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進攻羅馬,我們已經不能在等待了。
議會都是一群酒囊飯袋,這個國家在他們手中日漸腐朽,他們就是一群騙子,蛀蟲,淫棍,根本什麽都辦不了。
……
古羅馬的輝煌隻有我們法西斯黨才能恢複,所以我們要采取行動,我們要向羅馬挺進,占領那裏,奪過我們早就應該享有的權力。”
1922年10月16日,墨索裏尼在米蘭召開了法西斯領導集團會議,他在會議上大聲嚷嚷著,所有參會人員,都在他的演講後,獻上了掌聲。
此時的法西斯黨,已經成為一股無法被忽視的力量。
作為法西斯黨的武裝力量,黑衫軍非常強大,他們在意大利的布爾斯維克主義者戰鬥的過程中,不斷擴充著規模。
並且通過武力占據了許多城市,意大利國民軍對他們的占領行為視而不見,甚至偶爾還提供支援。
意大利政府對法西斯黨也是采取“容忍”態度,這讓墨索裏尼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他們要采取行動,占領羅馬,奪得這個國家的控製權。
而這個行動的第一步,就是獲得黨內成員的支持,當看到沒有人反對時,墨索裏尼露出驕傲的笑容。
法西斯黨高層,全部支持墨索裏尼的決定,進軍羅馬的決議,獲得一致通過。
這讓墨索裏尼有了底氣,他迅速開始組織,並且在兩天後,召開了“四人領導小組”會議,具體探討了計劃的可行性。
“四人領導小組”是法西斯黨最高權力機構,不過這隻是一個“裝飾品”。
墨索裏尼是法西斯黨說一不二的“皇帝”,他的權力根本就是不受製約的,所以其他人隻能按照他說的辦,是真正意義上的獨裁者。
在墨索裏尼的一再催促下,他們很快製定出了具體計劃,並將其命名為《法西斯起義計劃》。
這份新鮮出爐的計劃,大概意思就是以下幾點:
第一,法西斯黨向法克塔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下台並交出權力。
第二,黑衫軍迅速從各地集結,馬裏納拉,佩魯賈,蒂沃利,蒙恬羅東多和沃爾圖諾是主力集合點,全軍向羅馬前進,占據沿途所有城市和執政機構。
第三,進駐羅馬,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全部國家機構,如果進攻不順,則向意大利中部地區撤退。
在意大利中部地區建立法西斯政權,重新集結,向羅馬前進,直到占領那座城市為止。
毫無疑問,法西斯黨是瘋狂的,墨索裏尼也是狂妄的,他毫不掩飾自己奪取政權的野心,甚至把這個計劃,公之於眾。
出人意料的是,意大利當局居然無動於衷,既沒有求和,更沒有調動軍警鎮壓,仿佛根本沒看到法西斯黨要搞事情。
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於是感到被“無視”的墨索裏尼憤怒了,他挽起袖子,準備動真格的了。
他在那不勒斯舉行了“誓師大會”,麵對約四萬的黑衫軍,他慷慨激昂地發表了演說。
“要麽把政府交給我們,要麽我們自己拿過來。
羅馬已經腐朽,塵埃遮擋了這座城市的輝煌,我們必須要拯救那座城市,拯救這個國家。
向著羅馬,前進吧,法西斯黨將會告訴這個世界,我們才是意大利唯一的希望,我們才是拯救這個國家的人。
……
那些現在掌握權力的人,他們都是懦弱的膽小鬼,看到刺刀和槍口,會嚇得瑟瑟發抖。
也許隻要幾天,甚至幾個小時,他們就會因為害怕而同意我們的條件。
……
人民也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他們受夠這樣懦弱的政府了,他們會幫助我們打開城門,你們會收到鮮花和祝福,姑娘們也會對你們送上香吻。
所以前進吧,羅馬在向著我們招手。”
墨索裏尼的演講,讓台下響起山唿海嘯的呐喊聲,一些狂熱的黨徒高喊著“前進,去羅馬”,對墨索裏尼進行聲援。
看到台下的反應,墨索裏尼笑著撐起了腰,圓滾滾的肚子格外搶鏡,發際線後退導致他的腦門,在陽光下反射著光芒。
他是自信的,他堅信自己的軍隊,將會拿下羅馬,自己也會在那個時候,掌握這個國家的所有權力。
於是在1922年10月27日,數萬名黑衫軍成員,在墨索裏尼的號召下向著羅馬挺進。
他們並沒有動用重裝備,隻有少量的機槍,甚至步槍都沒有做到人手一支,一些人甚至手裏還拿著木棍。
但就是這樣一支“軍隊”卻暢通無阻,國民軍根本沒做任何攔截,他們甚至看著這些人,從眼皮子底下經過。
對於意大利人來說,法西斯黨的類似行動,再正常不過了,在之前的兩年,他們總是這樣到處“打仗”,隻不過這一次,對象不是那些支持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工人,而換成了羅馬的政府。
所以意大利人非常淡然地看待這件事,認為法西斯黨折騰折騰也就完事兒了,甚至就連法西斯黨內部,也認為他們的暴動不會成功,等到羅馬城下,被國民軍打上幾槍,一哄而散,這事兒也就算結了。
至於什麽撤退後組建政府,再度發動進攻之類的,也就是高層的一廂情願罷了。
不得不說,法西斯黨雖然人多勢眾,但實際上,卻是一盤散沙。
除了少數狂熱派,以及極端民族主義者,這個政黨的大部分黨員和支持者,加入的理由,不過就是混口飯吃罷了。
就像其他意大利人一樣,他們支持法西斯黨的原因,就是這個政黨要求“八小時工作製”,要求提高最低工資,要求給予務工者足夠的休息時間。
所以人們支持法西斯黨,這種支持是帶有目的性的,感覺上,更像是支持一個“工會”,而非政黨。
另外一個加入法西斯黨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一種“流行”。
是的,加入一個政黨,就是因為“這看起來很酷”,事實上大部分年輕黨員,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加入的,戴著法西斯黨的黨徽,可以在姑娘們麵前炫耀。
這導致法西斯黨雖然看上去很強大,但內部毫無“信仰”可言,他們前往羅馬的道路上,並沒有整齊的隊伍,看上去稀稀拉拉,即便是退伍的老兵,也表現得漫不經心。
這樣一支隊伍,根本就打不了仗,別說裝備精良的國民軍,就算是警察,都能把這些暴徒輕易驅散。
但是他們所過之處,沒有遭到任何抵抗和攻擊,他們進入城市,來到政府大樓門前,隻見保衛人員幫著他們打開大門,像是門童一樣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當然,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黑衫軍也沒有進行太多暴力行動,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街上閑逛,對著姑娘們吹口哨。
這是一起荒誕的政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荒誕”的。
稀裏糊塗地向著羅馬前進,沿途到處騷擾姑娘們,順便品嚐一下當地的美味。
這場政變最大的受益者,是餐館和旅店,黑衫軍就像一支規模龐大的旅行團,沿途欣賞美景,品嚐美食,順便探討一下,哪裏的姑娘更俊俏。
下麵人的敷衍,並沒有讓墨索裏尼喪失信心,因為他知道,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法西斯黨和黑衫軍缺乏“紀律”,而是因為意大利人天生就是這樣。
就好像他為什麽要提出那些比“布爾斯維克”還要“布爾斯維克”的主張,就是因為意大利人吃這一套。
比起工作時間,他們更在意曬太陽的時間。
“不能因為工作而耽誤生活”,這就是意大利人的人生哲理。
所以墨索裏尼投其所好,設計了許多“主張”,這讓他贏得了人們的支持,至於履行承諾……
到時候看看再說吧。
總之,墨索裏尼並不認為黑衫軍弱,至少其他意大利軍隊,也不比這支晃晃悠悠的大軍強。
國民軍就是例子,他們擁有政府的財政支持,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是他們很能打麽?
恐怕未必。
於是就這樣,黑衫軍以一個“不緊不慢”的速度在向著羅馬前進,他們繁榮了沿途所有城市的經濟,這支奇葩的軍隊,成了一群行走著的“散財童子”。
雖然這場政變顯得很荒誕,但是當黑衫軍出現在羅馬城下時,還是引起一陣恐慌。
“他們來了,他們真的來了。”
原本在嘲笑墨索裏尼和法西斯黨的議員們,現在笑不出來了。
那是一支數萬人的武裝力量,他們就在城外,對這座城市虎視眈眈。
雖然他們不認為法西斯黨會采取武力方式攻擊城市,與駐守的國民軍發生正麵衝突。
但是那種壓迫感,依舊讓他們難以承受,以至於夜夜失眠。
一些議員忍受不了這種煎熬,他們趁著黑衫軍還在集結,偷偷溜出了城,帶著家當和老小,趁著夜色,逃走了。
這使得羅馬陷入了恐慌,雖然黑衫軍在沿途“幹了不少好事兒”,名聲似乎還可以,但是誰能保證,他們不會衝進城,洗劫一番。
然而最為緊張的,還不是那些議員和大臣,而是埃馬努埃萊三世,這個名義上的意大利元首。
議會都是一群酒囊飯袋,這個國家在他們手中日漸腐朽,他們就是一群騙子,蛀蟲,淫棍,根本什麽都辦不了。
……
古羅馬的輝煌隻有我們法西斯黨才能恢複,所以我們要采取行動,我們要向羅馬挺進,占領那裏,奪過我們早就應該享有的權力。”
1922年10月16日,墨索裏尼在米蘭召開了法西斯領導集團會議,他在會議上大聲嚷嚷著,所有參會人員,都在他的演講後,獻上了掌聲。
此時的法西斯黨,已經成為一股無法被忽視的力量。
作為法西斯黨的武裝力量,黑衫軍非常強大,他們在意大利的布爾斯維克主義者戰鬥的過程中,不斷擴充著規模。
並且通過武力占據了許多城市,意大利國民軍對他們的占領行為視而不見,甚至偶爾還提供支援。
意大利政府對法西斯黨也是采取“容忍”態度,這讓墨索裏尼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他們要采取行動,占領羅馬,奪得這個國家的控製權。
而這個行動的第一步,就是獲得黨內成員的支持,當看到沒有人反對時,墨索裏尼露出驕傲的笑容。
法西斯黨高層,全部支持墨索裏尼的決定,進軍羅馬的決議,獲得一致通過。
這讓墨索裏尼有了底氣,他迅速開始組織,並且在兩天後,召開了“四人領導小組”會議,具體探討了計劃的可行性。
“四人領導小組”是法西斯黨最高權力機構,不過這隻是一個“裝飾品”。
墨索裏尼是法西斯黨說一不二的“皇帝”,他的權力根本就是不受製約的,所以其他人隻能按照他說的辦,是真正意義上的獨裁者。
在墨索裏尼的一再催促下,他們很快製定出了具體計劃,並將其命名為《法西斯起義計劃》。
這份新鮮出爐的計劃,大概意思就是以下幾點:
第一,法西斯黨向法克塔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下台並交出權力。
第二,黑衫軍迅速從各地集結,馬裏納拉,佩魯賈,蒂沃利,蒙恬羅東多和沃爾圖諾是主力集合點,全軍向羅馬前進,占據沿途所有城市和執政機構。
第三,進駐羅馬,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全部國家機構,如果進攻不順,則向意大利中部地區撤退。
在意大利中部地區建立法西斯政權,重新集結,向羅馬前進,直到占領那座城市為止。
毫無疑問,法西斯黨是瘋狂的,墨索裏尼也是狂妄的,他毫不掩飾自己奪取政權的野心,甚至把這個計劃,公之於眾。
出人意料的是,意大利當局居然無動於衷,既沒有求和,更沒有調動軍警鎮壓,仿佛根本沒看到法西斯黨要搞事情。
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於是感到被“無視”的墨索裏尼憤怒了,他挽起袖子,準備動真格的了。
他在那不勒斯舉行了“誓師大會”,麵對約四萬的黑衫軍,他慷慨激昂地發表了演說。
“要麽把政府交給我們,要麽我們自己拿過來。
羅馬已經腐朽,塵埃遮擋了這座城市的輝煌,我們必須要拯救那座城市,拯救這個國家。
向著羅馬,前進吧,法西斯黨將會告訴這個世界,我們才是意大利唯一的希望,我們才是拯救這個國家的人。
……
那些現在掌握權力的人,他們都是懦弱的膽小鬼,看到刺刀和槍口,會嚇得瑟瑟發抖。
也許隻要幾天,甚至幾個小時,他們就會因為害怕而同意我們的條件。
……
人民也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他們受夠這樣懦弱的政府了,他們會幫助我們打開城門,你們會收到鮮花和祝福,姑娘們也會對你們送上香吻。
所以前進吧,羅馬在向著我們招手。”
墨索裏尼的演講,讓台下響起山唿海嘯的呐喊聲,一些狂熱的黨徒高喊著“前進,去羅馬”,對墨索裏尼進行聲援。
看到台下的反應,墨索裏尼笑著撐起了腰,圓滾滾的肚子格外搶鏡,發際線後退導致他的腦門,在陽光下反射著光芒。
他是自信的,他堅信自己的軍隊,將會拿下羅馬,自己也會在那個時候,掌握這個國家的所有權力。
於是在1922年10月27日,數萬名黑衫軍成員,在墨索裏尼的號召下向著羅馬挺進。
他們並沒有動用重裝備,隻有少量的機槍,甚至步槍都沒有做到人手一支,一些人甚至手裏還拿著木棍。
但就是這樣一支“軍隊”卻暢通無阻,國民軍根本沒做任何攔截,他們甚至看著這些人,從眼皮子底下經過。
對於意大利人來說,法西斯黨的類似行動,再正常不過了,在之前的兩年,他們總是這樣到處“打仗”,隻不過這一次,對象不是那些支持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工人,而換成了羅馬的政府。
所以意大利人非常淡然地看待這件事,認為法西斯黨折騰折騰也就完事兒了,甚至就連法西斯黨內部,也認為他們的暴動不會成功,等到羅馬城下,被國民軍打上幾槍,一哄而散,這事兒也就算結了。
至於什麽撤退後組建政府,再度發動進攻之類的,也就是高層的一廂情願罷了。
不得不說,法西斯黨雖然人多勢眾,但實際上,卻是一盤散沙。
除了少數狂熱派,以及極端民族主義者,這個政黨的大部分黨員和支持者,加入的理由,不過就是混口飯吃罷了。
就像其他意大利人一樣,他們支持法西斯黨的原因,就是這個政黨要求“八小時工作製”,要求提高最低工資,要求給予務工者足夠的休息時間。
所以人們支持法西斯黨,這種支持是帶有目的性的,感覺上,更像是支持一個“工會”,而非政黨。
另外一個加入法西斯黨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一種“流行”。
是的,加入一個政黨,就是因為“這看起來很酷”,事實上大部分年輕黨員,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加入的,戴著法西斯黨的黨徽,可以在姑娘們麵前炫耀。
這導致法西斯黨雖然看上去很強大,但內部毫無“信仰”可言,他們前往羅馬的道路上,並沒有整齊的隊伍,看上去稀稀拉拉,即便是退伍的老兵,也表現得漫不經心。
這樣一支隊伍,根本就打不了仗,別說裝備精良的國民軍,就算是警察,都能把這些暴徒輕易驅散。
但是他們所過之處,沒有遭到任何抵抗和攻擊,他們進入城市,來到政府大樓門前,隻見保衛人員幫著他們打開大門,像是門童一樣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當然,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黑衫軍也沒有進行太多暴力行動,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街上閑逛,對著姑娘們吹口哨。
這是一起荒誕的政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荒誕”的。
稀裏糊塗地向著羅馬前進,沿途到處騷擾姑娘們,順便品嚐一下當地的美味。
這場政變最大的受益者,是餐館和旅店,黑衫軍就像一支規模龐大的旅行團,沿途欣賞美景,品嚐美食,順便探討一下,哪裏的姑娘更俊俏。
下麵人的敷衍,並沒有讓墨索裏尼喪失信心,因為他知道,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法西斯黨和黑衫軍缺乏“紀律”,而是因為意大利人天生就是這樣。
就好像他為什麽要提出那些比“布爾斯維克”還要“布爾斯維克”的主張,就是因為意大利人吃這一套。
比起工作時間,他們更在意曬太陽的時間。
“不能因為工作而耽誤生活”,這就是意大利人的人生哲理。
所以墨索裏尼投其所好,設計了許多“主張”,這讓他贏得了人們的支持,至於履行承諾……
到時候看看再說吧。
總之,墨索裏尼並不認為黑衫軍弱,至少其他意大利軍隊,也不比這支晃晃悠悠的大軍強。
國民軍就是例子,他們擁有政府的財政支持,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是他們很能打麽?
恐怕未必。
於是就這樣,黑衫軍以一個“不緊不慢”的速度在向著羅馬前進,他們繁榮了沿途所有城市的經濟,這支奇葩的軍隊,成了一群行走著的“散財童子”。
雖然這場政變顯得很荒誕,但是當黑衫軍出現在羅馬城下時,還是引起一陣恐慌。
“他們來了,他們真的來了。”
原本在嘲笑墨索裏尼和法西斯黨的議員們,現在笑不出來了。
那是一支數萬人的武裝力量,他們就在城外,對這座城市虎視眈眈。
雖然他們不認為法西斯黨會采取武力方式攻擊城市,與駐守的國民軍發生正麵衝突。
但是那種壓迫感,依舊讓他們難以承受,以至於夜夜失眠。
一些議員忍受不了這種煎熬,他們趁著黑衫軍還在集結,偷偷溜出了城,帶著家當和老小,趁著夜色,逃走了。
這使得羅馬陷入了恐慌,雖然黑衫軍在沿途“幹了不少好事兒”,名聲似乎還可以,但是誰能保證,他們不會衝進城,洗劫一番。
然而最為緊張的,還不是那些議員和大臣,而是埃馬努埃萊三世,這個名義上的意大利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