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納粹黨的總部門前,青年人似乎有些猶豫,他不知道是否應該加入這樣一個政黨,來實現自己不曾實現的抱負。
他是戈林,德意誌帝國的戰爭英雄。
赫爾曼.威廉.戈林,德意誌帝國空軍王牌飛行員,“大鐵十字勳章”獲得者,德意誌帝國空軍的驕傲。
作為大戰最亮眼的飛行員之一,戈林的名字曾響徹德意誌帝國,甚至市麵上還出現他的照片售賣。
那時候的戈林意氣風發,他出任了第一戰鬥機聯隊隊長。
這是一支擁有光榮傳統的聯隊,因為第一任隊長是德意誌傳奇英雄“紅男爵”——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男爵。
在大戰中,紅男爵曾是所有交戰國飛行員憧憬的對象,他一共擊落了80餘架敵機,這一記錄,一直保存著,直到大戰結束,也不曾有人打破。
所以當戈林接任這樣一支聯隊隊長時,他是無比激動的,因為作為一名德意誌飛行員,被授予這樣的榮譽,簡直就是人生的巔峰。
這支聯隊匯聚了德意誌帝國軍隊中最優秀的飛行員,僅王牌飛行員就有四五人之多,戈林帶領他們馳騁在藍天上,與協約國的飛行員交戰。
但是戰爭突然就結束了,戈林雖然不甘心,但也無可奈何。
不過他拒絕了向法國人投降的命令,他帶領自己的聯隊,飛迴德國控製區,並且以“迫降失敗”的方式,摔毀了所有戰機。
這是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也是這支英雄聯隊,最後的倔強。
之後的戈林,離開了混亂不堪的德國,前往丹麥和瑞典,依靠出色的飛行技術,擔任試飛員並做飛行表演。
1920年的初春,戈林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伴侶,卡琳.馮.福克女伯爵。
兩個人一見鍾情,接觸不久便走到了一起,但是卡琳是有夫之婦,於是經過商議,兩人決定一起迴到德國。
可以說卡琳做了巨大犧牲,此時的德國依舊混亂,戈林隻是一個退役上尉,根本無法承擔起她在瑞典那樣奢華的生活。
但是卡琳不在乎,她願意陪著戈林,與他同甘共苦。
於是戈林向魏瑪共和國提出申請,想要迴到部隊。
但是上麵並沒有批準,畢竟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不能擁有空軍,大部分王牌飛行員都從軍隊裏被趕了出來,他們不可能再讓戈林迴來。
然而考慮到戈林的身份,他們還是做出一個決定,讓戈林到慕尼黑大學學習曆史和國民經濟。
雖然感覺到憋屈,但戈林還是聽從了卡琳的建議,前往慕尼黑,投身於書本當中。
但戈林骨子裏是個軍人,他對軍隊念念不忘,對戰爭充滿不甘。
於是當他在慕尼黑國王廣場上,親眼看到希特勒的演講時,他立刻被吸引和震撼住了。
就這樣,他動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加入納粹黨,為德國的未來而“戰鬥”。
所以,他出現在納粹黨總部的門前。
戈林太惹眼了,他高大,強壯,英俊,黑色的外套襯托起他不俗的氣質,宛如一個模特,站在路口。
這讓路過的姑娘露出嬌羞的表情,也引起了守衛們的注意。
守衛們顯得有些緊張,畢竟現在的慕尼黑並不安穩,衝鋒隊可以找別人麻煩,別人一樣可以找納粹黨麻煩。
於是幾個守衛商議了一下,決定去問問清楚,他們把木棒拿在手裏,盡可能擺出一副“不好惹”的樣子。
然而衝突並沒有發生,戈林非常溫和地表明了自己的來意,他現在有些猶豫,希望能夠獲得單獨麵見希特勒的機會。
這讓守衛們為難了,希特勒是納粹黨的最高統帥,想要見他的人很多,守衛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請求。
何況他們也必須為自己“首領”的安全負責,這個英俊且強壯的青年讓他們心生敬畏,畢竟一股若有若無的殺氣,凝聚在他的眉宇間。
那是戰場上遺留下來的,隻有真正經曆炮火與生死的考驗,才會凝聚出這樣的東西。
“請問您……是不是威廉.戈林上尉。”
一名守衛突然想到了什麽,有些忐忑地問道。
“是的,我是赫爾曼.威廉.戈林,裏希特霍芬聯隊的聯隊長。”
戈林很坦然的承認了自己的身份,話音落下,那個守衛突然高興的手舞足蹈,立刻對戈林敬了一個軍禮。
經過詢問才知道,這個守衛曾在弗萊堡的空軍基地服役過,他見過一次戈林,甚至還與他說過話,隻是作為一名普通的地勤人員,戈林對這位二等兵沒有留下任何印象。
但這不妨礙這名二等兵將“戈林是誰”告訴給同伴。
就這樣,戈林被守衛們簇擁著進入納粹黨的總部,他被安排在一間休息室裏,等待希特勒的接見。
此時的希特勒,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他剛剛從盧德克帶迴來的見聞中走出來,思索該如何把納粹黨,打造成德國的法西斯黨。
結果他的思緒,被秘書打斷,剛要發火,便得知戈林來到了納粹黨總部。
“戈林……”
希特勒對這個名字似乎有印象,但是一時想不起來,這時候秘書便把戈林的情報簡單做了介紹,這讓希特勒當即從椅上站起來,興奮地衝出門去。
一個德意誌空軍上尉,一個德意誌王牌飛行員,一個德意誌戰爭英雄。
這樣的人才,他不可能放過,必須要拉入自己的麾下。
於是,當希特勒推開門,看到戈林的第一眼,他便認定,這個英俊,帥氣,高大,強壯的男人,將是自己未來的巨大助力。
“非常抱歉打擾到您,但是我真的很猶豫和困惑,因為我不確定,我來到這裏,是否會得到我想要的。”
簡單的寒暄和自我介紹後,戈林說出了自己要麵見希特勒的原因。
“請問您的困惑和猶豫是什麽?”
希特勒微笑著問道,他此刻的樣子,顯得極為隨和,與演講時的亢奮和激動,形成強烈的反差。
“我不知道加入一個我不了解的政黨,是否會成為一個好的選擇。”
戈林露出困惑的神情,他對納粹黨一無所知,來到這裏,更多是一時興起。
“那麽我問你,你是如何看待《凡爾賽和約》的。”
希特勒淡淡問道,語氣沒有絲毫情緒。
“那不是一個平等的和約,是套在德意誌脖子上的枷鎖。”
聽到《凡爾賽和約》,戈林顯得有些激動,作為一名軍人,一個王牌飛行員,一個聯隊的聯隊長,他對這份和約,充滿了憎恨和厭惡。
“那麽我再問你,你是如何看待猶太人和布爾斯維克主義者的。”
希特勒笑了,這個笑容,帶著一絲開心。
“他們毀了德意誌,毀了本來應該贏得的勝利。”
戈林站起身,他揮舞著拳頭,反應高亢而激烈。
“很好,我現在就告訴你,納粹黨是什麽。
我們都是普通人,我,阿道夫.希特勒,曾經和閣下一樣,戰鬥在帝國的最前沿。
我們曾經踢翻了法國人,打爆了英國人,但是我們卻沒有贏得勝利。
原因是什麽?
很簡單,那就是背叛。
我們的勝利被奪走了,因為那些猶太人,他們在後方破壞著一切,導致我們無法繼續戰鬥下去。
而那些布爾什維克主義者,又蠱惑了水兵,那些11月的罪人,他們的槍口炮口沒有瞄準法國人,反而對準了我們。
我們就這樣失去了這場戰爭。
接著,德意誌被迫簽下屈辱的和約,猶太人控製著柏林,他們瘋狂吸食著人民的血汗,整個國家,都身處水深火熱中。
我們,納粹黨,就是為了反對《凡爾賽和約》,為了驅逐那些猶太人,為了讓這個國家重新恢複榮光,而建立起來的。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走出去,隨便拉住一個黨員,問他是為了什麽加入納粹黨的。
他們會告訴你答案,你猶豫和困惑的答案。”
希特勒時而激動,時而平緩的說著,戈林在他的聲音中感到了振奮,是的,他一直追尋的東西,不就是這樣的麽。
反對《凡爾賽和約》,恢複德意誌的軍事力量。
恢複德意誌優秀和偉大的空軍部隊。
他無數次在夢中駕駛戰機,翱翔在藍天白雲之上,他的身邊是自己的戰友,那些與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為了德意誌而戰的優秀飛行員。
他們穿越高射炮交織出來的火線,在敵人頭上,扔下一枚枚炸彈。
看呐,敵機出現了,於是他們調轉方向,結成戰鬥隊形,與敵人廝殺。
機槍噴吐出火舌,一架敵機被擊落了,冒著滾滾黑煙,向著地麵墜落。
戈林揮舞雙臂,他又幹掉了一架敵機,但是迴過頭,卻發現隊友們全都不見了。
戰爭以屈辱的方式結束了,他孤獨地站在街頭,看著牆上的布爾斯維克標語,陷入了茫然。
這時候,夢醒了,他感覺眼眶濕潤,摸了摸,發現自己竟然流下了淚水。
“我是一名軍人,一名光榮的德意誌軍人。
我寧願戰死,也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屈辱。”
戈林對著希特勒敬了一個軍禮,他不再迷茫和猶豫,他願意加入納粹黨,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戰。
“歡迎你,我親愛的戈林上尉,讓我們一起,帶領德意誌,恢複曾經的榮光。”
希特勒沒有還禮,雖然他也曾是一名士兵,但是他知道,當他脫下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有資格,做出那樣的舉動。
所以他給了戈林一個擁抱,並且拍打他的後背。
這個天賜的瑰寶,被希特勒收入囊中,幾乎在同一天,他就把戈林介紹給了羅姆和衝鋒隊的高級成員。
而戈林也沒有辜負希特勒,他迅速投入對衝鋒隊的建設中,他把所有的熱情,都留給了這個暴力組織,把他們打造成一支“鐵軍”,等待“爆發”的那一刻。
然而在這個秋天,巴伐利亞並沒有迎來爆發,反而在意大利,“爆發”了。
他是戈林,德意誌帝國的戰爭英雄。
赫爾曼.威廉.戈林,德意誌帝國空軍王牌飛行員,“大鐵十字勳章”獲得者,德意誌帝國空軍的驕傲。
作為大戰最亮眼的飛行員之一,戈林的名字曾響徹德意誌帝國,甚至市麵上還出現他的照片售賣。
那時候的戈林意氣風發,他出任了第一戰鬥機聯隊隊長。
這是一支擁有光榮傳統的聯隊,因為第一任隊長是德意誌傳奇英雄“紅男爵”——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男爵。
在大戰中,紅男爵曾是所有交戰國飛行員憧憬的對象,他一共擊落了80餘架敵機,這一記錄,一直保存著,直到大戰結束,也不曾有人打破。
所以當戈林接任這樣一支聯隊隊長時,他是無比激動的,因為作為一名德意誌飛行員,被授予這樣的榮譽,簡直就是人生的巔峰。
這支聯隊匯聚了德意誌帝國軍隊中最優秀的飛行員,僅王牌飛行員就有四五人之多,戈林帶領他們馳騁在藍天上,與協約國的飛行員交戰。
但是戰爭突然就結束了,戈林雖然不甘心,但也無可奈何。
不過他拒絕了向法國人投降的命令,他帶領自己的聯隊,飛迴德國控製區,並且以“迫降失敗”的方式,摔毀了所有戰機。
這是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也是這支英雄聯隊,最後的倔強。
之後的戈林,離開了混亂不堪的德國,前往丹麥和瑞典,依靠出色的飛行技術,擔任試飛員並做飛行表演。
1920年的初春,戈林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伴侶,卡琳.馮.福克女伯爵。
兩個人一見鍾情,接觸不久便走到了一起,但是卡琳是有夫之婦,於是經過商議,兩人決定一起迴到德國。
可以說卡琳做了巨大犧牲,此時的德國依舊混亂,戈林隻是一個退役上尉,根本無法承擔起她在瑞典那樣奢華的生活。
但是卡琳不在乎,她願意陪著戈林,與他同甘共苦。
於是戈林向魏瑪共和國提出申請,想要迴到部隊。
但是上麵並沒有批準,畢竟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不能擁有空軍,大部分王牌飛行員都從軍隊裏被趕了出來,他們不可能再讓戈林迴來。
然而考慮到戈林的身份,他們還是做出一個決定,讓戈林到慕尼黑大學學習曆史和國民經濟。
雖然感覺到憋屈,但戈林還是聽從了卡琳的建議,前往慕尼黑,投身於書本當中。
但戈林骨子裏是個軍人,他對軍隊念念不忘,對戰爭充滿不甘。
於是當他在慕尼黑國王廣場上,親眼看到希特勒的演講時,他立刻被吸引和震撼住了。
就這樣,他動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加入納粹黨,為德國的未來而“戰鬥”。
所以,他出現在納粹黨總部的門前。
戈林太惹眼了,他高大,強壯,英俊,黑色的外套襯托起他不俗的氣質,宛如一個模特,站在路口。
這讓路過的姑娘露出嬌羞的表情,也引起了守衛們的注意。
守衛們顯得有些緊張,畢竟現在的慕尼黑並不安穩,衝鋒隊可以找別人麻煩,別人一樣可以找納粹黨麻煩。
於是幾個守衛商議了一下,決定去問問清楚,他們把木棒拿在手裏,盡可能擺出一副“不好惹”的樣子。
然而衝突並沒有發生,戈林非常溫和地表明了自己的來意,他現在有些猶豫,希望能夠獲得單獨麵見希特勒的機會。
這讓守衛們為難了,希特勒是納粹黨的最高統帥,想要見他的人很多,守衛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請求。
何況他們也必須為自己“首領”的安全負責,這個英俊且強壯的青年讓他們心生敬畏,畢竟一股若有若無的殺氣,凝聚在他的眉宇間。
那是戰場上遺留下來的,隻有真正經曆炮火與生死的考驗,才會凝聚出這樣的東西。
“請問您……是不是威廉.戈林上尉。”
一名守衛突然想到了什麽,有些忐忑地問道。
“是的,我是赫爾曼.威廉.戈林,裏希特霍芬聯隊的聯隊長。”
戈林很坦然的承認了自己的身份,話音落下,那個守衛突然高興的手舞足蹈,立刻對戈林敬了一個軍禮。
經過詢問才知道,這個守衛曾在弗萊堡的空軍基地服役過,他見過一次戈林,甚至還與他說過話,隻是作為一名普通的地勤人員,戈林對這位二等兵沒有留下任何印象。
但這不妨礙這名二等兵將“戈林是誰”告訴給同伴。
就這樣,戈林被守衛們簇擁著進入納粹黨的總部,他被安排在一間休息室裏,等待希特勒的接見。
此時的希特勒,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他剛剛從盧德克帶迴來的見聞中走出來,思索該如何把納粹黨,打造成德國的法西斯黨。
結果他的思緒,被秘書打斷,剛要發火,便得知戈林來到了納粹黨總部。
“戈林……”
希特勒對這個名字似乎有印象,但是一時想不起來,這時候秘書便把戈林的情報簡單做了介紹,這讓希特勒當即從椅上站起來,興奮地衝出門去。
一個德意誌空軍上尉,一個德意誌王牌飛行員,一個德意誌戰爭英雄。
這樣的人才,他不可能放過,必須要拉入自己的麾下。
於是,當希特勒推開門,看到戈林的第一眼,他便認定,這個英俊,帥氣,高大,強壯的男人,將是自己未來的巨大助力。
“非常抱歉打擾到您,但是我真的很猶豫和困惑,因為我不確定,我來到這裏,是否會得到我想要的。”
簡單的寒暄和自我介紹後,戈林說出了自己要麵見希特勒的原因。
“請問您的困惑和猶豫是什麽?”
希特勒微笑著問道,他此刻的樣子,顯得極為隨和,與演講時的亢奮和激動,形成強烈的反差。
“我不知道加入一個我不了解的政黨,是否會成為一個好的選擇。”
戈林露出困惑的神情,他對納粹黨一無所知,來到這裏,更多是一時興起。
“那麽我問你,你是如何看待《凡爾賽和約》的。”
希特勒淡淡問道,語氣沒有絲毫情緒。
“那不是一個平等的和約,是套在德意誌脖子上的枷鎖。”
聽到《凡爾賽和約》,戈林顯得有些激動,作為一名軍人,一個王牌飛行員,一個聯隊的聯隊長,他對這份和約,充滿了憎恨和厭惡。
“那麽我再問你,你是如何看待猶太人和布爾斯維克主義者的。”
希特勒笑了,這個笑容,帶著一絲開心。
“他們毀了德意誌,毀了本來應該贏得的勝利。”
戈林站起身,他揮舞著拳頭,反應高亢而激烈。
“很好,我現在就告訴你,納粹黨是什麽。
我們都是普通人,我,阿道夫.希特勒,曾經和閣下一樣,戰鬥在帝國的最前沿。
我們曾經踢翻了法國人,打爆了英國人,但是我們卻沒有贏得勝利。
原因是什麽?
很簡單,那就是背叛。
我們的勝利被奪走了,因為那些猶太人,他們在後方破壞著一切,導致我們無法繼續戰鬥下去。
而那些布爾什維克主義者,又蠱惑了水兵,那些11月的罪人,他們的槍口炮口沒有瞄準法國人,反而對準了我們。
我們就這樣失去了這場戰爭。
接著,德意誌被迫簽下屈辱的和約,猶太人控製著柏林,他們瘋狂吸食著人民的血汗,整個國家,都身處水深火熱中。
我們,納粹黨,就是為了反對《凡爾賽和約》,為了驅逐那些猶太人,為了讓這個國家重新恢複榮光,而建立起來的。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走出去,隨便拉住一個黨員,問他是為了什麽加入納粹黨的。
他們會告訴你答案,你猶豫和困惑的答案。”
希特勒時而激動,時而平緩的說著,戈林在他的聲音中感到了振奮,是的,他一直追尋的東西,不就是這樣的麽。
反對《凡爾賽和約》,恢複德意誌的軍事力量。
恢複德意誌優秀和偉大的空軍部隊。
他無數次在夢中駕駛戰機,翱翔在藍天白雲之上,他的身邊是自己的戰友,那些與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為了德意誌而戰的優秀飛行員。
他們穿越高射炮交織出來的火線,在敵人頭上,扔下一枚枚炸彈。
看呐,敵機出現了,於是他們調轉方向,結成戰鬥隊形,與敵人廝殺。
機槍噴吐出火舌,一架敵機被擊落了,冒著滾滾黑煙,向著地麵墜落。
戈林揮舞雙臂,他又幹掉了一架敵機,但是迴過頭,卻發現隊友們全都不見了。
戰爭以屈辱的方式結束了,他孤獨地站在街頭,看著牆上的布爾斯維克標語,陷入了茫然。
這時候,夢醒了,他感覺眼眶濕潤,摸了摸,發現自己竟然流下了淚水。
“我是一名軍人,一名光榮的德意誌軍人。
我寧願戰死,也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屈辱。”
戈林對著希特勒敬了一個軍禮,他不再迷茫和猶豫,他願意加入納粹黨,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戰。
“歡迎你,我親愛的戈林上尉,讓我們一起,帶領德意誌,恢複曾經的榮光。”
希特勒沒有還禮,雖然他也曾是一名士兵,但是他知道,當他脫下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有資格,做出那樣的舉動。
所以他給了戈林一個擁抱,並且拍打他的後背。
這個天賜的瑰寶,被希特勒收入囊中,幾乎在同一天,他就把戈林介紹給了羅姆和衝鋒隊的高級成員。
而戈林也沒有辜負希特勒,他迅速投入對衝鋒隊的建設中,他把所有的熱情,都留給了這個暴力組織,把他們打造成一支“鐵軍”,等待“爆發”的那一刻。
然而在這個秋天,巴伐利亞並沒有迎來爆發,反而在意大利,“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