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緣由
大明風華:從蒸汽機開始 作者:夏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王府不算很大,但朱高燧看上了這裏獨特的地理位置,而且院後還有十丈見長三丈見方的隙地,周圍種了不少香樟樹。
日夕時分,朱高燧在隙地上來迴踱步,廖忠一直守在他的身旁。
“廖叔,您說真有不怕死的人嗎?”朱高燧突然問。
“老奴今年四十有七也算是閱人無數,不怕死的倒是見過,就像方孝孺,但這樣的人鳳毛麟角而已。”
“那今天我拜訪的這些人怎麽一個兩個的都不怕我爹?”朱高燧有些奇怪。
“王爺難道您沒發現嗎?鄭賜和之後的那幾個人明顯都知道了您會上門?”廖忠說道。
“我也察覺到了,這些人應該早就私底下溝通好了,說辭雖然不太一樣,但殊途同歸。
可他們為什麽非要頂著上,隻要他們誠心效忠我爹萬事皆大歡喜,難不成非要一起被我爹砍了給建文陪葬?一個個這麽勇敢,舍生就義視死如歸?
一千年都未必能有一個聖人,難道到了我大明就拖家帶口一窩一窩的出現了?
如果一兩個人聚在一起是因為忠誠或者大義,那一堆人聚在一起,隻能是因為利益!”
朱高燧越想越覺得其中一定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備馬!”
朱高燧一邊說著一邊朝著門外走去。
“王爺您要去哪裏?”
“拜訪一位鴻儒。”
朱高燧騎馬直奔南京成賢坊,成賢坊毗鄰秦淮河,是一處文人墨客匯聚的地方,國子監就在成賢坊周圍。
車馬停在了成賢坊一座看似簡陋的宅子前,朱高燧下車先是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才讓廖忠去稟報。
“廖叔客氣一些,就說高燧求見少傅王純王士魯先生。”
讓朱高燧意外的是,通報後王純居然親自迎到了大門口。
王純已經年過八旬,稀鬆的頭發別著一根木簪,臉上赫然可幾塊老年斑,但是腰板依舊挺直,朱高燧大驚失色急忙快步上前將王純攙扶。
“士魯先生,您這是折煞晚輩了,何德何能!”
王純在整個大明文壇和官場都有超然的地位,更是朱棣年幼時在大本堂的授業先生。
當年靖難入南京後,王純主動請辭戶部尚書的位置告老還鄉,但他爹雖準了他的奏章卻又加封為少傅,並特許入朝不拜。
因此朱高燧趙王的身份再別的地方或許有用,但在王純麵前抖不起來威風,隻能以晚輩自居。
“終於等到了,老朽得感謝你啊!”
王純枯瘦的手在朱高燧的手背上拍了拍。
“士魯先生一直在等我?”
“老朽確實一直在等一個人,本以為會是道衍,又或者是金忠,沒想到趙王爺親至。”
王純揮揮手,示意家中的老奴都退下。
“趙王爺能找到這裏,想必已經想通了這朝堂上發生的事吧。”
“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何滿朝文武除了燕王府出來的屬臣,所有江浙仕宦都要與我爹作對,也是剛剛才有了一些想法。
太祖高皇帝拿著碗造反的時候,這群江浙的世家富戶和沈萬三站錯了隊支持張士誠,讓高皇帝吃了不少苦頭。
高皇帝登基以後當然要對這群江浙人不遺餘力的打壓,江浙一帶的賦稅比起大明其他地方高出五倍有餘,這是以一地養全國。
其次曆任科舉中江浙一帶的士子總能脫穎而出,數量上遠超其他地方,高皇帝為了避免結黨,所以朝中很多機要職務都不允許江浙人擔任,尤其是戶部。
但建文皇帝登基以後鬆開了綁在江浙身上的束縛,這些人的官位也是一升再升。權利這種東西一旦沒有了束縛就會野蠻生長,短短四年時間,這些人就已經牢牢把控了朝局。
我父親靖難的時候,這群人又站在了建文一邊。
不客氣的說,江浙的仕宦雖然才高八鬥,可總能在曆史的關鍵處走出最錯誤的一步,站在最要命的位置上。
我父親靖難時的旗號就是恢複祖製,自然要把建文帝鬆開的韁繩重新套到他們脖子上,這讓他們在地位上受到了威脅。
其次江浙仕宦盤踞在大明膏腴之地已經有百年之久,從元末開始,金銀還有銅錢的流通逐年減少全部流進了他們的豬圈和茅房,毫不客氣的說,江浙仕宦榨取的財富遠超國庫。
我爹想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這些隱藏的財富和不法所獲全部挖出來,這樣又觸動了江浙仕宦最敏感的神經。
一個是地位,第二個是財富,所以他們這才聯起手來選擇對抗。”
“好一個聰慧的趙王!”王純褒揚道。
“說得很透徹,但也對也不對,地位和財富很重要,他們滿門的性命就不重要了嗎?所以你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
“願聽少傅指教!”朱高燧態度放的很低。
“蒸汽機!”
朱高燧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的蒸汽機反而成了最關鍵的因素。
“江浙仕宦之所以能攫取海量的財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批驗所的水程圖,俗名鹽引!”
“鹽引!”
朱高燧異常吃驚,鹽在曆朝曆代都屬於禁榷,屬於一本萬利的生意,他當然沒想到江南仕宦手中掌握著鹽。
“大明定都長江以南,而我朝最大的威脅卻在長城以北,每年將國庫的糧草運送往邊塞一來一迴耗費靡多,所以就有了開鹽法。
由商賈或者那些大世家將糧草運送往邊塞後換取鹽引,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然後販賣到大明各個地方。
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巨大,所以各大世家索性在邊塞雇傭佃戶開荒屯田,生產糧食,就地入官倉換取鹽引。
江浙仕宦所支持的鹽商大規模屯田,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址隨處都有,除了用糧草換鹽引外甚至還能換到馬匹,大半的江浙仕宦都因鹽引而受益。
可你發明的蒸汽機耕地速度遠超畜力十倍,能夠替代掉人力讓邊塞的大軍自給自足,這就斷掉了所有鹽商的活路。
沒有了官位,沒有了財富都能賺,因為鹽商屯田還在他們手中,可若是連鹽引都沒了,你砍掉了他們的前程,你說他們能不拚命嗎?”
現在朱高燧反而有些能夠理解這些人,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如今他們父子要做的是把他們的仕途、財路、前程一起斬斷。
“我也沒想到蒸汽機的出現會牽連到朝堂上,激發江浙仕宦與皇帝的矛盾。
但新生的先進的生產方式一定會對原有的產生衝擊,如果不能順應而是一味的選擇對抗,最後的下場隻能是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所以這矛盾爆發是必然的,他們以為抱在一起,破壞河運破壞營造局就能脅迫我爹,他們還是太不了解皇帝了。
當初我們舉家靖難時,在戰場上勢弱的情況下我爹都不肯接受建文皇帝劃江而治的建議,現在又怎麽可能會與他們妥協?”朱高燧對於朱棣的性格倒是非常了解。
“這一次就未必了,曆朝曆代造反的人層出不窮,皇帝的死法也花樣百出,屠殺親族謀朝篡位不一定是壞人,比如李世民。
但把所有文官殺個淨幹淨的,那可是千古罵名,連最昏庸無道的皇帝都不敢這麽幹。
如果真這麽做了,不止會得罪天下文人,還把這些被殺人送上了道德的神壇,被視為不畏強權千古忠義的代表。
這是一場豪賭,贏了,建文舊臣江浙仕宦的身份地位乃至家業都能在這一場改朝換代的風波中平穩過渡;
如果輸了,和方孝孺一樣留下忠貞不二的千古美名,還用他們身家的性命,坐定了燕王亂臣賊子的事實,橫豎不虧。
當然皇帝也知道這樣的後果,所以才讓你出麵拉攏,拉一批打一批,剩下的那一批在全殺掉。”
王純與其他江浙仕宦不同,他從元末就開始在元廷為官,經曆洪武朝、建文朝如今又到了永樂朝依然不倒,自然看的比朱高燧更長遠。
朱高燧也不由得讚歎,江浙仕宦還真不全是酒囊飯袋,想出這主意的絕對是一個眼光毒辣且極有城府的人。
“其實並非無解,現在的局勢他們地位沒有了,祖上積累的沒有了,前程也沒有了,會失去一切的人當然要拚命,但如果鹽引還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上,他們就一定會妥協。”朱高燧笑了,他想到了破局的辦法。
“所以你準備怎麽做。”
“雙方都不想鬧到不可收場那就必須都退一步,我會勸說皇帝放棄對鹽的專榷,士魯先生也請他們退一步,遞上辭章或者獻上投名狀日後一心效力我朝!”
“那我就拜托趙王爺了!”
各退一步互相妥協雖然有很多弊端,但卻是眼下最好的辦法。
日夕時分,朱高燧在隙地上來迴踱步,廖忠一直守在他的身旁。
“廖叔,您說真有不怕死的人嗎?”朱高燧突然問。
“老奴今年四十有七也算是閱人無數,不怕死的倒是見過,就像方孝孺,但這樣的人鳳毛麟角而已。”
“那今天我拜訪的這些人怎麽一個兩個的都不怕我爹?”朱高燧有些奇怪。
“王爺難道您沒發現嗎?鄭賜和之後的那幾個人明顯都知道了您會上門?”廖忠說道。
“我也察覺到了,這些人應該早就私底下溝通好了,說辭雖然不太一樣,但殊途同歸。
可他們為什麽非要頂著上,隻要他們誠心效忠我爹萬事皆大歡喜,難不成非要一起被我爹砍了給建文陪葬?一個個這麽勇敢,舍生就義視死如歸?
一千年都未必能有一個聖人,難道到了我大明就拖家帶口一窩一窩的出現了?
如果一兩個人聚在一起是因為忠誠或者大義,那一堆人聚在一起,隻能是因為利益!”
朱高燧越想越覺得其中一定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備馬!”
朱高燧一邊說著一邊朝著門外走去。
“王爺您要去哪裏?”
“拜訪一位鴻儒。”
朱高燧騎馬直奔南京成賢坊,成賢坊毗鄰秦淮河,是一處文人墨客匯聚的地方,國子監就在成賢坊周圍。
車馬停在了成賢坊一座看似簡陋的宅子前,朱高燧下車先是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才讓廖忠去稟報。
“廖叔客氣一些,就說高燧求見少傅王純王士魯先生。”
讓朱高燧意外的是,通報後王純居然親自迎到了大門口。
王純已經年過八旬,稀鬆的頭發別著一根木簪,臉上赫然可幾塊老年斑,但是腰板依舊挺直,朱高燧大驚失色急忙快步上前將王純攙扶。
“士魯先生,您這是折煞晚輩了,何德何能!”
王純在整個大明文壇和官場都有超然的地位,更是朱棣年幼時在大本堂的授業先生。
當年靖難入南京後,王純主動請辭戶部尚書的位置告老還鄉,但他爹雖準了他的奏章卻又加封為少傅,並特許入朝不拜。
因此朱高燧趙王的身份再別的地方或許有用,但在王純麵前抖不起來威風,隻能以晚輩自居。
“終於等到了,老朽得感謝你啊!”
王純枯瘦的手在朱高燧的手背上拍了拍。
“士魯先生一直在等我?”
“老朽確實一直在等一個人,本以為會是道衍,又或者是金忠,沒想到趙王爺親至。”
王純揮揮手,示意家中的老奴都退下。
“趙王爺能找到這裏,想必已經想通了這朝堂上發生的事吧。”
“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何滿朝文武除了燕王府出來的屬臣,所有江浙仕宦都要與我爹作對,也是剛剛才有了一些想法。
太祖高皇帝拿著碗造反的時候,這群江浙的世家富戶和沈萬三站錯了隊支持張士誠,讓高皇帝吃了不少苦頭。
高皇帝登基以後當然要對這群江浙人不遺餘力的打壓,江浙一帶的賦稅比起大明其他地方高出五倍有餘,這是以一地養全國。
其次曆任科舉中江浙一帶的士子總能脫穎而出,數量上遠超其他地方,高皇帝為了避免結黨,所以朝中很多機要職務都不允許江浙人擔任,尤其是戶部。
但建文皇帝登基以後鬆開了綁在江浙身上的束縛,這些人的官位也是一升再升。權利這種東西一旦沒有了束縛就會野蠻生長,短短四年時間,這些人就已經牢牢把控了朝局。
我父親靖難的時候,這群人又站在了建文一邊。
不客氣的說,江浙的仕宦雖然才高八鬥,可總能在曆史的關鍵處走出最錯誤的一步,站在最要命的位置上。
我父親靖難時的旗號就是恢複祖製,自然要把建文帝鬆開的韁繩重新套到他們脖子上,這讓他們在地位上受到了威脅。
其次江浙仕宦盤踞在大明膏腴之地已經有百年之久,從元末開始,金銀還有銅錢的流通逐年減少全部流進了他們的豬圈和茅房,毫不客氣的說,江浙仕宦榨取的財富遠超國庫。
我爹想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這些隱藏的財富和不法所獲全部挖出來,這樣又觸動了江浙仕宦最敏感的神經。
一個是地位,第二個是財富,所以他們這才聯起手來選擇對抗。”
“好一個聰慧的趙王!”王純褒揚道。
“說得很透徹,但也對也不對,地位和財富很重要,他們滿門的性命就不重要了嗎?所以你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
“願聽少傅指教!”朱高燧態度放的很低。
“蒸汽機!”
朱高燧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的蒸汽機反而成了最關鍵的因素。
“江浙仕宦之所以能攫取海量的財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批驗所的水程圖,俗名鹽引!”
“鹽引!”
朱高燧異常吃驚,鹽在曆朝曆代都屬於禁榷,屬於一本萬利的生意,他當然沒想到江南仕宦手中掌握著鹽。
“大明定都長江以南,而我朝最大的威脅卻在長城以北,每年將國庫的糧草運送往邊塞一來一迴耗費靡多,所以就有了開鹽法。
由商賈或者那些大世家將糧草運送往邊塞後換取鹽引,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然後販賣到大明各個地方。
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巨大,所以各大世家索性在邊塞雇傭佃戶開荒屯田,生產糧食,就地入官倉換取鹽引。
江浙仕宦所支持的鹽商大規模屯田,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址隨處都有,除了用糧草換鹽引外甚至還能換到馬匹,大半的江浙仕宦都因鹽引而受益。
可你發明的蒸汽機耕地速度遠超畜力十倍,能夠替代掉人力讓邊塞的大軍自給自足,這就斷掉了所有鹽商的活路。
沒有了官位,沒有了財富都能賺,因為鹽商屯田還在他們手中,可若是連鹽引都沒了,你砍掉了他們的前程,你說他們能不拚命嗎?”
現在朱高燧反而有些能夠理解這些人,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如今他們父子要做的是把他們的仕途、財路、前程一起斬斷。
“我也沒想到蒸汽機的出現會牽連到朝堂上,激發江浙仕宦與皇帝的矛盾。
但新生的先進的生產方式一定會對原有的產生衝擊,如果不能順應而是一味的選擇對抗,最後的下場隻能是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所以這矛盾爆發是必然的,他們以為抱在一起,破壞河運破壞營造局就能脅迫我爹,他們還是太不了解皇帝了。
當初我們舉家靖難時,在戰場上勢弱的情況下我爹都不肯接受建文皇帝劃江而治的建議,現在又怎麽可能會與他們妥協?”朱高燧對於朱棣的性格倒是非常了解。
“這一次就未必了,曆朝曆代造反的人層出不窮,皇帝的死法也花樣百出,屠殺親族謀朝篡位不一定是壞人,比如李世民。
但把所有文官殺個淨幹淨的,那可是千古罵名,連最昏庸無道的皇帝都不敢這麽幹。
如果真這麽做了,不止會得罪天下文人,還把這些被殺人送上了道德的神壇,被視為不畏強權千古忠義的代表。
這是一場豪賭,贏了,建文舊臣江浙仕宦的身份地位乃至家業都能在這一場改朝換代的風波中平穩過渡;
如果輸了,和方孝孺一樣留下忠貞不二的千古美名,還用他們身家的性命,坐定了燕王亂臣賊子的事實,橫豎不虧。
當然皇帝也知道這樣的後果,所以才讓你出麵拉攏,拉一批打一批,剩下的那一批在全殺掉。”
王純與其他江浙仕宦不同,他從元末就開始在元廷為官,經曆洪武朝、建文朝如今又到了永樂朝依然不倒,自然看的比朱高燧更長遠。
朱高燧也不由得讚歎,江浙仕宦還真不全是酒囊飯袋,想出這主意的絕對是一個眼光毒辣且極有城府的人。
“其實並非無解,現在的局勢他們地位沒有了,祖上積累的沒有了,前程也沒有了,會失去一切的人當然要拚命,但如果鹽引還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上,他們就一定會妥協。”朱高燧笑了,他想到了破局的辦法。
“所以你準備怎麽做。”
“雙方都不想鬧到不可收場那就必須都退一步,我會勸說皇帝放棄對鹽的專榷,士魯先生也請他們退一步,遞上辭章或者獻上投名狀日後一心效力我朝!”
“那我就拜托趙王爺了!”
各退一步互相妥協雖然有很多弊端,但卻是眼下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