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眼看朝廷已經在商談要不要正式給自己封王,劉範卻不知怎的,卻有些忐忑不安了。萬一朝廷真的軟弱到給他封王的話,劉範反倒不知如何自處了。自立為王雖然得到了西州人的支持,但無論是西州人還是東州人,恐怕打心底都不會認可。因為西州人之所以支持他稱王,其實隻是出於他的個人魅力,但西州人畢竟還是大漢治下。朝廷尚在,正統尚在。所以西州人雖然支持他自立為王,但其實心裏還是認為朝廷是正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如若朝廷真的答應給他冊封,雖然能把他的王的爵位給坐實了,但給人留下欺人太甚的印象卻又是太過深刻的。隻要朝廷一旦答應,那他在天下人心目中就是反麵形象,形同王莽了。這對於他的宏圖霸業而言,自然是極其不利的。
想到這,劉範有了主意。即刻提起筆來,給劉誕寫了信,指示他可以在這一點上可以稍微向朝廷退步。劉誕接到信後,有些驚訝。天下何人不想稱孤道寡,位極人臣?但劉範明明已經勝利在望,封王在即,卻能急流勇退,不被勝利蒙蔽雙眼,殊為難得。但劉誕卻有了別的想法。劉誕知道,冊封劉範為涼王這一條,可謂是朝廷最為痛心疾首的一條。如果能巧妙地借此一條來要挾朝廷,朝廷必然不得不在其他條款上做出讓步。再者說,如果朝廷不給劉誕冊封為涼王的話,那也不能任由朝廷把他的爵位改迴原來的冠軍侯。在劉誕看來,若是能逼迫朝廷將其爵位定為介於冠軍侯與王爵之間的公爵,也是合適的。
打定主意之後,劉誕傳信朝廷,召開和談。而這時,朝廷還正在就那些不能立刻簽署的條約進行唇槍舌戰。首先還是被犧牲者的問題。上次洛陽之盟中,差一點張讓就要被西涼軍勒索到手。幸而西涼軍隻是占據了潼關而已,才能讓張讓逃過一劫。但這次,西涼軍都打到洛陽城下了,張讓焉有逃過一劫的道理?
在漢靈帝劉宏眼中,封諝死不足惜,因為封諝也不算是十常侍中得寵的人。而張讓和趙忠卻是他的心腹之中的心腹。可以說,劉宏在這天底下最為信任和寵愛的就是他們。劉宏自然是想要保全張讓和趙忠兩人。但朝臣們卻被激怒了。朝臣們本來就痛恨宦官幹政,恨不得誅殺十常侍。而現在十常侍中的三人就是這次和談的關鍵,如果不把這三人交出去,那朝廷就要遭受滅頂之災,誰也不能幸免。於是,朝臣們新帳舊賬一起算,紛紛推波助瀾,一同逼迫劉宏把張讓給趙忠以及封諝三個人交出來。
朝臣們的聲浪一波接著一波,逼得劉宏破口大罵,卻也不能製止。張讓、趙忠和封諝三人的心情比劉宏更為複雜。趙忠還曾幫助過劉範,但最終卻被劉範索命,憎惡之情溢於言表。張讓倒是不恨劉範,隻是見劉宏如此維護他,倒是讓他感動不少。他知道全天下就沒有不想殺他的,他一介宦官,卻讓劉宏不惜與朝臣們反目成仇。封諝則是十分迷茫。他仔細想了想,他從來沒有觸怒過劉範,但劉範卻點名要他的命。這讓封諝迴想起和張角同流合汙一事,才知道此乃現世現報,何等來生?
天子雖是天子,但朝臣們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朝臣中的大將軍更是手握兵權,加上其他重臣,這股勢力不是劉宏就能麵對的。爭吵了半天,朝臣們一步不讓,逐漸把劉宏逼上了絕路。劉宏也開始知道,這場大戰不以張讓等人的死作為結局,是不會停下的。張讓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主動來勸劉宏放手。最終劉宏不得已答應了這一條。朝臣們如釋重負,但其實很多人是暗暗竊喜。張讓、趙忠這兩人權勢滔天,擾亂朝政,多少仁人誌士都死在扳倒他們的路上。沒想到,他們卻注定要死在劉範手中,也是為朝臣們去了一塊心病。從此以後,宦官集團的勢力可就不如從前了。
越過了“清君側”的人選後,其他條約也沒有因此變得輕鬆起來,特別是答應劉範稱王這一條,是朝廷不可容忍的。若是冊封劉範為涼王的話,那就是等同於把朝廷的恥辱昭告天下。朝廷中無人敢答應這一條。
到賠款這一項,一百億錢的賠款在朝臣們看來卻是不多的。因為皇室的財富他們無法估量。劉宏也表現得很大度,同意賠款,但不同意賠這麽多,要求楊彪在談判中把賠款盡量壓下去,底線是八十億。楊彪總算鬆了口氣。若是連這一條朝廷都不肯退步的話,那談判的壓力勢必十分地大。
還有交出荀攸這一條。聽到這一條,朝廷中所有人都有些迷惑。甚至很多人連荀攸都不知是誰,直到荀攸站了出來。所有人都看著荀攸。劉範平白無故地索要此人,一定有其原因。於是群臣紛紛詰責荀攸,是不是與劉範同謀。荀攸淡然處之,隻說自己願意到劉範那去,就在也不肯開口。這更讓朝廷忌憚。但和談在即,何進、王允等人考慮到和談比什麽都重要,而荀攸雖然出自名門,但隻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官,不足為惜。能用一個不重要的人就能換來和平,對於朝廷是極其合算的。
至於太學生和尚坊工匠,朝廷都沒有商議。第二天,和談又照常進行。與楊彪對坐之後,劉誕說道:“那些懸而未決的條約,不知朝廷做出決斷與否?”
楊彪說道:“張讓、趙忠和封諝的罪證已經被查為事實,朝廷考慮到冠軍侯劉範確有冤屈,準允將此三人正法。”
劉誕說道:“十常侍荼毒生靈,幹擾朝政,天下人早就人人得而誅之。陳蕃等仁人誌士,不知有多少人都死在與其抗爭的路上。誰能想到,這三人卻死在我家兄長的手裏,將來史書工筆,應對我家兄長鏟除奸佞、扶持正道大書特書。”
眼看朝廷已經在商談要不要正式給自己封王,劉範卻不知怎的,卻有些忐忑不安了。萬一朝廷真的軟弱到給他封王的話,劉範反倒不知如何自處了。自立為王雖然得到了西州人的支持,但無論是西州人還是東州人,恐怕打心底都不會認可。因為西州人之所以支持他稱王,其實隻是出於他的個人魅力,但西州人畢竟還是大漢治下。朝廷尚在,正統尚在。所以西州人雖然支持他自立為王,但其實心裏還是認為朝廷是正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如若朝廷真的答應給他冊封,雖然能把他的王的爵位給坐實了,但給人留下欺人太甚的印象卻又是太過深刻的。隻要朝廷一旦答應,那他在天下人心目中就是反麵形象,形同王莽了。這對於他的宏圖霸業而言,自然是極其不利的。
想到這,劉範有了主意。即刻提起筆來,給劉誕寫了信,指示他可以在這一點上可以稍微向朝廷退步。劉誕接到信後,有些驚訝。天下何人不想稱孤道寡,位極人臣?但劉範明明已經勝利在望,封王在即,卻能急流勇退,不被勝利蒙蔽雙眼,殊為難得。但劉誕卻有了別的想法。劉誕知道,冊封劉範為涼王這一條,可謂是朝廷最為痛心疾首的一條。如果能巧妙地借此一條來要挾朝廷,朝廷必然不得不在其他條款上做出讓步。再者說,如果朝廷不給劉誕冊封為涼王的話,那也不能任由朝廷把他的爵位改迴原來的冠軍侯。在劉誕看來,若是能逼迫朝廷將其爵位定為介於冠軍侯與王爵之間的公爵,也是合適的。
打定主意之後,劉誕傳信朝廷,召開和談。而這時,朝廷還正在就那些不能立刻簽署的條約進行唇槍舌戰。首先還是被犧牲者的問題。上次洛陽之盟中,差一點張讓就要被西涼軍勒索到手。幸而西涼軍隻是占據了潼關而已,才能讓張讓逃過一劫。但這次,西涼軍都打到洛陽城下了,張讓焉有逃過一劫的道理?
在漢靈帝劉宏眼中,封諝死不足惜,因為封諝也不算是十常侍中得寵的人。而張讓和趙忠卻是他的心腹之中的心腹。可以說,劉宏在這天底下最為信任和寵愛的就是他們。劉宏自然是想要保全張讓和趙忠兩人。但朝臣們卻被激怒了。朝臣們本來就痛恨宦官幹政,恨不得誅殺十常侍。而現在十常侍中的三人就是這次和談的關鍵,如果不把這三人交出去,那朝廷就要遭受滅頂之災,誰也不能幸免。於是,朝臣們新帳舊賬一起算,紛紛推波助瀾,一同逼迫劉宏把張讓給趙忠以及封諝三個人交出來。
朝臣們的聲浪一波接著一波,逼得劉宏破口大罵,卻也不能製止。張讓、趙忠和封諝三人的心情比劉宏更為複雜。趙忠還曾幫助過劉範,但最終卻被劉範索命,憎惡之情溢於言表。張讓倒是不恨劉範,隻是見劉宏如此維護他,倒是讓他感動不少。他知道全天下就沒有不想殺他的,他一介宦官,卻讓劉宏不惜與朝臣們反目成仇。封諝則是十分迷茫。他仔細想了想,他從來沒有觸怒過劉範,但劉範卻點名要他的命。這讓封諝迴想起和張角同流合汙一事,才知道此乃現世現報,何等來生?
天子雖是天子,但朝臣們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朝臣中的大將軍更是手握兵權,加上其他重臣,這股勢力不是劉宏就能麵對的。爭吵了半天,朝臣們一步不讓,逐漸把劉宏逼上了絕路。劉宏也開始知道,這場大戰不以張讓等人的死作為結局,是不會停下的。張讓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主動來勸劉宏放手。最終劉宏不得已答應了這一條。朝臣們如釋重負,但其實很多人是暗暗竊喜。張讓、趙忠這兩人權勢滔天,擾亂朝政,多少仁人誌士都死在扳倒他們的路上。沒想到,他們卻注定要死在劉範手中,也是為朝臣們去了一塊心病。從此以後,宦官集團的勢力可就不如從前了。
越過了“清君側”的人選後,其他條約也沒有因此變得輕鬆起來,特別是答應劉範稱王這一條,是朝廷不可容忍的。若是冊封劉範為涼王的話,那就是等同於把朝廷的恥辱昭告天下。朝廷中無人敢答應這一條。
到賠款這一項,一百億錢的賠款在朝臣們看來卻是不多的。因為皇室的財富他們無法估量。劉宏也表現得很大度,同意賠款,但不同意賠這麽多,要求楊彪在談判中把賠款盡量壓下去,底線是八十億。楊彪總算鬆了口氣。若是連這一條朝廷都不肯退步的話,那談判的壓力勢必十分地大。
還有交出荀攸這一條。聽到這一條,朝廷中所有人都有些迷惑。甚至很多人連荀攸都不知是誰,直到荀攸站了出來。所有人都看著荀攸。劉範平白無故地索要此人,一定有其原因。於是群臣紛紛詰責荀攸,是不是與劉範同謀。荀攸淡然處之,隻說自己願意到劉範那去,就在也不肯開口。這更讓朝廷忌憚。但和談在即,何進、王允等人考慮到和談比什麽都重要,而荀攸雖然出自名門,但隻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官,不足為惜。能用一個不重要的人就能換來和平,對於朝廷是極其合算的。
至於太學生和尚坊工匠,朝廷都沒有商議。第二天,和談又照常進行。與楊彪對坐之後,劉誕說道:“那些懸而未決的條約,不知朝廷做出決斷與否?”
楊彪說道:“張讓、趙忠和封諝的罪證已經被查為事實,朝廷考慮到冠軍侯劉範確有冤屈,準允將此三人正法。”
劉誕說道:“十常侍荼毒生靈,幹擾朝政,天下人早就人人得而誅之。陳蕃等仁人誌士,不知有多少人都死在與其抗爭的路上。誰能想到,這三人卻死在我家兄長的手裏,將來史書工筆,應對我家兄長鏟除奸佞、扶持正道大書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