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大會在慕尼黑如期舉行,希特勒坐在台上,顯得意氣風發。
這是他的勝利,一場徹徹底底的勝利,他終於要成為納粹黨的領袖,而且是唯一的領袖,任何行動不再受人製約,再沒有人會拖他的後腿。
他不禁陷入幻想中,當這場大會結束後,他會接替德萊克斯勒,成為納粹黨的主席,而且是唯一的掌權者。
元老派那種議會式的決策方式,將從這個政黨內消失,他的個人意誌將完全淩駕於整個政黨之上。
納粹黨隻能發出一個聲音,那就是他——阿道夫.希特勒的聲音。
黨員們慢慢在台下匯聚,這是一場臨時組織的大會,按照最初設想,應該來的人不多。
但是埃卡特和羅姆出了很多力,他們在支持希特勒的黨員中不斷發出通知,讓這些人務必到會,所以當大廳坐滿時,人數接近六百人,比半年前舉辦年會時還要多。
而且今天來的不僅有納粹黨人,德國社會黨也有代表參加,他們來自奧格斯堡,是受到德萊克斯勒的邀請,老實說,他們並不知道這場大會意味著什麽。
“感謝大家能夠來參加這次特別大會,我是赫爾曼.埃塞,這次大會的主持人。”
埃塞是巴伐利亞人,與希特勒那帶有奧地利口音的德語不同,他那帶有巴伐利亞的口音,對台下的黨員來說,更加有親和力。
其實埃塞原本並不喜歡希特勒,覺得他太過古板,缺乏情趣。
相比之下,他和埃卡特走得更近,原因是他們都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是“女人”。
但是這不妨礙他被希特勒所吸引,事實上在聽過他的演說後,你很難對這個“奧地利人”不感興趣,他的激情澎湃會讓你身上的每個細胞都為之顫栗,所以,他成了希特勒的“忠犬”。
在埃塞簡單的寒暄與暖場後,大會正式開始,最先發表講話的,自然是現任黨首,德萊克斯勒。
然而今天到場的,幾乎都是希特勒的支持者,所以對於這位現任黨首,掌聲稀稀拉拉,顯然並不受歡迎。
不過唯一讓台下黨員們感到振奮的是,德萊克斯勒宣布他將辭去黨主席的位置,並推舉希特勒,成為這個政黨新的領袖。
於是,當希特勒走上講台,準備發表講話時,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甚至還有人發出歡唿。
“感謝德萊克斯勒主席的欣賞,我對他的這個決定,內心有激動,有感激,也有深深的惶恐。
眾所周知,我們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多麽的不容易,至今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見到這個政黨時的情景,那時候,我們還叫做‘工人黨’,隻是巴伐利亞地區,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黨派。”
希特勒先是表達了謙恭,隨後便開始迴憶,他初識這個政黨時的情景。
在他的描述下,工人黨在那個時候默默無聞,整個政黨的組織形式也是極為鬆散。
大家高談闊論一番,然後沒有任何行動,他們看起來不像一個政黨,而是一個茶話會,大家聚在一起,發發牢騷,僅此而已。
“當時我就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如果我們想要拯救這個飽受苦難折磨的國家,就必須團結起來,發出我們最大的聲音,去告訴民眾,去組織民眾,將那些壓迫我們,剝削我們的人掀翻,然後狠狠揍上幾拳。”
希特勒按照他一貫的演講風格在繼續著,他先是隱晦地貶低之前的“工人黨”,接著,就開始了煽動。
“為什麽我們要畏首畏尾,為什麽我們要對那些猶太人屈服。
不,我們是光榮的德意誌人,我們才是這片土地唯一的主人。
所以為了不至於納粹黨再度退化,我費盡心力,不斷去組織集會,不斷去告訴民眾,告訴這個國家的所有人,我們,納粹黨,將會帶領他們,衝破阻礙,恢複德意誌的榮光。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絕對不能再次沉淪,我們必須團結起來,隻能發出唯一的聲音。
我們要的是怒吼,而不是嘰嘰喳喳,所以我們的政黨,以後隻能有一個元首,不允許再出現那種茶話會似的商議,討論,妥協……
然後什麽都做不了。”
希特勒發出咆哮,他揮舞著拳頭,聲嘶力竭。
此時的台下,也是掌聲雷動,人們高唿著“希特勒,希特勒”在為他加油鼓勁,支持他擁有絕對的權力,成為這個政黨,唯一的領袖。
也是唯一的獨裁者。
見時機成熟,希特勒開始發表自己的獨裁者宣言,他表示自己將會鞠躬盡瘁,為這個政黨開拓光明的未來。
所以這個政黨,應該像軍隊那樣,擁有鐵一般的紀律,上級的命令,將是絕對的,下級必須服從。
與此同時,他也表示會尊重其他黨員的意見,絕對不會濫用權力,他隻是代表所有人的意誌,並非獨斷專行。
這些托詞都是政客們常用的,隻是為自己擁有的特權辯解,但不得不說,效果很不錯,至少下麵的黨員們,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從台下的歡唿與掌聲中,希特勒知道,他們所有人都支持自己,這讓希特勒感到很滿意,但是眼角餘光,卻掃到了一群“不配合的人”。
那是德國社會黨的代表,他們的臉色非常難看,原本以為這場大會能是一個突破,社會黨吞並納粹黨的突破,但是現在看來,已經不可能了。
“我們尊重其他政黨,但是我們不會與其他政黨合並。
原因很簡單,這樣會使得我們喪失自己的意誌,我們的理念將很難得到表達。
但是我們歡迎其他人並入我們,納粹黨是包容的,我們歡迎一切誌同道合者。”
這番話顯然是說給那些德國社會黨人的,語氣中略帶嘲諷,就像一個勝利者,在對失敗者炫耀。
然而希特勒的嘲諷,並沒有就此結束。
“我們發源於慕尼黑,並深深植入於這座城市。
所以我們並不打算走出去,更不會離開,我們要在這座城市繼續發展,直到贏得所有慕尼黑人的支持,才會考慮下一步。
如果你們願意留下來,在這座城市與我們一起奮鬥,那麽納粹黨是歡迎的。
但如果有人想離開,那就請現在起身吧。”
希特勒看向那些來自奧格斯堡的社會黨人,隻見這些人臉色鐵青,沉默片刻,便紛紛起身離開。
“滾蛋吧,這裏不歡迎你們。”
“滾迴奧格斯堡去,這裏是慕尼黑,納粹黨的地盤。”
“一群失敗者,你們不配與我們坐在一起。”
台下的納粹黨員,對這些社會黨人大加嘲諷,他們一邊咒罵著,一邊揮舞拳頭,做出攻擊的架勢,場麵險些失控。
“請安靜,請安靜……”
這時候在希特勒的眼神示意下,埃塞走上講台,他對著麥克風大喊,以維持會場秩序。
直到會場再度安靜下來,他才把講台讓迴給希特勒。
“現在,我們需要做出決定,納粹黨是否要成為一個鐵一般的政黨,還是迴到那種茶話會似的鬆散狀態。
我決定競選主席之位,而最後的決定權,在你們手中。
但是在投票之前,我需要重申一點,那就是我對德萊克斯勒主席的敬重,因為是他親自用一張明信片,邀請我加入這個光榮的組織,對此,我始終銘記於心。
所以即便我失敗了,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就像我剛才說過的,我隻是代表所有人的意誌,而非獨斷專行。”
希特勒再度表現出自己的謙恭,不過他也隻是做做樣子罷了,結果顯而易見,其實連投票這個環節都可以省略。
不過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在希特勒發言結束後,埃塞走上講台,他宣布,開始投票。
整個過程井然有序,而結果毫無懸念,543票讚成,1票反對。
希特勒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也是意料之中的,但他還是感到奇怪,那唯一的反對票,來自於誰。
十有八九,是元老派中的一員,畢竟連德萊克斯勒本人,都投下了讚成票。
不過這沒關係,希特勒早就做好打算,當自己大權在握時,就把那些元老派掃進垃圾堆,他們以後隻會成為吉祥物,不可能在黨內給自己造成任何阻礙。
隨著埃塞宣布投票結果,希特勒正式成為納粹黨的主席,台下的支持者高喊口號,他們認為這是自己的勝利。
但希特勒知道,他不過是利用這些人罷了,他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權力,他要對納粹黨,進行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
黨內的精英團隊,幾乎都站在他這邊,所以他要做的,就是人盡其用,把他們組織起來,建立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集權圈子。
此時的希特勒,獨自站在台上,他看著那些歡唿的黨員們,一個龐大的計劃,已經在心中隱隱成形。
納粹黨,將會在他的領導下,發生質變,不再類似其他任何政黨,而是走自己設定好的一條路。
一條由獨裁者帶領下的道路。
這是他的勝利,一場徹徹底底的勝利,他終於要成為納粹黨的領袖,而且是唯一的領袖,任何行動不再受人製約,再沒有人會拖他的後腿。
他不禁陷入幻想中,當這場大會結束後,他會接替德萊克斯勒,成為納粹黨的主席,而且是唯一的掌權者。
元老派那種議會式的決策方式,將從這個政黨內消失,他的個人意誌將完全淩駕於整個政黨之上。
納粹黨隻能發出一個聲音,那就是他——阿道夫.希特勒的聲音。
黨員們慢慢在台下匯聚,這是一場臨時組織的大會,按照最初設想,應該來的人不多。
但是埃卡特和羅姆出了很多力,他們在支持希特勒的黨員中不斷發出通知,讓這些人務必到會,所以當大廳坐滿時,人數接近六百人,比半年前舉辦年會時還要多。
而且今天來的不僅有納粹黨人,德國社會黨也有代表參加,他們來自奧格斯堡,是受到德萊克斯勒的邀請,老實說,他們並不知道這場大會意味著什麽。
“感謝大家能夠來參加這次特別大會,我是赫爾曼.埃塞,這次大會的主持人。”
埃塞是巴伐利亞人,與希特勒那帶有奧地利口音的德語不同,他那帶有巴伐利亞的口音,對台下的黨員來說,更加有親和力。
其實埃塞原本並不喜歡希特勒,覺得他太過古板,缺乏情趣。
相比之下,他和埃卡特走得更近,原因是他們都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是“女人”。
但是這不妨礙他被希特勒所吸引,事實上在聽過他的演說後,你很難對這個“奧地利人”不感興趣,他的激情澎湃會讓你身上的每個細胞都為之顫栗,所以,他成了希特勒的“忠犬”。
在埃塞簡單的寒暄與暖場後,大會正式開始,最先發表講話的,自然是現任黨首,德萊克斯勒。
然而今天到場的,幾乎都是希特勒的支持者,所以對於這位現任黨首,掌聲稀稀拉拉,顯然並不受歡迎。
不過唯一讓台下黨員們感到振奮的是,德萊克斯勒宣布他將辭去黨主席的位置,並推舉希特勒,成為這個政黨新的領袖。
於是,當希特勒走上講台,準備發表講話時,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甚至還有人發出歡唿。
“感謝德萊克斯勒主席的欣賞,我對他的這個決定,內心有激動,有感激,也有深深的惶恐。
眾所周知,我們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多麽的不容易,至今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見到這個政黨時的情景,那時候,我們還叫做‘工人黨’,隻是巴伐利亞地區,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黨派。”
希特勒先是表達了謙恭,隨後便開始迴憶,他初識這個政黨時的情景。
在他的描述下,工人黨在那個時候默默無聞,整個政黨的組織形式也是極為鬆散。
大家高談闊論一番,然後沒有任何行動,他們看起來不像一個政黨,而是一個茶話會,大家聚在一起,發發牢騷,僅此而已。
“當時我就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如果我們想要拯救這個飽受苦難折磨的國家,就必須團結起來,發出我們最大的聲音,去告訴民眾,去組織民眾,將那些壓迫我們,剝削我們的人掀翻,然後狠狠揍上幾拳。”
希特勒按照他一貫的演講風格在繼續著,他先是隱晦地貶低之前的“工人黨”,接著,就開始了煽動。
“為什麽我們要畏首畏尾,為什麽我們要對那些猶太人屈服。
不,我們是光榮的德意誌人,我們才是這片土地唯一的主人。
所以為了不至於納粹黨再度退化,我費盡心力,不斷去組織集會,不斷去告訴民眾,告訴這個國家的所有人,我們,納粹黨,將會帶領他們,衝破阻礙,恢複德意誌的榮光。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絕對不能再次沉淪,我們必須團結起來,隻能發出唯一的聲音。
我們要的是怒吼,而不是嘰嘰喳喳,所以我們的政黨,以後隻能有一個元首,不允許再出現那種茶話會似的商議,討論,妥協……
然後什麽都做不了。”
希特勒發出咆哮,他揮舞著拳頭,聲嘶力竭。
此時的台下,也是掌聲雷動,人們高唿著“希特勒,希特勒”在為他加油鼓勁,支持他擁有絕對的權力,成為這個政黨,唯一的領袖。
也是唯一的獨裁者。
見時機成熟,希特勒開始發表自己的獨裁者宣言,他表示自己將會鞠躬盡瘁,為這個政黨開拓光明的未來。
所以這個政黨,應該像軍隊那樣,擁有鐵一般的紀律,上級的命令,將是絕對的,下級必須服從。
與此同時,他也表示會尊重其他黨員的意見,絕對不會濫用權力,他隻是代表所有人的意誌,並非獨斷專行。
這些托詞都是政客們常用的,隻是為自己擁有的特權辯解,但不得不說,效果很不錯,至少下麵的黨員們,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從台下的歡唿與掌聲中,希特勒知道,他們所有人都支持自己,這讓希特勒感到很滿意,但是眼角餘光,卻掃到了一群“不配合的人”。
那是德國社會黨的代表,他們的臉色非常難看,原本以為這場大會能是一個突破,社會黨吞並納粹黨的突破,但是現在看來,已經不可能了。
“我們尊重其他政黨,但是我們不會與其他政黨合並。
原因很簡單,這樣會使得我們喪失自己的意誌,我們的理念將很難得到表達。
但是我們歡迎其他人並入我們,納粹黨是包容的,我們歡迎一切誌同道合者。”
這番話顯然是說給那些德國社會黨人的,語氣中略帶嘲諷,就像一個勝利者,在對失敗者炫耀。
然而希特勒的嘲諷,並沒有就此結束。
“我們發源於慕尼黑,並深深植入於這座城市。
所以我們並不打算走出去,更不會離開,我們要在這座城市繼續發展,直到贏得所有慕尼黑人的支持,才會考慮下一步。
如果你們願意留下來,在這座城市與我們一起奮鬥,那麽納粹黨是歡迎的。
但如果有人想離開,那就請現在起身吧。”
希特勒看向那些來自奧格斯堡的社會黨人,隻見這些人臉色鐵青,沉默片刻,便紛紛起身離開。
“滾蛋吧,這裏不歡迎你們。”
“滾迴奧格斯堡去,這裏是慕尼黑,納粹黨的地盤。”
“一群失敗者,你們不配與我們坐在一起。”
台下的納粹黨員,對這些社會黨人大加嘲諷,他們一邊咒罵著,一邊揮舞拳頭,做出攻擊的架勢,場麵險些失控。
“請安靜,請安靜……”
這時候在希特勒的眼神示意下,埃塞走上講台,他對著麥克風大喊,以維持會場秩序。
直到會場再度安靜下來,他才把講台讓迴給希特勒。
“現在,我們需要做出決定,納粹黨是否要成為一個鐵一般的政黨,還是迴到那種茶話會似的鬆散狀態。
我決定競選主席之位,而最後的決定權,在你們手中。
但是在投票之前,我需要重申一點,那就是我對德萊克斯勒主席的敬重,因為是他親自用一張明信片,邀請我加入這個光榮的組織,對此,我始終銘記於心。
所以即便我失敗了,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就像我剛才說過的,我隻是代表所有人的意誌,而非獨斷專行。”
希特勒再度表現出自己的謙恭,不過他也隻是做做樣子罷了,結果顯而易見,其實連投票這個環節都可以省略。
不過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在希特勒發言結束後,埃塞走上講台,他宣布,開始投票。
整個過程井然有序,而結果毫無懸念,543票讚成,1票反對。
希特勒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也是意料之中的,但他還是感到奇怪,那唯一的反對票,來自於誰。
十有八九,是元老派中的一員,畢竟連德萊克斯勒本人,都投下了讚成票。
不過這沒關係,希特勒早就做好打算,當自己大權在握時,就把那些元老派掃進垃圾堆,他們以後隻會成為吉祥物,不可能在黨內給自己造成任何阻礙。
隨著埃塞宣布投票結果,希特勒正式成為納粹黨的主席,台下的支持者高喊口號,他們認為這是自己的勝利。
但希特勒知道,他不過是利用這些人罷了,他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權力,他要對納粹黨,進行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
黨內的精英團隊,幾乎都站在他這邊,所以他要做的,就是人盡其用,把他們組織起來,建立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集權圈子。
此時的希特勒,獨自站在台上,他看著那些歡唿的黨員們,一個龐大的計劃,已經在心中隱隱成形。
納粹黨,將會在他的領導下,發生質變,不再類似其他任何政黨,而是走自己設定好的一條路。
一條由獨裁者帶領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