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個子不高,也就一米六多點兒,衣服很舊,甚至還打著補丁,但他慷慨激昂,用充滿激情和攻擊性的言語,在反駁著那位衣冠楚楚的教授。
他講的什麽,克萊沒在意,他更注意青年的長相,怎麽看都覺得似曾相識,和記憶中的“那位”很像。
青年據理力爭,站在道德的高端,以批判的語氣講著,教授明顯不是對手,一時間被說得詞窮,結結巴巴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最後隻能灰溜溜地起身逃掉了。
“你的演講非常精彩,請問你叫什麽名字,我的朋友。”
弗德爾開心的說道,畢竟這個青年人駁斥了那個教授,雖然有些內容與自己理念不合,但從結果上,也是相當於站在自己這邊的。
“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
因為演講太過亢奮,青年現在有些氣喘不勻,但他還是挺起不太高的胸脯,自豪地說道。
“我現在給他一棍子是不是能拿個諾貝爾和平獎。”
克萊穩了,這個名字實在如雷貫耳,那麽這個集會,或者這個黨派也就不用再提了,名字叫做“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
這個名字很陌生?但它之後的名字你一定聽說過——納粹黨。
所以克萊知道,自己卷入了一場曆史事件,這是小胡子政治生涯的開端,他以一場辯論的方式,開始展現出自己的“魅力”。
或許因為精神太過亢奮,他摸了摸後腦的傷口,竟然不再感覺那麽疼痛,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隻是知道,自己應該是“攤上事兒”了。
這是一次很鬆散的會議,所有人都可以暢所欲言,五花八門說什麽的都有,不過是些陳詞濫調,根本不值得去記憶。
到了尾聲,那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向與會者發出邀請,他留下名片,希望參加者,可以加入他的黨派,以推動國家的複興。
一個隻有五十多人的黨派,要推動國家複興。
在1919年,這絕對是個笑話,但在1929年,這個黨派已經成為德國的主流,並且在幾年後,徹底掌控了這個國家。
“還是給他一棒子吧,一了百了。”
克萊一手拿著名片,一手握著椅子。他在猶豫,自己是否需要突然暴起,然後掄起凳子,把那個小胡子打得頭破血流,最好當場暴斃。
這樣算不算是替全人類做了一件好事。
不過很快,他就放棄了這個想法。作為會議的組織者和黨派領袖,眼鏡兄對小胡子特別感興趣,他拉著小胡子到了一邊,熱情的交談著,旁邊還有幾個黨派成員,自己既不是蘭博,也不是黃飛鴻,根本對付不了那麽多人。
真的掄起凳子上,最後當場暴斃的隻能是自己。
何況他現在還有傷。
收好名片,克萊捂著腦袋離開了會場,他徑直迴到旅館,從皮箱夾層裏拿出為數不多的馬克,然後急匆匆趕往醫院。
手術很順利,打了少量的麻藥,然後簡單的縫合,因為戰爭,醫生們對這種外傷手術非常在行,以至於克萊從醫院離開時,他們都沒說什麽時候來複查。
當然,克萊也不太在乎這個,隻要死不了就行。
迴到旅館,克萊小心的趴在床上,他拿著那張名片,陷入深思。
不僅僅是這副身體原來的主人,現在就連自己,也開始迷茫起來。
“我該怎麽辦呢?”
克萊陷入思索,他不是這個國家的人,這個國家變成什麽樣子,他並不在乎。
但是某種使命感,卻讓他無法持續這個想法,或許是來自身體前主人的,他是一個愛國者,為了這個國家,甘願犧牲生命的那種。
“好煩,我不是一個政治家,不懂怎麽拯救一個國家,更不懂該如何拯救一個必將滅亡的國家。”
皺著眉頭,克萊不自覺的開始思索“救國之策”,但他不過是個研究生,還是物理專業的,根本不懂那些大人物們的道道。
絞盡腦汁,思來想去,克萊想得cpu都要爆了,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拿著棍子滅掉小胡子?這根本就沒用,以現在德國的狀態,小胡子不是一個,而是無數個,少了一個落榜的美術生,根本不會掀起任何波瀾,因為其他人會替代他,抱有相同想法的人走到一起,繼續踏上那條不歸路。
戰爭不可避免,根源不是德國自己,而是世界格局發展的整個趨勢,是整個世界。
德國戰後被肢解,割地賠款,民不聊生。
以至於民族主義盛行,複仇主義盛行,反猶主義盛行。
這個國家必然會走上那條路,就好像一個火藥桶,放在篝火邊上,最後的結果根本無法避免。
自己不過是個下等兵,雖然父親是外交官,但也沒什麽影響力。
而且之後的曆史走向,會全部向著深淵滑落,蔓延世界的大蕭條,宗主國與殖民地的對立,攪動歐洲格局的西班牙內戰……
戰爭不可避免,也沒有人會去阻止,事實上整個世界,都在為接下來的那場戰爭做著準備。
美國大蕭條後深陷大陸孤立主義,日本磨刀霍霍準備揮向鄰國,蘇聯經曆大清洗和蘇芬戰爭元氣大傷,英國這個攪屎棍一如既往的攪動歐陸風雲,而法國人忙著為戰爭開始打造馬奇諾防線,意大利則被某個自大狂綁上了戰車……
算了,意大利不提也罷。
“或許印度是個好去處,南美也不錯。”
本能的,克萊開始逃避,他想逃離戰爭,去一個不被卷入戰火的地方,不過很快他就覺得這很荒謬,畢竟戰爭開啟是在二十年後,到時候他都快四十歲了。
“需要錢啊,而且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克萊從“世界大事”裏抽出神來,開始審視自己,他麵對的個人問題,並不比這個國家麵對的問題要少。
第一,他缺錢,特別是在去了醫院以後,身上隻剩下幾馬克,連房租都要不夠了,再沒收入,他就隻能睡在大街上,成為一個無家可歸者。
第二,他沒有一個合適的身份,隨著停戰和後續的製裁,他很快就會從部隊裏被退伍,與家裏鬧掰了,又沒有一技之長,連生存都是問題。
第三,德國會最先進入蕭條時期,各種物價飛漲,貨幣貶值迅速,貧困人口以幾何倍數增長,社會動蕩不安。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穩穩當當的賺錢,很難。
“開局簡直是地獄難度啊,有沒有係統之類的,老爺爺也行,穿越者福利呢?我是不是主角啊,給個掛唄。”
克萊雙手合十,做出虔誠狀,但是過了許久,什麽都沒有發生。
看來他是沒有外掛了,龍傲天夢想剛萌生,就宣告破滅。
既然沒有外掛,就隻能從自身下手了,林莫凡開始盤算起自己的“武器庫”。
第一,他本身會中文,英文,稍微懂一點兒俄文,加上身體原主人的德文,還有半生不熟的法文,他的外語技能包很充沛,當個翻譯什麽的,綽綽有餘。
第二,他的“先知”屬性,作為一百年後的人,他清楚曆史的走向,也知道大型的曆史事件,所以能夠做到提前預判。
第三,這個軀體的外表還算英俊,身高一米八,典型的德國人臉型,擁有藍寶石般深邃的眼睛,金黃的頭發,堅毅的臉龐,健碩的身材,實在不行,可以找個富婆之類的,高唿“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當然,最好不要這樣,容易被自己鄙視。
第四,他是物理研究生,主攻方向是動力學,不過不是研究汽車發動機,而是更高端點兒的東西——火箭發動機。
看起來很不錯,非常高大上,而且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的神器。
千裏斬人頭,不染一滴血。
但是相對的,它太超前了,尖端技術是需要底層技術支撐的,比如火箭配件,都屬於高精尖類型,其精密程度,比飛機配件都要高出好幾個等級,以1919年的狀態,冶煉技術,加工技術,根本就無法製作這種東西。
要知道從一個物理研究生的角度去看待1919年的物理技術水平,就和普通人看原始人差不多。
“早知道會這樣,當初就該選個別的專業。”
揉著眉心,克萊不斷哀歎,他的這個專業,至少要到戰爭後期,才算稍微有點兒用處。
但那是20多年後的事情。
不管怎麽說,自己的武器包還算充裕,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將其用上。
“需要找一份工作啊,至少要在這裏活下去,否則連生存都做不到,還談什麽理想。”
一切都很現實,他擁有比大部分人都豐富的“技能包”,但是想要將其利用上,卻是個難題。
在這個時期的德國,特別是慕尼黑,不需要火箭研究員,甚至不需要一名物理學博士生。他們需要的隻是工人,是農民,是手工藝者,甚至是酒保。
思來想去,克萊覺得煩透了,錢包空空,工作看不到希望……
“算了,明天出去碰碰運氣吧,起碼解決吃飯住宿的問題。”
本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則,克萊合上眼睛,雖然煩惱,雖然輾轉反側,但是最終,他還是睡著了。
他講的什麽,克萊沒在意,他更注意青年的長相,怎麽看都覺得似曾相識,和記憶中的“那位”很像。
青年據理力爭,站在道德的高端,以批判的語氣講著,教授明顯不是對手,一時間被說得詞窮,結結巴巴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最後隻能灰溜溜地起身逃掉了。
“你的演講非常精彩,請問你叫什麽名字,我的朋友。”
弗德爾開心的說道,畢竟這個青年人駁斥了那個教授,雖然有些內容與自己理念不合,但從結果上,也是相當於站在自己這邊的。
“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
因為演講太過亢奮,青年現在有些氣喘不勻,但他還是挺起不太高的胸脯,自豪地說道。
“我現在給他一棍子是不是能拿個諾貝爾和平獎。”
克萊穩了,這個名字實在如雷貫耳,那麽這個集會,或者這個黨派也就不用再提了,名字叫做“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
這個名字很陌生?但它之後的名字你一定聽說過——納粹黨。
所以克萊知道,自己卷入了一場曆史事件,這是小胡子政治生涯的開端,他以一場辯論的方式,開始展現出自己的“魅力”。
或許因為精神太過亢奮,他摸了摸後腦的傷口,竟然不再感覺那麽疼痛,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隻是知道,自己應該是“攤上事兒”了。
這是一次很鬆散的會議,所有人都可以暢所欲言,五花八門說什麽的都有,不過是些陳詞濫調,根本不值得去記憶。
到了尾聲,那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向與會者發出邀請,他留下名片,希望參加者,可以加入他的黨派,以推動國家的複興。
一個隻有五十多人的黨派,要推動國家複興。
在1919年,這絕對是個笑話,但在1929年,這個黨派已經成為德國的主流,並且在幾年後,徹底掌控了這個國家。
“還是給他一棒子吧,一了百了。”
克萊一手拿著名片,一手握著椅子。他在猶豫,自己是否需要突然暴起,然後掄起凳子,把那個小胡子打得頭破血流,最好當場暴斃。
這樣算不算是替全人類做了一件好事。
不過很快,他就放棄了這個想法。作為會議的組織者和黨派領袖,眼鏡兄對小胡子特別感興趣,他拉著小胡子到了一邊,熱情的交談著,旁邊還有幾個黨派成員,自己既不是蘭博,也不是黃飛鴻,根本對付不了那麽多人。
真的掄起凳子上,最後當場暴斃的隻能是自己。
何況他現在還有傷。
收好名片,克萊捂著腦袋離開了會場,他徑直迴到旅館,從皮箱夾層裏拿出為數不多的馬克,然後急匆匆趕往醫院。
手術很順利,打了少量的麻藥,然後簡單的縫合,因為戰爭,醫生們對這種外傷手術非常在行,以至於克萊從醫院離開時,他們都沒說什麽時候來複查。
當然,克萊也不太在乎這個,隻要死不了就行。
迴到旅館,克萊小心的趴在床上,他拿著那張名片,陷入深思。
不僅僅是這副身體原來的主人,現在就連自己,也開始迷茫起來。
“我該怎麽辦呢?”
克萊陷入思索,他不是這個國家的人,這個國家變成什麽樣子,他並不在乎。
但是某種使命感,卻讓他無法持續這個想法,或許是來自身體前主人的,他是一個愛國者,為了這個國家,甘願犧牲生命的那種。
“好煩,我不是一個政治家,不懂怎麽拯救一個國家,更不懂該如何拯救一個必將滅亡的國家。”
皺著眉頭,克萊不自覺的開始思索“救國之策”,但他不過是個研究生,還是物理專業的,根本不懂那些大人物們的道道。
絞盡腦汁,思來想去,克萊想得cpu都要爆了,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拿著棍子滅掉小胡子?這根本就沒用,以現在德國的狀態,小胡子不是一個,而是無數個,少了一個落榜的美術生,根本不會掀起任何波瀾,因為其他人會替代他,抱有相同想法的人走到一起,繼續踏上那條不歸路。
戰爭不可避免,根源不是德國自己,而是世界格局發展的整個趨勢,是整個世界。
德國戰後被肢解,割地賠款,民不聊生。
以至於民族主義盛行,複仇主義盛行,反猶主義盛行。
這個國家必然會走上那條路,就好像一個火藥桶,放在篝火邊上,最後的結果根本無法避免。
自己不過是個下等兵,雖然父親是外交官,但也沒什麽影響力。
而且之後的曆史走向,會全部向著深淵滑落,蔓延世界的大蕭條,宗主國與殖民地的對立,攪動歐洲格局的西班牙內戰……
戰爭不可避免,也沒有人會去阻止,事實上整個世界,都在為接下來的那場戰爭做著準備。
美國大蕭條後深陷大陸孤立主義,日本磨刀霍霍準備揮向鄰國,蘇聯經曆大清洗和蘇芬戰爭元氣大傷,英國這個攪屎棍一如既往的攪動歐陸風雲,而法國人忙著為戰爭開始打造馬奇諾防線,意大利則被某個自大狂綁上了戰車……
算了,意大利不提也罷。
“或許印度是個好去處,南美也不錯。”
本能的,克萊開始逃避,他想逃離戰爭,去一個不被卷入戰火的地方,不過很快他就覺得這很荒謬,畢竟戰爭開啟是在二十年後,到時候他都快四十歲了。
“需要錢啊,而且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克萊從“世界大事”裏抽出神來,開始審視自己,他麵對的個人問題,並不比這個國家麵對的問題要少。
第一,他缺錢,特別是在去了醫院以後,身上隻剩下幾馬克,連房租都要不夠了,再沒收入,他就隻能睡在大街上,成為一個無家可歸者。
第二,他沒有一個合適的身份,隨著停戰和後續的製裁,他很快就會從部隊裏被退伍,與家裏鬧掰了,又沒有一技之長,連生存都是問題。
第三,德國會最先進入蕭條時期,各種物價飛漲,貨幣貶值迅速,貧困人口以幾何倍數增長,社會動蕩不安。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穩穩當當的賺錢,很難。
“開局簡直是地獄難度啊,有沒有係統之類的,老爺爺也行,穿越者福利呢?我是不是主角啊,給個掛唄。”
克萊雙手合十,做出虔誠狀,但是過了許久,什麽都沒有發生。
看來他是沒有外掛了,龍傲天夢想剛萌生,就宣告破滅。
既然沒有外掛,就隻能從自身下手了,林莫凡開始盤算起自己的“武器庫”。
第一,他本身會中文,英文,稍微懂一點兒俄文,加上身體原主人的德文,還有半生不熟的法文,他的外語技能包很充沛,當個翻譯什麽的,綽綽有餘。
第二,他的“先知”屬性,作為一百年後的人,他清楚曆史的走向,也知道大型的曆史事件,所以能夠做到提前預判。
第三,這個軀體的外表還算英俊,身高一米八,典型的德國人臉型,擁有藍寶石般深邃的眼睛,金黃的頭發,堅毅的臉龐,健碩的身材,實在不行,可以找個富婆之類的,高唿“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當然,最好不要這樣,容易被自己鄙視。
第四,他是物理研究生,主攻方向是動力學,不過不是研究汽車發動機,而是更高端點兒的東西——火箭發動機。
看起來很不錯,非常高大上,而且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的神器。
千裏斬人頭,不染一滴血。
但是相對的,它太超前了,尖端技術是需要底層技術支撐的,比如火箭配件,都屬於高精尖類型,其精密程度,比飛機配件都要高出好幾個等級,以1919年的狀態,冶煉技術,加工技術,根本就無法製作這種東西。
要知道從一個物理研究生的角度去看待1919年的物理技術水平,就和普通人看原始人差不多。
“早知道會這樣,當初就該選個別的專業。”
揉著眉心,克萊不斷哀歎,他的這個專業,至少要到戰爭後期,才算稍微有點兒用處。
但那是20多年後的事情。
不管怎麽說,自己的武器包還算充裕,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將其用上。
“需要找一份工作啊,至少要在這裏活下去,否則連生存都做不到,還談什麽理想。”
一切都很現實,他擁有比大部分人都豐富的“技能包”,但是想要將其利用上,卻是個難題。
在這個時期的德國,特別是慕尼黑,不需要火箭研究員,甚至不需要一名物理學博士生。他們需要的隻是工人,是農民,是手工藝者,甚至是酒保。
思來想去,克萊覺得煩透了,錢包空空,工作看不到希望……
“算了,明天出去碰碰運氣吧,起碼解決吃飯住宿的問題。”
本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則,克萊合上眼睛,雖然煩惱,雖然輾轉反側,但是最終,他還是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