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啟門見察罕到了,一聲輕歎,長長地籲了口氣,整個人一時之間竟是有點虛脫,搖搖欲墜。


    他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以身殞國,被察罕這一喝止,心道這條命總算是保住了,不然就憑他手下現存不到兩千潰敗之軍,要想跟張翠山的五百精兵一較高下簡直跟尋死沒什麽兩樣。


    “啟門,本將和安魯將軍有要事相商,爾等速速退下!”察罕輕斥了啟門一句,後者帶著一眾部下撤走,高層之間的貓膩,他一個小小的萬夫長還是不要摻和的好。


    “不知察罕將軍有何指教?”張翠山見察罕隻是一人前來,又遣走了啟門的兵馬,不像是跟自己掐架的。


    “張翠山,本將且問你,當日你為何留我一命?”兩軍交戰誰敢留手,張翠山失憶的時候與察罕的交情一般,後者可不認為是兄弟情深。


    而且察罕是自家事自己知,在他倒躍下城頭的那一刻,張翠山如果朝城下擲出的不是一具屍體而是輪迴槍或弩箭的話,他就算不死也非受重傷。在那樣的情況下,如果再陷入亂軍之中,非得玩完不可。


    察罕深知張翠山輕功卓絕,武當派的梯雲縱已是名滿天下,而青海派的淩虛步更是兵神莫測,哪怕是跳下城牆追殺自己也是輕而易舉之事,是以心下狐疑不定,這才發問。


    “察罕將軍是個英雄,當日我並無把握傷你性命,況且當日我與程將軍聯手以二敵一,勝之不武。”張翠山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想要取你性命,也要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勝之。


    “就這些?”戰場之上單挑的情況雖然也有,但事實上並不多見,二人實力相仿,縱然鬥上千百迴合也未必能分得出勝負,張翠山到底是幾個意思。


    “將軍若是有意,今日不妨做上一場,張某舍命相陪。”張翠山身後有五百精兵押陣,遇到掛單的察罕難得的大方上一迴。


    哪知察罕其是意興闌珊,毫無戰意:“算了,就算是單挑本將也未必是你的敵手,你走吧,也算是本將迴報你當日不殺之恩。”


    “如此就多謝將軍了,來日沙場上見!”張翠山朝察罕一拱手,打馬就走,毫無拖泥帶水。


    五百黑水軍一路前行,再無阻隔,不過一日功夫就到了濟南城。


    “大哥,安陽之危這麽快就解了?怎地迴來的人馬這麽少?”濟南府如今是於洋暫代城主一職,見到張翠山之後極是興奮,連連追問個不停。


    張翠山苦笑一聲:“二弟,安陽城隻是暫保不失,如今大軍糧草短缺,為兄這是籌糧來了。”


    “原來戰事還未結束,糧食好辦,隻是韃子大軍既未退去,咱們怎麽把糧食運過去呢?”於洋雖然是搞經濟的能手,可是幾年下來跟著黑水軍也長了不少見識,普通的軍事常識也懂得一些。


    “還真是件麻煩事。”張翠山搔了搔頭,有些無奈地道。


    黑水軍雖然戰力不凡,但這些都是濟南商會花費巨資打造出來的,投入到各項訓練的經費已經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是以黑水軍人馬並不多,至今還未曾超過十萬之數,而山東六府之地皆要把守,尤其是聊城和濟南府守軍就超過了一萬,貿然派兵援助安陽被蒙古軍鑽了空子的話,大本營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為兄出征這段時間,各府的情況如何?”張翠山對自己的地盤相當關注。


    “說來也奇怪,韃子這次出動二十萬大軍遠征至湖北、江浙、甚至安徽、四川等地,唯獨對近在咫尺的山東秋毫不犯,該不會是伯顏還對大家念著舊情吧?”於洋隻關心黑水軍的事,竟是拿張翠山開起玩笑來。


    “不說這個了,當日我腦子進了水才鑄下大錯。”張翠山不願再提那段令他既溫馨刻骨又糾結無奈的過往。


    於洋見張翠山情緒有些低落,心下暗悔,趕緊轉移話題問起安陽城的戰況。


    張翠山揀重點說了一下,尤其是談到韓山童誣蔑張翠山與察罕勾結的時候不由得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好個狼心狗肺的韓山童,咱們好心助他們守城,又是出動大軍又免費贈糧,卻換來他們的懷疑,大哥,子興說得對,這安陽城不守也罷,韓山童的紅巾軍是死是活跟咱們沒關係,沒了他們咱們黑水軍照樣能打韃子,保證比這幫膿包要強上一百倍!”


    韓山童每逢大戰必敗,求助黑水軍的次數也不少了,可是一點良心都沒有,跟這樣的白眼狼合作有什麽意義。


    “大敵當前,為兄也是為了民族大義,單單一個韓山童算不了什麽,隻是在這個時候離他而去,未免招人忌恨。”張翠山掌管糾察院的時候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對儒家的思想頗有見解,人竟是變得迂腐了不少。


    “那你得答應兄弟一件事,要不然這糧食我不給。”於洋不高興了,撇著嘴跟張翠山講起條件來。


    張翠山莞爾一笑,於洋隻不過是代理的城主怎地還跟自己來這套,莫不是想爬到自己頭上來麽?


    “二弟,你我兄弟之間有什麽不能說的,幹嘛還來這套?”


    “大哥,這次安陽城之戰打退韃子大軍之後,就趕緊迴來吧,以後也不要再跟韓山童麾下的紅巾軍打交道了,兄弟們可以為你賣命,可是為了不相幹之人不值得犧牲,他們的舉動實在是太讓人寒心了。”於洋苦口婆心地勸張翠山遠離韓山童。


    張翠山一怔,他本來也有這個想法,隻是戰事未定也不便跟誰提及,而這趟迴濟南府發現自己的領地內竟是一場戰事也無,這事如果傳到紅巾軍那裏,怕是自己和蒙古軍勾結的大帽子再也甩不掉了。


    說起來韓山童這個人確實不厚道,張翠山之所以投身蒙古軍是因為力戰聊城府掩護大軍撤退所致,說起來還算是各種義軍的恩人,不感恩戴德也就罷了還老拿這個說事,實是令人鬱憤難平,可是張翠山哪裏想得到,更惡心的事還在後麵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翠山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壹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壹刀並收藏張翠山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