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論及行賞,無非是加官進爵或者是布帛之一類的,還有封賞妻子為夫人以示恩寵的。但奉上夫人為多少品誥命夫人顯然不可能,一來郭善沒那麽大功勞二來郭善也沒妻子啊。


    加官?官職不可輕授,李世民認為郭善的官職已經夠高了。


    賞賜布帛和財物?郭善這次大購賑災糧,充分展示了郭善的家底。一點兒財務,還不夠郭善運輸賑災糧一趟下來的錢。


    但是不賞賜的話肯定不行了。元日大朝會,百官也親耳聽到了郭善的功績。為了勉勵眾人,也一定要抓郭善的典型給他重賞,這是問都不用問的。


    “郭善的縣籍如今是哪兒?”沉吟了良久,李世民忽然開口問了。


    戶部便有人站了出來,道:“迴皇上,協律郎現歸萬年縣長樂鄉管轄。”


    其實郭善不屬於長安人,不過他當初進長安時就不知道是哪兒人。但活生生的人口啊,不能當流民處理吧?無論是否為了抓政績,當初萬年縣都把郭善編入戶了。有人口就有賦稅,當初郭善賣絹兒的時候可沒少交稅。所以郭善現在是京兆府長安縣長樂鄉人,說到底郭善是個朝廷官員,且郭善經常鬧事兒。所以,戶部管戶籍的官吏已經把郭善的籍貫背的一清二楚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協律郎有此覺悟,朕甚慰,朝廷甚慰。擬詔,長安縣長樂鄉人郭善,原太常寺協律郎,太常寺梨園令兼朝請郎。功績卓絕,德才兼備為萬民之福也。朕意欲行賞,為百官樹立典範,封郭善為開國長樂縣男。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這句話一出,攻擊郭善的那位禦史差點沒吐血出來。合著參劾一個人,能把那個人參劾成一個男爵啊?想到迴去後沒法兒跟永嘉公主交差,他也急了,忙道:“皇上,不可啊。郭善何德何能,竟至加官進爵?”


    李世民目光一掃,哼道:“那你告訴朕,該如何行賞?”


    如何行賞?當然不能再加官了。人事調動一度是很牽扯人神經的,給郭善加官一級,就代表著有一個人要降級。至於再加個散官的銜,不是五品的散官職位加了也等於沒加。


    “不如賞賜些布帛,以示恩寵。”那禦史思來想去,覺得此法最為妥帖。


    李世民都氣樂了,旁邊還有藩國的使臣看著呐,自己能顯得這麽小氣嗎?賞賜布帛?賞賜多少?賞賜多少鬥不嫌夠啊。


    ‘砰’的一拍桌子,李世民道:“識人不清,攻訐忠臣,這是一個禦史能做的事嗎?朕看你既然做不了事,以後都不用做了。”


    禦史一驚,知道他這禦史的身份怕是保不住了。在目視四周文武百官,分明察覺到一些人眼中的幸災樂禍和蔑視。他唯有苦笑,心想。皇上才封了郭善為縣男,自然不懲罰我不足以平郭善之忿了。


    其實在李世民眼裏,罷免這個禦史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黨派的紛爭,而是因為這個禦史的無能。


    告人都告不倒,最後反而還變相的幫人請了功。這樣無能的禦史,要來有什麽用?


    旁邊的楊師道也是暗叫苦也。他覺得皇上玩兒這一出是在敲山震虎,看似敲的是那禦史,實震的是禦史背後的人。


    楊師道未免比別人多想一層,因為到了他這兒層次總免不了比別人要躲想的。他記得李世民先前說過一句話,即是‘郭善德才兼備’。


    可剛剛他們太常寺奉上的對郭善的考詞明明是‘有才無德’啊。如此一來,皇上一句話就把他們太常寺的考詞給否定了,並且問都沒問自己這個寺卿。這裏麵的含義恐怕在明顯不過,這是在敲打自己啊。難道皇上懷疑我跟永嘉公主暗中勾結攻訐郭善?天地良心,自己不過是不想參合這些破破爛爛的事,可真沒跟永嘉勾結啊。自己這個三品大員如果要動郭善,哪裏需要跟永嘉勾結?


    反正無論怎麽想,郭善封男爵是封定了。也好在郭善封爵跟百官們沒多大的利益紛爭,故而眾人山唿萬歲。


    朝會一開,李世民與民同樂。


    太子李承乾緊隨其後,一同出太極殿去了玄武門所在閱兵。


    後世有閱兵的典禮,唐朝同樣如是,隋煬帝也曾檢閱三軍。


    這一次閱兵之後,李承乾以後監國就更加名正言順了。那馬蹄和鼓角爭鳴,使人熱血沸騰。李泰看著三軍將士,看著威風凜凜的李世民,看著李世民身後的自己那位皇兄。再看向那些山唿萬歲的將士,心中既有澎湃也有低落。澎湃驕傲的是大唐雄師威如虎,低落的是,這些威風跟他無緣。


    在外藩麵前展現了大唐的兵力和將士之威後,就是太常寺的秦王破陣樂表演了。


    表演的規模奇大,事先演練了許多遍。騎士的衝鋒再加上步兵陷陣表演,配合鍾鼓後展現了當初李世民身為秦王時的威猛。


    許多臣子和外藩的使臣才想起,當年李世民也是個百戰百勝的馬上天子。


    秦王破陣樂把宴會拉上了**,緊接著太樂署的舞蹈也讓人耳目一新。但輪到規模宏大,表演精彩,後續的表演自然是遠不如先前的秦王破陣樂的。


    梨園的表演也在王鳳的指揮下入了場,因為郭善沒來,所以臨了張文收負責梨園的曲目編排。


    清一色的海軍裝無分男女,踏著整齊的步伐齊刷刷的入場。整齊的動作讓人耳目一新,不知道的以為這又出來了一支精銳。


    田橋手持李世民賞給郭善的金刀出列,高舉著衝著遠處堂上的李世民喊道:“海軍第三十八軍第請求檢閱。”


    所有人的懵了,這都什麽跟什麽?聽起來這支也是部隊?海上的?咱大唐有這部隊嗎?


    李世民也隻是稍微懵了懵,在懵懵懂懂中沉著臉點了點頭。他不知道郭善整什麽幺蛾子,但這個時候再外藩們麵前就得配合了。


    一見皇上點了頭了,田橋才鬆了口氣。隱隱有些激動,皇上竟然跟我點頭了?


    他身後的梨園子弟們也跟著激動起來,皇上竟然跟他們點頭了?看起來梨園令大人沒忽悠我們啊。


    好在眾人沒得意忘形,矜持的高昂著頭顱目不斜視。就聽田橋大喊了一聲:“敬禮。”


    ‘刷’的一下,所有人整齊的將手抬高移至太陽穴處。


    這刷的一下動作讓文武百官們嚇了一跳,也差點把喝酒的使臣們嚇了一跳。在李世民等人還沒搞懂什麽狀況的時候,田橋又高喊了一聲‘禮畢’。又是整齊的放下了手,眾人齊聲高喝‘大唐威武,大唐威武。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聲音很是整齊洪亮,既不拖曳也不惶急,很是震懾人心。就連李世民看了,也不覺得有些訝然。


    緊接著旁邊的坐部伎們開始吹奏,田橋高聲喝道:“咱當兵的人,有什麽不一樣。”


    按照郭善的要求,早有曲目的報表呈現出來。而李世民手裏,也早有了梨園呈交的報表。看見曲目名字的時候,李世民當時很納悶兒。郭善編的新歌?‘當兵的人’?這什麽跟什麽啊?


    李承乾和李泰諸位皇子也知道曲目,心裏也相當納悶兒。郭善,這是又要玩兒哪一出?


    就聽一百來號縱橫齊整的人齊聲高歌:“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隻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


    聽到這裏,好多人都扶額了。哎喲喂,這真是軍樂啊?這什麽破歌啊。


    又聽:“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是青春的年華都是熱血兒郎。”


    這幾乎是個轉折,讓人聞之一動。


    郭善編的歌,一向如此直白。但過於直白的東西,並不代表他沒有內涵。


    一曲畢,最先喝彩的是十六衛的將士們。這一次他們也有幸來此筵宴,文人士子們唱的歌兒他們聽不太懂,但郭善的這首曲子他們卻覺得相當不錯。


    李世民給氣樂了,這郭善編個曲兒也能惹出這麽多事兒。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郭善這首曲兒好聽,最主要的是足以讓軍中將士們傳唱。


    “敬禮。”田橋又喊了一套程序,然後帶著梨園子弟整齊下場。


    “我要封縣男了?”


    相比較皇城裏的熱鬧,郭善的府邸就顯得稍微冷清了。


    此刻的他躺在自製的躺椅上,喝著三勒漿。


    “我家王爺說了,散值後就會有人持詔書前來。”給郭善通信的男子笑著連番恭喜。


    郭善稱謝道:“替我謝過青雀的好消息,就說我有空會登門道謝。”


    這男子是李泰府上的,在郭善被封為開國長樂縣男後,李泰就讓人出宮帶話了。


    “我家王爺說,永嘉公主”男子話音未落,郭善眯了眯眼,道:“此事讓你家王爺不用擔心,就說郭善自由應對之法。”


    那男子也不奪勸,拿了賞賜告辭。


    看著男子離開,郭善眨巴眨巴眼,忽然喊道:“給本老爺更衣,我要進皇城告禦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三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如並收藏唐朝三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