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這是赤裸裸的挑釁。
我們被輕視了,他們想要從正麵擊垮我們,當著所有人的麵,狠狠抽我們的臉。”
酒館裏,希特勒將報紙用力摔在桌子上,惡狠狠的說道。
工農聯合黨發布了公告,他們將舉辦一次關於“工分”的答疑會,邀請不同意見者前往,當麵解答他們的疑問。
這件事得到了巴伐利亞當局的認可,他們將會派遣代表親赴會場,充當見證人的角色。
同時還有多家媒體的記者同去,工農聯合黨的排場很大,他們一口氣在數家報紙上刊登了廣告,大有“決戰”的架勢。
“沒關係,我們還有很多牌可以打,既然他們決定大張旗鼓的主動出擊,那麽我們接招就是了。”
埃卡特喝了一口啤酒,打著飽嗝說道,在他看來,這也是一次機會。
宣傳納粹黨的機會。
是的,納粹黨,這是他們為了方便宣傳而選用的簡稱,畢竟“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這個名字太長了,於是按照德文縮寫,便稱之為“納粹黨”。
當然,這也是一個小伎倆,希特勒和埃卡特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與黨內元老做切割,他們已經感到厭倦了,這些頑固的家夥,現在完全成了他們實現理想的絆腳石。
比如麵前的德萊克斯勒。
“但是我們沒有得到邀請,畢竟上麵說,他們需要征集意見,然後選擇參會的人。”
德萊克斯勒非常不合時宜的潑冷水,這讓一旁的希特勒很不滿。
“我們可以爭取,以黨派的名義去申請。
他們可以拒絕無名之輩的挑釁,但是不可能拒絕一個政黨。”
希特勒大聲嚷嚷著,就像埃卡特說的,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讓納粹黨大漲聲勢的機會。
“不錯,我們可以用黨派的名義做出響應,隻要掀起輿論,公開發起挑戰,那麽對方也必須響應。”
埃卡特支持希特勒的意見,畢竟他就是一個“媒體人”,知道輿論的重要性。
“可是……”
德萊克斯勒有些猶豫,畢竟他本人是個溫和的守舊派,這樣明晃晃的與另一個政黨對抗,不符合他一貫的原則。
何況這樣做,在他看來沒有好處,工農聯合黨的“工分”製度他也有所耳聞,甚至一些昔日的工友,也開始謀求加入他們。
畢竟加入工農聯合黨,就代表著未來多了一份保障,這個政黨不是侃侃而談,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事情,他們會給你介紹工作,會提供“工分”這種保值品,據說甚至還會幫你拉貸款。
老實說,德萊克斯勒本人都有些動心了,畢竟他自己也不富裕。
“沒什麽‘可是’的,我們需要應對挑戰,那些猶太人的陰謀必須被揭露,我們不能再讓人民受騙。
現在是最好的機會,我們可以當眾揭露他們醜惡的嘴臉,現場必然會有許多記者,我們的名字,將會響徹巴伐利亞,甚至整個德意誌。”
經過這麽久的相處,希特勒對德萊克斯勒已經很了解了,他知道這個保守又不善言辭的家夥在想什麽,這個時候,必須向前推一把。
“是的,我們不能讓他們再發展下去了,這個政黨明顯帶有左翼傾向,而且還是猶太人的工具,我們必須打掉他們,撕碎他們,否則人民會怎麽看我們?對得起我們當初組建政黨的承諾麽。”
埃卡特在一旁拱火,納粹黨還不夠強大,他們需要一切嶄露頭角的機會,這一次就很好,如果能夠駁倒工農聯合黨,那麽獲得的名聲,將會是海量的。
“好吧,這件事可以放到下一次的黨員大會討論,畢竟答辯會是在下周六,我們在下周三……”
德萊克斯勒感到了壓力,於是本能的想把這件事壓到下一次黨員會議,不過希特勒沒等他說完,便火冒三丈的猛拍桌子。
“來不及了,等到我們商量出結果,恐怕早就有其他人捷足先登了,別忘了,選擇權可在對方手上。”
希特勒盯著德萊克斯勒,就像一頭憤怒的獅子。
“不錯,我們需要以政黨的名義,公開宣布迎戰,這樣他們才會坐到我們麵前。”
埃卡特支持希特勒的決定,事實上他們在德萊克斯勒趕到前,已經把所有事情都商量完了。
希特勒負責主攻,埃卡特則負責敲邊鼓,他們隻需要德萊克斯勒的一句“同意”,根本不需要任何正式的通知或批準。
之前在《人民觀察家》上發布的文章,隻是一個敲門磚,目的是引起人們的興趣和社會熱度,所以埃卡特才簽上了自己的署名,等到吸引了眼球,便換希特勒上場,這樣不僅能把後者推上去,還能形成“有識之士眾多”的假象。
但是工農聯合黨的反應出乎意料,竟然不是和他們隔空打嘴仗,而是選擇麵對麵辯論。
所以兩人決定將計就計,利用工農聯合黨搭的台子,自己上去唱出好戲。
當然,他們不能以個人身份參加,這會降低他們的“身份”,所以要把納粹黨推上前台,營造起“一個睿智和正義”的黨派形象。
德萊克斯勒麵對兩人的步步緊逼,最後隻能無奈表示“支持”,這讓兩個人相視一笑,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埃卡特迅速以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名義,在《人民觀察家》報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篇幅不大,意思也很簡單。
納粹黨接受了工農聯合黨的挑戰,他們將會揭露真相,還人民一個公道。
這才是赤裸裸的挑釁,不過效果出奇的好,不僅工農聯合黨表示允許納粹黨出席答辯會,甚至同意了《人民觀察家》派遣自己的記者。
希特勒感到很興奮,他終於又找到了一個舞台,一連幾日,都窩在家裏做著演練,他對著鏡子不斷調整表情和動作,更是切換著各種手勢,以達到“讓人印象深刻”的效果。
房東埃爾蘭格時不時就會抬起頭,看向希特勒的房間。因為那裏總是傳來怪聲音,時而低沉,時而尖銳。
雖然好奇,但他還是耐住性子,不去打擾這個新租客。
畢竟他已經很可憐了,年近三十不僅沒有結婚,甚至連工作都沒有,隻能租下那個小房間,換成自己,恐怕也會有點兒“精神問題”。
時間就這樣飛快流逝,答辯會的時間,悄然到來。
穿著一件舊外套,希特勒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這次答辯會定在了紅橡樹酒館,距離他的住處,倒是不遠。
“原本以為會是個大地方,沒想到,竟然會是這麽一間小酒館。”
羅姆看著酒館門前熙熙攘攘的人群,露出不屑的模樣,畢竟紅橡樹酒館他曾光顧過,裏麵的空間不算很大,最多也就勉強擠下五百多人。
“畢竟猶太人都是吝嗇的,即便是帕爾那樣的富豪,也一樣會捂住自己的口袋。”
埃卡特是個堅定的反猶主義者,他會把所有事情,都和猶太人掛上鉤。
這次答辯會的錢,可是工農聯合黨掏的,並非帕爾個人出的錢,這個鍋,甩得有點兒低級。
“先不管那些了,我們還是快點兒進去,占個好位置吧。”
與羅姆和埃卡特不同,希特勒的內心此時已經被激動填滿,他恨不得現在就衝進去,將工農聯合黨的代表駁斥得體無完膚,將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自己身上。
看見這位“拯救德國的人”如此躍躍欲試,羅姆和埃卡特自然不會掃了他的興,三個人徑直前往酒館門前的登記處,填寫上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希望通過這次答辯會出名的,可不止納粹黨一家,好幾家右翼政黨,都希望通過這次答辯會揚名。
這就導致一個嚴重後果,申請的政黨太多,而會議空間又不大,於是隻能限製他們的代表人數,最後定為每個政黨,隻能派遣三個代表。
因為不是正式活動,也沒有得到黨員大會授權,所以拿到名額後,以德萊克斯勒為首的元老派,並沒有進行幹預。
於是希特勒就找來了埃卡特和羅姆,這倆人一文一武,給自己撐場麵足夠了。
進入會議廳,隻見這裏已經坐了不少人,除了前排的一群記者,剩下都是三三兩兩,顯然都是出自同一個政黨。
“社會民主黨竟然派人來了,這真稀奇。”
埃卡特是慕尼黑政治圈子裏的老油條,他的眼睛很毒辣,一眼就看到角落處的三個人。
其中一位,是社會民主黨在巴伐利亞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在如今的德意誌,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挑戰社會民主黨,他就像一個龐然大物,哪怕是在德意誌搞風搞雨的德共,也不過是從社會民主黨分離出來的左翼勢力罷了。
畢竟社會民主黨現在的黨首,正坐在柏林的總統寶座上,巴伐利亞雖然是自由州,但社會民主黨的勢力,依舊強大。
“哦,左翼也來人了。”
就在希特勒緊緊盯著那幾個社會民主黨的代表時,埃卡特又出聲了,順著他的手指望去,就見幾個男人湊在一起,似乎談論著什麽,時不時還放聲大笑。
與其他人略顯緊張的樣子截然不同。
“這個答辯會,看來吸引了不少人。”
羅姆掐著下巴,他對政治不是很懂,但是也知道,能把這些左翼和右翼同時拉到一個會議廳的情況,可是不多見。
畢竟看看前麵的那一群記者,這場會議的受關注程度,顯然非常高。
“我們絕對不能失敗,否則臉就丟大了。”
埃卡特變得嚴肅起來,他抬起手,準備拍一拍希特勒,讓他冷靜下來,給予鼓勵。
但是這手還沒搭上肩膀,就見希特勒已經開始顫抖。
仔細看去,臉上全是笑容,他的顫抖不是緊張,而是興奮。
“終於能在這些人麵前演說了,我簡直等不及了。”
希特勒自言自語的說道,嘴角上翹,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埃卡特和羅姆對視一眼,隨後也笑了,他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這個“奇才”,就是為大場麵而生的。
根本不知道怯場為何物。
我們被輕視了,他們想要從正麵擊垮我們,當著所有人的麵,狠狠抽我們的臉。”
酒館裏,希特勒將報紙用力摔在桌子上,惡狠狠的說道。
工農聯合黨發布了公告,他們將舉辦一次關於“工分”的答疑會,邀請不同意見者前往,當麵解答他們的疑問。
這件事得到了巴伐利亞當局的認可,他們將會派遣代表親赴會場,充當見證人的角色。
同時還有多家媒體的記者同去,工農聯合黨的排場很大,他們一口氣在數家報紙上刊登了廣告,大有“決戰”的架勢。
“沒關係,我們還有很多牌可以打,既然他們決定大張旗鼓的主動出擊,那麽我們接招就是了。”
埃卡特喝了一口啤酒,打著飽嗝說道,在他看來,這也是一次機會。
宣傳納粹黨的機會。
是的,納粹黨,這是他們為了方便宣傳而選用的簡稱,畢竟“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這個名字太長了,於是按照德文縮寫,便稱之為“納粹黨”。
當然,這也是一個小伎倆,希特勒和埃卡特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與黨內元老做切割,他們已經感到厭倦了,這些頑固的家夥,現在完全成了他們實現理想的絆腳石。
比如麵前的德萊克斯勒。
“但是我們沒有得到邀請,畢竟上麵說,他們需要征集意見,然後選擇參會的人。”
德萊克斯勒非常不合時宜的潑冷水,這讓一旁的希特勒很不滿。
“我們可以爭取,以黨派的名義去申請。
他們可以拒絕無名之輩的挑釁,但是不可能拒絕一個政黨。”
希特勒大聲嚷嚷著,就像埃卡特說的,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讓納粹黨大漲聲勢的機會。
“不錯,我們可以用黨派的名義做出響應,隻要掀起輿論,公開發起挑戰,那麽對方也必須響應。”
埃卡特支持希特勒的意見,畢竟他就是一個“媒體人”,知道輿論的重要性。
“可是……”
德萊克斯勒有些猶豫,畢竟他本人是個溫和的守舊派,這樣明晃晃的與另一個政黨對抗,不符合他一貫的原則。
何況這樣做,在他看來沒有好處,工農聯合黨的“工分”製度他也有所耳聞,甚至一些昔日的工友,也開始謀求加入他們。
畢竟加入工農聯合黨,就代表著未來多了一份保障,這個政黨不是侃侃而談,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事情,他們會給你介紹工作,會提供“工分”這種保值品,據說甚至還會幫你拉貸款。
老實說,德萊克斯勒本人都有些動心了,畢竟他自己也不富裕。
“沒什麽‘可是’的,我們需要應對挑戰,那些猶太人的陰謀必須被揭露,我們不能再讓人民受騙。
現在是最好的機會,我們可以當眾揭露他們醜惡的嘴臉,現場必然會有許多記者,我們的名字,將會響徹巴伐利亞,甚至整個德意誌。”
經過這麽久的相處,希特勒對德萊克斯勒已經很了解了,他知道這個保守又不善言辭的家夥在想什麽,這個時候,必須向前推一把。
“是的,我們不能讓他們再發展下去了,這個政黨明顯帶有左翼傾向,而且還是猶太人的工具,我們必須打掉他們,撕碎他們,否則人民會怎麽看我們?對得起我們當初組建政黨的承諾麽。”
埃卡特在一旁拱火,納粹黨還不夠強大,他們需要一切嶄露頭角的機會,這一次就很好,如果能夠駁倒工農聯合黨,那麽獲得的名聲,將會是海量的。
“好吧,這件事可以放到下一次的黨員大會討論,畢竟答辯會是在下周六,我們在下周三……”
德萊克斯勒感到了壓力,於是本能的想把這件事壓到下一次黨員會議,不過希特勒沒等他說完,便火冒三丈的猛拍桌子。
“來不及了,等到我們商量出結果,恐怕早就有其他人捷足先登了,別忘了,選擇權可在對方手上。”
希特勒盯著德萊克斯勒,就像一頭憤怒的獅子。
“不錯,我們需要以政黨的名義,公開宣布迎戰,這樣他們才會坐到我們麵前。”
埃卡特支持希特勒的決定,事實上他們在德萊克斯勒趕到前,已經把所有事情都商量完了。
希特勒負責主攻,埃卡特則負責敲邊鼓,他們隻需要德萊克斯勒的一句“同意”,根本不需要任何正式的通知或批準。
之前在《人民觀察家》上發布的文章,隻是一個敲門磚,目的是引起人們的興趣和社會熱度,所以埃卡特才簽上了自己的署名,等到吸引了眼球,便換希特勒上場,這樣不僅能把後者推上去,還能形成“有識之士眾多”的假象。
但是工農聯合黨的反應出乎意料,竟然不是和他們隔空打嘴仗,而是選擇麵對麵辯論。
所以兩人決定將計就計,利用工農聯合黨搭的台子,自己上去唱出好戲。
當然,他們不能以個人身份參加,這會降低他們的“身份”,所以要把納粹黨推上前台,營造起“一個睿智和正義”的黨派形象。
德萊克斯勒麵對兩人的步步緊逼,最後隻能無奈表示“支持”,這讓兩個人相視一笑,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埃卡特迅速以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名義,在《人民觀察家》報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篇幅不大,意思也很簡單。
納粹黨接受了工農聯合黨的挑戰,他們將會揭露真相,還人民一個公道。
這才是赤裸裸的挑釁,不過效果出奇的好,不僅工農聯合黨表示允許納粹黨出席答辯會,甚至同意了《人民觀察家》派遣自己的記者。
希特勒感到很興奮,他終於又找到了一個舞台,一連幾日,都窩在家裏做著演練,他對著鏡子不斷調整表情和動作,更是切換著各種手勢,以達到“讓人印象深刻”的效果。
房東埃爾蘭格時不時就會抬起頭,看向希特勒的房間。因為那裏總是傳來怪聲音,時而低沉,時而尖銳。
雖然好奇,但他還是耐住性子,不去打擾這個新租客。
畢竟他已經很可憐了,年近三十不僅沒有結婚,甚至連工作都沒有,隻能租下那個小房間,換成自己,恐怕也會有點兒“精神問題”。
時間就這樣飛快流逝,答辯會的時間,悄然到來。
穿著一件舊外套,希特勒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這次答辯會定在了紅橡樹酒館,距離他的住處,倒是不遠。
“原本以為會是個大地方,沒想到,竟然會是這麽一間小酒館。”
羅姆看著酒館門前熙熙攘攘的人群,露出不屑的模樣,畢竟紅橡樹酒館他曾光顧過,裏麵的空間不算很大,最多也就勉強擠下五百多人。
“畢竟猶太人都是吝嗇的,即便是帕爾那樣的富豪,也一樣會捂住自己的口袋。”
埃卡特是個堅定的反猶主義者,他會把所有事情,都和猶太人掛上鉤。
這次答辯會的錢,可是工農聯合黨掏的,並非帕爾個人出的錢,這個鍋,甩得有點兒低級。
“先不管那些了,我們還是快點兒進去,占個好位置吧。”
與羅姆和埃卡特不同,希特勒的內心此時已經被激動填滿,他恨不得現在就衝進去,將工農聯合黨的代表駁斥得體無完膚,將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自己身上。
看見這位“拯救德國的人”如此躍躍欲試,羅姆和埃卡特自然不會掃了他的興,三個人徑直前往酒館門前的登記處,填寫上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希望通過這次答辯會出名的,可不止納粹黨一家,好幾家右翼政黨,都希望通過這次答辯會揚名。
這就導致一個嚴重後果,申請的政黨太多,而會議空間又不大,於是隻能限製他們的代表人數,最後定為每個政黨,隻能派遣三個代表。
因為不是正式活動,也沒有得到黨員大會授權,所以拿到名額後,以德萊克斯勒為首的元老派,並沒有進行幹預。
於是希特勒就找來了埃卡特和羅姆,這倆人一文一武,給自己撐場麵足夠了。
進入會議廳,隻見這裏已經坐了不少人,除了前排的一群記者,剩下都是三三兩兩,顯然都是出自同一個政黨。
“社會民主黨竟然派人來了,這真稀奇。”
埃卡特是慕尼黑政治圈子裏的老油條,他的眼睛很毒辣,一眼就看到角落處的三個人。
其中一位,是社會民主黨在巴伐利亞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在如今的德意誌,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挑戰社會民主黨,他就像一個龐然大物,哪怕是在德意誌搞風搞雨的德共,也不過是從社會民主黨分離出來的左翼勢力罷了。
畢竟社會民主黨現在的黨首,正坐在柏林的總統寶座上,巴伐利亞雖然是自由州,但社會民主黨的勢力,依舊強大。
“哦,左翼也來人了。”
就在希特勒緊緊盯著那幾個社會民主黨的代表時,埃卡特又出聲了,順著他的手指望去,就見幾個男人湊在一起,似乎談論著什麽,時不時還放聲大笑。
與其他人略顯緊張的樣子截然不同。
“這個答辯會,看來吸引了不少人。”
羅姆掐著下巴,他對政治不是很懂,但是也知道,能把這些左翼和右翼同時拉到一個會議廳的情況,可是不多見。
畢竟看看前麵的那一群記者,這場會議的受關注程度,顯然非常高。
“我們絕對不能失敗,否則臉就丟大了。”
埃卡特變得嚴肅起來,他抬起手,準備拍一拍希特勒,讓他冷靜下來,給予鼓勵。
但是這手還沒搭上肩膀,就見希特勒已經開始顫抖。
仔細看去,臉上全是笑容,他的顫抖不是緊張,而是興奮。
“終於能在這些人麵前演說了,我簡直等不及了。”
希特勒自言自語的說道,嘴角上翹,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埃卡特和羅姆對視一眼,隨後也笑了,他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這個“奇才”,就是為大場麵而生的。
根本不知道怯場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