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這個新漢廢帝死前最後的一瞬間在想些什麽。
或許是他龍椅上風雲跌宕的一生,或許是他童年時為數不多的玩伴,也不知是否會為曾經的所做所為而後悔。
帝王總是鐵石心腸。
他死的那一日,異族的皇帝將有關章瓔的一切大白天下。
異族的政權無須維護曾經漢室的威嚴,新的皇帝不怕將舊的皇帝從神壇拉下,耶律德讓修訂史本,他將那個忍辱負重的閹宦所做一切昭告山河,隨之而來的是讀書人心目中的神祇章榮海名聲掃地,腐爛的舊皇室被清流一眾批判,人們無法想象一個年輕的孩子被卷入腥風血雨的黨爭之後為朝廷和百姓所做的一切,可惜當年審判過章瓔的衛琴與王寅都已死去,隻剩下一個明軻老淚縱橫,感慨一句“章家門下無小人”,之後便一病不起。朝野上下的年輕士子紛紛為他立傳做碑,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是曾經高高在上辱罵過章瓔的人,真相大白之際方明自己的卑劣所在。
而這一切都與章瓔無關了。
耶律德讓做了他能為章瓔所能做的一切。
骨左問過他,為什麽忽然賜死了李徵,耶律德讓發出一聲歎息,“忽然覺得,讓他去死,才算是對得起章瓔,李徵活著一日,章瓔便一日不能痛快地活。”
骨左似懂非懂。
耶律德讓沒有再多做解釋。
隻有靠近過章瓔的人才知道他有多好。
那時候,章瓔被救了過來。
戚淮卻已經因流血過多險些死去,是半途醒來的章瓔喚醒戚淮求生的意誌,戚淮順勢運起內力將全身的蠱毒逼至右臂一側橫刀截斷,祝泠子醫術高明,險險保住了二人的性命。
章瓔想讓戚淮活著。
於是戚淮即便斷了一條胳膊,也要活下來。
蕭烈終於放了手。
連耶律德讓也不得不放了手。
他想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章瓔,隻要章瓔還活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裏護他不住。
而那戚淮,斷了手臂,就像猛虎沒了爪牙,有章瓔在側,也不用擔心再生波瀾。
章瓔和戚淮離開了長安城。
從此以後他們與被埋葬的一切再無幹係。
他們走的那一日天上下著潔白的雪,互相攙扶上了馬車,或許會在大漠看孤煙,或許會在橋上看流水,世上人來人往,再想遇著那兩個人,要等到將來去下地府。
蕭烈至今未娶,夜夜飲酒,活生生過著廢人似的日子,蕭山小小年紀扛起了蕭家的擔子,也許偶爾還會想起淒慘死在宮中的李宴,但白駒過隙,鬥轉星移,沒有誰會永遠記住另一個人。
章瓔與戚淮離開後的第二天,祝泠子帶著西木也來辭行。
耶律德讓問他一句與他醫術無關的話,“神醫對章瓔這樣盡心盡力,日夜守護,是否也有別的心思?”
談及章瓔,祝泠子神情竟有些溫柔,“天下既有了新的世道,他也該有自己新的人生。”
耶律德讓追問,“神醫不願追隨他而去?”
卻被祝泠子反問,“陛下為何不追隨他而去?”
耶律德讓沉默後道,“我自有我所珍重的。”
他肩負王族的使命,已挑起天下的重擔。
耶律德讓不再是過去那個章瓔眼中的浮躁少年,他是天生的王者,曠世的雄主。
祝泠子笑了,“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心中有他,日日看到他與日日不見他,究竟有什麽區別呢?”
耶律德讓笑了聲, “神醫通透。”
後來,他們都走了。
他們走了三年了。
蕭烈的心也死了三年,往後也將繼續埋下去,若不出意外,會一直埋進去墳墓。
祝蔚你看他瀟灑自如,說到底黯然神傷的時候不會顯露人前。
見他四處找的姑娘們,不同的五官拚拚湊湊,也能湊出來一張熟悉的臉。
而自己的心呢?
他可以強行留下章瓔,但已經不忍心了。
他活著一日,便用他的土地庇佑著章瓔一日。
又過了一段日子,天幹物燥,一道閃電劈裂了暴君李景的墓地。
官府去修繕的時候,去的官員下了地宮開棺,當場變了臉色,悄悄進宮稟告新帝,新帝也跟著變了臉色,第二日那開館的官員一行死於非命。
即便是耶律德讓身邊的骨左骨右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傳聞耶律德讓隻對當朝將軍祝蔚吐露過一些真相。蕭烈自暴自棄之後,祝蔚總攬兵馬大權。
祝蔚聞之後,也隻是將被劈開的墓地重兵圍起,直到地宮重新修繕完畢。
沒有人知道永元三年的那一場山火引發的劈棺代表著什麽,即便是許多野史雜七雜八的猜測都無法將全部的疑問彌補。
因朝廷的人隻會欲蓋彌彰,所以才會有許多宮廷秘聞流傳市井,真真假假無人可分辨。
第173章
在江南的邊陲小鎮,新搬來了一戶人家。
一位體弱的公子,一個獨臂的武夫。
他們有些銀錢,也還年輕,帶著長安的口音,喜歡去戲園子聽戲,最喜歡聽近些日子朝野上下沸沸揚揚的那一出沉冤昭雪的戲。
一同喜歡聽戲的還有牆角的一個曬太陽的乞丐。
沒有人注意到他。
小葉是新雇來的下人。
公子姓明字禮,武夫姓寒名舟,小葉自來伺候這二位,便已經知道他們之間非同一般的關係,但他嘴巴嚴實,從沒有對外說過半個字。
這一天兩個主子照常去戲園子聽戲。
“你身子從離開那姓祝的後便一直不好,我心裏掛念,要不過幾日再尋他過來看看?”
“莫再勞師動眾,餘毒已清,能有今日造化,已經是上天厚待了。”
“當年我本以為你我一同去了,也是好事,如今竟能雙雙活下來,今後見佛便拜,見神便跪,也不知是否能償還得了這厚重的人情。”
放下屠刀易,立地成佛難。
小葉聽那病弱公子歎息一聲,“讓你變成廢人,是我考慮不周了。”
對方卻用僅剩下的手捂住他的嘴,“莫再胡言亂語了,戚淮已死在了戰場上,現在的戚寒舟因你存在,你讓他生他便生,你讓他死他便死。”
說得輕巧,但戚淮生性驕傲自負,當年寧可忍受數年蠱蟲折磨也不願斷肢求生,如今為了章瓔自斷一臂活下來,已是死了一迴。
對戚淮這樣的人來說,做一個殘疾的廢人,倒不如讓他死在戰場上。
可他從來不在章瓔麵前多說半個字。
戚淮已經想得十分透徹了。
不過是斷了一隻胳膊一一
他什麽都不要了。
他為章瓔而來,甚至從少年的時候便堅定選擇了章瓔。
隻是那時候到底還年輕,犯下了一輩子無法挽迴的錯誤。
如今用一隻胳膊換來章瓔的眼淚,他已別無他求。
“前些日子李景那暴君的墓被劈開了,後來便派了祝蔚去守著,明禮,非我疑心,隻是這無論如何,都像出了事。”
“我亦不知,當年我親自下了五石散,眼看著他服下去暴斃,實在想不來如何才能金蟬脫殼。希望並非我想象的那樣。”
若當真如他想象的那樣,李景此人未免太可怕了些。
李景做了暴君,殺了萬民,逼迫著自己的兒子揭竿而起反了,當上了皇帝,但他又深知自己的兒子沒有長遠的目光,而恰逢北遼出現雄主,虎視眈眈,最終一切也如李景所料,他們漢國的江山拱手送了遼人。
李徵以為自己贏了,卻沒有想到,他的父親連他要亡於遼人之手都在死前算計了個清楚明白!
那個瘋子一一
或許因為厭倦,又或許因為憎恨,李景一直想讓李氏江山滅亡。
如果那李景的陵墓中當真是一座空棺,那李景本人此刻或許便在某個角落裏驗收自己一手促成的結果。
章瓔無法想明白,李景是如何從他手中死裏逃生並隱姓埋名這麽多年。
但緊接著,他想起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
當年他的確親自在五石散中下了毒,可倘若李景對自己早有防備,暗中調包了藥材,或者做了別的手腳,最後又演一出中毒身亡的戲給自己看,他章瓔反而成了確認李景此人已死的人證了!許多人包括李徵也一樣,因為章瓔而對李景的死深信不疑!
李景的喪事由李徵一手操辦,若是服用什麽暫時閉氣的藥物下了地宮,那地宮四處通達,李景假死醒來從一開始在地宮中留好的暗門中逃出去簡直易如反掌!
章瓔心髒怦怦直跳。
他不敢再往更加不可思議的方向去想了。
他希望自己所思所慮都是多心。
戚淮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忍不住安慰,“或許不是你想的那樣,祝蔚被派去守陵,或許地宮中發現了別的東西,倘若是什麽價值連城的陪葬,又或許是別的,未必就是你想的那種可能,那暴君是人又不是神,還能從棺材裏爬出來不成?既然是你親自做的事,便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
章瓔這才在他的緩慢勸說下安了,苦笑道,“我總是想的太多。”
戚淮攬了攬他的肩膀,“明年,我陪你去阿裏圖,咱們去給小宴上墳罷。”
章瓔默不作聲。
小宴到現在還埋在他鄉,但好再已經沒有人能打擾他了。
章瓔直到現在都不敢去迴想他與小宴在遼宮中經曆的那噩夢般的一夜。
遼宮中的那二位一一
他窮極一生也不想再見到了。
“明禮,我總是在想,當年若是沒有那麽多誤會,你我之間會變成什麽樣?”
章瓔定定瞧著戚淮,搖頭道,“沒有如果,那時候的你不會聽我解釋,再迴頭一百遍,依然不會。”
戚淮苦笑。
或許是他龍椅上風雲跌宕的一生,或許是他童年時為數不多的玩伴,也不知是否會為曾經的所做所為而後悔。
帝王總是鐵石心腸。
他死的那一日,異族的皇帝將有關章瓔的一切大白天下。
異族的政權無須維護曾經漢室的威嚴,新的皇帝不怕將舊的皇帝從神壇拉下,耶律德讓修訂史本,他將那個忍辱負重的閹宦所做一切昭告山河,隨之而來的是讀書人心目中的神祇章榮海名聲掃地,腐爛的舊皇室被清流一眾批判,人們無法想象一個年輕的孩子被卷入腥風血雨的黨爭之後為朝廷和百姓所做的一切,可惜當年審判過章瓔的衛琴與王寅都已死去,隻剩下一個明軻老淚縱橫,感慨一句“章家門下無小人”,之後便一病不起。朝野上下的年輕士子紛紛為他立傳做碑,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是曾經高高在上辱罵過章瓔的人,真相大白之際方明自己的卑劣所在。
而這一切都與章瓔無關了。
耶律德讓做了他能為章瓔所能做的一切。
骨左問過他,為什麽忽然賜死了李徵,耶律德讓發出一聲歎息,“忽然覺得,讓他去死,才算是對得起章瓔,李徵活著一日,章瓔便一日不能痛快地活。”
骨左似懂非懂。
耶律德讓沒有再多做解釋。
隻有靠近過章瓔的人才知道他有多好。
那時候,章瓔被救了過來。
戚淮卻已經因流血過多險些死去,是半途醒來的章瓔喚醒戚淮求生的意誌,戚淮順勢運起內力將全身的蠱毒逼至右臂一側橫刀截斷,祝泠子醫術高明,險險保住了二人的性命。
章瓔想讓戚淮活著。
於是戚淮即便斷了一條胳膊,也要活下來。
蕭烈終於放了手。
連耶律德讓也不得不放了手。
他想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章瓔,隻要章瓔還活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裏護他不住。
而那戚淮,斷了手臂,就像猛虎沒了爪牙,有章瓔在側,也不用擔心再生波瀾。
章瓔和戚淮離開了長安城。
從此以後他們與被埋葬的一切再無幹係。
他們走的那一日天上下著潔白的雪,互相攙扶上了馬車,或許會在大漠看孤煙,或許會在橋上看流水,世上人來人往,再想遇著那兩個人,要等到將來去下地府。
蕭烈至今未娶,夜夜飲酒,活生生過著廢人似的日子,蕭山小小年紀扛起了蕭家的擔子,也許偶爾還會想起淒慘死在宮中的李宴,但白駒過隙,鬥轉星移,沒有誰會永遠記住另一個人。
章瓔與戚淮離開後的第二天,祝泠子帶著西木也來辭行。
耶律德讓問他一句與他醫術無關的話,“神醫對章瓔這樣盡心盡力,日夜守護,是否也有別的心思?”
談及章瓔,祝泠子神情竟有些溫柔,“天下既有了新的世道,他也該有自己新的人生。”
耶律德讓追問,“神醫不願追隨他而去?”
卻被祝泠子反問,“陛下為何不追隨他而去?”
耶律德讓沉默後道,“我自有我所珍重的。”
他肩負王族的使命,已挑起天下的重擔。
耶律德讓不再是過去那個章瓔眼中的浮躁少年,他是天生的王者,曠世的雄主。
祝泠子笑了,“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心中有他,日日看到他與日日不見他,究竟有什麽區別呢?”
耶律德讓笑了聲, “神醫通透。”
後來,他們都走了。
他們走了三年了。
蕭烈的心也死了三年,往後也將繼續埋下去,若不出意外,會一直埋進去墳墓。
祝蔚你看他瀟灑自如,說到底黯然神傷的時候不會顯露人前。
見他四處找的姑娘們,不同的五官拚拚湊湊,也能湊出來一張熟悉的臉。
而自己的心呢?
他可以強行留下章瓔,但已經不忍心了。
他活著一日,便用他的土地庇佑著章瓔一日。
又過了一段日子,天幹物燥,一道閃電劈裂了暴君李景的墓地。
官府去修繕的時候,去的官員下了地宮開棺,當場變了臉色,悄悄進宮稟告新帝,新帝也跟著變了臉色,第二日那開館的官員一行死於非命。
即便是耶律德讓身邊的骨左骨右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傳聞耶律德讓隻對當朝將軍祝蔚吐露過一些真相。蕭烈自暴自棄之後,祝蔚總攬兵馬大權。
祝蔚聞之後,也隻是將被劈開的墓地重兵圍起,直到地宮重新修繕完畢。
沒有人知道永元三年的那一場山火引發的劈棺代表著什麽,即便是許多野史雜七雜八的猜測都無法將全部的疑問彌補。
因朝廷的人隻會欲蓋彌彰,所以才會有許多宮廷秘聞流傳市井,真真假假無人可分辨。
第173章
在江南的邊陲小鎮,新搬來了一戶人家。
一位體弱的公子,一個獨臂的武夫。
他們有些銀錢,也還年輕,帶著長安的口音,喜歡去戲園子聽戲,最喜歡聽近些日子朝野上下沸沸揚揚的那一出沉冤昭雪的戲。
一同喜歡聽戲的還有牆角的一個曬太陽的乞丐。
沒有人注意到他。
小葉是新雇來的下人。
公子姓明字禮,武夫姓寒名舟,小葉自來伺候這二位,便已經知道他們之間非同一般的關係,但他嘴巴嚴實,從沒有對外說過半個字。
這一天兩個主子照常去戲園子聽戲。
“你身子從離開那姓祝的後便一直不好,我心裏掛念,要不過幾日再尋他過來看看?”
“莫再勞師動眾,餘毒已清,能有今日造化,已經是上天厚待了。”
“當年我本以為你我一同去了,也是好事,如今竟能雙雙活下來,今後見佛便拜,見神便跪,也不知是否能償還得了這厚重的人情。”
放下屠刀易,立地成佛難。
小葉聽那病弱公子歎息一聲,“讓你變成廢人,是我考慮不周了。”
對方卻用僅剩下的手捂住他的嘴,“莫再胡言亂語了,戚淮已死在了戰場上,現在的戚寒舟因你存在,你讓他生他便生,你讓他死他便死。”
說得輕巧,但戚淮生性驕傲自負,當年寧可忍受數年蠱蟲折磨也不願斷肢求生,如今為了章瓔自斷一臂活下來,已是死了一迴。
對戚淮這樣的人來說,做一個殘疾的廢人,倒不如讓他死在戰場上。
可他從來不在章瓔麵前多說半個字。
戚淮已經想得十分透徹了。
不過是斷了一隻胳膊一一
他什麽都不要了。
他為章瓔而來,甚至從少年的時候便堅定選擇了章瓔。
隻是那時候到底還年輕,犯下了一輩子無法挽迴的錯誤。
如今用一隻胳膊換來章瓔的眼淚,他已別無他求。
“前些日子李景那暴君的墓被劈開了,後來便派了祝蔚去守著,明禮,非我疑心,隻是這無論如何,都像出了事。”
“我亦不知,當年我親自下了五石散,眼看著他服下去暴斃,實在想不來如何才能金蟬脫殼。希望並非我想象的那樣。”
若當真如他想象的那樣,李景此人未免太可怕了些。
李景做了暴君,殺了萬民,逼迫著自己的兒子揭竿而起反了,當上了皇帝,但他又深知自己的兒子沒有長遠的目光,而恰逢北遼出現雄主,虎視眈眈,最終一切也如李景所料,他們漢國的江山拱手送了遼人。
李徵以為自己贏了,卻沒有想到,他的父親連他要亡於遼人之手都在死前算計了個清楚明白!
那個瘋子一一
或許因為厭倦,又或許因為憎恨,李景一直想讓李氏江山滅亡。
如果那李景的陵墓中當真是一座空棺,那李景本人此刻或許便在某個角落裏驗收自己一手促成的結果。
章瓔無法想明白,李景是如何從他手中死裏逃生並隱姓埋名這麽多年。
但緊接著,他想起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
當年他的確親自在五石散中下了毒,可倘若李景對自己早有防備,暗中調包了藥材,或者做了別的手腳,最後又演一出中毒身亡的戲給自己看,他章瓔反而成了確認李景此人已死的人證了!許多人包括李徵也一樣,因為章瓔而對李景的死深信不疑!
李景的喪事由李徵一手操辦,若是服用什麽暫時閉氣的藥物下了地宮,那地宮四處通達,李景假死醒來從一開始在地宮中留好的暗門中逃出去簡直易如反掌!
章瓔心髒怦怦直跳。
他不敢再往更加不可思議的方向去想了。
他希望自己所思所慮都是多心。
戚淮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忍不住安慰,“或許不是你想的那樣,祝蔚被派去守陵,或許地宮中發現了別的東西,倘若是什麽價值連城的陪葬,又或許是別的,未必就是你想的那種可能,那暴君是人又不是神,還能從棺材裏爬出來不成?既然是你親自做的事,便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
章瓔這才在他的緩慢勸說下安了,苦笑道,“我總是想的太多。”
戚淮攬了攬他的肩膀,“明年,我陪你去阿裏圖,咱們去給小宴上墳罷。”
章瓔默不作聲。
小宴到現在還埋在他鄉,但好再已經沒有人能打擾他了。
章瓔直到現在都不敢去迴想他與小宴在遼宮中經曆的那噩夢般的一夜。
遼宮中的那二位一一
他窮極一生也不想再見到了。
“明禮,我總是在想,當年若是沒有那麽多誤會,你我之間會變成什麽樣?”
章瓔定定瞧著戚淮,搖頭道,“沒有如果,那時候的你不會聽我解釋,再迴頭一百遍,依然不會。”
戚淮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