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廷文武合力時,大明就會化身這個時代最恐怖的戰爭機器,君王著甲百官附庸,大校場旁旌旗招展。


    燕子磯旁的朱高燧遙望著大校場,他似乎能夠聽到遠處大軍唿喝聲,心潮澎湃, 永樂皇帝漢人中最後一個武德充沛的武皇帝,朱高燧甚至覺得他老子身著甲胄時比起龍袍更加威嚴。


    萬民之主,千軍統帥,如今即將率軍親征,這是一支能夠把全世界都塞進絞肉機的劊子手!


    “朱先生,要開始了。”


    在大明理工學院有一處很特殊的禮堂,朱高燧將這裏修建的非常氣派。


    禮堂是朱高燧專門為了講學所建造,高三丈,是一個半扇形,中央的石台就是講師站立的地方,左右兩側有很多迴音柱,在這個沒有話筒的憑借迴音中間的聲音可以盡可能清晰的傳到每一個角落。


    整個禮堂可以容納近千人,隻不過如今的學院並沒有那麽龐大的規模,學生先生加起來也隻有四十個左右。


    而今日要講課的,是朱高燧特意邀請來的衍聖公。


    當初在山東的時候,朱高燧就答應要為衍聖公孔希麟造勢。


    如果按照自身道德以及學問,兩千年都難出一個聖人,可未來的大明需要一個聖人來壓製西方漸起的思想萌芽,哪怕是硬推也要推出來一個。


    在山東朱高燧與孔希麟兩人研討過,朱高燧隻是給出了一個方向,什麽人權什麽自由在這個時代談有些為時過早,而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應該大書特書。


    朱高燧甚至答應孔希麟,隻要這套理論成熟,將來哪怕是用戰爭也要把這套理論推廣到其他地方,站在武力的最頂點,給西方人那迂腐的腦子好好洗一洗。


    孔希麟有些緊張,畢竟他的理論不是很成熟,不過好在今天的人並不算太多。


    “今日承蒙院長厚愛邀請我至此講學,麟不勝榮幸。”


    空隙領站在石台上朝著王純行禮,在朱高燧的帶領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看到朱高燧,孔希麟心中也有了底氣。


    “《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有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然,民如何為貴?君如何當輕?並未有人詳以闡述,今日至理工學院所講,題曰民本!”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此其人之勤勞必千萬於天下之人。夫以千萬倍之勤勞,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身為孔子的後裔,孔希麟在學問上當然沒有任何瑕疵,根本不是朱高燧這種三把刀可以媲美的。


    孔希麟從人性開始講起,自人類社會開始之後,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會上對公眾有利的事卻無人去辦它,對公眾有害的事也無人去除掉它。有這樣一個人出來,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為利益,卻讓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禍患作為禍患,卻讓天下人免受他的禍患,故而設立君主的本來目的是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釋其害”。


    “君主之責抑私利、興公利,其義務當先,而權柄當是從屬於義務之後,成為履行其義務的利器,故曰君王非天子,而當為天下的公仆。”


    王純身為士林領袖,聽完這句話立馬就感受到了震撼,孔希麟這一番言辭實在是驚世駭俗,雖然極其有道理,但未免太過於理想,並且這是在對皇權進行挑戰!


    王純看了看一旁聽得連連點頭的朱高燧心中也明白了,這自然是朱高燧在背後做他的支撐。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然而,後來的君主卻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益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視江山百姓為莫大之產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此為大弊!”


    孔希麟自己講的也有些膽戰心驚,朱高燧讓他提倡的民本實在太過嚇人,身為一個親王居然否定’家天下‘的其合法性。


    可看到朱高燧的態度,孔希麟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講。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而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因此設官以治。


    官者,君之分身也,臣之與君,名異而實同,皆為共同治理天下的人。


    故此君主就不應該高高在上,處處獨尊的地位,盡自己應盡之責,即為天下興利除害,而不應’鰓鰓然唯恐後之有天下者不出於其子孫’。


    為臣者,當明確自己為君之師友,而非其仆妾,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倘若認為臣是為君而設的,隻以君一身一姓起見,視天下百姓為人君囊中之私物,置斯民之水火於不顧,這樣的人即使能輔君而興,從君而亡,其於臣道固未嚐不悖,並不值得肯定,因為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朱高燧發現自己遠遠低估了古人的智慧,這一番言論哪怕是放在五百年後都極具參考性,甚至孔希麟所描述的正是五百年以後的政治製度。


    三綱五常是儒家所推崇的,可孔希麟卻將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綱常直接打破。


    如今的校場正在大閱兵,然後分發武器準備出征。


    就在離開之前,朱棣突發奇想想要看看這理工學院到底是什麽樣的地方,因此帶著太子、漢王和幾位大臣準備來看看。


    門吏就算是有十萬個膽子也不敢阻攔這一行人,皇帝參觀了一下學院,發現這裏的規模已經比國子監還要大,可依然在到處施工。


    見到了琉璃做的窗戶,看見了正在做實驗的袁靜思。


    “皇上?”


    袁靜思萬萬沒想到皇帝會出現在化學實驗室。


    “你辭官就是為了做這些?”


    皇帝好奇的看著這些玻璃製成的透明瓶瓶罐罐,裏麵還裝著不少粉末。


    “陛下,我父親告訴我,方術延續至今當有轉變,而轉變之機就在趙王爺身上。”


    朱高燧已經被罷官免職,所有人都知道這隻是做給那些江南七省占據大量土地的富紳看,而皇帝依然默認私底下所有人稱唿朱高燧趙王。


    “轉變?如何轉變?這就是轉變嗎?”朱棣笑了笑,並沒有看出來有什麽變化。


    “趙王爺研製出了利國益民的化肥,但原先的煉製辦法隻適合小規模開展,趙王爺命我重新改良流程。”


    “化肥?”


    聽到這兩個字朱棣立馬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他這一次禦駕親征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夠解決化肥原料問題。


    “你改良的怎樣了?”


    “陛下請看…”


    袁靜思帶著朱棣看著桌子上一套從溶解到析出的完整流程。


    “這就是父親所說的方術之變,趙王爺將其命名為一門新的學科,化學!


    化肥就是通過化學手段來完成,如今已經完成了改良,隻要將這一套器械擴大幾十倍,化肥就能完成量產,沃大明百萬畝良田!”


    “化學!”


    朱棣的腦中嗡嗡作響,蒸汽機是物理學,這化肥又是化學,他對於這兩門學科沒有太多認知,可這兩門學科正在以毫無爭議的方式改變整個大明。


    “王先生和趙王現在在什麽地方?”朱棣又問。


    “禮堂。”


    “禮堂?”


    “大明理工學院允許所有不同的學問來進行交流探討,趙王爺聽說衍聖公學問有成,因此邀請他前來為書院的人講學。”


    朱棣臉上帶著笑容,他對於這個理工學院越發好奇,帶著群臣便朝著禮堂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爾並收藏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