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凡曾研究過幹國不少的名人詩篇,因為燕國的環境政治格局因素,所以著重研究了一下邊塞詩,看看自己腦子裏的存貨和這個時代的詩文比比,到底哪個更勝一籌,以後說不得用得著。
結果發現幹人的詩文在描寫戰爭和邊關時,所給人的感覺,一如後世那些高高在上的傳統作家一寫起農村就直接往上堆砌「樸實」「淳樸」「老實」的辭藻一般。
不明真相地人看了會覺得「原來如此」,而真正經歷過戰爭環境洗禮的人則會對此嗤之以鼻。
沒有哀嚎,沒有叫喚,哪怕身上重傷的傷員,也隻不過是在自己喉嚨裏輕微地發出些許的低哼,狼,就算是舔舐傷口,也有著它自己的方式。
這已經是這段時間來,第六次遭遇戰了。
鎮北軍和靖南軍總計二十五萬鐵騎南下,直撲幹國腹地,但讓南望城一線諸多總兵官們意外的是,幹國三邊的大軍並沒有迴援,他們依舊穩穩地待在自己所構築的防線內。
甚至,他們竟然還主動地開始派出兵馬北上,躍躍欲試的姿態,十分清晰。
一開始,還隻是試探,也就是一兩千的規模,但慢慢的,這種試探轉變為了大戰前的鋪墊,其北上兵馬的規模開始上萬。
幹國三邊本就有不少騎兵,當初鄭凡率翠柳堡騎兵南下收割軍功時就曾遭遇過幹國三邊騎兵的堵截,再加上西軍的西山營三萬多騎被調派過來,幹國三邊的騎兵數目,已經達到了一個極為可觀的規模。
先前,這裏剛剛爆發的是一場上萬人的遭遇戰,雙方都傷亡慘重,最後,以幹人的退去而告終,燕人也無力去趁勢追擊,一來,己方也需要抓緊時間休養,二來,沒人清楚對麵幹人撤退的方向是否還存在著幹人其他大軍的埋伏。
兩位總兵坐在一起,一個腿上被砍了一刀,深可見骨,就算治好了,以後估計也很難再騎得了馬了,就連走路都得使著拐棍。
另一位總兵是身前和身後都中了一箭,因為有甲冑的保護,箭頭雖然刺入體內,但並不是什麽要害,隻不過取箭時依舊得咬著牙忍受著痛苦。
其實,對於他們兩位而言,自己身上的傷勢並不是最痛的,最讓他們痛心的反而是四周戰場上已經倒下永遠站不起來的麾下士卒。
燕軍軍製很粗獷,一如文官看的是實缺兒與否,武將則看的是自家麾下兵馬強壯與否。
類似於荒漠蠻族,燕皇可能就是王庭,下麵一個個統兵的將領及其部曲就是荒漠上的一個個部落。
雖然在表現上有所不同,但這些軍閥頭子們腦子裏最大的事兒,其實還是保存實力,一如當初鄭守備在翠柳堡時那般。
「老梁,這麽打下去,咱這點兒家底子,可都得要拚光了啊。」
「誰說不是呢,辛辛苦苦幾十年,好不容易積攢下來這些家當,原本想著趁著陛下大舉南下,可以再滾幾輪雪球,誰想得居然得靠咱們自個兒在這兒打這種呆仗。」
「那許胖子自詡是北人出身,就覺得自己懂兵了,是,鎮北軍是能打,但和他許胖子有什麽關係?
這仗再這般打下去,老子是真受不了了,這幫弟兄跟著我這麽多年,總不能都交代在這裏,總得留點種子。」
「嗬嗬,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麽用,幹人那邊一次來得比一次兇,下一次,咱們倆剩下的這點家底子,可是連填都不夠填的了。
雖說咱麾下兒郎比不得鎮北軍亦或者靖南軍,但好歹也是人人皆馬上好手,騎射功夫絕對不比幹人的騎兵差,偏偏被壓著要去和幹人對沖!
敗家,直娘賊,真他娘的敗家!」
兩位總兵官正在罵罵咧咧之時,
後方林子裏出來一隊人馬,為首的赫然是一座肉山。
得虧肉山下麵騎著的是一匹貔獸,換做尋常戰馬還真吃不住這個分量。
饒是如此,貔獸奔跑到跟前時,也已然是氣喘籲籲一副透支了的模樣。
許文祖翻身下來,在他身後,還跟著三個總兵。
因為天氣寒冷的緣故,戰場上的血腥味並不是很重,地上的鮮血要麽凝固要麽已經被冰凍住了。
但這放眼望去的橫屍遍野,也依舊在訴說著先前戰事之殘酷。
許文祖過來時,兩位總兵完全當作沒看見他一樣。
許文祖也不生氣,見兩位總兵身上都負傷了,馬上關切地蹲到梁國鴻身前,看著梁國鴻的腿,很是心疼道:
「這……這……這……你怎麽這般不小心呢。」
這情緒宣洩,有些過於用力了,也太過豐富了。
梁國鴻則有些生硬道:
「許大人說笑了,戰場上刀劍無眼,該添點兒紅時,它就得添點兒紅,想躲也躲不掉的,再說了,不管如何,某至少還有一條命在,比起那些已經躺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的兒郎們,某實在是幸運太多了。」
許文祖則反駁道:「我雖說沒怎麽親自帶兵衝鋒過,但也清楚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南望城那兒新徵募的良家子已經不少了,總得要有資深宿將帶著才行,你且先下去養傷,順帶練練新兵。」
「啥,你讓我撇下兵馬去南望城?」
「你現在還能帶兵打仗麽?再說了,那些良家子也需要人帶帶。」
「嗬,新兵蛋子頂個什麽用,雖說我大燕武風盛行,大燕兒郎近乎人人都會騎馬,但真要說拉出來就能成軍,你我也都知曉這是不可能的事。
結果發現幹人的詩文在描寫戰爭和邊關時,所給人的感覺,一如後世那些高高在上的傳統作家一寫起農村就直接往上堆砌「樸實」「淳樸」「老實」的辭藻一般。
不明真相地人看了會覺得「原來如此」,而真正經歷過戰爭環境洗禮的人則會對此嗤之以鼻。
沒有哀嚎,沒有叫喚,哪怕身上重傷的傷員,也隻不過是在自己喉嚨裏輕微地發出些許的低哼,狼,就算是舔舐傷口,也有著它自己的方式。
這已經是這段時間來,第六次遭遇戰了。
鎮北軍和靖南軍總計二十五萬鐵騎南下,直撲幹國腹地,但讓南望城一線諸多總兵官們意外的是,幹國三邊的大軍並沒有迴援,他們依舊穩穩地待在自己所構築的防線內。
甚至,他們竟然還主動地開始派出兵馬北上,躍躍欲試的姿態,十分清晰。
一開始,還隻是試探,也就是一兩千的規模,但慢慢的,這種試探轉變為了大戰前的鋪墊,其北上兵馬的規模開始上萬。
幹國三邊本就有不少騎兵,當初鄭凡率翠柳堡騎兵南下收割軍功時就曾遭遇過幹國三邊騎兵的堵截,再加上西軍的西山營三萬多騎被調派過來,幹國三邊的騎兵數目,已經達到了一個極為可觀的規模。
先前,這裏剛剛爆發的是一場上萬人的遭遇戰,雙方都傷亡慘重,最後,以幹人的退去而告終,燕人也無力去趁勢追擊,一來,己方也需要抓緊時間休養,二來,沒人清楚對麵幹人撤退的方向是否還存在著幹人其他大軍的埋伏。
兩位總兵坐在一起,一個腿上被砍了一刀,深可見骨,就算治好了,以後估計也很難再騎得了馬了,就連走路都得使著拐棍。
另一位總兵是身前和身後都中了一箭,因為有甲冑的保護,箭頭雖然刺入體內,但並不是什麽要害,隻不過取箭時依舊得咬著牙忍受著痛苦。
其實,對於他們兩位而言,自己身上的傷勢並不是最痛的,最讓他們痛心的反而是四周戰場上已經倒下永遠站不起來的麾下士卒。
燕軍軍製很粗獷,一如文官看的是實缺兒與否,武將則看的是自家麾下兵馬強壯與否。
類似於荒漠蠻族,燕皇可能就是王庭,下麵一個個統兵的將領及其部曲就是荒漠上的一個個部落。
雖然在表現上有所不同,但這些軍閥頭子們腦子裏最大的事兒,其實還是保存實力,一如當初鄭守備在翠柳堡時那般。
「老梁,這麽打下去,咱這點兒家底子,可都得要拚光了啊。」
「誰說不是呢,辛辛苦苦幾十年,好不容易積攢下來這些家當,原本想著趁著陛下大舉南下,可以再滾幾輪雪球,誰想得居然得靠咱們自個兒在這兒打這種呆仗。」
「那許胖子自詡是北人出身,就覺得自己懂兵了,是,鎮北軍是能打,但和他許胖子有什麽關係?
這仗再這般打下去,老子是真受不了了,這幫弟兄跟著我這麽多年,總不能都交代在這裏,總得留點種子。」
「嗬嗬,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麽用,幹人那邊一次來得比一次兇,下一次,咱們倆剩下的這點家底子,可是連填都不夠填的了。
雖說咱麾下兒郎比不得鎮北軍亦或者靖南軍,但好歹也是人人皆馬上好手,騎射功夫絕對不比幹人的騎兵差,偏偏被壓著要去和幹人對沖!
敗家,直娘賊,真他娘的敗家!」
兩位總兵官正在罵罵咧咧之時,
後方林子裏出來一隊人馬,為首的赫然是一座肉山。
得虧肉山下麵騎著的是一匹貔獸,換做尋常戰馬還真吃不住這個分量。
饒是如此,貔獸奔跑到跟前時,也已然是氣喘籲籲一副透支了的模樣。
許文祖翻身下來,在他身後,還跟著三個總兵。
因為天氣寒冷的緣故,戰場上的血腥味並不是很重,地上的鮮血要麽凝固要麽已經被冰凍住了。
但這放眼望去的橫屍遍野,也依舊在訴說著先前戰事之殘酷。
許文祖過來時,兩位總兵完全當作沒看見他一樣。
許文祖也不生氣,見兩位總兵身上都負傷了,馬上關切地蹲到梁國鴻身前,看著梁國鴻的腿,很是心疼道:
「這……這……這……你怎麽這般不小心呢。」
這情緒宣洩,有些過於用力了,也太過豐富了。
梁國鴻則有些生硬道:
「許大人說笑了,戰場上刀劍無眼,該添點兒紅時,它就得添點兒紅,想躲也躲不掉的,再說了,不管如何,某至少還有一條命在,比起那些已經躺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的兒郎們,某實在是幸運太多了。」
許文祖則反駁道:「我雖說沒怎麽親自帶兵衝鋒過,但也清楚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南望城那兒新徵募的良家子已經不少了,總得要有資深宿將帶著才行,你且先下去養傷,順帶練練新兵。」
「啥,你讓我撇下兵馬去南望城?」
「你現在還能帶兵打仗麽?再說了,那些良家子也需要人帶帶。」
「嗬,新兵蛋子頂個什麽用,雖說我大燕武風盛行,大燕兒郎近乎人人都會騎馬,但真要說拉出來就能成軍,你我也都知曉這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