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招聘會
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 作者:夏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機械廠已經籌備完成,如今最缺的一個是匠人,一個是錢!
最好的匠人都已經被征召到了蒸汽營造局,他隻能自己想辦法。
如今報紙已經成為了南京百姓生活之餘最大的消遣,走在街頭經常能看到人胳肢窩下夾著一份報紙,又或者坊間街市旁的樹蔭下,三三兩兩的人坐在石墩子上看著報,時不時聚在一起爭辯幾句報紙上的內容。
“朝廷又殺人了,七十三個…”一人說道。
“這算什麽,比前幾次殺的已經少得多了。”
“皇帝陛下也太狠了吧。”一個稍顯年輕的人說道。
“殺得人多關你屁事,你看看死的都是些什麽,不是當官的就是奸商。”
“殺不殺人我不管,今天我去賣肉,你知道這每斤肉比往常便宜了多少嗎?足足十文錢!”另一個人說道。
“所以照我看還是殺的少了,洪武年那會兒可都是成千上萬的殺,可咱們小老百姓過的最舒心的就是那幾年,那會兒的米家才五文錢一斤。”
“誰說不是,你看看後來建文皇帝登基,連自己的官都管不好,當什麽皇帝。”
幾人七嘴八舌議論著,這幾天殺的人雖然多。可對於百姓似乎沒有什麽影響,如果非要說有影響,那就是從建文朝開始就在街上橫行霸道的惡奴少了,黑了心的奸商也都夾著尾巴收斂起來了。
還有些年紀大的更是聯想到了洪武朝,甚至認為當皇帝的就應該時不時的殺幾個當官的,百官風聲鶴唳,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這一群人聚在一起爭論的熱鬧的時候,殊不知兩個喬裝的錦衣衛從身邊路過,將探得的坊間百姓的口風迴稟給皇帝。
無論是洪武還是永樂,父子同為千古一帝古來罕見,父子二人又同樣殺伐果斷對勳貴動輒連座以暴戾著稱。
可他們對於百姓卻異常嗬護,剝奪了衙門判決死刑的權利,每一個被判處死刑的人都會由皇帝欽筆勾決,勾決後生怕會有冤案,還會由三法司進行死刑複核,死刑複奏,五複奏後才能決定一人的生死。
活在洪武朝永樂朝的官員擔驚受怕,但活在洪武朝永樂朝的百姓是幸福的,隻不過曆史是由文人書寫,從來不會有人去考量民間的評論。
“你看這裏。”
一人用手指著娛報的一角念道:
“大明第一機械廠招收工匠,日錢八十文至兩百文不等。”
“兩百文,你眼花了吧。”
一人不可思議的問,整個南京城都沒有聽說過哪裏的工錢能達到兩百文,五十文都已經很了不得了。
“什麽眼花,就在這裏你自己看。”
“非匠人半月學習期,每日工錢五十文,半月後達到要求即可為第一機械廠正式員工。”
“第一機械廠?”
所有人都麵麵相覷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好在上麵有地址,秦淮河岸大校場。
這一份娛報引起了全城震動,哪怕學工每天都能拿到五十文錢,比起在秦淮河邊搬運當一天勞力賺的還要多。
趙王爺是個甩手掌櫃,向來安排後以後就基本不會再管,按照朱高燧的要求在娛報發布了招工的消息以後,劉俊也沒有想到會讓整個南京城的百姓陷入狂熱。
大校場原本是皇帝點兵閱兵的地方,空曠而且很大,往日裏很少有人會來這裏,可如今劉俊在大校場忙的焦頭爛額,無奈之下他也隻能請以前工部和兵部的人來幫忙。
“各位,各位,請各位帶好自己的戶貼有序做登記。”
劉俊已經在大聲唿喊,可他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如果差事辦砸了自己也沒辦法交代,所以劉俊也無法再顧忌自己的形象,直接站在了書案上。
“各位,請各位帶好自己的戶貼有序做登記。”
明初籍天下戶口置戶貼,具書名、歲、居地、籍貫等等,就像是身份證一般的東西。
“學工在左邊登記,匠人在右邊登記!”
工部的人負責做登記,而兵部的人負責維持秩序,一開始還有人懷疑報紙上招工的真假性,畢竟五十文的工錢著實太高,可看到工部和兵部的人以後已經信了一大半。
朱高燧就站在遠處有些咋舌,往日裏他動輒便是幾千幾萬兩銀子,甚至最大的一筆達到了幾十萬兩,因此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五十文的工錢對一個普通老百姓會有這麽大的吸引力。
“南京的百姓雖然不至於餓不死,但還是窮啊….”朱高燧在心中感慨。
洪武年的米價不過五文錢一斤,建文年漲到了十一二文,如今殺了一批朝臣和其附屬以後,米價居然降到了七文錢。
這種暴力血腥又有效的經濟學,實在沒辦法用他以往所學的經驗來做出解釋。
原本隻計劃招募一千人左右,但來的人實在太多足足有近萬,人到一萬無邊無沿,最後朱高燧決定擴大規模另外多招募五百人!
這裏原本就是皇莊,能夠容納一千五百人已經是極限。
朱高燧脫下自己的袞龍袍掛在不遠處的樹上,然後站在第一機械廠的門口揮舞著手臂。
“認字的來我這裏。”
兵部派來的那些人不斷向著人群傳遞朱高燧的話,人群中零零散散的走出來一些人,本來準備在多招五百人,可現在識字的人居然連三百人都不到。
“怪不得華元清的報紙銷量始終不如人意,南京城識字率都這麽低,何況是大明其他地方。”
不過朱高燧也知道自己不能以偏概全,來第一機械廠做工的普遍都是底層的百姓,能有這麽多識字的人已經算是不錯了,如果綜合下來大明的識字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十,遙遙領先於這個世界。
朱高燧拿起筆準備登記造冊,可自己的字跡實在不敢恭維,寫出來圖惹笑料罷了,於是每人發了一張紙。
“將你們的戶貼信息寫完以後,另將過往經曆做簡短介紹。”
有了龐大的人口基礎,又通過簡曆的形式,朱高燧想借著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沙裏淘金看看能不能發掘出兩三個人才。
很快所有人都將自己的簡曆遞交到了朱高燧手上,這些識字的人也參差不齊,大部分人的字連他都不如。
“各位,請兩日後再到第一機械廠到時候會公布入選榜單,無論能否入選我都不會讓大家白跑一趟。”
大校場招聘會直到日暮時分才結束,廖忠趕著馬車載著疲憊的朱高燧返迴王府。
“王爺,些許小事您交給其他人就行了,何必勞心勞力。”廖忠說道。
“其他事情我倒是懶得管,但這件事可不行,我還想在這三百來人裏挑出來幾個得力助手。”
或許百姓覺得隻要一家老小不會餓死,那日子就還過的去。
但朱高燧曾經曆過更美好的國度見識過更幸福的人民,貧窮是一頂必須要摘掉的帽子,因此他也更迫切的想要創造更多財富。
廖忠也是第一次見自己這個玩世不恭的王爺如此認真,借著燭火一張張看著那些簡曆。
其中大部分一眼就能淘汰,到處都是錯別字,簡曆中也沒有什麽亮眼的介紹。
一張張的看過去,一次次的失望,直到看到一個名叫張守敬的,紙上端莊雄偉字字如刀刻。
“好一手平原體的字!”
“生於元至正十年,籍貫揚州,雜學家,通曉算經,癡迷鑄造。”
字跡讓朱高燧自愧不如,更讓他忍不住想叫出聲的是張守敬的經曆,這是他穿越到大明以來,所看到的第一個精通算學的人。
朱高燧隱隱有一種錯覺,哪怕隻是為了這一個人,這一場“大型招聘會”都開的值得。
除了這張守敬以外,朱高燧又從這三百份簡曆中挑選出了五十個年紀稍小,而且簡曆沒有錯別字的人,這些底層的窮苦百姓最多上過幾年學堂,能夠字跡流暢沒有錯別字已經證明其聰慧過人。
最好的匠人都已經被征召到了蒸汽營造局,他隻能自己想辦法。
如今報紙已經成為了南京百姓生活之餘最大的消遣,走在街頭經常能看到人胳肢窩下夾著一份報紙,又或者坊間街市旁的樹蔭下,三三兩兩的人坐在石墩子上看著報,時不時聚在一起爭辯幾句報紙上的內容。
“朝廷又殺人了,七十三個…”一人說道。
“這算什麽,比前幾次殺的已經少得多了。”
“皇帝陛下也太狠了吧。”一個稍顯年輕的人說道。
“殺得人多關你屁事,你看看死的都是些什麽,不是當官的就是奸商。”
“殺不殺人我不管,今天我去賣肉,你知道這每斤肉比往常便宜了多少嗎?足足十文錢!”另一個人說道。
“所以照我看還是殺的少了,洪武年那會兒可都是成千上萬的殺,可咱們小老百姓過的最舒心的就是那幾年,那會兒的米家才五文錢一斤。”
“誰說不是,你看看後來建文皇帝登基,連自己的官都管不好,當什麽皇帝。”
幾人七嘴八舌議論著,這幾天殺的人雖然多。可對於百姓似乎沒有什麽影響,如果非要說有影響,那就是從建文朝開始就在街上橫行霸道的惡奴少了,黑了心的奸商也都夾著尾巴收斂起來了。
還有些年紀大的更是聯想到了洪武朝,甚至認為當皇帝的就應該時不時的殺幾個當官的,百官風聲鶴唳,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這一群人聚在一起爭論的熱鬧的時候,殊不知兩個喬裝的錦衣衛從身邊路過,將探得的坊間百姓的口風迴稟給皇帝。
無論是洪武還是永樂,父子同為千古一帝古來罕見,父子二人又同樣殺伐果斷對勳貴動輒連座以暴戾著稱。
可他們對於百姓卻異常嗬護,剝奪了衙門判決死刑的權利,每一個被判處死刑的人都會由皇帝欽筆勾決,勾決後生怕會有冤案,還會由三法司進行死刑複核,死刑複奏,五複奏後才能決定一人的生死。
活在洪武朝永樂朝的官員擔驚受怕,但活在洪武朝永樂朝的百姓是幸福的,隻不過曆史是由文人書寫,從來不會有人去考量民間的評論。
“你看這裏。”
一人用手指著娛報的一角念道:
“大明第一機械廠招收工匠,日錢八十文至兩百文不等。”
“兩百文,你眼花了吧。”
一人不可思議的問,整個南京城都沒有聽說過哪裏的工錢能達到兩百文,五十文都已經很了不得了。
“什麽眼花,就在這裏你自己看。”
“非匠人半月學習期,每日工錢五十文,半月後達到要求即可為第一機械廠正式員工。”
“第一機械廠?”
所有人都麵麵相覷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好在上麵有地址,秦淮河岸大校場。
這一份娛報引起了全城震動,哪怕學工每天都能拿到五十文錢,比起在秦淮河邊搬運當一天勞力賺的還要多。
趙王爺是個甩手掌櫃,向來安排後以後就基本不會再管,按照朱高燧的要求在娛報發布了招工的消息以後,劉俊也沒有想到會讓整個南京城的百姓陷入狂熱。
大校場原本是皇帝點兵閱兵的地方,空曠而且很大,往日裏很少有人會來這裏,可如今劉俊在大校場忙的焦頭爛額,無奈之下他也隻能請以前工部和兵部的人來幫忙。
“各位,各位,請各位帶好自己的戶貼有序做登記。”
劉俊已經在大聲唿喊,可他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如果差事辦砸了自己也沒辦法交代,所以劉俊也無法再顧忌自己的形象,直接站在了書案上。
“各位,請各位帶好自己的戶貼有序做登記。”
明初籍天下戶口置戶貼,具書名、歲、居地、籍貫等等,就像是身份證一般的東西。
“學工在左邊登記,匠人在右邊登記!”
工部的人負責做登記,而兵部的人負責維持秩序,一開始還有人懷疑報紙上招工的真假性,畢竟五十文的工錢著實太高,可看到工部和兵部的人以後已經信了一大半。
朱高燧就站在遠處有些咋舌,往日裏他動輒便是幾千幾萬兩銀子,甚至最大的一筆達到了幾十萬兩,因此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五十文的工錢對一個普通老百姓會有這麽大的吸引力。
“南京的百姓雖然不至於餓不死,但還是窮啊….”朱高燧在心中感慨。
洪武年的米價不過五文錢一斤,建文年漲到了十一二文,如今殺了一批朝臣和其附屬以後,米價居然降到了七文錢。
這種暴力血腥又有效的經濟學,實在沒辦法用他以往所學的經驗來做出解釋。
原本隻計劃招募一千人左右,但來的人實在太多足足有近萬,人到一萬無邊無沿,最後朱高燧決定擴大規模另外多招募五百人!
這裏原本就是皇莊,能夠容納一千五百人已經是極限。
朱高燧脫下自己的袞龍袍掛在不遠處的樹上,然後站在第一機械廠的門口揮舞著手臂。
“認字的來我這裏。”
兵部派來的那些人不斷向著人群傳遞朱高燧的話,人群中零零散散的走出來一些人,本來準備在多招五百人,可現在識字的人居然連三百人都不到。
“怪不得華元清的報紙銷量始終不如人意,南京城識字率都這麽低,何況是大明其他地方。”
不過朱高燧也知道自己不能以偏概全,來第一機械廠做工的普遍都是底層的百姓,能有這麽多識字的人已經算是不錯了,如果綜合下來大明的識字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十,遙遙領先於這個世界。
朱高燧拿起筆準備登記造冊,可自己的字跡實在不敢恭維,寫出來圖惹笑料罷了,於是每人發了一張紙。
“將你們的戶貼信息寫完以後,另將過往經曆做簡短介紹。”
有了龐大的人口基礎,又通過簡曆的形式,朱高燧想借著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沙裏淘金看看能不能發掘出兩三個人才。
很快所有人都將自己的簡曆遞交到了朱高燧手上,這些識字的人也參差不齊,大部分人的字連他都不如。
“各位,請兩日後再到第一機械廠到時候會公布入選榜單,無論能否入選我都不會讓大家白跑一趟。”
大校場招聘會直到日暮時分才結束,廖忠趕著馬車載著疲憊的朱高燧返迴王府。
“王爺,些許小事您交給其他人就行了,何必勞心勞力。”廖忠說道。
“其他事情我倒是懶得管,但這件事可不行,我還想在這三百來人裏挑出來幾個得力助手。”
或許百姓覺得隻要一家老小不會餓死,那日子就還過的去。
但朱高燧曾經曆過更美好的國度見識過更幸福的人民,貧窮是一頂必須要摘掉的帽子,因此他也更迫切的想要創造更多財富。
廖忠也是第一次見自己這個玩世不恭的王爺如此認真,借著燭火一張張看著那些簡曆。
其中大部分一眼就能淘汰,到處都是錯別字,簡曆中也沒有什麽亮眼的介紹。
一張張的看過去,一次次的失望,直到看到一個名叫張守敬的,紙上端莊雄偉字字如刀刻。
“好一手平原體的字!”
“生於元至正十年,籍貫揚州,雜學家,通曉算經,癡迷鑄造。”
字跡讓朱高燧自愧不如,更讓他忍不住想叫出聲的是張守敬的經曆,這是他穿越到大明以來,所看到的第一個精通算學的人。
朱高燧隱隱有一種錯覺,哪怕隻是為了這一個人,這一場“大型招聘會”都開的值得。
除了這張守敬以外,朱高燧又從這三百份簡曆中挑選出了五十個年紀稍小,而且簡曆沒有錯別字的人,這些底層的窮苦百姓最多上過幾年學堂,能夠字跡流暢沒有錯別字已經證明其聰慧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