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見見這位張守敬,但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很多事情都急不得,步子大了更容易扯到蛋。


    兩日後第一機械廠的門口他就能與這位雜學家來一場英雄的會麵,不過在此之前他還要解決的就是錢的問題。


    他是個窮光蛋的王爺,那些工人的工錢都還得想辦法籌措,畢竟不能讓那麽多人白跑一趟,不過這也是他最喜歡幹的事情,空手套白狼!


    蒸汽營造局如今主要的職責是軍用,而第一機械廠是民用。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批蒸汽紡織機當然要讓那些絲貨商來買單。


    朱高燧直接找上了魏昌,踏坊內傳來蒸汽機傳動的轟隆聲,整個踏坊都幹的熱火朝天。


    沒有了蘇氏的掣肘,魏氏綢緞莊不止死而複生,還在蒸汽紡織機的幫助下重新展現爆發出了驚人的生產力,在短短時間內就重新搶占迴了一大部分的份額。


    “王爺,您來了!”魏昌滿麵紅光。


    “最近怎麽樣。”


    “這蒸汽紡織機實在是驚人,其他品類的絲綢不說,如今半個南京城的雲錦都是從這裏出去的,一月產量抵得上其他十幾家綢緞莊。”


    “其他綢緞莊也一定不甘心吧。”朱高燧笑道。


    “那是當然,他們倒是也想替換成蒸汽紡織機,可是沒地方買。”


    朝廷雖然組建了蒸汽營造局,可這營造局首要目的是支援就打邊塞,替換幾十萬仆從軍的戰略意義是用金錢和利益無法衡量的,對於大明有舉重若輕的作用。


    “四天以後我在大校場第一機械廠有一個展會,到時候邀請所有絲貨商前來,大大方方的讓他們看看蒸汽紡織機是怎麽織絲織布的。”


    魏昌雖然有些不太願意,但說了算的畢竟是朱高燧,他能做的也隻有照辦。


    朱高燧也看出了他有幾分不太情願,畢竟魏昌吃到了其中的甜頭,若要讓別人來分一杯羹確實有些不樂意這是人之常情。


    “不要隻在乎眼前這點蠅頭小利,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你去給所有的絲貨商送帖子,署名大明第一機械廠,但是有一個要求,需要二十兩銀子的入場費。”


    “王爺,您是不是現在缺錢了?”魏昌試探性的問。


    “確實是缺。”


    “既然要收入場費,那咱們不妨大大方方的收,二十兩太少依我覺得一百兩最好!”


    “一百兩?這也太貴了吧!”朱高燧有些拿捏不準。


    “您放心,這幫人惦記蒸汽紡織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整個大明也就隻有您能造出來。除了南京城的,蘇州揚州的絲貨商業都來我這裏打聽過,隻要您願意宰,有的是把頭伸過來的人。”


    “絲貨行我不是很了解,既然你覺得可以那就按照一百兩收,畢竟聽行內人的話總不會錯。”


    “王爺放心,我這就寫請帖,您在蓋上第一機械廠的印,若有意前來就將一百兩上繳我直接帶迴。我魏氏在南京絲貨行這麽多年,這點信譽和麵子還是有的。”魏昌主動請纓。


    自從蘇源倒台以後他又重新威風了起來,朱高燧也補充了一句:


    “不管是大小,隻要是做絲貨行的都發帖子,廣泛撒網,重點捕撈,買不買蒸汽織布機先不說,這入場費能收一個算一個。”


    蘇州揚州距離南京也不過就是一兩日的路程,三地大小絲貨商有成百上千家之多,各個富的流油,單單是入場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錢財。


    “王爺,這紡織機能不能織棉布?”魏昌突然問道。


    “當然可以,我之前也跟你說過蒸汽機其實是一種動力裝置,可以完美的嫁接在絕大部分的紡織機上,自然也能紡棉。”


    魏昌眼前一亮。


    “那我魏氏踏坊能不能以後專營棉布。”


    “專營棉布?為什麽?難道不是絲綢利潤更高嗎?”朱高燧有些疑惑,不知道他在打算什麽。


    “絲綢的利潤確實更高,但我料想如果大量蒸汽紡織機衝入絲綢行業,定然會導致產量上漲,能夠受用的起絲綢的基本都是小有資財之家,因此日後的競爭定然很激烈。


    可棉布不同,價格雖然低廉大明大明最普通的百姓使用的衣料都是棉麻,以我大明人口之眾,無論有多少棉布都能消化的了。


    以前若做棉布,耗時費力且利小,但現在不同,有了蒸汽紡紗機就能大量生產做到薄利而多銷,這是一門好生意啊。”


    魏昌越說越覺得有可行性,朱高燧也沒有阻攔,資本自然是會流向能夠有更多產出的地方。


    “隨你,但我每年的要的絲綢你必須一匹不差都置備齊。”


    朱高燧說的自然是用於海外貿易的絲綢,單單是每年梁道明要消耗的就是海量,一旦開了海禁,更是會暴增。


    “您放心,絕對不會耽誤王爺的事。”


    魏昌幾句話也提醒了朱高燧以前他從未想過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生絲。


    有了蒸汽紡織機絲綢的產能自然是上來了,可原材料並沒有太大的進步,一旦用完過去幾年儲存的生絲,想要在完全跟上產能,最短都需要兩年的緩衝。


    “老魏,棉花的產量怎麽樣。”朱高燧問道。


    “《天工開物》種有著,棉花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比之桑蠶,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苧,免績緝之功,得禦寒之益,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絮。


    魏氏原本就是織戶,所以對於棉布與絲綢了解比較多。


    我祖父說過,元朝每年征稅都會大量征收棉花以及棉布,還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所以在咱們大明立國以時,棉花就已經超過了絲、麻、毛,成為了主要的衣織原料。”


    “這麽說來棉花的產量很高?”


    “可以說取之不盡,而且若是農田改桑田需要三年五載之功,可若是改棉地隻需要一年,完全不用擔心原料不足。”魏昌說道。


    “那就好。”


    朱高燧鬆了一口氣,生怕會出現因原料不足而蒸汽紡織機空閑的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爾並收藏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