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6)
6
巴拉歇夫雖見慣宮廷的豪華,但拿破侖皇帝的窮奢極侈還是使他吃驚。
蒂雷納伯爵把他領到一個巨大的接待室,那裏已有許多將軍、宮廷侍從和波蘭貴族在等候接見,其中有不少人巴拉歇夫在俄國宮廷裏見過。迪羅克說,拿破侖皇帝將在騎馬散步前接見他。
幾分鍾後,值班侍從走進大接待室,彬彬有禮地向巴拉歇夫鞠了一躬,請他跟他去。
巴拉歇夫走進小接待室,那裏有一道門通書房,幾天前俄國皇帝就是在這間書房裏派他出使的。巴拉歇夫站著等了一兩分鍾。門裏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兩扇房門迅速地打開,開門的侍從彬彬有禮地站住,室內鴉雀無聲。接著書房裏傳來另一個人穩健而有力的腳步聲,原來是拿破侖。他剛梳洗完畢,準備騎馬出去。他身穿藍軍服,敞開前襟,露出遮住他大肚子的白背心,下身穿一條裹緊短胖大腿的駝鹿皮褲,腳蹬高筒皮靴。他的短頭發顯然剛梳過,有一綹垂到寬闊的前額當中。他那從軍服黑領子裏露出來的白胖脖子很顯眼,他身上散發出香水味。他那下巴突出的年輕的胖臉上,顯出皇帝接待使臣時的莊嚴而仁慈的神情。
拿破侖走出來,每走一步身子就抖動一下,頭稍稍往後一仰。他那矮胖的身材、寬闊的肩膀、突出的肚子和胸部賦予他一種保養得很好的四十歲男子莊重威嚴的神態。此外還看得出,他這天情緒極好。
巴拉歇夫恭恭敬敬地向拿破侖鞠躬,拿破侖向他點頭答謝。他走到巴拉歇夫麵前,立刻開口說話,仿佛珍惜每分鍾時間,不屑於思考措辭,而自信他說的話總是正確得體的。
“您好,將軍!”拿破侖說,“您帶來的亞曆山大皇帝的信我已收到,見到您很高興。”他用他那雙大眼睛瞧了瞧巴拉歇夫的臉,立刻就向遠處望去。
顯然,他對巴拉歇夫個人毫無興趣。他感興趣的隻有他自己心裏想的事。他身外的一切都無關緊要,因為全世界一切都是受他意誌支配的。
“我不要打仗,過去不要,現在也不要,”他說,“我是被迫進行戰爭的。就是現在(他強調現在兩個字),我也願意聽聽您的解釋。”接著他扼要地說明他對俄國政府不滿的原因。
從法國皇帝溫和而友好的語氣判斷,巴拉歇夫堅信他希望和平,願意談判。
拿破侖說完,用詢問的目光看了看俄國使臣。這時巴拉歇夫就說出早已準備好的話:“陛下!我國皇帝——”但法國皇帝直視的目光使他發窘。“您發慌了,不要緊張。”拿破侖仿佛這麽說,含笑看著巴拉歇夫的軍服和長劍。巴拉歇夫定了定神,又說下去。他說,亞曆山大皇帝認為庫拉金申請護照一事不能構成開戰的充分理由,庫拉金這樣做是自作主張,沒有取得亞曆山大皇帝的同意,亞曆山大皇帝不希望戰爭,這事同英國也沒有任何關係。
“還說沒有。”拿破侖插嘴說,仿佛擔心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皺起眉頭,微微點了點頭,示意巴拉歇夫說下去。
巴拉歇夫把奉命要說的話都說了,又說亞曆山大皇帝希望和平,同意進行談判,但要有一個條件……巴拉歇夫遲疑了一下。他想起亞曆山大皇帝的那句話,那句話雖沒有寫進信裏,但命令務必把它寫進給薩爾蒂科夫的詔書裏,並命令巴拉歇夫當麵轉告拿破侖。巴拉歇夫記得那句話:“隻要俄國領土上還有一名武裝的敵人,我決不講和。”但有一種複雜的感情阻止他這樣做。他想說這句話,但是說不出口。他遲疑了一下,說:“條件是法國軍隊必須撤到涅曼河西岸。”
拿破侖發現巴拉歇夫說最後一句話時的窘態,拿破侖的臉抽搐了一下,左腿肚也有節奏地顫動起來。他站在原地不動,話說得越來越快,聲音越來越高。巴拉歇夫聽拿破侖說話,幾次垂下眼睛,不由得注意到拿破侖左腿的顫動,他說話的聲音越高,左腿的顫動也越厲害。
“我希望和平並不亞於亞曆山大皇帝。”拿破侖說。“十八個月來我不是一直在努力爭取和平嗎?十八個月來我一直等待著解釋。為了談判,我還能做什麽呢?”他皺著眉頭說,他那白胖的小手使勁做著疑問的手勢。
“把您的軍隊撤到涅曼河西岸,陛下。”巴拉歇夫說。
“撤到涅曼河西岸?”拿破侖反問了一句,“那麽,現在就要我撤到涅曼河西岸,隻要撤到涅曼河西岸就行了?”拿破侖對直瞧了巴拉歇夫一眼,重複說。
巴拉歇夫恭恭敬敬地低下頭。
四個月前俄國人還要法軍撤離波美拉尼亞,現在卻隻要求撤到涅曼河西岸就行。拿破侖猛地轉過身去,在房間裏踱起步來。
“您說,要我撤到涅曼河西岸才能進行談判,但兩個月前,為了這個目的你們卻要我撤退到奧德河和維斯瓦河西岸。這麽說,你們還是願意談判了。”拿破侖默默地從一個屋角走到另一個屋角,又在巴拉歇夫麵前站住。他的臉嚴厲得像石頭一般,他的左腿顫動得更快。拿破侖感覺到左腿的這種顫動。“我的左腿顫動,這是一種偉大的預兆。”他後來這樣說。
“退出奧德河和維斯瓦河之類的建議隻能向巴登大公提出,可不能向我提出,”拿破侖突然忘乎所以地嚷起來,“你們即使把彼得堡和莫斯科給我,我也不能接受這樣的條件。您說這場戰爭是我挑起的嗎?那麽,是誰先到軍隊裏去的?是亞曆山大皇帝,而不是我。你們向我提出談判是在什麽時候?是在我花掉了幾百萬,你們同英國結成聯盟,你們的處境不妙的時候,你們向我提出談判!你們為什麽要同英國結盟?英國給了你們什麽?”他說得很急,顯然已不是要說明和談的好處,討論和談的可能性,而隻是要證明自己的正確和強大,證明亞曆山大的錯誤和無理。
他的開場白顯然要表明形勢對他有利,但雖然如此,他還是願意舉行談判。他一開口就滔滔不絕,越說越不能控製自己。
他說話的整個用意無非是要抬高自己,侮辱亞曆山大,不過他開始接見時並不想這樣做。
“聽說,你們已跟土耳其人講和了,是嗎?”
巴拉歇夫肯定地點了點頭。
“講和了……”巴拉歇夫迴答。但拿破侖不讓他說下去。顯然他要獨自一人說話。於是他就像個驕縱慣了的人那樣,按捺不住暴躁的脾氣,滔滔不絕地講下去。
“我知道你們沒有得到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就同土耳其講和了。我本可以把這些省份送給貴國皇帝,就像我送給他芬蘭那樣。是的,我原來答應把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送給亞曆山大皇帝,可現在他得不到這兩個美麗的省份了。他本可以把這兩省並入他的帝國版圖,把俄羅斯從波的尼亞灣擴展到多瑙河口。即使是卡德琳娜大帝也隻能做到這樣。”拿破侖越說越激動,在屋子裏不停地來迴踱步,向巴拉歇夫說著幾乎就是他在蒂爾西特對亞曆山大說過的話。“憑我的友誼他本可以得到這一切……哦,一個多麽強盛的王朝,一個多麽強盛的王朝!”他重複了幾遍,站住,從口袋裏掏出金鼻煙壺,猛吸起來。
“哦,亞曆山大皇帝本可以建立一個多麽強盛的王朝!”
拿破侖表示惋惜地望了巴拉歇夫一眼。巴拉歇夫剛要說話,又被他打斷。
“他沒能憑我的友誼得到什麽,他還能指望得到什麽呢?”拿破侖困惑地聳聳肩膀說。“不,他把我的敵人當作親信,那是些什麽人呢?他重用的是斯坦因[45]、阿姆斐爾德[46]、文森海羅德、別尼生之流。斯坦因是被祖國驅逐出來的叛徒;阿姆斐爾德是個淫棍和陰謀家;文森海羅德是法國的流亡分子;別尼生多少像個軍人,但也是個窩囊廢,他在1807年毫無作為,隻能給亞曆山大皇帝留下痛苦的迴憶……他們要是有用,也可以用他們,”拿破侖繼續說,他的話趕不上他不斷湧現出來證明他正確和強大(他覺得正確和強大是一迴事)的思想,“可是他們一點兒也不中用:既不會打仗,又不會治國。據說,巴克萊[47]比他們所有的人都能幹;不過,從他最初的行動來判斷,我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在幹些什麽?這些朝臣都在幹些什麽?普法爾[48]訂計劃,阿姆斐爾德不同意,別尼生審査,而巴克萊奉命執行,卻拿不定主意,時間就這樣拖掉。隻有巴格拉基昂是個軍人。他很愚蠢,但有經驗,有眼光,有決斷……你們年輕的皇帝在這群廢物中間能起什麽作用呢?他們敗壞他的名譽,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他身上。皇帝除非是個統帥,否則就不該留在軍隊裏。”拿破侖說這話顯然是直接向亞曆山大挑戰。他知道亞曆山大是多麽想當統帥啊。
“仗才打了一個星期,你們連維爾諾都守不住。你們的軍隊被切成兩半,被驅逐出波蘭幾個省。你們的軍隊怨聲載道……”
“正好相反,陛下,”巴拉歇夫說,聽著那像連珠炮一般的話,實在來不及把它記住,“我軍士氣高昂……”
“我全知道,”拿破侖打斷他的話說,“我全知道,我清清楚楚知道你們有多少軍隊,就像知道我自己的軍隊一樣。你們的軍隊不足二十萬,我的軍隊可要多三倍。老實說,”拿破侖說,忘記他這種老實話毫無意義,“老實說,我在維斯瓦河這一邊就有五十三萬人馬。土耳其人幫不了你們的忙,他們肯同你們講和,就證明他們是一堆廢料。瑞典人命裏注定要受瘋子國王的統治。他們的國王原是個瘋子,他們把他廢掉了,換上另一個——貝爾納多特[49],貝爾納多特一掌權又瘋了,因為隻有瘋子才會和俄國結盟。”拿破侖惡毒地笑了笑,又把鼻煙壺拿到鼻子前。
巴拉歇夫想反駁拿破侖的每句話,他幾次要說話,但都被拿破侖打斷。談到瑞典人的瘋狂問題,巴拉歇夫想說,俄國支持瑞典,瑞典就像一個孤島那樣平安無事,但拿破侖怒吼一聲,把他的聲音壓下去。拿破侖怒不可遏,他需要說話,說個不停,目的隻是要表明他是對的。巴拉歇夫感到很難受:他作為一名使臣,覺得不反駁就有失身份,但作為一個人,他麵對拿破侖的無名火,精神上感到壓抑。他知道拿破侖此刻所說的話都毫無意義,等他冷靜下來一定會感到羞恥。巴拉歇夫站在那裏,垂下眼睛望著拿破侖不斷晃動的胖腿,竭力避開他的目光。
“你們那些盟國算得了什麽?”拿破侖說,“我也有盟國,那就是波蘭人。他們有八萬人,打起仗來像獅子一樣勇猛。以後他們的人數將達到二十萬。”
大概是由於他顯然說了謊,而巴拉歇夫仍帶著聽天由命的神氣默默地站在他麵前,他就更加惱怒。他猛地轉過身,正對著巴拉歇夫的臉,迅速而有力地揮動他那雙白胖的手,大叫大嚷起來:
“老實對你說,你們要是挑動普魯士來反對我,我就把它從歐洲地圖上抹掉。”他氣得臉色發白,麵孔扭曲,一隻小手使勁拍打另一隻。“哼,我要把你們趕過德維納河,趕過第聶伯河,恢複遏製你們的屏障[50],那屏障是歐洲盲目無知聽任你們破壞的。哼,這就是你們的命運,這就是你們疏遠我的報應!”他說,接著聳動他的胖肩膀,默默地在屋子裏來迴踱步。他把鼻煙壺放到背心口袋裏,又幾次掏出來嗅,在巴拉歇夫麵前站住。他沉默了一下,嘲弄地直視著巴拉歇夫的眼睛,又低聲說:“你們的皇帝本可以建立一個多麽強盛的王朝!”
巴拉歇夫覺得必須進行反駁,就說,從俄國方麵看,情況並不那麽糟糕。拿破侖不作聲,繼續嘲弄地瞧著他,顯然不在聽他說話。巴拉歇夫說,俄國對戰爭很樂觀。拿破侖寬宏大量地點點頭,仿佛說:“我知道,你有責任這樣說,但這話連你自己也不相信,我把你說服了。”
巴拉歇夫的話一說完,拿破侖又掏出鼻煙壺嗅了嗅,在地板上跺了兩下腳叫人來。門開了,一個侍從恭恭敬敬地彎腰遞給他帽子和手套,另一個遞給他手帕。拿破侖看也不看他們,徑自對巴拉歇夫說話。
“請替我轉告亞曆山大皇帝,”他拿起帽子說,“我對他依舊很忠誠,我十分了解他,並且很看重他的高尚品德。我不多耽擱你了,將軍,你很快就可以拿到我給貴國皇帝的迴信。”拿破侖快步向門口走去。接待室裏的人都跑過去,跟著他走下樓梯。
6
巴拉歇夫雖見慣宮廷的豪華,但拿破侖皇帝的窮奢極侈還是使他吃驚。
蒂雷納伯爵把他領到一個巨大的接待室,那裏已有許多將軍、宮廷侍從和波蘭貴族在等候接見,其中有不少人巴拉歇夫在俄國宮廷裏見過。迪羅克說,拿破侖皇帝將在騎馬散步前接見他。
幾分鍾後,值班侍從走進大接待室,彬彬有禮地向巴拉歇夫鞠了一躬,請他跟他去。
巴拉歇夫走進小接待室,那裏有一道門通書房,幾天前俄國皇帝就是在這間書房裏派他出使的。巴拉歇夫站著等了一兩分鍾。門裏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兩扇房門迅速地打開,開門的侍從彬彬有禮地站住,室內鴉雀無聲。接著書房裏傳來另一個人穩健而有力的腳步聲,原來是拿破侖。他剛梳洗完畢,準備騎馬出去。他身穿藍軍服,敞開前襟,露出遮住他大肚子的白背心,下身穿一條裹緊短胖大腿的駝鹿皮褲,腳蹬高筒皮靴。他的短頭發顯然剛梳過,有一綹垂到寬闊的前額當中。他那從軍服黑領子裏露出來的白胖脖子很顯眼,他身上散發出香水味。他那下巴突出的年輕的胖臉上,顯出皇帝接待使臣時的莊嚴而仁慈的神情。
拿破侖走出來,每走一步身子就抖動一下,頭稍稍往後一仰。他那矮胖的身材、寬闊的肩膀、突出的肚子和胸部賦予他一種保養得很好的四十歲男子莊重威嚴的神態。此外還看得出,他這天情緒極好。
巴拉歇夫恭恭敬敬地向拿破侖鞠躬,拿破侖向他點頭答謝。他走到巴拉歇夫麵前,立刻開口說話,仿佛珍惜每分鍾時間,不屑於思考措辭,而自信他說的話總是正確得體的。
“您好,將軍!”拿破侖說,“您帶來的亞曆山大皇帝的信我已收到,見到您很高興。”他用他那雙大眼睛瞧了瞧巴拉歇夫的臉,立刻就向遠處望去。
顯然,他對巴拉歇夫個人毫無興趣。他感興趣的隻有他自己心裏想的事。他身外的一切都無關緊要,因為全世界一切都是受他意誌支配的。
“我不要打仗,過去不要,現在也不要,”他說,“我是被迫進行戰爭的。就是現在(他強調現在兩個字),我也願意聽聽您的解釋。”接著他扼要地說明他對俄國政府不滿的原因。
從法國皇帝溫和而友好的語氣判斷,巴拉歇夫堅信他希望和平,願意談判。
拿破侖說完,用詢問的目光看了看俄國使臣。這時巴拉歇夫就說出早已準備好的話:“陛下!我國皇帝——”但法國皇帝直視的目光使他發窘。“您發慌了,不要緊張。”拿破侖仿佛這麽說,含笑看著巴拉歇夫的軍服和長劍。巴拉歇夫定了定神,又說下去。他說,亞曆山大皇帝認為庫拉金申請護照一事不能構成開戰的充分理由,庫拉金這樣做是自作主張,沒有取得亞曆山大皇帝的同意,亞曆山大皇帝不希望戰爭,這事同英國也沒有任何關係。
“還說沒有。”拿破侖插嘴說,仿佛擔心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皺起眉頭,微微點了點頭,示意巴拉歇夫說下去。
巴拉歇夫把奉命要說的話都說了,又說亞曆山大皇帝希望和平,同意進行談判,但要有一個條件……巴拉歇夫遲疑了一下。他想起亞曆山大皇帝的那句話,那句話雖沒有寫進信裏,但命令務必把它寫進給薩爾蒂科夫的詔書裏,並命令巴拉歇夫當麵轉告拿破侖。巴拉歇夫記得那句話:“隻要俄國領土上還有一名武裝的敵人,我決不講和。”但有一種複雜的感情阻止他這樣做。他想說這句話,但是說不出口。他遲疑了一下,說:“條件是法國軍隊必須撤到涅曼河西岸。”
拿破侖發現巴拉歇夫說最後一句話時的窘態,拿破侖的臉抽搐了一下,左腿肚也有節奏地顫動起來。他站在原地不動,話說得越來越快,聲音越來越高。巴拉歇夫聽拿破侖說話,幾次垂下眼睛,不由得注意到拿破侖左腿的顫動,他說話的聲音越高,左腿的顫動也越厲害。
“我希望和平並不亞於亞曆山大皇帝。”拿破侖說。“十八個月來我不是一直在努力爭取和平嗎?十八個月來我一直等待著解釋。為了談判,我還能做什麽呢?”他皺著眉頭說,他那白胖的小手使勁做著疑問的手勢。
“把您的軍隊撤到涅曼河西岸,陛下。”巴拉歇夫說。
“撤到涅曼河西岸?”拿破侖反問了一句,“那麽,現在就要我撤到涅曼河西岸,隻要撤到涅曼河西岸就行了?”拿破侖對直瞧了巴拉歇夫一眼,重複說。
巴拉歇夫恭恭敬敬地低下頭。
四個月前俄國人還要法軍撤離波美拉尼亞,現在卻隻要求撤到涅曼河西岸就行。拿破侖猛地轉過身去,在房間裏踱起步來。
“您說,要我撤到涅曼河西岸才能進行談判,但兩個月前,為了這個目的你們卻要我撤退到奧德河和維斯瓦河西岸。這麽說,你們還是願意談判了。”拿破侖默默地從一個屋角走到另一個屋角,又在巴拉歇夫麵前站住。他的臉嚴厲得像石頭一般,他的左腿顫動得更快。拿破侖感覺到左腿的這種顫動。“我的左腿顫動,這是一種偉大的預兆。”他後來這樣說。
“退出奧德河和維斯瓦河之類的建議隻能向巴登大公提出,可不能向我提出,”拿破侖突然忘乎所以地嚷起來,“你們即使把彼得堡和莫斯科給我,我也不能接受這樣的條件。您說這場戰爭是我挑起的嗎?那麽,是誰先到軍隊裏去的?是亞曆山大皇帝,而不是我。你們向我提出談判是在什麽時候?是在我花掉了幾百萬,你們同英國結成聯盟,你們的處境不妙的時候,你們向我提出談判!你們為什麽要同英國結盟?英國給了你們什麽?”他說得很急,顯然已不是要說明和談的好處,討論和談的可能性,而隻是要證明自己的正確和強大,證明亞曆山大的錯誤和無理。
他的開場白顯然要表明形勢對他有利,但雖然如此,他還是願意舉行談判。他一開口就滔滔不絕,越說越不能控製自己。
他說話的整個用意無非是要抬高自己,侮辱亞曆山大,不過他開始接見時並不想這樣做。
“聽說,你們已跟土耳其人講和了,是嗎?”
巴拉歇夫肯定地點了點頭。
“講和了……”巴拉歇夫迴答。但拿破侖不讓他說下去。顯然他要獨自一人說話。於是他就像個驕縱慣了的人那樣,按捺不住暴躁的脾氣,滔滔不絕地講下去。
“我知道你們沒有得到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就同土耳其講和了。我本可以把這些省份送給貴國皇帝,就像我送給他芬蘭那樣。是的,我原來答應把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送給亞曆山大皇帝,可現在他得不到這兩個美麗的省份了。他本可以把這兩省並入他的帝國版圖,把俄羅斯從波的尼亞灣擴展到多瑙河口。即使是卡德琳娜大帝也隻能做到這樣。”拿破侖越說越激動,在屋子裏不停地來迴踱步,向巴拉歇夫說著幾乎就是他在蒂爾西特對亞曆山大說過的話。“憑我的友誼他本可以得到這一切……哦,一個多麽強盛的王朝,一個多麽強盛的王朝!”他重複了幾遍,站住,從口袋裏掏出金鼻煙壺,猛吸起來。
“哦,亞曆山大皇帝本可以建立一個多麽強盛的王朝!”
拿破侖表示惋惜地望了巴拉歇夫一眼。巴拉歇夫剛要說話,又被他打斷。
“他沒能憑我的友誼得到什麽,他還能指望得到什麽呢?”拿破侖困惑地聳聳肩膀說。“不,他把我的敵人當作親信,那是些什麽人呢?他重用的是斯坦因[45]、阿姆斐爾德[46]、文森海羅德、別尼生之流。斯坦因是被祖國驅逐出來的叛徒;阿姆斐爾德是個淫棍和陰謀家;文森海羅德是法國的流亡分子;別尼生多少像個軍人,但也是個窩囊廢,他在1807年毫無作為,隻能給亞曆山大皇帝留下痛苦的迴憶……他們要是有用,也可以用他們,”拿破侖繼續說,他的話趕不上他不斷湧現出來證明他正確和強大(他覺得正確和強大是一迴事)的思想,“可是他們一點兒也不中用:既不會打仗,又不會治國。據說,巴克萊[47]比他們所有的人都能幹;不過,從他最初的行動來判斷,我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在幹些什麽?這些朝臣都在幹些什麽?普法爾[48]訂計劃,阿姆斐爾德不同意,別尼生審査,而巴克萊奉命執行,卻拿不定主意,時間就這樣拖掉。隻有巴格拉基昂是個軍人。他很愚蠢,但有經驗,有眼光,有決斷……你們年輕的皇帝在這群廢物中間能起什麽作用呢?他們敗壞他的名譽,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他身上。皇帝除非是個統帥,否則就不該留在軍隊裏。”拿破侖說這話顯然是直接向亞曆山大挑戰。他知道亞曆山大是多麽想當統帥啊。
“仗才打了一個星期,你們連維爾諾都守不住。你們的軍隊被切成兩半,被驅逐出波蘭幾個省。你們的軍隊怨聲載道……”
“正好相反,陛下,”巴拉歇夫說,聽著那像連珠炮一般的話,實在來不及把它記住,“我軍士氣高昂……”
“我全知道,”拿破侖打斷他的話說,“我全知道,我清清楚楚知道你們有多少軍隊,就像知道我自己的軍隊一樣。你們的軍隊不足二十萬,我的軍隊可要多三倍。老實說,”拿破侖說,忘記他這種老實話毫無意義,“老實說,我在維斯瓦河這一邊就有五十三萬人馬。土耳其人幫不了你們的忙,他們肯同你們講和,就證明他們是一堆廢料。瑞典人命裏注定要受瘋子國王的統治。他們的國王原是個瘋子,他們把他廢掉了,換上另一個——貝爾納多特[49],貝爾納多特一掌權又瘋了,因為隻有瘋子才會和俄國結盟。”拿破侖惡毒地笑了笑,又把鼻煙壺拿到鼻子前。
巴拉歇夫想反駁拿破侖的每句話,他幾次要說話,但都被拿破侖打斷。談到瑞典人的瘋狂問題,巴拉歇夫想說,俄國支持瑞典,瑞典就像一個孤島那樣平安無事,但拿破侖怒吼一聲,把他的聲音壓下去。拿破侖怒不可遏,他需要說話,說個不停,目的隻是要表明他是對的。巴拉歇夫感到很難受:他作為一名使臣,覺得不反駁就有失身份,但作為一個人,他麵對拿破侖的無名火,精神上感到壓抑。他知道拿破侖此刻所說的話都毫無意義,等他冷靜下來一定會感到羞恥。巴拉歇夫站在那裏,垂下眼睛望著拿破侖不斷晃動的胖腿,竭力避開他的目光。
“你們那些盟國算得了什麽?”拿破侖說,“我也有盟國,那就是波蘭人。他們有八萬人,打起仗來像獅子一樣勇猛。以後他們的人數將達到二十萬。”
大概是由於他顯然說了謊,而巴拉歇夫仍帶著聽天由命的神氣默默地站在他麵前,他就更加惱怒。他猛地轉過身,正對著巴拉歇夫的臉,迅速而有力地揮動他那雙白胖的手,大叫大嚷起來:
“老實對你說,你們要是挑動普魯士來反對我,我就把它從歐洲地圖上抹掉。”他氣得臉色發白,麵孔扭曲,一隻小手使勁拍打另一隻。“哼,我要把你們趕過德維納河,趕過第聶伯河,恢複遏製你們的屏障[50],那屏障是歐洲盲目無知聽任你們破壞的。哼,這就是你們的命運,這就是你們疏遠我的報應!”他說,接著聳動他的胖肩膀,默默地在屋子裏來迴踱步。他把鼻煙壺放到背心口袋裏,又幾次掏出來嗅,在巴拉歇夫麵前站住。他沉默了一下,嘲弄地直視著巴拉歇夫的眼睛,又低聲說:“你們的皇帝本可以建立一個多麽強盛的王朝!”
巴拉歇夫覺得必須進行反駁,就說,從俄國方麵看,情況並不那麽糟糕。拿破侖不作聲,繼續嘲弄地瞧著他,顯然不在聽他說話。巴拉歇夫說,俄國對戰爭很樂觀。拿破侖寬宏大量地點點頭,仿佛說:“我知道,你有責任這樣說,但這話連你自己也不相信,我把你說服了。”
巴拉歇夫的話一說完,拿破侖又掏出鼻煙壺嗅了嗅,在地板上跺了兩下腳叫人來。門開了,一個侍從恭恭敬敬地彎腰遞給他帽子和手套,另一個遞給他手帕。拿破侖看也不看他們,徑自對巴拉歇夫說話。
“請替我轉告亞曆山大皇帝,”他拿起帽子說,“我對他依舊很忠誠,我十分了解他,並且很看重他的高尚品德。我不多耽擱你了,將軍,你很快就可以拿到我給貴國皇帝的迴信。”拿破侖快步向門口走去。接待室裏的人都跑過去,跟著他走下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