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楊彪聽罷,麵無表情地說道:“老夫想,你想的太早了。既然是冠軍侯劉範自來申訴,那朝廷查到實證後,就應該由朝廷按照大漢律法,將此三人審判之後,交由大理寺將其正法。”
這就是在說,朝廷決定自己動手誅殺宦官。雖然結果還是一樣,但對於西涼來說可就不利了。如果這三個宦官不是死在劉範手裏的話,那誅殺宦官的功勞反倒是朝廷的了。劉誕無意讓朝廷摘取西涼的勝利果實,說道:“恐怕不行!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既然此三人是我家兄長扳倒的,又與我家兄長有隙,這三人必須交由我軍代為斬殺,方為正道!”
楊彪說道:“這本就是朝廷之權,天下哪有外臣執掌刑罰之理?你們的眼裏還有沒有王法?”
劉誕說道:“按理說,確實該由大理寺將此三人審理之後,再行監斬。但今時不同往日,我方恐怕這三個宦官在朝中勢力太重,且天子又寵愛於他。若由朝廷將其正法,恐怕會是此三人的詭計。難保他們三人不會用與他們相像者來替代受刑,更難保朝廷根本不會斬殺他們。”
楊彪說道:“這有何難?若你不信此三人被斬,大可在行刑之時,前來監刑,親自辨認。”
劉誕說道:“這當然可以。但是,大人請想,我軍將士為了誅殺奸佞,清理君側,不惜付出性命的代價。如果他們不能親眼見證這三個誤國誤民的奸臣被施以典刑,自然會讓將士們對朝廷心懷怨恨。假如發生兵變,就是我家兄長也不能節製。到時候,朝廷可就危險了。難道大人想看到那一幕嗎?”
楊彪默然。他知道這是*裸的威脅。良久,楊彪說道:“好吧,朝廷寬宏大量,這三人可以交給西涼軍處置。”
劉誕說道:“朝廷秉公執法,在下佩服。那關於軍餉一事,朝廷商量得如何了?”
軍餉,其實就是賠款。楊彪說道:“西涼軍為扶保聖朝,犧牲頗多。朝廷自當發放犒賞。但朝廷久為窮困,曆經平定西羌、平定黃巾賊亂,早已府庫空虛,斷斷沒有一百億錢來犒軍。朝廷僅有的二十億,可以全數發給西涼軍有功將士。”
劉誕搖搖頭,說道:“二十億錢不足以匹配將士們的軍功。一百億錢方可。”
楊彪說道:“西涼軍不過隻有十數萬人,對朝廷的功勞也不過是殺了三個宦官,而且還與官軍起衝突,官軍的損失可多得多了!怎能給西涼軍百億之多?最多三十億!”
劉誕搖搖頭,說道:“這不是朝廷認為是多少就是多少的事,是將士們認為是多少就是多少的事!必須一百億,不然誰也節製不了他們!”
楊彪氣憤不已,說道:“當年匈奴坐大,也不過是逼迫朝廷與之和親!如今西涼軍不過是略有功勞,就敢索要如此之多!”
劉誕說道:“宦官專權,是我朝久來弊病。連朝廷也不能根除。所以大人怎麽能說西涼軍是略有功勞?為了表示誠意,我方願意把軍餉降低到九十億!”
然後二人又唇槍舌戰一番,最終劉誕在降低到八十億時就在也不肯讓步。而朝廷的底線正好是八十億錢,於是楊彪佯裝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接受了,將賠款定在八十億。不過,楊彪要求,可以用銅鐵等物來等價賠付。劉誕答應了這一點,又提出賠款中必須用黃金和白銀來賠付,不能用五銖錢。楊彪又表示,朝廷哪有那麽多金銀?最終雙方商定,賠款中的五十億用金銀來賠付,其餘三十億用銅鐵、生絲和二十萬石太倉儲糧等西涼緊缺的物資來墊付。
定下了這一條,楊彪先是一喜,喜於西涼幸虧沒有提出更高的賠款數額。然後就是一憂。因為他恍然大悟,因為不論西涼索取多少賠款,朝廷都是輸家,西涼都是贏家。
本來劉誕並不想賠款全由金銀賠付,但考慮到是五銖錢來結算的話,那西涼軍運迴去十分不方便。隻有用金銀結算,才少了很多麻煩。況且西涼在大宗的交易中早就不用五銖錢了,都是民間在用。再者說,西涼同外國之間的貿易采用的貨幣都是金銀,如貴霜、安息等國可不會承認五銖錢。如果以五銖錢來結算,也會對西涼將來的貿易不利。出於這幾點,劉誕決意以金銀來結算賠款。
其實兩漢是中國曆史上黃金儲量最多的朝代,西漢時的史書上的記載就超過了羅馬,有大約二百三十八噸之多。時至王莽朝,因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國庫中也仍然有七十萬斤之多。可見漢之多金。而且,因為漢與羅馬進行絲綢的貿易,羅馬每年都有大量的黃金湧入漢境。至於後來為何這些黃金都消失了,是因為兩漢時的人流行厚葬之風,多把黃金陪葬。後來曹操之所以能發家,全靠他任命的摸金校尉盜掘曆朝曆代的皇室和貴族的陵墓。
然後就是荀攸這一條。不出意料,朝廷很是痛快地就把荀攸給賣給西涼了。
最後就是封王這一條,楊彪死活都不答應,隻同意把劉範的爵位恢複到戰前的冠軍侯。劉誕先是威脅楊彪,說不封王就攻打洛陽城。但楊彪卻不為所動。見朝廷在這一點上毫不退步,劉誕就轉而提議,不如在冠軍侯和涼王之間折中,加封劉範為涼公。楊彪這才答應了。這也是因為中國曆來都是喜歡中庸的,很像魯迅先生所說的,你要是蓋一間房子開一個窗戶,那大家都不答應。但若你以把房頂都打開,那大家都會同意開窗。
就這樣,條約定了下來。這次城下之盟的條約規定,朝廷給西涼賠款八十億,並交出張讓三人由西涼軍誅殺,再交出太學生和尚坊工匠若幹以及荀攸一人,同時朝廷給劉範加封為涼公,將涼州、天州和昆州都封為劉範的公國。
楊彪聽罷,麵無表情地說道:“老夫想,你想的太早了。既然是冠軍侯劉範自來申訴,那朝廷查到實證後,就應該由朝廷按照大漢律法,將此三人審判之後,交由大理寺將其正法。”
這就是在說,朝廷決定自己動手誅殺宦官。雖然結果還是一樣,但對於西涼來說可就不利了。如果這三個宦官不是死在劉範手裏的話,那誅殺宦官的功勞反倒是朝廷的了。劉誕無意讓朝廷摘取西涼的勝利果實,說道:“恐怕不行!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既然此三人是我家兄長扳倒的,又與我家兄長有隙,這三人必須交由我軍代為斬殺,方為正道!”
楊彪說道:“這本就是朝廷之權,天下哪有外臣執掌刑罰之理?你們的眼裏還有沒有王法?”
劉誕說道:“按理說,確實該由大理寺將此三人審理之後,再行監斬。但今時不同往日,我方恐怕這三個宦官在朝中勢力太重,且天子又寵愛於他。若由朝廷將其正法,恐怕會是此三人的詭計。難保他們三人不會用與他們相像者來替代受刑,更難保朝廷根本不會斬殺他們。”
楊彪說道:“這有何難?若你不信此三人被斬,大可在行刑之時,前來監刑,親自辨認。”
劉誕說道:“這當然可以。但是,大人請想,我軍將士為了誅殺奸佞,清理君側,不惜付出性命的代價。如果他們不能親眼見證這三個誤國誤民的奸臣被施以典刑,自然會讓將士們對朝廷心懷怨恨。假如發生兵變,就是我家兄長也不能節製。到時候,朝廷可就危險了。難道大人想看到那一幕嗎?”
楊彪默然。他知道這是*裸的威脅。良久,楊彪說道:“好吧,朝廷寬宏大量,這三人可以交給西涼軍處置。”
劉誕說道:“朝廷秉公執法,在下佩服。那關於軍餉一事,朝廷商量得如何了?”
軍餉,其實就是賠款。楊彪說道:“西涼軍為扶保聖朝,犧牲頗多。朝廷自當發放犒賞。但朝廷久為窮困,曆經平定西羌、平定黃巾賊亂,早已府庫空虛,斷斷沒有一百億錢來犒軍。朝廷僅有的二十億,可以全數發給西涼軍有功將士。”
劉誕搖搖頭,說道:“二十億錢不足以匹配將士們的軍功。一百億錢方可。”
楊彪說道:“西涼軍不過隻有十數萬人,對朝廷的功勞也不過是殺了三個宦官,而且還與官軍起衝突,官軍的損失可多得多了!怎能給西涼軍百億之多?最多三十億!”
劉誕搖搖頭,說道:“這不是朝廷認為是多少就是多少的事,是將士們認為是多少就是多少的事!必須一百億,不然誰也節製不了他們!”
楊彪氣憤不已,說道:“當年匈奴坐大,也不過是逼迫朝廷與之和親!如今西涼軍不過是略有功勞,就敢索要如此之多!”
劉誕說道:“宦官專權,是我朝久來弊病。連朝廷也不能根除。所以大人怎麽能說西涼軍是略有功勞?為了表示誠意,我方願意把軍餉降低到九十億!”
然後二人又唇槍舌戰一番,最終劉誕在降低到八十億時就在也不肯讓步。而朝廷的底線正好是八十億錢,於是楊彪佯裝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接受了,將賠款定在八十億。不過,楊彪要求,可以用銅鐵等物來等價賠付。劉誕答應了這一點,又提出賠款中必須用黃金和白銀來賠付,不能用五銖錢。楊彪又表示,朝廷哪有那麽多金銀?最終雙方商定,賠款中的五十億用金銀來賠付,其餘三十億用銅鐵、生絲和二十萬石太倉儲糧等西涼緊缺的物資來墊付。
定下了這一條,楊彪先是一喜,喜於西涼幸虧沒有提出更高的賠款數額。然後就是一憂。因為他恍然大悟,因為不論西涼索取多少賠款,朝廷都是輸家,西涼都是贏家。
本來劉誕並不想賠款全由金銀賠付,但考慮到是五銖錢來結算的話,那西涼軍運迴去十分不方便。隻有用金銀結算,才少了很多麻煩。況且西涼在大宗的交易中早就不用五銖錢了,都是民間在用。再者說,西涼同外國之間的貿易采用的貨幣都是金銀,如貴霜、安息等國可不會承認五銖錢。如果以五銖錢來結算,也會對西涼將來的貿易不利。出於這幾點,劉誕決意以金銀來結算賠款。
其實兩漢是中國曆史上黃金儲量最多的朝代,西漢時的史書上的記載就超過了羅馬,有大約二百三十八噸之多。時至王莽朝,因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國庫中也仍然有七十萬斤之多。可見漢之多金。而且,因為漢與羅馬進行絲綢的貿易,羅馬每年都有大量的黃金湧入漢境。至於後來為何這些黃金都消失了,是因為兩漢時的人流行厚葬之風,多把黃金陪葬。後來曹操之所以能發家,全靠他任命的摸金校尉盜掘曆朝曆代的皇室和貴族的陵墓。
然後就是荀攸這一條。不出意料,朝廷很是痛快地就把荀攸給賣給西涼了。
最後就是封王這一條,楊彪死活都不答應,隻同意把劉範的爵位恢複到戰前的冠軍侯。劉誕先是威脅楊彪,說不封王就攻打洛陽城。但楊彪卻不為所動。見朝廷在這一點上毫不退步,劉誕就轉而提議,不如在冠軍侯和涼王之間折中,加封劉範為涼公。楊彪這才答應了。這也是因為中國曆來都是喜歡中庸的,很像魯迅先生所說的,你要是蓋一間房子開一個窗戶,那大家都不答應。但若你以把房頂都打開,那大家都會同意開窗。
就這樣,條約定了下來。這次城下之盟的條約規定,朝廷給西涼賠款八十億,並交出張讓三人由西涼軍誅殺,再交出太學生和尚坊工匠若幹以及荀攸一人,同時朝廷給劉範加封為涼公,將涼州、天州和昆州都封為劉範的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