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戰神皇叔下嫁小蠻王後 作者:埃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時的王亮太小,並沒有明白老太監話裏的深意,後來迴想,王亮卻懂了什麽:
宮中曾有貴人,賄|賂了老太監,也從這條水道跑出去過。
不過事到如今,王亮也不會再去想,這貴人到底是誰了,三朝更迭、老太監也已經死了。過去之事,也就讓它同這座已經滿目瘡痍的金鳥籠,一起湮滅吧。
枯井廢棄多年,裏麵卻還有一些腐臭的積水,他按著記憶穿過兩個拐角,終於找到了向上的通路,他攀住了宮中井壁上的凹槽,一點點往上爬,然後放下了繩索,將下麵的人一個個拽了上來。
王亮輕車熟路地帶著舒明義找到了宮中的軍火庫,隻可惜,經過戎狄一番劫掠,庫中所藏的炸|藥沒剩下多少。王亮覺得可惜,舒明義卻覺得剛剛好,他們隻需引戎狄的主意力,就能幫助大軍破城。
他們兵分多路,分發了剩下的火|藥,在宮牆附近到處點火、焚燒木箱、旌旗,弄出了不小的煙霧和爆炸聲。一邊吸引著戎狄武士的主意,一邊想辦法幫助城外的大軍破城。
王亮去了北城門,而舒明義則來了南城門,他遠遠看著城樓上他那唯一的姑母,最終,還是選擇閉上眼睛,命人去點燃了他們最後的火|藥。
四角燃起的濃煙讓戎狄武士們心慌,就連伊稚查這個大王都有些亂了陣腳。
他罵了一聲娘,然後一把掐住舒氏的脖子,“你們都住手!你們不管這死老太婆性命了嗎?!”
淩冽還沒說話,烏宇恬風就直接上前將淩冽擋在身後,他給身邊的蠻國小勇士使眼色,他們會意地敲響了戰鼓、吹起牛角號——
在那響徹天穹的號角聲中,小蠻王衝伊稚查掏了掏耳朵:“咦?你——說——什——麽——?”
伊稚查:“……”
烏宇恬風一攤手掌,“怎麽恁是聽不清呢?”
淩冽忍了,最終還是忍不住,在烏宇恬風身後側過頭,捂著嘴悶悶笑了:
他家小蠻子,可真是太可愛、太貼心了。
伊稚查腹背受敵,見自己實在是纏不過,便想挾持著舒氏離開城樓。
他想明白了——
那中原王爺或許還有顧及,可這個蠻子卻半點沒有,隻要還有舒氏在身邊,他就還能想辦法離開京城、殺迴漠北草原去。
結果他才拽著舒氏後退一步,身後就傳出了一陣騷動。
伊稚查迴頭,看見簡先生換了一套他從未見過的衣服:大紅色的團龍紋繡在胸口,襯得他整個人器宇脫俗,而雙手是白色廣袖,額間紮了同樣的紅色抹額,日光一照,上頭的白玉閃爍。
他從未見過這樣打扮的簡先生,一時又看得有些呆。
反是簡先生先走過來,他衝還在怔愣著的伊稚查笑了笑。
他從未這樣笑過,燦爛明豔如同高升的紅日,也是到了此刻,伊稚查才發現,在他身邊一直蒙著黑色鬥篷的中原“先生”,有著一雙好看的桃花眼。
眼尾,好像還有一顆淺棕色的小痣。
伊稚查喜歡美人,欣賞美人,他吞了吞唾沫,開口想說什麽,卻忽然感覺自己下腹一痛。
他低下頭,赫然看見一柄彎刀沒入了胸腹,而那隻握著刀柄的手,手背上隱約能看見一點兒燙傷的痕跡。
簡先生後退一步,看著伊稚查,諷刺地勾了勾嘴角,然後他扭頭、再不看伊稚查,而是大喊道:
“戎狄惡首已經伏誅!還不速速攻城!”
伊稚查沒看到,但城下的眾人卻看見了他動手的過程,一些個士兵不明真相,見他同伊稚查關係親密,隻當他是被戎狄霸占的可憐人,便紛紛跟著動手準備攻城。
衝天的喊殺聲中,倒在血泊中的伊稚查往前爬了兩步,他不甘地捉住簡先生的下擺,雙眼都快瞪出來,“為……什……麽……?”
簡先生笑笑,蹲下來,用城門樓的箭孔擋住他們的身形。
他笑盈盈地、摸了摸伊稚查臉上的血,“因為,我其實姓淩啊。”
他說的是戎狄翟語,翟語當中並沒有“淩”這個字的讀音。
所以,簡先生用的是戎狄王室部落的姓氏做代稱。
雖是代稱,可伊稚查聽懂了,他駭然地看向簡先生,“你……你……”
他想問,是不是從一開始,簡先生對他和他的母親就是在利用,為的都是今時今日。又在想,若簡先生想要的是中原江山,他又為何要幫著他們害中原人,他若是中原皇室,那豈不是也是那老女人的兒子……?
他想不通,口中鮮血湧出,臉上表情也更加猙獰。
而簡先生卻還好心地向自己這個“徒弟”解釋,他壓低了聲音,手卻順勢探到了那柄彎刀上,“因為我料差了蠻國大王這個變端,所以我現在判定……我那弟弟肯定不會當眾殺那女人。”
他握住了刀柄,狠狠地抽出了刀,在伊稚查斷氣前,說完了最後一句:
“所以我需要你,為我鋪平我往後的道路。”
飛濺的鮮血染紅了伊稚查的眼睛,讓他分不清哪些是血、哪些是簡先生本來衣裳的顏色。他張了張口,終於瞪圓了眼睛躺倒在城樓上——
戎狄武士見他們的大王身死,還是那位用兵如神的簡先生動的手,更加無心戀戰、紛紛做鳥獸散。
而簡先生隻是擦了擦臉上被濺到的一點紅,反手甩掉刀上沾染的血漬,慢慢起身來到了城牆邊,扶起舒氏,替她鬆綁,然後,他遙遙看著城下立在人群中策馬的淩冽,笑著朗聲道:
“七皇弟,許久不見了。”
他站在城牆上遙遙致意,衝淩冽點頭道:“我叫淩冿。”
淩冽眯了眯眼睛,他早有此猜想。
六皇子淩冿,生母就是那個被廢為庶人的麗妃紫氏。
聽見此說的定國公一愣,慌忙抬手,而聞訊的士兵們也停下了動作,城牆上下安靜下來,戰場也陷入一片死寂,風吹動旌旗,傳來陣陣裂帛之聲。
淩冽開口,剛想說什麽,站在城樓上的舒氏太皇太後卻忽然動了動。
她諷刺地冷笑,然後指著挑眉看她的簡先生大聲道:“不,你根本不姓淩!”
作者有話要說:*《草木譜》已經失傳,隻是有此一說,但淝水之戰和謝安、謝玄是確有其人。“八十萬大軍”是苻堅的虛數,實際上隻有二十萬人,淝水之戰也是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出處。
----------------------------
第91章
時值正午, 紅日當空。
硝煙滾滾成幕, 幾乎遮蔽了宮禁上方天穹。
舒氏這話一撂,仿佛平地一聲雷,驚得城牆上下多少人瞪眼噤聲。
簡先生身處其中,他先是擰了擰眉, 而後嗤笑道:“你胡說什麽?”
舒氏神態從容地看他道:“你並非陛下骨血, 根本不配姓淩,當年陛下便是查明白此事, 才將麗妃車裂、紫家滿門抄斬,令爾為庶人的。”
簡先生愣了愣。
舒氏瞥眼看立在城下的淩冽, 繼續道:“陛下又非昏君庸主,哪會兒為了一個寵妃就當真不要自己兒子?他是覺得丟臉, 不想皇家顏麵盡失,才假托了淑儀宸皇貴妃的死, 做得此局。”
簡先生沒開口。
淩冽卻順著舒氏太皇太後的話, 想到其中關竅:
他母妃固然是寵妃, 但容氏這個惡首都隻是斬首、家族流放, 麗妃貴為一宮主位、膝下還有皇子,沒道理為此事牽連麗妃母子, 還將整個紫家滿門抄斬。
若在徹查之後, 發現自己養育六七年的孩子根本不是皇家骨血……
那麽, 元徽六年父皇屠戮太醫院,血腥地將整個紫家滿門抄斬,明令史書工筆抹去“六皇子淩冿”的種種痕跡, 便也有了道理。
麗妃穢亂後宮、混淆皇室血脈,所以被車裂。
紫家目無綱紀、欺君罔上,所以被滿門抄斬。
而血洗太醫院, 為的或許並不是害死蘇貴妃的湯飲,而是因“六皇子”身份的不妥、治了他們失察之罪。
“六皇子”淩冿出生在元徽元年,是父皇登基後的第一子,身份貴重無比。
若不用淑儀宸皇貴妃的死來掩蓋,隻怕這樁醜聞會成極大的笑柄。
紫家和紫氏死後,明帝也未對那孽子趕盡殺絕,隻將他從玉牒除名,廢為庶人送往北郡王府,從此不再相見。
沒想,一念之差,釀下如今慘禍。
“此事,陛下隻讓哀家和幾個親近宮人知曉。經手的內官們,也在往後幾年中被暗中處理,”舒氏太皇太後冷笑一聲,“你娘當年在宮外還有一位意中人,她根本就不想入東宮太子府。”
簡先生隻猶疑了一瞬就搖頭,他似笑非笑地看著舒氏,“老太婆,你都說了,當年經手此事之人都被殺了,如今,你說什麽就是什麽,我又憑什麽信你?”
舒氏眼中盡是譏誚,“哀家何必騙你。”
簡先生擰擰眉,心中有了一絲動搖——
莫說是身處其中的他,在場諸人想到元徽六年事,都多少存了疑——麗妃也曾盛寵不衰,國君即便是見一個愛一個,也不至於色衰愛弛到這樣恨不得將對方趕盡殺絕、挫骨揚灰的地步。
念及此,不少將軍看向簡先生的目光中,已經帶上了憐憫。
簡先生卻忽然大笑一聲,“怎麽?發現養子根本不殺你,便以為捉到了最後的救命稻草?你以為編造些謊言,就能動搖我的皇室血統?”
他說著,忽然上前,當眾抽了舒氏一耳光,“老太婆,為了活命,你還有臉侮辱我娘親?她性子純直,從不願參與你們宮闈內鬥,怎會與人苟且?!”
舒氏被打得搖晃一下,最終歎道:“……自欺欺人。”
她確實沒有證據,但也清清楚楚地知道——那位紫氏美人根本不喜歡明帝,入東宮後就一直避寵,還在某日詢問過身邊嬤嬤如何避子。
那時的紫氏確實如簡先生所言不懂爭寵,對身邊人毫無防備。
被她問話的嬤嬤驚懼,速將此事稟給了她這位“正妻”。
舒氏記得自己心中竊喜,然後前往紫氏所在的小院,聽見了紫氏親口告訴她——入宮隻是家族逼她的,她心中自有心上人,不會同任何人爭,也希望舒氏能幫她。
當時的舒氏雖為太子妃,但接連生女,太子府上還有不少姬妾,其中不乏誕下男孩的,雖然在往後的日子裏,大多沒過三五歲就夭亡,但接連入府的姬妾,還是給舒氏帶去了不少的壓力。
紫氏能主動避寵,舒氏也因此真心以禮相待。
但在明帝繼位那年前後,紫氏竟被診出了身孕,從此之後性情大變、與舒氏交惡。更在元徽元年誕下一子,此子身份貴重,紫氏也由此在宮中栽種毒花毒草、不與宮中諸人來往。
舒氏還記得,那時哥哥急急入宮,直言她是信了紫氏的花言巧語,才會叫這個小賤人鑽了空子,忍辱蟄伏,就為了生下這個孩子、圖謀儲君。
後來,便是元徽六年。
舒氏記得明帝當時的憤慨,也記得自己胸口那塊巨石終於落地的輕鬆。
細想當年,舒氏最後看了簡先生一眼,“你娘死前,陛下曾到她的宮中見過她最後一麵,她對自己種種罪行供認無諱,隻求陛下開恩,讓她前往皇寺中祈福,算是為你積德。”
簡先生挑挑眉,覺得自己隱約記得這一節。
元徽六年,他已虛歲有七,平日要往學堂念書。蘇貴妃死後,那段日子宮中風聲鶴唳,父皇派了許多士兵守在後宮各殿門口,不少娘娘都被禁足,但那一日的娘親卻破天荒將他送到了學堂外。
他很高興,比往日更認真地聽了課。
可等他從學堂出來,卻被宮人告知母妃去了皇寺祈福,讓他先迴宮休息。
之後沒過多久,禁軍就闖入了宮闈,將他帶走、交到了後宮一處陰冷的偏殿中看管,仍由他哭壞了嗓子,都沒人來救。他喊了父皇、母妃、皇祖母和皇後娘娘,最後卻隻是高熱著昏過去。
再醒來,就已在前往北郡王府的馬車上,聽見了身邊的禁軍,麵無表情地告訴他——他的母妃因謀害蘇貴妃被殺、紫家滿門上下被斬首,而他也被從皇室族譜除名、從此不再是尊貴的皇子。
宮中曾有貴人,賄|賂了老太監,也從這條水道跑出去過。
不過事到如今,王亮也不會再去想,這貴人到底是誰了,三朝更迭、老太監也已經死了。過去之事,也就讓它同這座已經滿目瘡痍的金鳥籠,一起湮滅吧。
枯井廢棄多年,裏麵卻還有一些腐臭的積水,他按著記憶穿過兩個拐角,終於找到了向上的通路,他攀住了宮中井壁上的凹槽,一點點往上爬,然後放下了繩索,將下麵的人一個個拽了上來。
王亮輕車熟路地帶著舒明義找到了宮中的軍火庫,隻可惜,經過戎狄一番劫掠,庫中所藏的炸|藥沒剩下多少。王亮覺得可惜,舒明義卻覺得剛剛好,他們隻需引戎狄的主意力,就能幫助大軍破城。
他們兵分多路,分發了剩下的火|藥,在宮牆附近到處點火、焚燒木箱、旌旗,弄出了不小的煙霧和爆炸聲。一邊吸引著戎狄武士的主意,一邊想辦法幫助城外的大軍破城。
王亮去了北城門,而舒明義則來了南城門,他遠遠看著城樓上他那唯一的姑母,最終,還是選擇閉上眼睛,命人去點燃了他們最後的火|藥。
四角燃起的濃煙讓戎狄武士們心慌,就連伊稚查這個大王都有些亂了陣腳。
他罵了一聲娘,然後一把掐住舒氏的脖子,“你們都住手!你們不管這死老太婆性命了嗎?!”
淩冽還沒說話,烏宇恬風就直接上前將淩冽擋在身後,他給身邊的蠻國小勇士使眼色,他們會意地敲響了戰鼓、吹起牛角號——
在那響徹天穹的號角聲中,小蠻王衝伊稚查掏了掏耳朵:“咦?你——說——什——麽——?”
伊稚查:“……”
烏宇恬風一攤手掌,“怎麽恁是聽不清呢?”
淩冽忍了,最終還是忍不住,在烏宇恬風身後側過頭,捂著嘴悶悶笑了:
他家小蠻子,可真是太可愛、太貼心了。
伊稚查腹背受敵,見自己實在是纏不過,便想挾持著舒氏離開城樓。
他想明白了——
那中原王爺或許還有顧及,可這個蠻子卻半點沒有,隻要還有舒氏在身邊,他就還能想辦法離開京城、殺迴漠北草原去。
結果他才拽著舒氏後退一步,身後就傳出了一陣騷動。
伊稚查迴頭,看見簡先生換了一套他從未見過的衣服:大紅色的團龍紋繡在胸口,襯得他整個人器宇脫俗,而雙手是白色廣袖,額間紮了同樣的紅色抹額,日光一照,上頭的白玉閃爍。
他從未見過這樣打扮的簡先生,一時又看得有些呆。
反是簡先生先走過來,他衝還在怔愣著的伊稚查笑了笑。
他從未這樣笑過,燦爛明豔如同高升的紅日,也是到了此刻,伊稚查才發現,在他身邊一直蒙著黑色鬥篷的中原“先生”,有著一雙好看的桃花眼。
眼尾,好像還有一顆淺棕色的小痣。
伊稚查喜歡美人,欣賞美人,他吞了吞唾沫,開口想說什麽,卻忽然感覺自己下腹一痛。
他低下頭,赫然看見一柄彎刀沒入了胸腹,而那隻握著刀柄的手,手背上隱約能看見一點兒燙傷的痕跡。
簡先生後退一步,看著伊稚查,諷刺地勾了勾嘴角,然後他扭頭、再不看伊稚查,而是大喊道:
“戎狄惡首已經伏誅!還不速速攻城!”
伊稚查沒看到,但城下的眾人卻看見了他動手的過程,一些個士兵不明真相,見他同伊稚查關係親密,隻當他是被戎狄霸占的可憐人,便紛紛跟著動手準備攻城。
衝天的喊殺聲中,倒在血泊中的伊稚查往前爬了兩步,他不甘地捉住簡先生的下擺,雙眼都快瞪出來,“為……什……麽……?”
簡先生笑笑,蹲下來,用城門樓的箭孔擋住他們的身形。
他笑盈盈地、摸了摸伊稚查臉上的血,“因為,我其實姓淩啊。”
他說的是戎狄翟語,翟語當中並沒有“淩”這個字的讀音。
所以,簡先生用的是戎狄王室部落的姓氏做代稱。
雖是代稱,可伊稚查聽懂了,他駭然地看向簡先生,“你……你……”
他想問,是不是從一開始,簡先生對他和他的母親就是在利用,為的都是今時今日。又在想,若簡先生想要的是中原江山,他又為何要幫著他們害中原人,他若是中原皇室,那豈不是也是那老女人的兒子……?
他想不通,口中鮮血湧出,臉上表情也更加猙獰。
而簡先生卻還好心地向自己這個“徒弟”解釋,他壓低了聲音,手卻順勢探到了那柄彎刀上,“因為我料差了蠻國大王這個變端,所以我現在判定……我那弟弟肯定不會當眾殺那女人。”
他握住了刀柄,狠狠地抽出了刀,在伊稚查斷氣前,說完了最後一句:
“所以我需要你,為我鋪平我往後的道路。”
飛濺的鮮血染紅了伊稚查的眼睛,讓他分不清哪些是血、哪些是簡先生本來衣裳的顏色。他張了張口,終於瞪圓了眼睛躺倒在城樓上——
戎狄武士見他們的大王身死,還是那位用兵如神的簡先生動的手,更加無心戀戰、紛紛做鳥獸散。
而簡先生隻是擦了擦臉上被濺到的一點紅,反手甩掉刀上沾染的血漬,慢慢起身來到了城牆邊,扶起舒氏,替她鬆綁,然後,他遙遙看著城下立在人群中策馬的淩冽,笑著朗聲道:
“七皇弟,許久不見了。”
他站在城牆上遙遙致意,衝淩冽點頭道:“我叫淩冿。”
淩冽眯了眯眼睛,他早有此猜想。
六皇子淩冿,生母就是那個被廢為庶人的麗妃紫氏。
聽見此說的定國公一愣,慌忙抬手,而聞訊的士兵們也停下了動作,城牆上下安靜下來,戰場也陷入一片死寂,風吹動旌旗,傳來陣陣裂帛之聲。
淩冽開口,剛想說什麽,站在城樓上的舒氏太皇太後卻忽然動了動。
她諷刺地冷笑,然後指著挑眉看她的簡先生大聲道:“不,你根本不姓淩!”
作者有話要說:*《草木譜》已經失傳,隻是有此一說,但淝水之戰和謝安、謝玄是確有其人。“八十萬大軍”是苻堅的虛數,實際上隻有二十萬人,淝水之戰也是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出處。
----------------------------
第91章
時值正午, 紅日當空。
硝煙滾滾成幕, 幾乎遮蔽了宮禁上方天穹。
舒氏這話一撂,仿佛平地一聲雷,驚得城牆上下多少人瞪眼噤聲。
簡先生身處其中,他先是擰了擰眉, 而後嗤笑道:“你胡說什麽?”
舒氏神態從容地看他道:“你並非陛下骨血, 根本不配姓淩,當年陛下便是查明白此事, 才將麗妃車裂、紫家滿門抄斬,令爾為庶人的。”
簡先生愣了愣。
舒氏瞥眼看立在城下的淩冽, 繼續道:“陛下又非昏君庸主,哪會兒為了一個寵妃就當真不要自己兒子?他是覺得丟臉, 不想皇家顏麵盡失,才假托了淑儀宸皇貴妃的死, 做得此局。”
簡先生沒開口。
淩冽卻順著舒氏太皇太後的話, 想到其中關竅:
他母妃固然是寵妃, 但容氏這個惡首都隻是斬首、家族流放, 麗妃貴為一宮主位、膝下還有皇子,沒道理為此事牽連麗妃母子, 還將整個紫家滿門抄斬。
若在徹查之後, 發現自己養育六七年的孩子根本不是皇家骨血……
那麽, 元徽六年父皇屠戮太醫院,血腥地將整個紫家滿門抄斬,明令史書工筆抹去“六皇子淩冿”的種種痕跡, 便也有了道理。
麗妃穢亂後宮、混淆皇室血脈,所以被車裂。
紫家目無綱紀、欺君罔上,所以被滿門抄斬。
而血洗太醫院, 為的或許並不是害死蘇貴妃的湯飲,而是因“六皇子”身份的不妥、治了他們失察之罪。
“六皇子”淩冿出生在元徽元年,是父皇登基後的第一子,身份貴重無比。
若不用淑儀宸皇貴妃的死來掩蓋,隻怕這樁醜聞會成極大的笑柄。
紫家和紫氏死後,明帝也未對那孽子趕盡殺絕,隻將他從玉牒除名,廢為庶人送往北郡王府,從此不再相見。
沒想,一念之差,釀下如今慘禍。
“此事,陛下隻讓哀家和幾個親近宮人知曉。經手的內官們,也在往後幾年中被暗中處理,”舒氏太皇太後冷笑一聲,“你娘當年在宮外還有一位意中人,她根本就不想入東宮太子府。”
簡先生隻猶疑了一瞬就搖頭,他似笑非笑地看著舒氏,“老太婆,你都說了,當年經手此事之人都被殺了,如今,你說什麽就是什麽,我又憑什麽信你?”
舒氏眼中盡是譏誚,“哀家何必騙你。”
簡先生擰擰眉,心中有了一絲動搖——
莫說是身處其中的他,在場諸人想到元徽六年事,都多少存了疑——麗妃也曾盛寵不衰,國君即便是見一個愛一個,也不至於色衰愛弛到這樣恨不得將對方趕盡殺絕、挫骨揚灰的地步。
念及此,不少將軍看向簡先生的目光中,已經帶上了憐憫。
簡先生卻忽然大笑一聲,“怎麽?發現養子根本不殺你,便以為捉到了最後的救命稻草?你以為編造些謊言,就能動搖我的皇室血統?”
他說著,忽然上前,當眾抽了舒氏一耳光,“老太婆,為了活命,你還有臉侮辱我娘親?她性子純直,從不願參與你們宮闈內鬥,怎會與人苟且?!”
舒氏被打得搖晃一下,最終歎道:“……自欺欺人。”
她確實沒有證據,但也清清楚楚地知道——那位紫氏美人根本不喜歡明帝,入東宮後就一直避寵,還在某日詢問過身邊嬤嬤如何避子。
那時的紫氏確實如簡先生所言不懂爭寵,對身邊人毫無防備。
被她問話的嬤嬤驚懼,速將此事稟給了她這位“正妻”。
舒氏記得自己心中竊喜,然後前往紫氏所在的小院,聽見了紫氏親口告訴她——入宮隻是家族逼她的,她心中自有心上人,不會同任何人爭,也希望舒氏能幫她。
當時的舒氏雖為太子妃,但接連生女,太子府上還有不少姬妾,其中不乏誕下男孩的,雖然在往後的日子裏,大多沒過三五歲就夭亡,但接連入府的姬妾,還是給舒氏帶去了不少的壓力。
紫氏能主動避寵,舒氏也因此真心以禮相待。
但在明帝繼位那年前後,紫氏竟被診出了身孕,從此之後性情大變、與舒氏交惡。更在元徽元年誕下一子,此子身份貴重,紫氏也由此在宮中栽種毒花毒草、不與宮中諸人來往。
舒氏還記得,那時哥哥急急入宮,直言她是信了紫氏的花言巧語,才會叫這個小賤人鑽了空子,忍辱蟄伏,就為了生下這個孩子、圖謀儲君。
後來,便是元徽六年。
舒氏記得明帝當時的憤慨,也記得自己胸口那塊巨石終於落地的輕鬆。
細想當年,舒氏最後看了簡先生一眼,“你娘死前,陛下曾到她的宮中見過她最後一麵,她對自己種種罪行供認無諱,隻求陛下開恩,讓她前往皇寺中祈福,算是為你積德。”
簡先生挑挑眉,覺得自己隱約記得這一節。
元徽六年,他已虛歲有七,平日要往學堂念書。蘇貴妃死後,那段日子宮中風聲鶴唳,父皇派了許多士兵守在後宮各殿門口,不少娘娘都被禁足,但那一日的娘親卻破天荒將他送到了學堂外。
他很高興,比往日更認真地聽了課。
可等他從學堂出來,卻被宮人告知母妃去了皇寺祈福,讓他先迴宮休息。
之後沒過多久,禁軍就闖入了宮闈,將他帶走、交到了後宮一處陰冷的偏殿中看管,仍由他哭壞了嗓子,都沒人來救。他喊了父皇、母妃、皇祖母和皇後娘娘,最後卻隻是高熱著昏過去。
再醒來,就已在前往北郡王府的馬車上,聽見了身邊的禁軍,麵無表情地告訴他——他的母妃因謀害蘇貴妃被殺、紫家滿門上下被斬首,而他也被從皇室族譜除名、從此不再是尊貴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