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野獸一樣占有章瓔的身體,卻從未得到過他的心,直到章瓔在他眼前垂危的時候,才終於頓悟過來,強權也有奪不走的東西。
他以為章瓔是風箏。
但章瓔不是。
他是有血有肉,展翅翱翔的鳥。
戚淮會為了章瓔放棄一切,他可以嗎?
蕭烈苦澀地笑了,他的卑劣無處遁形。
小西河王堅定的聲音迴響在耳畔,“沒關係,這輩子若活不成,我們還有下輩子。”
章瓔曾經說,下輩子他希望有父有母,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最好有個名字。 “章明禮,若我死了,下輩子,我就做那個給你取名字的人。”
他們眼下是朋友。
曾經卻是互相喜歡過的人。
隻是一個人的喜歡太早,一個人的喜歡太晚。
若有下輩子,他們還是注定要錯過,便由他來做那個早的人。
章瓔對發生的事渾然不知。
他太累了。
如今好不容易能夠長眠。
他甚至不願意醒來。
在他香甜的夢裏有家人,有朋友,有愛人,他不願醒來麵對這個一無所有的世界。
他瀟灑在阿裏圖無病無災地過了最後的日子,如今已是強弩之末了。
戚淮握住他的手。
章瓔的身體已經無法運行內力,往後也不能再動武功。
否則那蠱蟲也不是沒有解開的法子。
萬事皆休,小西河王已經盡力護著自己國家的百姓,但蠱蟲作祟,總會影響他的判斷,也會影響到他的力量。
祝蔚當年下毒的時候是鐵了心想廢了他。
這世上沒有人能忍受蠱蟲的折磨活到現在。
但戚淮忍住了。
他忍的狼狽,忍的可憐,忍的滿腹痛苦。
子蠱隻有一隻。
母蠱卻有數千隻,早已與他的血脈相連。
章瓔的蠱蟲能誘出,而他身上的東西,卻隻能想辦法用內功逼出五髒六腑,避開要害部位,然後砍斷它。
如今他已不需要征戰,所以似乎棄肢求生才是唯一的法子。
但這個問題,他得等到章瓔醒來問問章瓔。
一一如果那時候他們都還活著的話。
戚淮親了親毫無所覺的章瓔。
唇瓣觸碰,可笑竟是他們這許多年來最親密的接觸。
章瓔的唇瓣是冰的。
也是軟的。
小西河王從心裏發出長長的歎息聲。
章瓔,你是否希望我還活著?
第171章
章瓔的手臂被祝泠子小心翼翼割裂出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腕發青發白,唇瓣幹涸枯黃,不長的生命就要萎謝,睫毛緊緊地閉合,任由外頭的人們痛斷肝腸,也牽不起沉睡的人分毫情緒。
戚淮也割裂自己的手臂。
他什麽都沒有想。
大腦一片空白,跌宕的前生須臾斷卻,茫茫黑夜中一簇簇火樹銀花綻放開。
青色的血滴答而下。
他的鼻尖能嗅到腐爛的腥氣,無數子蠱從他的四肢百脈食髓知味地爭相奔湧,沿著青色粘稠的液體撕開傷口。
空氣寂靜,人們不敢發出多餘的聲音。
數雙眼睛盯著榻上的章瓔,他們不知道章瓔體內的母蠱是否會有反應,也不知道章瓔體內的母蠱會多久才有反應。
或許直到小西河王青血流幹,白白搭進一條性命,也不見得章瓔便能有救。
戚淮的視線漸漸模糊,雜遝的聲音漂浮遠去,他忍受這蠱蟲太久,對撕心裂肺的痛苦早已習以為常,如今反而不覺疼痛,他習慣性地伸手抓了抓,卻兩手空空。
他這一生總是在不斷失去。
父親去了,母親去了,西河王師沒了,他誓死守衛的國家也沒了。
最後能用命守著的隻剩下一個章瓔。
若幹年後的人們談及當年一段往事,也許會漫不經心說一句,“戚淮啊,那個出賣漢室的將軍。”
帝王無道,百姓無知,於是天下無將。
他與章瓔,生時若不能相逢,死後做一對叛將閹宦,名字放在一起遺臭萬年,也算得上生生世世。
溫藍死了,章珞死了。
章珩出了家。
他們這群大宅院一同長大的小孩兒各自都迎來半生的結局。
而他自己的結局又是什麽?
他的意識困進了一道道白光。
昏昏沉沉無法睜開眼睛,似是魂魄飄浮進了黃泉鬼道,前方有一道影子在風沙中鬱鬱獨行,步伐飛快。
他喊了一聲章明禮。
那道影子腳步頓下來,迴頭露出猙獰的臉和嘴。
戚淮跪了下來,痛哭流涕。
幻象退去,眼前的猙獰惡鬼變作當年章瓔意氣風發的模樣,嘖嘖怪笑,漆風在他腳下狂舞,“你身背萬人性命,死後注定要投胎畜生道,與他本便不是同路人。”
戚淮心中想,世人瞎了眼睛,錯將璞玉當敗絮,然而陽間一切又怎會瞞過地府?
“他是何路?我又是何路?”
於是那道影子又變作了判官模樣,笑嘻嘻道,“來生他錦衣玉食,高高在上,有妻有子,兒孫繞膝,而你不過是轎下行經的一條野狗,咬著他扔下來的骨頭,與其他餓狼爭鬥。這群餓狼中有人曾是帝王,有人曾是將相,也有人曾是奴仆,他們造下孽罪,終有一日須得償還。”
戚淮一生從不跪神佛。
但這一刻他跪下來。
倘若眼前一切皆是夢,他與章瓔便連來生唯一的交集都無。
倘若眼前一切不是夢,將來能有一次擦肩而過,已是上蒼厚待。
“我不貪圖來生,隻求今生他能活下來!”
戚淮一聲聲地磕頭。
磕得頭破血流。
前塵似夢泡影,判官不見了,黃沙不見了,血紅的天幕被撕裂,戚淮捂住眼睛,茫茫荒野上空傳來一陣響動。
風雲湧沒,長夜驟晴,有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有動靜了!”
戚淮猛地睜開眼睛,哪有什麽黃泉,哪有什麽風雪,哪有什麽鬼道。
他看到祝泠子喜極而泣,看到蕭烈如釋重負,也看到祝蔚神情歡欣。
眼淚燒紅一雙眼。
再沒有人顧得上看戚淮一眼。
“戚寒舟!”
似乎有人叫了他一聲。
一陣困倦襲來,戚淮無力閉上眼睛。
而遠在寺廟中,那俗名章珩的和尚誦完了最後一本經。
明日他將繼續打開新的一本,隻盼佛祖能看到他的誠心,庇佑他的兄長。
木魚聲歇,昏燈滅了。
第172章
永元三年。
都城長安。
李徵死了。
舊的時代滅亡了。
李徵被新帝在苟且三年之後賜予了一杯毒酒。
毒酒穿腸下肚,瞬間便要了性命。
他以為章瓔是風箏。
但章瓔不是。
他是有血有肉,展翅翱翔的鳥。
戚淮會為了章瓔放棄一切,他可以嗎?
蕭烈苦澀地笑了,他的卑劣無處遁形。
小西河王堅定的聲音迴響在耳畔,“沒關係,這輩子若活不成,我們還有下輩子。”
章瓔曾經說,下輩子他希望有父有母,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最好有個名字。 “章明禮,若我死了,下輩子,我就做那個給你取名字的人。”
他們眼下是朋友。
曾經卻是互相喜歡過的人。
隻是一個人的喜歡太早,一個人的喜歡太晚。
若有下輩子,他們還是注定要錯過,便由他來做那個早的人。
章瓔對發生的事渾然不知。
他太累了。
如今好不容易能夠長眠。
他甚至不願意醒來。
在他香甜的夢裏有家人,有朋友,有愛人,他不願醒來麵對這個一無所有的世界。
他瀟灑在阿裏圖無病無災地過了最後的日子,如今已是強弩之末了。
戚淮握住他的手。
章瓔的身體已經無法運行內力,往後也不能再動武功。
否則那蠱蟲也不是沒有解開的法子。
萬事皆休,小西河王已經盡力護著自己國家的百姓,但蠱蟲作祟,總會影響他的判斷,也會影響到他的力量。
祝蔚當年下毒的時候是鐵了心想廢了他。
這世上沒有人能忍受蠱蟲的折磨活到現在。
但戚淮忍住了。
他忍的狼狽,忍的可憐,忍的滿腹痛苦。
子蠱隻有一隻。
母蠱卻有數千隻,早已與他的血脈相連。
章瓔的蠱蟲能誘出,而他身上的東西,卻隻能想辦法用內功逼出五髒六腑,避開要害部位,然後砍斷它。
如今他已不需要征戰,所以似乎棄肢求生才是唯一的法子。
但這個問題,他得等到章瓔醒來問問章瓔。
一一如果那時候他們都還活著的話。
戚淮親了親毫無所覺的章瓔。
唇瓣觸碰,可笑竟是他們這許多年來最親密的接觸。
章瓔的唇瓣是冰的。
也是軟的。
小西河王從心裏發出長長的歎息聲。
章瓔,你是否希望我還活著?
第171章
章瓔的手臂被祝泠子小心翼翼割裂出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腕發青發白,唇瓣幹涸枯黃,不長的生命就要萎謝,睫毛緊緊地閉合,任由外頭的人們痛斷肝腸,也牽不起沉睡的人分毫情緒。
戚淮也割裂自己的手臂。
他什麽都沒有想。
大腦一片空白,跌宕的前生須臾斷卻,茫茫黑夜中一簇簇火樹銀花綻放開。
青色的血滴答而下。
他的鼻尖能嗅到腐爛的腥氣,無數子蠱從他的四肢百脈食髓知味地爭相奔湧,沿著青色粘稠的液體撕開傷口。
空氣寂靜,人們不敢發出多餘的聲音。
數雙眼睛盯著榻上的章瓔,他們不知道章瓔體內的母蠱是否會有反應,也不知道章瓔體內的母蠱會多久才有反應。
或許直到小西河王青血流幹,白白搭進一條性命,也不見得章瓔便能有救。
戚淮的視線漸漸模糊,雜遝的聲音漂浮遠去,他忍受這蠱蟲太久,對撕心裂肺的痛苦早已習以為常,如今反而不覺疼痛,他習慣性地伸手抓了抓,卻兩手空空。
他這一生總是在不斷失去。
父親去了,母親去了,西河王師沒了,他誓死守衛的國家也沒了。
最後能用命守著的隻剩下一個章瓔。
若幹年後的人們談及當年一段往事,也許會漫不經心說一句,“戚淮啊,那個出賣漢室的將軍。”
帝王無道,百姓無知,於是天下無將。
他與章瓔,生時若不能相逢,死後做一對叛將閹宦,名字放在一起遺臭萬年,也算得上生生世世。
溫藍死了,章珞死了。
章珩出了家。
他們這群大宅院一同長大的小孩兒各自都迎來半生的結局。
而他自己的結局又是什麽?
他的意識困進了一道道白光。
昏昏沉沉無法睜開眼睛,似是魂魄飄浮進了黃泉鬼道,前方有一道影子在風沙中鬱鬱獨行,步伐飛快。
他喊了一聲章明禮。
那道影子腳步頓下來,迴頭露出猙獰的臉和嘴。
戚淮跪了下來,痛哭流涕。
幻象退去,眼前的猙獰惡鬼變作當年章瓔意氣風發的模樣,嘖嘖怪笑,漆風在他腳下狂舞,“你身背萬人性命,死後注定要投胎畜生道,與他本便不是同路人。”
戚淮心中想,世人瞎了眼睛,錯將璞玉當敗絮,然而陽間一切又怎會瞞過地府?
“他是何路?我又是何路?”
於是那道影子又變作了判官模樣,笑嘻嘻道,“來生他錦衣玉食,高高在上,有妻有子,兒孫繞膝,而你不過是轎下行經的一條野狗,咬著他扔下來的骨頭,與其他餓狼爭鬥。這群餓狼中有人曾是帝王,有人曾是將相,也有人曾是奴仆,他們造下孽罪,終有一日須得償還。”
戚淮一生從不跪神佛。
但這一刻他跪下來。
倘若眼前一切皆是夢,他與章瓔便連來生唯一的交集都無。
倘若眼前一切不是夢,將來能有一次擦肩而過,已是上蒼厚待。
“我不貪圖來生,隻求今生他能活下來!”
戚淮一聲聲地磕頭。
磕得頭破血流。
前塵似夢泡影,判官不見了,黃沙不見了,血紅的天幕被撕裂,戚淮捂住眼睛,茫茫荒野上空傳來一陣響動。
風雲湧沒,長夜驟晴,有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有動靜了!”
戚淮猛地睜開眼睛,哪有什麽黃泉,哪有什麽風雪,哪有什麽鬼道。
他看到祝泠子喜極而泣,看到蕭烈如釋重負,也看到祝蔚神情歡欣。
眼淚燒紅一雙眼。
再沒有人顧得上看戚淮一眼。
“戚寒舟!”
似乎有人叫了他一聲。
一陣困倦襲來,戚淮無力閉上眼睛。
而遠在寺廟中,那俗名章珩的和尚誦完了最後一本經。
明日他將繼續打開新的一本,隻盼佛祖能看到他的誠心,庇佑他的兄長。
木魚聲歇,昏燈滅了。
第172章
永元三年。
都城長安。
李徵死了。
舊的時代滅亡了。
李徵被新帝在苟且三年之後賜予了一杯毒酒。
毒酒穿腸下肚,瞬間便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