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注釋


    [1]見弗·康·伊蘇托明(1847—1877)所著《晚年》一書。


    [2]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長詩《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女主人公。


    [3]引自《新約全書·羅馬人書》第12章19節,全句為:“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4]德國西部一個城市。


    [5]原文為意大利語。


    [6]留利克,俄國建國者。


    [7]邊沁(1748—1832),英國倫理學家、法學家、資產階級功利主義代表;穆勒(1806—1873),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經濟學家、邏輯學家。


    [8]“列文”這個名字照俄文應譯作“廖文”,但“列文”在中國已相當流行,本書就不再改動。


    [9]1普特約合16.38公斤。


    [10]書中一律用“畝”表示“俄畝”,1俄畝等於1.09公頃。


    [11]原文為英語。


    [12]德國城市。


    [13]比利時城市。


    [14]意大利城市。


    [15]奧地利音樂家約翰·施特勞斯著名歌劇《蝙蝠》中的歌詞,原文是德文。


    [16]指《聖經》中改邪歸正的女人抹大拉的馬利亞,事見《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


    [17]巴比倫是古代繁華城市,這裏指奢侈墮落的都市。


    [18]法國南部著名遊覽和療養地。


    [19]按古代傳說,一種看人就能害人的有魔法的眼睛。


    [20]一種低級的舞蹈。


    [21]原文是英語。


    [22]挪亞事見《舊約全書·創世記》。《創世記》第六章中說:“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


    [23]丁鐸爾(1820—1893),英國物理學家。


    [24]原文為英語。


    [25]橄欖枝代表和平,這裏指給奧勃朗斯基夫婦調解成功一事。


    [26]《舊約全書·創世記》中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奴。


    [27]資產階級社會中模仿上流社會交際活動的婦女。


    [28]瑞典著名歌星,當時在彼得堡和莫斯科演出,轟動一時。


    [29]塔列蘭(1754—1838),法國外交家,善於玩弄外交手腕而不重信義。


    [30]考爾巴哈(1804—1871),德國畫家。


    [31]雅各·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兄弟是德國著名童話作家。


    [32]指從前倫布裏耶公爵夫人在巴黎舉行的文人雅士的集會。


    [33]希臘神話中的文藝之神。


    [34]原文為英語。


    [35]指五分製中最低的分數。


    [36]大齋期指複活節前四十天,又稱四旬齋。


    [37]謝肉節指大齋前的一星期。


    [38]俄文“蜜漬水果”和“混合肥料”兩詞近似,隻差一個字母。


    [39]奧西安,傳說中的3世紀蓋爾(蘇格蘭北部和西部山地)的遊唱詩人。他筆下的女人多半是悲劇性的,神秘的。


    [40]1沙繩等於2.134米。


    [41]歌德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主角,因失戀而自殺。


    [42]歌德名著《浮士德》中的詩句。


    [43]這一句原文為德語。


    [44]原文為德語。


    [45]法國著名療養地。


    [46]巴登和吉興根都是德國溫泉療養地。


    [47]德國銀幣。


    [48]本書的“裏”一律指“俄裏”,每俄裏等於1.06公裏。


    [49]耶穌複活節後第五十天,通常適宜於植樹。


    [50]原文為德語。


    [51]聖彼得節在俄曆6月底。


    [52]德國作曲家奧芬巴赫(1819—1880)的著名輕歌劇,當時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很流行。海倫,希臘神話中的美人,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在墨涅拉俄斯外出時,被特洛伊王子帕裏斯誘走。


    [53]原文為拉丁語。


    [54]原文為英語。


    [55]原文為英語。


    [56]舒爾茨·特裏奇(1803—1883),德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合作運動創辦人。


    [57]拉薩爾(1825—1864),德國哲學家,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


    [58]法國亞爾薩斯的城市。


    [59]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


    [60]穆勒(1773—1836),英國庸俗經濟學家,著有《政治經濟學要義》。


    [61]富蘭克林(1706—1790),美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科學家。


    [62]牟羅茲(睦爾豪斯),法國東部城市。


    [63]莫斯科一家巴黎式夜總會。


    [64]莫斯科的著名酒店。


    [65]莫斯科的著名酒店。


    [66]以色列大力士,見《舊約全書·士師記》第14至第16章。


    [67]俄國俗話:“相見看衣衫,相別看智慧。”


    [68]俄國諺語:“女人頭發長,見識短。”


    [69]原文為拉丁語。


    [70]原文為英語。


    [71]俄語“調動軍隊”和“離婚”“拆散夫妻”是同一個詞,這裏是文字遊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安娜·卡列尼娜(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列夫·托爾斯泰並收藏安娜·卡列尼娜(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