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太廟。


    自成化元年起。


    大明王朝便陷入了內外交困的窘境。


    成化元年,廣西大藤峽叛亂與荊、襄流民之亂相繼爆發,規模空前,席卷了大半個王朝。


    與此同時,西北邊境的固原之亂,讓歸化蒙古人蠢蠢欲動,加之北方韃靼的虎視眈眈,東北建州女真的趁火打劫,大明王朝可謂是四麵楚歌,亟需兵力支援。


    而剛登基的成化帝,又恰逢明朝自然災害頻發的時期,據《罪惟錄》所載,其頻率與烈度,堪稱“二十三年未有之酷烈”。


    在他統治的時期,大規模的水旱蝗雹災害竟高達五十二次,加之頻繁的地震,天災年年變換花樣,令人憂心忡忡。


    盡管軍國大事由太子朱佑極在成化皇帝的輔佐下執行,但麵對天災與內政治理,成化帝始終親力親為。


    步入太廟享殿。


    這座與奉天殿規格相當的太廟最大宮殿,氣勢恢宏,“麵闊十一間,進深六間”,重簷廡殿頂覆蓋著黃琉璃筒瓦,簷下高懸“太廟”二字匾額。


    大殿簷角蹲坐著九隻神獸,依次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狎魚等,威嚴而莊重,仿佛在訴說著曆史的滄桑。


    狻猊、獬豸與鬥牛,無一不彰顯著此建築非凡的等級與尊貴,殿內,68根金絲楠木梁柱巍然矗立,殿頂以片金瀝粉彩畫裝點,地麵則鋪設著熠熠生輝的“金磚”。


    前殿東西兩側,各有15間配殿,單簷歇山頂覆以黃琉璃筒瓦,氣勢恢宏。


    成化帝靜靜地凝視著列祖列宗的靈位,淚光在其眼中閃爍,身旁,?穿戴袞冕服的太子朱佑極默默地陪伴著,朱佑極不解地問道:


    “父皇,您為何流淚?”


    成化帝朱見深深情地望著自己的兒子,緩緩說道:“咱是為你而哭,其實咱心中萬般不舍,但你必須成為皇帝,這不僅因為你是貞兒之子。


    更因為你的理想與抱負,與咱剛繼位時是何其相似!答應我,一定要讓大明徹底強大起來。


    若你達成此願,咱尚在人世,咱們便一同來太廟拜祭列祖;若咱已不在,你便獨自前來,在列祖列宗麵前,為咱爭光,可好?”


    朱佑極鄭重地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無比的堅定:“請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負所望。”


    成化帝朱見深繼續說道:“本來,你登基前來太廟應是獨自一人,但由於咱尚未離世,隻是禪讓於你,所以咱們便一同麵見列祖列宗。”


    朱佑極輕輕掃視四周。


    隻見太廟中供奉著九位皇帝的牌位,分別是: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世珍、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以及祖父英宗朱祁鎮。


    隨後,皇帝朱見深與太子朱佑極一同跪拜在地,心中充滿了對先祖的敬畏。


    朱見深和朱佑極三叩九拜後,一旁的太監梁芳,拿出一早朱見深寫的,念道:朕躬祗承天命,夙夜匪懈,以撫臨兆庶,於今幾十載矣,今朕心有所感,不敢不告於太廟列祖列宗之靈。


    昔我太祖,開創洪業,奠定邦基。


    列聖相承,德澤綿長,以至於朕。


    朕自登基以來,夙夜憂勤,惟恐墜先人之緒,失天下之望,是以兢兢業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以圖國家之安、百姓之樂。


    朕之太子,自幼聰慧,德性純良,文武兼備,實乃天縱之才。


    自二歲臨朝聽政,雖年幼而能斷大事,明辨是非,彼以仁德治國,以威武安邦,大明因之而國泰民安,海內晏然,百姓安居樂業,頌聲載道,此皆太子之功也。


    然朕近年來,疾病纏身,精神日衰,體力日微,雖欲勉力支撐,以繼大統,然心有餘而力不足,朕深知天命不可違,人事有代謝。


    今太子已成人,德望日隆,足以承繼大統,統禦萬方,朕若再戀棧不去,恐非國家之福,百姓之願也。


    是以朕決意學古之堯舜。


    禪位於太子,年號為弘治,此非朕之私意,實乃順天應人之舉,退居坤寧宮,惟願太子能承繼先誌,發揚光大,使我大明之基業永固,百姓之安居樂業得以綿延不絕。


    朕今以此告於太廟列祖列宗之靈,自知此舉或有未妥之處,然朕之心意已決,萬難更改。


    列祖列宗在天之靈,當鑒朕之誠意,佑我大明之江山社稷,綿延萬世,朕之罪愆,惟願列祖列宗寬宥之,勿使朕之魂魄不安於九泉之下。


    尚饗,不孝子孫叩首!”


    隨後,皇帝朱見深攜同朱佑極,漫步於太廟之中,細細觀賞著那些配享殊榮的功臣與功王。


    朱佑極此前從未踏足此地。


    此番得以一窺究竟。


    功王們大多是太祖的至親,或是太祖親封,諸如壽春王朱五一及其夫人、安豐王朱重三等,共計二十一位,皆在此列。


    而功臣一側,更是看點十足:


    “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岐陽王李文忠、寧河王鄧愈,以及湯和東甌王、沐英黔寧王等,皆是赫赫有名之輩。”


    朱佑極不禁問道:“父皇,兒臣日後能否也安排一些有功之臣,配享太廟?”


    朱見深微微一笑,答道:“自然可以,但必須是立下赫赫戰功之人。


    這龐大的帝國,日後還需你來支撐,不過,朕倒想聽聽,你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朱佑極沉思片刻,說道:“兒臣日後定要開疆擴土,所有為國效力、立下戰功之人,無論身份貴賤,皆可入祀太廟,即便是太監也不例外。”


    朱見深聞言,已經明白朱佑極說的誰了,先是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笑道:“極兒,你的想法倒是大膽,但也注定不會安穩。


    日後與你為敵的文人,恐怕不在少數,你要學會製衡之道,切勿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


    最重要的一點是,作為皇帝,你不能將自己置於棋盤之上,而是要成為下棋之人。


    要讓文臣、武將、宦官都成為你的棋子,而你則要隱藏於幕後,讓文武大臣摸不清你的虛實,如同朕當年一般,你,可明白了?”


    朱佑極鄭重地點了點頭:“兒臣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爺並收藏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