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27)
安娜·卡列尼娜(上) 作者:(俄)列夫·托爾斯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97章 (27)
27
“哼,要不是舍不得拋棄長期經營的事業……花了那麽多心血……我早就把它丟掉,賣掉,像尼古拉·伊凡諾維奇那樣一走了事……去聽聽法國歌劇。”那個地主的蒼老而聰明的臉上浮起愉快的微笑。
“可是您始終沒有把它拋棄哇!”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史維亞日斯基說,“可見還是有好處的。”
“好處隻有一點,就是可以住在自己家裏,不吃人家的飯,不受人家的氣。再說,總希望農民將來會變得文明一點兒。可是,說起來您也許不會相信,他們就知道酗酒,放蕩!他們隻會一次又一次地分家,分得沒有一匹馬,沒有一頭牛。他窮得快餓死了,可是您去雇他來幹活兒呢,他就會給您搗蛋,還要去向調解法官申訴。”
“那您也可以向調解法官申訴哇!”史維亞日斯基說。
“我申訴?我才不幹呢!準會弄得流言蜚語滿天飛,誰還高興去申訴!譬如在飼養場,他們預支了工資,跑了。調解法官能拿他們怎麽辦?把他們釋放了。隻有鄉法院和鄉長才能維持秩序。鄉長照老規矩鞭打他們。要不是那樣,你隻好拋棄一切,跑到天涯海角去了!”
這個地主顯然在嘲弄史維亞日斯基,但史維亞日斯基不僅不生氣,反而覺得他這人很好玩。
“可是我們管理我們的產業並不用那一套,”他笑著說,“我也好,列文也好,他也好。”
他指指另一個地主。
“是的,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也在經營,可是您問問他,情況怎麽樣?難道那樣的經營合理嗎?”這地主說,顯然故意用“合理”這個詞。
“我經營的方式很簡單,”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說。“感謝上帝。我經營的方式就是到秋天付稅以前把錢準備好。農民們跑來,‘啊呀,老爺,爸爸,救救命吧!’唉,都是自己的鄰居農民,可憐哪。唉,我就給他們墊付了三分之一,同時對他們說:‘記住,孩子們,我幫了你們的忙,以後如果有需要,你們也得幫我的忙:種燕麥也好,割草也好,收麥子也好。’同時講定每戶出多少勞役。他們中間也有沒良心的,這是事實。”
列文早就熟悉這種宗法製作風,同史維亞日斯基交換了一下眼色,打斷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的話,又同那個留灰白胡子的地主說話。
“那您認為該怎麽辦?”他問,“現在應該怎樣經營呢?”
“嗯,就像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那麽辦嘛,或者收成對分,或者租給農民;這樣辦是可行的,可就是毀了國家的總財富。我的土地用農奴勞動可以收種子的九倍,可是用對分製隻能收三倍。解放農奴把俄國給毀了!”
史維亞日斯基眼睛裏含著微笑對列文瞧了瞧,甚至露出一種隱約可辨的嘲弄神氣;但列文並不覺得那地主的話可笑,他了解他們,超過了解史維亞日斯基。那地主繼續說下去,反複證明為什麽解放農奴毀了俄國,列文覺得他的話很對,對他來說很新鮮,是駁不倒的。這地主說的顯然是他個人的想法,這是很難得的。他有這種想法,並非頭腦閑著沒事胡思亂想的結果,而是由於處在這種生活環境,由於過著與世隔絕的鄉村生活,並且經過反複思考才產生的。
“您要明白,問題在於,一切改革都是強製推行的,”他說,顯然想表示他並不缺乏教養。“您隻要看看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女皇和亞曆山大皇帝的改革,或者看看歐洲的曆史就行了。特別是農業方麵的進步。就說馬鈴薯吧,在我國也是靠強製才推廣的。從前連木犁也不用。木犁恐怕還是封建時代輸入的,而且一定也是強製推廣的。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地主,在農奴解放前就采用了各種改良農具,又是烘幹器,又是揚穀機,又是肥料車,這種種農具我們都是強製推廣的。農民們先是反對,後來就學我們的樣。一到廢除了農奴製,把我們的權力給剝奪了,我們的農業原來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如今又落後到最野蠻最原始的狀態。我是這樣看的。”
“這怎麽會呢?既然是合理的,你們還是可以照樣雇人幹活兒呀!”史維亞日斯基說。
“沒有權啦!請問,我能靠誰去幹呢?”
“對了,勞動力是農業的主要因素。”列文想。
“靠雇工。”
“雇工不願好好幹活兒,他們不肯用好的農具。我們的雇工隻知道一件事——喝酒,喝得像豬一樣爛醉,把你給他的東西統統毀掉。把馬飲傷,把很好的馬具弄斷,拿輪胎去換酒喝,把鐵片放到打穀機裏弄壞打穀機。凡是不稱他心的,他就討厭,因此弄得整個農業水平都下降了。土地荒蕪了,長滿了野草,或者給農民瓜分了,原來可以收到一百萬,現在隻能收幾十萬;國家的總財富減少了。要是不那麽搞,情況就不同了……”
於是他開始闡述他所設想的農奴解放計劃,按照他的計劃,這些缺點是可以避免的。
列文對他的話不感興趣,但等他講完,列文又談起他最初的意見。他對史維亞日斯基說著,竭力想引他說出他的真實意見來:
“農業水平在不斷下降,就我們現在同雇工的關係來說,要實行合理的經營是不可能的,這完全是事實。”他說。
“我不同意,”史維亞日斯基一本正經地反駁說,“我隻看到,我們不善於經營農業,而且,在農奴製時代,我們搞農業的水平不是太高,而是太低。我們沒有機器,沒有好的役畜,沒有管理製度,我們不會算賬。您去問問當家人,他們就不知道怎麽幹有利,怎麽幹不利。”
“意大利式的會計!”那地主挖苦說。“不管你怎麽算,他們總會把什麽都糟蹋掉,弄得一點兒好處也沒有。”
“為什麽會被他們糟蹋呢?一架老爺打穀機,或者你們的俄國式壓榨機,他們會弄壞,可是我那種蒸汽機他們就不會破壞了。一匹俄國馬又怎麽樣呢?蹩腳種,揪住尾巴才肯跑,這樣的馬他們會給您糟蹋,可是荷蘭馬或者別的名種馬,他們就不會糟蹋了。就是這麽一迴事。我們一定要提高農業水平。”
“要是有條件就好了,尼古拉·伊凡諾維奇!您有辦法,可是我要維持一個兒子上大學,幾個孩子念中學,我可買不起荷蘭馬呀。”
“可以向銀行貸款嘛。”
“要把我最後剩下的東西都拍賣掉嗎?不,謝謝啦!”
“說農業水平有進一步提高的必要和可能,我可不同意,”列文說,“我在幹這件事,我有本錢,可是我毫無辦法。我不知道銀行對誰有利。至少我個人在農業上花的錢,全都虧本:養牲口,虧本;用機器,還是虧本。”
“這話很對!”留灰白小胡子的地主高興得笑起來,附和說。
“也不止我一個人這樣,”列文接下去說,“凡是合理經營農業的地主都是這樣,除了少數例外,全都虧本。對了,您倒說說,您經營農業有利可圖嗎?”列文說。這當兒,他發現史維亞日斯基的目光中刹那間又出現了恐懼的神色。每次他想進入史維亞日斯基內心世界的密室,就會看到這種神色。
列文提出這個問題是不太誠懇的。女主人剛才喝茶的時候已經對他說過,今年夏天他們從莫斯科請了一位德國會計師來,他收取五百盧布的報酬,替他們核算了全部經濟,發現他們虧空了三千多盧布。到底虧空了多少,她記不清楚,但那德國人連一分一毫都算出來了。
列文一想到史維亞日斯基的農莊有利可圖,那地主就忍不住笑了笑,顯然知道這位當上首席貴族的鄰居會有什麽好處。
“也許無利可圖,”史維亞日斯基迴答,“這隻能說明,或者我是個壞當家,或者我把錢用在提高地租上了。”
“啊,地租!”列文驚奇地嚷道,“在歐洲也許可以有地租,那裏花了勞動力土地就變好了,可是我們這裏花了勞動力土地卻變得更壞了,越耕越糟糕,所以談不到什麽地租。”
“怎麽談不到地租?這是法則呀!”
“那我們是違反法則的:地租對我們來說毫無作用,相反,它隻會壞事。不,您倒說說,地租的理論到底有什麽意思……”
“你們要來點兒酸牛奶嗎?瑪莎,給我弄點兒酸牛奶或者草莓來,”他對妻子說,“今年的草莓熟得特別晚。”
史維亞日斯基高興地站起來,走開去,顯然認為談話已經結束。列文卻覺得談話才開始呢。
列文失去一個談話的對手,隻好同那個地主繼續談論。他竭力想對那個地主證明,一切困難都是由於我們沒有掌握雇工的特點和習慣所造成的;但那個地主也像一切離群索居、獨自思考的人那樣,不善於理解別人的思想,特別固執己見。那個地主說,俄國農民都是懶豬,喜歡過豬一樣的生活,要他們擺脫這種生活,需要權力,可是現在沒有權力;需要大棒,可是我們變得太自由了,用了一千年的大棒忽然被什麽律師和監獄所代替,在監獄裏,他們供給該死的臭農民很好的湯,還要給他們計算有多少立方英尺空氣。
“為什麽您認為,”列文竭力想迴到本題上來,說,“不可能建立一種對待勞動者的關係,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呢?”
“對俄國農民,這是永遠辦不到的!沒有權力呀!”那個地主迴答。
“怎樣才能定出新的條件來呢?”史維亞日斯基吃過酸牛奶,點著一支煙,重新參加討論。“對待勞動者的一切關係都是明確的,經過研究的,”他說。“野蠻時代的殘餘——原始公社和它的連環保自然而然地瓦解了,農奴製消滅了,剩下的隻有自由勞動,而自由勞動的形式是確定無疑的,非采用不可。雇農、短工、佃農——不外乎這些形式。”
“但歐洲不喜歡這些形式。”
“是不喜歡,所以在研究新形式。總會研究出來的。”
“我說的就是這個,”列文迴答,“為什麽我們自己不研究呢?”
“因為這同重新研究造鐵路的方法一樣。鐵路是現成的,早已發明了。”
“但如果他們搞的對我們不適合,如果並不高明,那怎麽辦?”列文說。
在史維亞日斯基的眼神裏,他又發現了恐懼的神色。
“噯,這樣我們可真是目空一切了。我們已經研究出歐洲正在研究的東西啦!這種話我聽夠了,但是,對不起,您知道歐洲在勞動組織問題上有些什麽作為嗎?”
“不,不很知道。”
“這個問題歐洲最優秀的人物現在都在研究。舒爾茨·特裏奇運動[56]……再有,拉薩爾[57]論工人問題的大量著作……穆爾豪森市[58]的試驗——這些您大概也知道吧?”
“我知道一點兒,但不太清楚。”
“不,您不用客氣;這一切您知道得不會比我差。我當然不是社會學教授,但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要是您也感興趣的話,您就去研究研究吧。”
“那麽他們得出什麽結論來了?”
“對不起……”
兩個地主站了起來。史維亞日斯基又一次製止了列文想窺察他內心世界秘密的討厭習慣,走出去送客人。
27
“哼,要不是舍不得拋棄長期經營的事業……花了那麽多心血……我早就把它丟掉,賣掉,像尼古拉·伊凡諾維奇那樣一走了事……去聽聽法國歌劇。”那個地主的蒼老而聰明的臉上浮起愉快的微笑。
“可是您始終沒有把它拋棄哇!”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史維亞日斯基說,“可見還是有好處的。”
“好處隻有一點,就是可以住在自己家裏,不吃人家的飯,不受人家的氣。再說,總希望農民將來會變得文明一點兒。可是,說起來您也許不會相信,他們就知道酗酒,放蕩!他們隻會一次又一次地分家,分得沒有一匹馬,沒有一頭牛。他窮得快餓死了,可是您去雇他來幹活兒呢,他就會給您搗蛋,還要去向調解法官申訴。”
“那您也可以向調解法官申訴哇!”史維亞日斯基說。
“我申訴?我才不幹呢!準會弄得流言蜚語滿天飛,誰還高興去申訴!譬如在飼養場,他們預支了工資,跑了。調解法官能拿他們怎麽辦?把他們釋放了。隻有鄉法院和鄉長才能維持秩序。鄉長照老規矩鞭打他們。要不是那樣,你隻好拋棄一切,跑到天涯海角去了!”
這個地主顯然在嘲弄史維亞日斯基,但史維亞日斯基不僅不生氣,反而覺得他這人很好玩。
“可是我們管理我們的產業並不用那一套,”他笑著說,“我也好,列文也好,他也好。”
他指指另一個地主。
“是的,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也在經營,可是您問問他,情況怎麽樣?難道那樣的經營合理嗎?”這地主說,顯然故意用“合理”這個詞。
“我經營的方式很簡單,”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說。“感謝上帝。我經營的方式就是到秋天付稅以前把錢準備好。農民們跑來,‘啊呀,老爺,爸爸,救救命吧!’唉,都是自己的鄰居農民,可憐哪。唉,我就給他們墊付了三分之一,同時對他們說:‘記住,孩子們,我幫了你們的忙,以後如果有需要,你們也得幫我的忙:種燕麥也好,割草也好,收麥子也好。’同時講定每戶出多少勞役。他們中間也有沒良心的,這是事實。”
列文早就熟悉這種宗法製作風,同史維亞日斯基交換了一下眼色,打斷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的話,又同那個留灰白胡子的地主說話。
“那您認為該怎麽辦?”他問,“現在應該怎樣經營呢?”
“嗯,就像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那麽辦嘛,或者收成對分,或者租給農民;這樣辦是可行的,可就是毀了國家的總財富。我的土地用農奴勞動可以收種子的九倍,可是用對分製隻能收三倍。解放農奴把俄國給毀了!”
史維亞日斯基眼睛裏含著微笑對列文瞧了瞧,甚至露出一種隱約可辨的嘲弄神氣;但列文並不覺得那地主的話可笑,他了解他們,超過了解史維亞日斯基。那地主繼續說下去,反複證明為什麽解放農奴毀了俄國,列文覺得他的話很對,對他來說很新鮮,是駁不倒的。這地主說的顯然是他個人的想法,這是很難得的。他有這種想法,並非頭腦閑著沒事胡思亂想的結果,而是由於處在這種生活環境,由於過著與世隔絕的鄉村生活,並且經過反複思考才產生的。
“您要明白,問題在於,一切改革都是強製推行的,”他說,顯然想表示他並不缺乏教養。“您隻要看看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女皇和亞曆山大皇帝的改革,或者看看歐洲的曆史就行了。特別是農業方麵的進步。就說馬鈴薯吧,在我國也是靠強製才推廣的。從前連木犁也不用。木犁恐怕還是封建時代輸入的,而且一定也是強製推廣的。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地主,在農奴解放前就采用了各種改良農具,又是烘幹器,又是揚穀機,又是肥料車,這種種農具我們都是強製推廣的。農民們先是反對,後來就學我們的樣。一到廢除了農奴製,把我們的權力給剝奪了,我們的農業原來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如今又落後到最野蠻最原始的狀態。我是這樣看的。”
“這怎麽會呢?既然是合理的,你們還是可以照樣雇人幹活兒呀!”史維亞日斯基說。
“沒有權啦!請問,我能靠誰去幹呢?”
“對了,勞動力是農業的主要因素。”列文想。
“靠雇工。”
“雇工不願好好幹活兒,他們不肯用好的農具。我們的雇工隻知道一件事——喝酒,喝得像豬一樣爛醉,把你給他的東西統統毀掉。把馬飲傷,把很好的馬具弄斷,拿輪胎去換酒喝,把鐵片放到打穀機裏弄壞打穀機。凡是不稱他心的,他就討厭,因此弄得整個農業水平都下降了。土地荒蕪了,長滿了野草,或者給農民瓜分了,原來可以收到一百萬,現在隻能收幾十萬;國家的總財富減少了。要是不那麽搞,情況就不同了……”
於是他開始闡述他所設想的農奴解放計劃,按照他的計劃,這些缺點是可以避免的。
列文對他的話不感興趣,但等他講完,列文又談起他最初的意見。他對史維亞日斯基說著,竭力想引他說出他的真實意見來:
“農業水平在不斷下降,就我們現在同雇工的關係來說,要實行合理的經營是不可能的,這完全是事實。”他說。
“我不同意,”史維亞日斯基一本正經地反駁說,“我隻看到,我們不善於經營農業,而且,在農奴製時代,我們搞農業的水平不是太高,而是太低。我們沒有機器,沒有好的役畜,沒有管理製度,我們不會算賬。您去問問當家人,他們就不知道怎麽幹有利,怎麽幹不利。”
“意大利式的會計!”那地主挖苦說。“不管你怎麽算,他們總會把什麽都糟蹋掉,弄得一點兒好處也沒有。”
“為什麽會被他們糟蹋呢?一架老爺打穀機,或者你們的俄國式壓榨機,他們會弄壞,可是我那種蒸汽機他們就不會破壞了。一匹俄國馬又怎麽樣呢?蹩腳種,揪住尾巴才肯跑,這樣的馬他們會給您糟蹋,可是荷蘭馬或者別的名種馬,他們就不會糟蹋了。就是這麽一迴事。我們一定要提高農業水平。”
“要是有條件就好了,尼古拉·伊凡諾維奇!您有辦法,可是我要維持一個兒子上大學,幾個孩子念中學,我可買不起荷蘭馬呀。”
“可以向銀行貸款嘛。”
“要把我最後剩下的東西都拍賣掉嗎?不,謝謝啦!”
“說農業水平有進一步提高的必要和可能,我可不同意,”列文說,“我在幹這件事,我有本錢,可是我毫無辦法。我不知道銀行對誰有利。至少我個人在農業上花的錢,全都虧本:養牲口,虧本;用機器,還是虧本。”
“這話很對!”留灰白小胡子的地主高興得笑起來,附和說。
“也不止我一個人這樣,”列文接下去說,“凡是合理經營農業的地主都是這樣,除了少數例外,全都虧本。對了,您倒說說,您經營農業有利可圖嗎?”列文說。這當兒,他發現史維亞日斯基的目光中刹那間又出現了恐懼的神色。每次他想進入史維亞日斯基內心世界的密室,就會看到這種神色。
列文提出這個問題是不太誠懇的。女主人剛才喝茶的時候已經對他說過,今年夏天他們從莫斯科請了一位德國會計師來,他收取五百盧布的報酬,替他們核算了全部經濟,發現他們虧空了三千多盧布。到底虧空了多少,她記不清楚,但那德國人連一分一毫都算出來了。
列文一想到史維亞日斯基的農莊有利可圖,那地主就忍不住笑了笑,顯然知道這位當上首席貴族的鄰居會有什麽好處。
“也許無利可圖,”史維亞日斯基迴答,“這隻能說明,或者我是個壞當家,或者我把錢用在提高地租上了。”
“啊,地租!”列文驚奇地嚷道,“在歐洲也許可以有地租,那裏花了勞動力土地就變好了,可是我們這裏花了勞動力土地卻變得更壞了,越耕越糟糕,所以談不到什麽地租。”
“怎麽談不到地租?這是法則呀!”
“那我們是違反法則的:地租對我們來說毫無作用,相反,它隻會壞事。不,您倒說說,地租的理論到底有什麽意思……”
“你們要來點兒酸牛奶嗎?瑪莎,給我弄點兒酸牛奶或者草莓來,”他對妻子說,“今年的草莓熟得特別晚。”
史維亞日斯基高興地站起來,走開去,顯然認為談話已經結束。列文卻覺得談話才開始呢。
列文失去一個談話的對手,隻好同那個地主繼續談論。他竭力想對那個地主證明,一切困難都是由於我們沒有掌握雇工的特點和習慣所造成的;但那個地主也像一切離群索居、獨自思考的人那樣,不善於理解別人的思想,特別固執己見。那個地主說,俄國農民都是懶豬,喜歡過豬一樣的生活,要他們擺脫這種生活,需要權力,可是現在沒有權力;需要大棒,可是我們變得太自由了,用了一千年的大棒忽然被什麽律師和監獄所代替,在監獄裏,他們供給該死的臭農民很好的湯,還要給他們計算有多少立方英尺空氣。
“為什麽您認為,”列文竭力想迴到本題上來,說,“不可能建立一種對待勞動者的關係,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呢?”
“對俄國農民,這是永遠辦不到的!沒有權力呀!”那個地主迴答。
“怎樣才能定出新的條件來呢?”史維亞日斯基吃過酸牛奶,點著一支煙,重新參加討論。“對待勞動者的一切關係都是明確的,經過研究的,”他說。“野蠻時代的殘餘——原始公社和它的連環保自然而然地瓦解了,農奴製消滅了,剩下的隻有自由勞動,而自由勞動的形式是確定無疑的,非采用不可。雇農、短工、佃農——不外乎這些形式。”
“但歐洲不喜歡這些形式。”
“是不喜歡,所以在研究新形式。總會研究出來的。”
“我說的就是這個,”列文迴答,“為什麽我們自己不研究呢?”
“因為這同重新研究造鐵路的方法一樣。鐵路是現成的,早已發明了。”
“但如果他們搞的對我們不適合,如果並不高明,那怎麽辦?”列文說。
在史維亞日斯基的眼神裏,他又發現了恐懼的神色。
“噯,這樣我們可真是目空一切了。我們已經研究出歐洲正在研究的東西啦!這種話我聽夠了,但是,對不起,您知道歐洲在勞動組織問題上有些什麽作為嗎?”
“不,不很知道。”
“這個問題歐洲最優秀的人物現在都在研究。舒爾茨·特裏奇運動[56]……再有,拉薩爾[57]論工人問題的大量著作……穆爾豪森市[58]的試驗——這些您大概也知道吧?”
“我知道一點兒,但不太清楚。”
“不,您不用客氣;這一切您知道得不會比我差。我當然不是社會學教授,但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要是您也感興趣的話,您就去研究研究吧。”
“那麽他們得出什麽結論來了?”
“對不起……”
兩個地主站了起來。史維亞日斯基又一次製止了列文想窺察他內心世界秘密的討厭習慣,走出去送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