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挖一個小坑
夢迴1949,列強就是用來坑的 作者:九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書桓這個大特務跟著胡振華跑了一天,等到晚上的時候,他若有所悟,說道,
“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換代,皆因土地而起,誰解決了土地問題,誰就可以成為這片大地上的統治者!振華,你解決這個問題,隻用了一天時間,堪稱世界之最!”
胡振華對他的恭維隻是嗬嗬,土地問題,哪有這麽容易解決,收繳容易分配難!
你需要詳細的統計一村一寨可耕地麵積,田地等級,人口數量,並製定公平公正的分配方案,其中,還要考慮弱勢群體,如老幼孤寡。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分配環節出了問題,不但無法獲得民心,還會惹出大亂子。
那些失去土地的地主,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他們畏於強權,不敢公開對抗,但一定會下陰招使絆子。
更何況,胡振華不可能永遠呆在這裏,他一走,那些地主老財絕對會相互串聯,曆史上就曾多次出現還鄉團。
胡振華為什麽要成立民兵,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有自保之力。
不過這些事,老胡不打算過多參與,他隻給劃定大方向。
“齊哥,土地問題隻是表象,在米國,農業人口比例隻占三成,土地大都集中在農場主手裏,為何他們沒有引發社會問題呢?”
齊書桓想了想,答道,
“因為美國工業發達,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沒錯,所以,決定社會變革的,並不是土地,而是老百姓能不能活下去。華國的老百姓絕大多數集中在農村地區,所以,把土地分配給他們,就能獲得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由於美國的人口主體並不在農業上,所以他們經常統計非農就業數據,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絕大多數人能夠用工作來養活自己,避免產生社會問題。
一旁的卡特若有所思,說道,
“胡,所以你不遺餘力地給江北的農民貸款,是在討好主流人群?”
這個想法,有點陰謀論的味道。
胡振華從未如此想過,他給農民貸款,純粹是因為前世的他也是農村出身,打工漂泊在外,永遠隻能當一個外鄉客,
農村有廣袤的土地,充沛的勞動力,還有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料,沒理由發展不起來啊。
當力有能及時,胡振華當然要嚐試做出一些改變。
卡特的話,倒是給胡振華提了個醒,他嘿嘿笑了起來,決定繼續自己黑心爛肺的資本家人設,說道,
“曆史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城鎮化是必然的趨勢,那麽,城鎮化的人口從哪裏來呢,自然是農村地區。如果老百姓在自己的家鄉過得不錯,他還會願意背井離鄉嗎?城鎮化又從何談起!”
這個思路,令卡特頗受啟發。
為什麽城鎮化是曆史的必然,是因為城市是最高效的組織形式。
許多社會機構,必須有廣大的受眾才能維持運營,比如電影院,圖書館,醫院,大學,機場……
你見過有哪個城鎮擁有電影院的。
沒有城鎮化,國家在資源配置上就會出現極大的浪費。
比如電力,如果一個個工廠分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那麽大功率輸電線路需要建設多少?大變電站又需要建設多少!
還有,自來水廠,醫院等是不是都要重複建設。
卡特拿出筆記本,在上麵寫道:支持農村企業,可以延緩城鎮化。
沒錯,隻能是延緩而非阻止,客觀規律,非人力可以阻止。
胡振華看卡特的表情,就知道這貨犯了經驗主義錯誤。
按照西方那套城鎮化理論來看研究華國,絕對要摔跟頭。因為華國的人口基數,比整個西方加起來都多。
後世的一個縣人口,比西方一個市還多。
以縣城為主體發展城鎮化,絕對沒有問題。
更何況,胡振華早就有意引導江北進行產業分工,以提高規模效益。
卡特擰上鋼筆,笑道,
“農村好啊,青山綠水,稻穀飄香,是個休閑的好地方。”
越是競爭壓力小的地方,百姓越容易不思進取。
齊書桓接茬說道,
“領事先生言之有理,老百姓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
他一直想和卡特搭話,以緩和與米國的關係,但卡特就是不想搭理他。
這次也是如此,卡特沒有任何反應,而是看向胡振華,
“胡,你強收土地,會不會激化矛盾?”
老胡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自古革命就沒有不流血的,要麽流自己的血,要麽流別人的血!利益的再分配,絕對會得罪一部分人。即使我不做,紅色方麵也會做,既然如此,我幹嘛不要這個人情?至於那些地主,秋後的螞蚱,能翻起什麽風浪!”
胡振華看向齊書桓,嚴肅說道,
“齊哥,我已經給你們打了個樣,當局如果沒有蝮蛇繞手、壯士斷腕的勇氣,黨國覆滅,隻是時間問題。你不弄死那些貪官汙吏,那些貪官汙吏就會挖空國家的根基!”
老胡又提點了一句,
“自救者,人恆救之!”
卡特終於有了點感慨,
“老百姓的願望多麽簡單,隻想有飯吃有衣穿,滿足他們很困難嗎?”
當然不困難,隻需要像胡振華一樣,把貪官汙吏扔到履帶下,碾成肉泥!
可是,如果這麽幹,鐵定要亡黨!
不這麽幹,要亡國!
當局在亡黨與亡國之間,選擇了亡國!
胡振華猶嫌事不夠大,淡淡說道,
“齊哥,通報你一件事,工業區拆走的那幾個兵工廠生產線,已經賣給了紅色方麵,你們的時間不多了!”
齊書桓看著麵無表情的卡特,心裏咯噔一下。
這意味著,出售兵工廠的事,卡特事前就知情。
當局真的被拋棄了嗎?
胡振華見齊書桓心思恍惚,開始露出獠牙,
“齊哥,你隻是一處的代處長,決定不了黨國的大政方針,我胡振華一介商賈,更不敢言國家興亡。我們雖然身份卑微,卻也知憂國憂民。請你告知上麵,所有被引渡迴工業區的貪官汙吏,都將接受人民的審判!”
胡振華拍了拍他的肩膀,
“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山走去。”
老胡的話說的雖然含蓄,但齊書桓聽懂了:胡振華要嚇唬當局,逼他做出改變!
無論是出售兵工廠,還是抓捕貪官汙吏,都可以解讀為卡特在向紅色方麵示好!
也可以解讀為對當局的拋棄!
齊書桓盯著胡振華的眼睛,問道,
“若上麵銳意革新,你當如何?”
胡振華立即說道,
“自救者,人恆救之!若我看到了上麵的決心和行動,必將全力遊說盟邦,守望相助!”
齊書桓將目光移向卡特,想從對方的表情看出一些端倪,但卡特像是石化了一樣,沒有任何表情。
齊書桓又將目光轉向胡振華,
“振華,若上麵銳意革新,你何以自處!”
胡振華嘴角露出一絲弧度,齊書桓的意思是說:當局改革後,必將重新贏得盟友的支持,到時候你怎麽辦?
胡振華打轟炸機,分田地,出售兵工廠,懲治貪官汙吏,這一係列的動作,必將引起上麵的極大反感。
當局再不濟,也是一個國家,絕不是一個小小的ta公司能相提並論的。
胡振華嘿嘿笑了起來,
“我是米國國籍,若上麵真敢動我,胡某敬他是條漢子!”
那種鄙視,赤裸裸的。
齊書桓臉上一紅,不知如何接茬。
當局畏洋人如虎,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胡振華隨手拿出一個錦盒,遞給齊書桓,
“齊哥,裏麵有個小禮物,算是我提前恭賀你將代處長的代字去掉。”
齊書桓‘偵查’出兵工廠交易,又‘調查’出米國在向紅色方麵示好。
繼而‘遊說’胡振華出麵斡旋。
憑這些功勞,足以將那個‘代’字去掉!
齊書桓猶嫌分量不夠,說道,
“能不能讓我帶幾個人走?”
胡振華搖了搖頭,
“齊哥,你要的那幾個人,才會令上麵感覺到疼痛!”
齊書桓沉默片刻,不再言語,轉身離去。
錦盒裏放著的,是一張元代曲譜,琵琶曲《十麵埋伏》。
倒是挺值錢,但寓意?
齊書桓握緊了拳頭,胡振華用這種方式告訴他: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
或者是告訴當局,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胡振華站在窗邊,目送齊書桓離開,他在腦海裏思考,當局能下定決心反腐嗎?
如果能,那可有大樂子可看了,前線的將士打又打不贏,後方還有人追究他們貪汙,走投無路,他們會怎麽選呢?
也不知道這次挖的小坑能不能埋到人。
“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換代,皆因土地而起,誰解決了土地問題,誰就可以成為這片大地上的統治者!振華,你解決這個問題,隻用了一天時間,堪稱世界之最!”
胡振華對他的恭維隻是嗬嗬,土地問題,哪有這麽容易解決,收繳容易分配難!
你需要詳細的統計一村一寨可耕地麵積,田地等級,人口數量,並製定公平公正的分配方案,其中,還要考慮弱勢群體,如老幼孤寡。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分配環節出了問題,不但無法獲得民心,還會惹出大亂子。
那些失去土地的地主,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他們畏於強權,不敢公開對抗,但一定會下陰招使絆子。
更何況,胡振華不可能永遠呆在這裏,他一走,那些地主老財絕對會相互串聯,曆史上就曾多次出現還鄉團。
胡振華為什麽要成立民兵,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有自保之力。
不過這些事,老胡不打算過多參與,他隻給劃定大方向。
“齊哥,土地問題隻是表象,在米國,農業人口比例隻占三成,土地大都集中在農場主手裏,為何他們沒有引發社會問題呢?”
齊書桓想了想,答道,
“因為美國工業發達,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沒錯,所以,決定社會變革的,並不是土地,而是老百姓能不能活下去。華國的老百姓絕大多數集中在農村地區,所以,把土地分配給他們,就能獲得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由於美國的人口主體並不在農業上,所以他們經常統計非農就業數據,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絕大多數人能夠用工作來養活自己,避免產生社會問題。
一旁的卡特若有所思,說道,
“胡,所以你不遺餘力地給江北的農民貸款,是在討好主流人群?”
這個想法,有點陰謀論的味道。
胡振華從未如此想過,他給農民貸款,純粹是因為前世的他也是農村出身,打工漂泊在外,永遠隻能當一個外鄉客,
農村有廣袤的土地,充沛的勞動力,還有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料,沒理由發展不起來啊。
當力有能及時,胡振華當然要嚐試做出一些改變。
卡特的話,倒是給胡振華提了個醒,他嘿嘿笑了起來,決定繼續自己黑心爛肺的資本家人設,說道,
“曆史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城鎮化是必然的趨勢,那麽,城鎮化的人口從哪裏來呢,自然是農村地區。如果老百姓在自己的家鄉過得不錯,他還會願意背井離鄉嗎?城鎮化又從何談起!”
這個思路,令卡特頗受啟發。
為什麽城鎮化是曆史的必然,是因為城市是最高效的組織形式。
許多社會機構,必須有廣大的受眾才能維持運營,比如電影院,圖書館,醫院,大學,機場……
你見過有哪個城鎮擁有電影院的。
沒有城鎮化,國家在資源配置上就會出現極大的浪費。
比如電力,如果一個個工廠分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那麽大功率輸電線路需要建設多少?大變電站又需要建設多少!
還有,自來水廠,醫院等是不是都要重複建設。
卡特拿出筆記本,在上麵寫道:支持農村企業,可以延緩城鎮化。
沒錯,隻能是延緩而非阻止,客觀規律,非人力可以阻止。
胡振華看卡特的表情,就知道這貨犯了經驗主義錯誤。
按照西方那套城鎮化理論來看研究華國,絕對要摔跟頭。因為華國的人口基數,比整個西方加起來都多。
後世的一個縣人口,比西方一個市還多。
以縣城為主體發展城鎮化,絕對沒有問題。
更何況,胡振華早就有意引導江北進行產業分工,以提高規模效益。
卡特擰上鋼筆,笑道,
“農村好啊,青山綠水,稻穀飄香,是個休閑的好地方。”
越是競爭壓力小的地方,百姓越容易不思進取。
齊書桓接茬說道,
“領事先生言之有理,老百姓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
他一直想和卡特搭話,以緩和與米國的關係,但卡特就是不想搭理他。
這次也是如此,卡特沒有任何反應,而是看向胡振華,
“胡,你強收土地,會不會激化矛盾?”
老胡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自古革命就沒有不流血的,要麽流自己的血,要麽流別人的血!利益的再分配,絕對會得罪一部分人。即使我不做,紅色方麵也會做,既然如此,我幹嘛不要這個人情?至於那些地主,秋後的螞蚱,能翻起什麽風浪!”
胡振華看向齊書桓,嚴肅說道,
“齊哥,我已經給你們打了個樣,當局如果沒有蝮蛇繞手、壯士斷腕的勇氣,黨國覆滅,隻是時間問題。你不弄死那些貪官汙吏,那些貪官汙吏就會挖空國家的根基!”
老胡又提點了一句,
“自救者,人恆救之!”
卡特終於有了點感慨,
“老百姓的願望多麽簡單,隻想有飯吃有衣穿,滿足他們很困難嗎?”
當然不困難,隻需要像胡振華一樣,把貪官汙吏扔到履帶下,碾成肉泥!
可是,如果這麽幹,鐵定要亡黨!
不這麽幹,要亡國!
當局在亡黨與亡國之間,選擇了亡國!
胡振華猶嫌事不夠大,淡淡說道,
“齊哥,通報你一件事,工業區拆走的那幾個兵工廠生產線,已經賣給了紅色方麵,你們的時間不多了!”
齊書桓看著麵無表情的卡特,心裏咯噔一下。
這意味著,出售兵工廠的事,卡特事前就知情。
當局真的被拋棄了嗎?
胡振華見齊書桓心思恍惚,開始露出獠牙,
“齊哥,你隻是一處的代處長,決定不了黨國的大政方針,我胡振華一介商賈,更不敢言國家興亡。我們雖然身份卑微,卻也知憂國憂民。請你告知上麵,所有被引渡迴工業區的貪官汙吏,都將接受人民的審判!”
胡振華拍了拍他的肩膀,
“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山走去。”
老胡的話說的雖然含蓄,但齊書桓聽懂了:胡振華要嚇唬當局,逼他做出改變!
無論是出售兵工廠,還是抓捕貪官汙吏,都可以解讀為卡特在向紅色方麵示好!
也可以解讀為對當局的拋棄!
齊書桓盯著胡振華的眼睛,問道,
“若上麵銳意革新,你當如何?”
胡振華立即說道,
“自救者,人恆救之!若我看到了上麵的決心和行動,必將全力遊說盟邦,守望相助!”
齊書桓將目光移向卡特,想從對方的表情看出一些端倪,但卡特像是石化了一樣,沒有任何表情。
齊書桓又將目光轉向胡振華,
“振華,若上麵銳意革新,你何以自處!”
胡振華嘴角露出一絲弧度,齊書桓的意思是說:當局改革後,必將重新贏得盟友的支持,到時候你怎麽辦?
胡振華打轟炸機,分田地,出售兵工廠,懲治貪官汙吏,這一係列的動作,必將引起上麵的極大反感。
當局再不濟,也是一個國家,絕不是一個小小的ta公司能相提並論的。
胡振華嘿嘿笑了起來,
“我是米國國籍,若上麵真敢動我,胡某敬他是條漢子!”
那種鄙視,赤裸裸的。
齊書桓臉上一紅,不知如何接茬。
當局畏洋人如虎,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胡振華隨手拿出一個錦盒,遞給齊書桓,
“齊哥,裏麵有個小禮物,算是我提前恭賀你將代處長的代字去掉。”
齊書桓‘偵查’出兵工廠交易,又‘調查’出米國在向紅色方麵示好。
繼而‘遊說’胡振華出麵斡旋。
憑這些功勞,足以將那個‘代’字去掉!
齊書桓猶嫌分量不夠,說道,
“能不能讓我帶幾個人走?”
胡振華搖了搖頭,
“齊哥,你要的那幾個人,才會令上麵感覺到疼痛!”
齊書桓沉默片刻,不再言語,轉身離去。
錦盒裏放著的,是一張元代曲譜,琵琶曲《十麵埋伏》。
倒是挺值錢,但寓意?
齊書桓握緊了拳頭,胡振華用這種方式告訴他: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
或者是告訴當局,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胡振華站在窗邊,目送齊書桓離開,他在腦海裏思考,當局能下定決心反腐嗎?
如果能,那可有大樂子可看了,前線的將士打又打不贏,後方還有人追究他們貪汙,走投無路,他們會怎麽選呢?
也不知道這次挖的小坑能不能埋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