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這一次望朝會下來郭善心情極度不好,李世民定了‘和親’的基調後他在跟許敬宗的辯論中就已完敗而落幕。
最不能讓郭善容忍的是,許敬宗已‘不可以私廢公’來指責郭善是因為仇視吐穀渾所以想挑起國家戰爭。因為滿朝文武但凡知道點郭善身世的人都曉得郭善是蘭州城跑出來的孤兒,而貞觀六年恰好蘭州城被吐穀渾侵略過。
“許敬宗,奸人也。”郭善散值後在馬車上如此評價許敬宗。
鬱鬱的迴府吃了午飯,隨後才上值去了梨園。
郭善自然又沒有什麽心情去管理梨園的雜事,整個人情緒都不是很好。
來給郭善送文稿的是太常寺田祝史,早上的朝會他也是參加了的,自然知道郭善為何悶悶不樂。
同處一個部門,這個田祝史拉著郭善勸慰道:“小郭大人還是沒學會做官呐。”
郭善就拉著田祝史問:“田大人此話怎講?”
田祝史這才坐下來跟郭善說道:“我聽聞許大人對小郭大人有舉薦之恩?”
郭善一猶豫,點了點頭算是承認。
當初長孫皇後帶郭善在未央宮作詩,因眾文武大臣對郭善的文才產生質疑。許敬宗卻在質疑聲中舉薦郭善做官,才讓郭善陰差陽錯的進入了仕途。真要算起來,許敬宗的確對郭善有舉薦之恩。但郭善卻十分清楚,許敬宗之所以舉薦其實是為了拍長孫皇後的馬屁。
“田大人認為許大人對我有舉薦之恩,我就不該在朝堂上頂撞他?”郭善問。
田祝史笑了笑,道:“按道理說,大家都是陛下的臣子,隻要是為皇上效力忠於朝廷的事就不該以私情而廢公事。小郭大人與許大人意見相左,但全是為了朝廷,所以小郭大人深明大義讓人佩服。”
郭善知道田祝史的前麵的話是個引子,他後麵的話肯定還沒完呢。
果然,就聽田祝史道:“但話雖然是這麽說,可小郭大人卻不能這麽做。至少今兒就不該跟許大人”他嗬嗬笑了笑。
郭善知道他不方便說,卻點破道:“不該跟許大人撕破臉皮?”
田祝史既不點頭,也不搖頭,隻是道:“小郭大人年紀輕輕就做到了七品,又深受皇上的寵愛,前途自然無量。往後想要再上升,機會也自然更多。在仕途上,向許大人那樣提拔小郭大人的人也肯定不會少。”
郭善聽言明白了田祝史的意思了,點破道:“但今天我頂撞了曾經舉薦過我的許大人,就給別的大人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認為我是個忘恩負義的人?往後,就再沒有誰肯在朝堂上提拔舉薦我,甚至於給我說好話了?”
田祝史搖了搖頭,但卻絕不開口說不是。
郭善臉一黑,問道:“田大人認為我該怎麽辦?難道我與許敬宗政見不和,卻因為他曾經舉薦過我我就必須順著他的意思辦?那朝堂還要我幹什麽?皇上還要我幹什麽?”
田祝史苦笑,暗想小郭大人到底是年幼啊,殊不知為臣之道在於忠,但為官之道卻遠遠不止一個‘忠’字那麽簡單。
“不過田大人的話我還是記住了,往後我做事自然會小心些。”郭善知道田祝史的話乃是好心,自己無論聽與不聽都非領情不可。要是自己不領情反而還駁了他的麵子,那難免會留給人一種‘不識好歹’的印象。
雖說前世郭善沒進過‘體製’不知道前世‘體製’裏的規矩。哪怕在這後世裏,也是剛剛管理梨園時感覺到了權力的味道,也沒有多少掌權為官的經驗,但卻也不會傻到好賴不分的亂得罪人。
果然,郭善那句道了謝的話讓田祝史心裏好受了許多,連帶著臉上也掛起了笑意,才對郭善道:“那小郭大人,我先走了?”
郭善點了點頭,雖然年幼但級別比田祝史略高一籌,所以也不相送。
等田祝史走後,郭善才又躺在椅子上尋思起了田祝史的話來。卻又不得不尋思,這姓田的跟自己說那番話怎麽有種示好的味道?他想跟自己結交?
“小郭大人。”
猛地,旁邊的王助教小跑了過來。
郭善眉頭一挑,問道:“什麽事兒?”
王助教遞上田祝史送來的公文,郭善這才接過,又問:“怎麽了?這些樂工名單你核對一下就是了,給我幹嘛?”
王助教忙指了指其中一份兒,說:“這個田橋”
郭善還是沒明白過來,問道:“田橋怎麽了?一個文舞郎啊我們梨園不是差些舞郎麽?這是讓從太樂署找過來補缺的。”
郭善實在不知道王助教的用意,暗想一個普普通通的助教而已,你指給我看幹什麽?
王助教隱晦道:“我在太樂署的時候,聽說這個田橋是田祝史的侄兒,這次田祝史把他送到咱們梨園來?”
後麵的話王助教沒有說,郭善卻眉頭一挑。
搞了半天,這田祝史之所以跟自己說那麽多廢話原來是有後著的啊。
我說他閑的蛋疼來跟我示好呢,原來是他把他侄子送到我這兒來想讓我照顧他侄子?嗬
郭善當協律郎以來,第一次被人用這種手段走關係。如果自己猜的真沒錯的話,恐怕自己散值後田祝史會登門拜訪自己吧?那時候,他肯定會送禮。
廢話,如果不送禮自己會給他侄子開後門?而之所以先前在這裏這田祝史既不送禮也不提登門拜訪更不提田橋的名字,恐怕是為了避諱。
郭善倒吸了一口涼氣,總算感覺到了當官兒是件多麽操蛋的事情。一件破事兒也能扯出這麽多文章出來
郭善皺了皺眉,對王助教道:“哦?好了,我知道了。嗯,你先下去吧。”
王助教點了點頭,既然她話已經說到了,後麵該怎麽做想來小郭大人自己心裏會有數兒的。她先前就是猜到郭善不知道田橋跟田祝史的關係,所以考慮了很久後才跑來給郭善提個醒兒的。他怕自家‘領導’疏忽了這件事兒,引起田祝史的不快。果然小郭大人不知道田橋的身世,但現在有了自己的提醒,那就不一樣了。
見王助教退下,郭善深深望了王助教退下去的身影心裏就是一沉。
當官兒不容易啊,看起來自己這個協律郎,這個梨園的管事兒還真沒自己想象中的那麽輕。雖然不參加朝野的爭鬥,但手裏卻掌著小權。國家大事兒自己管不了,但這太常寺的一畝三分地兒,尤其這梨園,自己能管的事兒就多了。
或許自己本來沒覺得有什麽,可別的人不這麽想。就像這次田祝史一樣,托親戚來走你這關係,你該不該幫他開後門兒?開,那自己就成了貪官。不開,那自己就得得罪人。可怕的是可以想象往後走自己後門兒的不光是田祝史,恐怕還會有其他的官員會走自己的後門兒。自己可以剛正不阿的得罪一個,但能堅定不移的得罪一群?
如果真堅定不移的把周遭的官員都得罪光了,哪怕是深得皇上寵信恐怕也在官場上站不住腳啊。
這一刻,郭善對田祝史先前的說自己不該跟許敬宗頂撞的話是深有體會了。
剛剛自己還說忠於皇上,現在才曉得為官之道不僅僅在忠於皇上,還得跟同僚打好關係,跟領導打好關係。
晚上,郭善散值迴家。
果不其然,田祝史帶著他弟弟和他的侄子登門拜訪。
田祝史因為散了值,又是‘拜訪’這種需要避諱的事兒所以穿的是常服。
他弟弟戴了個員外帽,一身綾羅,一看就知道商人氣息很是濃鬱。他侄子二十多歲,是個英俊的小夥兒,畫眉點妝,像是戲曲裏麵的小生。
郭善這下子知道為啥,田祝史讓他侄子到太常寺做文舞郎了。
廢話,商人的兒子能入仕嗎?士農工商裏商人是末等人,要麽出錢出任‘斜封官’要麽受人提攜做官。要不然,去當兵掙軍功升官
這幾樣,斜封官不是一筆小錢就能夠搞定的。受人提攜?除非是至少五品以上官員才有跟皇上提攜後輩的資格,至於當兵掙軍功?好男不當兵,且郭善還真不認為這田橋這副公子哥的樣子能在戰場上掙上軍功來。那是給別人送軍功的主兒。
田祝史這是頭一次拜訪郭善家,初始沒注意,但真正進了府邸後才忍不住吸了口氣。
看著這忙忙碌碌的下人,還有四周巡邏的部曲。再看看那些各種裝飾不俗的掛件兒,和牆上傳世的字畫,這小郭大人太他麽有錢了啊。
“胡管家,上茶。”郭善引他們三個人進了中堂。
田祝史的弟弟田大亮笑嗬嗬的把月餅放在了一旁,拘謹的站在一旁。聽郭善衝著他們三人道:“請坐。”
田祝史拱手謝過,他弟弟田大亮也立刻跟著道謝,田橋也跟著道謝。
別看郭善年齡小,但擱這兒他官職還就真的夠高。而且郭府是他的主場,老爺氣勢一出來就有那麽一分官威在裏麵了,連田祝史都有些惶恐。
田祝史尚不坐下,拉過他侄兒對郭善道:“未給小郭大人介紹,這是我侄兒田橋。”
郭善早猜到了,所以‘嗯’了一聲。
田橋本來東張西望的頭立刻不敢再東張西望了,很認真的站著。
田祝史又指了指他弟弟田大亮到:“這是我弟,姓田名大亮,長安城中一個酒樓的店老大。”
郭善抬頭瞧了田大亮一眼,暗想原來是朋來閣的競爭對手啊?
田大亮被郭善眼神看的古怪,雖然郭善年齡小,但地位在那兒擺著呢。這一次又是求人辦事兒,姿態自然放的很低。一腿踹了他兒子一腳,衝他那不會說話的紈絝兒子道:“快叫叔叔。”
郭善臉色一變,到底是不適應這種因為官階所帶來的特權。但是那邊田橋似乎早受過吩咐了,臉不紅心不跳的就對郭善躬身道:“田橋見過叔叔。”
得,這一聲叔叔叫了,如果自己不照顧他那就說不過去了。
這一次望朝會下來郭善心情極度不好,李世民定了‘和親’的基調後他在跟許敬宗的辯論中就已完敗而落幕。
最不能讓郭善容忍的是,許敬宗已‘不可以私廢公’來指責郭善是因為仇視吐穀渾所以想挑起國家戰爭。因為滿朝文武但凡知道點郭善身世的人都曉得郭善是蘭州城跑出來的孤兒,而貞觀六年恰好蘭州城被吐穀渾侵略過。
“許敬宗,奸人也。”郭善散值後在馬車上如此評價許敬宗。
鬱鬱的迴府吃了午飯,隨後才上值去了梨園。
郭善自然又沒有什麽心情去管理梨園的雜事,整個人情緒都不是很好。
來給郭善送文稿的是太常寺田祝史,早上的朝會他也是參加了的,自然知道郭善為何悶悶不樂。
同處一個部門,這個田祝史拉著郭善勸慰道:“小郭大人還是沒學會做官呐。”
郭善就拉著田祝史問:“田大人此話怎講?”
田祝史這才坐下來跟郭善說道:“我聽聞許大人對小郭大人有舉薦之恩?”
郭善一猶豫,點了點頭算是承認。
當初長孫皇後帶郭善在未央宮作詩,因眾文武大臣對郭善的文才產生質疑。許敬宗卻在質疑聲中舉薦郭善做官,才讓郭善陰差陽錯的進入了仕途。真要算起來,許敬宗的確對郭善有舉薦之恩。但郭善卻十分清楚,許敬宗之所以舉薦其實是為了拍長孫皇後的馬屁。
“田大人認為許大人對我有舉薦之恩,我就不該在朝堂上頂撞他?”郭善問。
田祝史笑了笑,道:“按道理說,大家都是陛下的臣子,隻要是為皇上效力忠於朝廷的事就不該以私情而廢公事。小郭大人與許大人意見相左,但全是為了朝廷,所以小郭大人深明大義讓人佩服。”
郭善知道田祝史的前麵的話是個引子,他後麵的話肯定還沒完呢。
果然,就聽田祝史道:“但話雖然是這麽說,可小郭大人卻不能這麽做。至少今兒就不該跟許大人”他嗬嗬笑了笑。
郭善知道他不方便說,卻點破道:“不該跟許大人撕破臉皮?”
田祝史既不點頭,也不搖頭,隻是道:“小郭大人年紀輕輕就做到了七品,又深受皇上的寵愛,前途自然無量。往後想要再上升,機會也自然更多。在仕途上,向許大人那樣提拔小郭大人的人也肯定不會少。”
郭善聽言明白了田祝史的意思了,點破道:“但今天我頂撞了曾經舉薦過我的許大人,就給別的大人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認為我是個忘恩負義的人?往後,就再沒有誰肯在朝堂上提拔舉薦我,甚至於給我說好話了?”
田祝史搖了搖頭,但卻絕不開口說不是。
郭善臉一黑,問道:“田大人認為我該怎麽辦?難道我與許敬宗政見不和,卻因為他曾經舉薦過我我就必須順著他的意思辦?那朝堂還要我幹什麽?皇上還要我幹什麽?”
田祝史苦笑,暗想小郭大人到底是年幼啊,殊不知為臣之道在於忠,但為官之道卻遠遠不止一個‘忠’字那麽簡單。
“不過田大人的話我還是記住了,往後我做事自然會小心些。”郭善知道田祝史的話乃是好心,自己無論聽與不聽都非領情不可。要是自己不領情反而還駁了他的麵子,那難免會留給人一種‘不識好歹’的印象。
雖說前世郭善沒進過‘體製’不知道前世‘體製’裏的規矩。哪怕在這後世裏,也是剛剛管理梨園時感覺到了權力的味道,也沒有多少掌權為官的經驗,但卻也不會傻到好賴不分的亂得罪人。
果然,郭善那句道了謝的話讓田祝史心裏好受了許多,連帶著臉上也掛起了笑意,才對郭善道:“那小郭大人,我先走了?”
郭善點了點頭,雖然年幼但級別比田祝史略高一籌,所以也不相送。
等田祝史走後,郭善才又躺在椅子上尋思起了田祝史的話來。卻又不得不尋思,這姓田的跟自己說那番話怎麽有種示好的味道?他想跟自己結交?
“小郭大人。”
猛地,旁邊的王助教小跑了過來。
郭善眉頭一挑,問道:“什麽事兒?”
王助教遞上田祝史送來的公文,郭善這才接過,又問:“怎麽了?這些樂工名單你核對一下就是了,給我幹嘛?”
王助教忙指了指其中一份兒,說:“這個田橋”
郭善還是沒明白過來,問道:“田橋怎麽了?一個文舞郎啊我們梨園不是差些舞郎麽?這是讓從太樂署找過來補缺的。”
郭善實在不知道王助教的用意,暗想一個普普通通的助教而已,你指給我看幹什麽?
王助教隱晦道:“我在太樂署的時候,聽說這個田橋是田祝史的侄兒,這次田祝史把他送到咱們梨園來?”
後麵的話王助教沒有說,郭善卻眉頭一挑。
搞了半天,這田祝史之所以跟自己說那麽多廢話原來是有後著的啊。
我說他閑的蛋疼來跟我示好呢,原來是他把他侄子送到我這兒來想讓我照顧他侄子?嗬
郭善當協律郎以來,第一次被人用這種手段走關係。如果自己猜的真沒錯的話,恐怕自己散值後田祝史會登門拜訪自己吧?那時候,他肯定會送禮。
廢話,如果不送禮自己會給他侄子開後門?而之所以先前在這裏這田祝史既不送禮也不提登門拜訪更不提田橋的名字,恐怕是為了避諱。
郭善倒吸了一口涼氣,總算感覺到了當官兒是件多麽操蛋的事情。一件破事兒也能扯出這麽多文章出來
郭善皺了皺眉,對王助教道:“哦?好了,我知道了。嗯,你先下去吧。”
王助教點了點頭,既然她話已經說到了,後麵該怎麽做想來小郭大人自己心裏會有數兒的。她先前就是猜到郭善不知道田橋跟田祝史的關係,所以考慮了很久後才跑來給郭善提個醒兒的。他怕自家‘領導’疏忽了這件事兒,引起田祝史的不快。果然小郭大人不知道田橋的身世,但現在有了自己的提醒,那就不一樣了。
見王助教退下,郭善深深望了王助教退下去的身影心裏就是一沉。
當官兒不容易啊,看起來自己這個協律郎,這個梨園的管事兒還真沒自己想象中的那麽輕。雖然不參加朝野的爭鬥,但手裏卻掌著小權。國家大事兒自己管不了,但這太常寺的一畝三分地兒,尤其這梨園,自己能管的事兒就多了。
或許自己本來沒覺得有什麽,可別的人不這麽想。就像這次田祝史一樣,托親戚來走你這關係,你該不該幫他開後門兒?開,那自己就成了貪官。不開,那自己就得得罪人。可怕的是可以想象往後走自己後門兒的不光是田祝史,恐怕還會有其他的官員會走自己的後門兒。自己可以剛正不阿的得罪一個,但能堅定不移的得罪一群?
如果真堅定不移的把周遭的官員都得罪光了,哪怕是深得皇上寵信恐怕也在官場上站不住腳啊。
這一刻,郭善對田祝史先前的說自己不該跟許敬宗頂撞的話是深有體會了。
剛剛自己還說忠於皇上,現在才曉得為官之道不僅僅在忠於皇上,還得跟同僚打好關係,跟領導打好關係。
晚上,郭善散值迴家。
果不其然,田祝史帶著他弟弟和他的侄子登門拜訪。
田祝史因為散了值,又是‘拜訪’這種需要避諱的事兒所以穿的是常服。
他弟弟戴了個員外帽,一身綾羅,一看就知道商人氣息很是濃鬱。他侄子二十多歲,是個英俊的小夥兒,畫眉點妝,像是戲曲裏麵的小生。
郭善這下子知道為啥,田祝史讓他侄子到太常寺做文舞郎了。
廢話,商人的兒子能入仕嗎?士農工商裏商人是末等人,要麽出錢出任‘斜封官’要麽受人提攜做官。要不然,去當兵掙軍功升官
這幾樣,斜封官不是一筆小錢就能夠搞定的。受人提攜?除非是至少五品以上官員才有跟皇上提攜後輩的資格,至於當兵掙軍功?好男不當兵,且郭善還真不認為這田橋這副公子哥的樣子能在戰場上掙上軍功來。那是給別人送軍功的主兒。
田祝史這是頭一次拜訪郭善家,初始沒注意,但真正進了府邸後才忍不住吸了口氣。
看著這忙忙碌碌的下人,還有四周巡邏的部曲。再看看那些各種裝飾不俗的掛件兒,和牆上傳世的字畫,這小郭大人太他麽有錢了啊。
“胡管家,上茶。”郭善引他們三個人進了中堂。
田祝史的弟弟田大亮笑嗬嗬的把月餅放在了一旁,拘謹的站在一旁。聽郭善衝著他們三人道:“請坐。”
田祝史拱手謝過,他弟弟田大亮也立刻跟著道謝,田橋也跟著道謝。
別看郭善年齡小,但擱這兒他官職還就真的夠高。而且郭府是他的主場,老爺氣勢一出來就有那麽一分官威在裏麵了,連田祝史都有些惶恐。
田祝史尚不坐下,拉過他侄兒對郭善道:“未給小郭大人介紹,這是我侄兒田橋。”
郭善早猜到了,所以‘嗯’了一聲。
田橋本來東張西望的頭立刻不敢再東張西望了,很認真的站著。
田祝史又指了指他弟弟田大亮到:“這是我弟,姓田名大亮,長安城中一個酒樓的店老大。”
郭善抬頭瞧了田大亮一眼,暗想原來是朋來閣的競爭對手啊?
田大亮被郭善眼神看的古怪,雖然郭善年齡小,但地位在那兒擺著呢。這一次又是求人辦事兒,姿態自然放的很低。一腿踹了他兒子一腳,衝他那不會說話的紈絝兒子道:“快叫叔叔。”
郭善臉色一變,到底是不適應這種因為官階所帶來的特權。但是那邊田橋似乎早受過吩咐了,臉不紅心不跳的就對郭善躬身道:“田橋見過叔叔。”
得,這一聲叔叔叫了,如果自己不照顧他那就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