁了,母親出國到溫泉療養去了。聶赫留朵夫要寫論文,就決定到姑媽家去度夏。姑媽家遠離城市,十分清靜,受不到幹擾,兩位姑媽又十分疼愛他這個侄兒和繼承人,他也很愛她們,喜歡她們那種古老而樸素的生活。
那年夏天,聶赫留朵夫在姑媽家裏感到精神振奮,意氣昂揚。一個青年人,一旦不是按照別人的指點,而是自己領會到生活的美好和重要性,領會到一個人在生活中所擔負的事業的全部意義,看到人本身和全世界都有可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而且不但滿懷希望,並且懷著能夠實現自己的完美理想的充分信心去實現這種完美理想的時候,都會是這樣的。那一年他在大學裏就讀了斯賓塞的《社會靜力學》。斯賓塞關於土地私有製的論斷給他留下強烈的印象,特別因為他自己就是大地主的兒子。他父親並不富有,母親卻有一萬俄畝左右的陪嫁。那時他第一次懂得土地私有製的真正殘酷和不平,而他又是一個十分看重道德的人,認為為了合乎道德要求而作犧牲是最高的精神享受,他決定不再享受土地所有權,立即把他從父親名下繼承來的土地交給農民。他正是就這個問題在寫一篇論文。
那一年他在鄉下姑媽家的生活是這樣過的:他很早就起身,有時才三點鍾,太陽還沒有出山,就到山腳下河裏去洗澡,有時還披著蒙蒙的晨霧。等他洗完澡迴來,花草上還閃爍著露珠兒。早晨他喝完咖啡,有時就坐下來寫論文或者查閱資料,但多半是既不讀書也不寫作,而是又走到戶外,到田野上和樹林裏散步。午飯之前,他在花園裏找個地方睡一覺,然後在吃午飯的時候憑他那股快活勁兒逗得兩位姑媽也快快活活,笑聲不斷。飯後他就騎馬或者劃船,晚上看書,或者陪兩位姑媽坐坐,擺擺紙牌算卦。夜裏,特別是在月色皎潔的夜晚,他常常不能入睡,原因隻是他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喜悅太大,太激蕩人心了,於是他幹脆不睡覺,懷著一個個美夢、一樣樣打算在花園裏走來走去,有時一直到天亮。
他在姑媽家的第一個月就是這樣幸福而寧靜地度過的,根本沒有留意那個半是侍女半是養女、眼睛烏黑、腳步輕盈的卡秋莎。
當時聶赫留朵夫才十九歲。他一直在母親的羽翼下成長,是一個十分純潔的青年。他夢想有一個女人,隻是夢想有一個妻子。凡是他認為不能成為他的妻子的女人,對他來說都不是女人,隻是人。可是,事有偶然,在那年夏天的升天節,姑媽家有位女鄰居帶著孩子們來玩,其中有兩位小姐、一名男中學生和一個寄住在女鄰居家的農民出身的青年畫家。
吃過茶點以後,大家就到門前已經割過草的草地上玩起捉人遊戲。他們把卡秋莎也帶去了。玩過幾迴之後,便輪到聶赫留朵夫跟卡秋莎一起跑。聶赫留朵夫看到卡秋莎總是很愉快,可是他從來沒想到,在他與她之間會發生什麽特別的關係。
“哈,這一下子別想捉住這兩個人,”輪到捉人的快活的畫家說著,邁動他那莊稼漢的短而壯的羅圈腿飛跑起來,“除非他們自己絆一跤。”
“您呀,休想逮我們!”
“一,二,三!”
他們拍手拍了三下。卡秋莎勉強憋住笑,敏捷地和聶赫留朵夫交換了位子,用粗糙有力的小手握了握他的大手,便朝左邊跑去,她那漿過的裙子發出窸窸窣窣的響聲。
聶赫留朵夫跑得很快,他不願讓畫家逮到,就使足了勁兒跑起來。他迴頭看了看,看到畫家在追卡秋莎,但卡秋莎飛快地邁動著年輕而矯健的兩條腿,漸漸撇開他,朝左邊跑去。前麵是一個丁香花壇,誰也沒有跑到那後麵去過,但卡秋莎迴頭看了看聶赫留朵夫,點頭示意,要他到花壇後麵會合。他領會她的意思,就朝花壇後麵跑去。誰知丁香花叢後麵有一道小溝,溝裏長滿蕁麻,聶赫留朵夫不知道,一腳踩空,跌進溝裏,雙手被蕁麻刺破,還沾滿了夕露。但他一麵自己笑著自己,一麵很快地爬了起來,跑到一塊幹淨地方。
卡秋莎閃動著帶露醋栗似的亮晶晶的烏黑的眼睛,笑盈盈地迎著聶赫留朵夫飛跑過來。他們會合了,緊緊握住手,表示勝利。
“我看,您準是刺破手了。”她一麵用空著的那隻手理著鬆開的辮子,一麵唿哧唿哧喘著氣,微微笑著,從下朝上對直地看著他說。
“我不知道這兒有一道溝。”他說,也微微笑著,沒有鬆開她的手。
她向他靠了靠,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兒,把臉朝她湊過去;她沒有躲閃,他把她的手握得更緊,吻了吻她的嘴唇。
“這算什麽呀!”卡秋莎說著,急忙抽出手來,跑開了。
她跑到丁香花前,折下兩枝開始凋謝的白丁香,拿丁香花枝兒拍打著自己那熱辣辣的臉,不住地迴頭朝他望著,很帶勁兒地在麵前擺動著兩臂,轉身朝做遊戲的一些人走去。
從那時起,聶赫留朵夫和卡秋莎之間的關係就變了,變成了相互愛慕的純潔少年與純潔少女之間的特殊關係。
隻要卡秋莎一走進房裏來,或者甚至聶赫留朵夫老遠看到她的白圍裙,他就覺得似乎一切都被陽光照亮了,一切都變得更有趣,更悅目,更有意義;生活也變得更快樂。她也有這樣的感覺。不過,不僅卡秋莎在跟前能對他產生這樣的作用;隻要一想到有一個卡秋莎,在她來說,隻要一想到有一個聶赫留朵夫,都會產生這樣的作用。聶赫留朵夫有時收到不愉快的母親來信,或者有時論文寫得不順手,或者有時心頭湧起少年人那種莫名的惆悵,但隻要一想到有一個卡秋莎,而且他可以看到她,一切煩惱都會煙消雲散。
卡秋莎在家裏有許多事情要做,但她能夠把一樣樣事情做好,還能抽空讀書。聶赫留朵夫把自己剛剛讀完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的小說拿給她看。她最喜歡屠格涅夫的《僻靜的角落》。他們隻是偶爾見麵談一談,有時在走廊裏,有時在陽台上,有時在院子裏,有時在姑媽的老女仆瑪特廖娜的房間裏,卡秋莎就跟瑪特廖娜住在一起,有時聶赫留朵夫就到她們的小房間裏就著糖塊喝茶。他們談話有瑪特廖娜在場時,感到最輕鬆愉快。如果隻有他們兩個,談話就很別扭。這時候眼睛立刻說起另外一番話,比嘴裏說的話重要得多。他們把嘴抿得緊緊的,而且有點兒害怕起來,於是他們連忙走開。
聶赫留朵夫第一次住在姑媽家,他和卡秋莎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關係。兩位姑媽發現這種關係,有點害怕,甚至往國外寫信把這事告訴聶赫留朵夫的母親葉蓮娜·伊凡諾芙娜公爵夫人。瑪麗婭姑媽很怕侄兒跟卡秋莎發生曖昧關係。但這種害怕是多餘的,因為純潔的人最是多情,聶赫留朵夫正是不自覺地愛上了卡秋莎,也正是這種愛情保證他和她不致沉淪。他不僅沒有在肉體上占有她的欲望,而且一想到可能會和她發生這種關係就害怕。具有詩人氣質的索菲婭姑媽的擔心倒是切實得多,她擔心性格倔強而果斷的侄兒一旦愛上這姑娘,就會不顧她的出身和地位,毫不猶豫地同她結婚。
假如聶赫留朵夫當時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愛上了卡秋莎,尤其是假如當時有人勸他絕對不能也不應該把他的命運同這樣一個姑娘結合在一起,那就很容易發生這樣的事:他就會憑他那敢作敢當的性格做出決定,認為隻要他愛上一個姑娘,就不管她是什麽人,沒有理由不同她結婚。可是,兩位姑媽沒有把自己的顧慮告訴他,他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愛上了這個姑娘,他就這樣走了。
他當時滿心以為,他對卡秋莎的感情隻是當時充溢於他全身的生的歡樂感的一種表現,這個可愛的、討人喜歡的姑娘在和他同享這種生的歡樂感。可是,在他動身的時候,卡秋莎同兩位姑媽一起站在台階上,用她那淚汪汪的有點兒斜視的黑眼睛送著他,他才感到,他別離的是一種美好的、珍貴的、一去永不返的東西。他覺得無限惆悵。
“再見,卡秋莎,各方麵都得感謝你。”他一麵上馬車,一麵隔著索菲婭姑媽的睡帽說。
“再見,德米特裏·伊凡諾維奇。”她用親切悅耳的聲音說過這話,便強忍著滿眶的眼淚,朝門廊裏跑去,到那兒她可以痛痛快快哭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