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趙禎的話還沒有說完,稍稍頓了一下之後道:“讓三司拿出一半即可,剩下不足的地方從朕的內庫支取,安排好宗親才是要緊!立著旨意由翰林學士擬旨草詔。”
三百萬貫,這筆龐大的錢財立刻讓在場的宗室們頭暈目眩,這可是一筆不菲的錢財,他們便是依靠爵位領取幾十年也沒有這麽多!
幸福來得太突然,以至於在趙禎說過之後他們還陷入夢幻之中,這三百萬貫能給他們帶來多少的好處,能有多大的利益?
趙禎迴首道:“如何,這下可安穩乎?”
隨著趙禎的話,一群宗室也不再哭鬧,頓時歡天喜地的叫喊道:“叩謝陛下仁慈!”
趙禎卻擺手笑道:“都是朕的宗親血脈,自是應當守望相助的,當年爾等先祖也隨太祖太宗征戰疆場,如今朕也給當給你們優待,隻不過若是爾等開設商號,用這筆錢發家致富,可別忘了向朝廷繳稅,朕養你們的錢也是從國庫中出的不是?”
“陛下所言極是,我等自是應該繳稅,反哺朝廷也是應該!”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甚好,天色依然不早,爾等也在這宮外彷徨許久,朕便設宴款待,前些日子夏至祭地,隻是匆匆一見,今日要好生話話家常,若是有從天水迴來的,也要和朕所說天水郡望之地如今是個甚的模樣!”
趙禎的話頓時讓這些宗室心中再次一暖,也讓四周的百姓盛讚皇帝的慷慨和對宗族的關心。
誰能想到這些宗族非但沒有被治罪,還得了十倍的賞賜錢以及入宮赴宴的款待,三百萬貫可是不分高低一律如此的,能獲得超過郡公爵位的人也不會出現在這裏不是?
趙禎率先而走,其他宗室起身後趕緊整理衣冠,這是入宮赴宴,還是赴皇帝的家宴,豈能隨便,甚至連女子都能參加,她們必然會得到皇後的款待,說不定還能得一些賞賜嘞!
四周的百姓竊竊私語,但大多是恥笑甚至是謾罵宗室的,之前是一副什麽模樣?眼下被官家設宴款待後,便立刻有了禮數起來?
那三百萬貫拿著也不覺得燙手和心中羞愧?
百姓們對於宗室自然是沒有好感的,尤其是剛剛哪一出鬧劇之後,更是不屑與之為伍,鄙夷之聲處處可聞,但宗室們卻充耳不聞、
他們是高高在上的宗室,是天生高人一等的存在,豈能和一般的百姓計較?這些平民百姓懂什麽?
說得難聽些,這三百萬貫的錢財是官家換自己手中爵位的錢,爵位這東西的是有錢也買不到的,說到底這三百萬貫也是自己該得的!
如此想來,宗室們的心中便瞬間踏實了許多,也覺得理所應當,臉上的傲然神色再次浮現,惹得邊上的禁軍有些後悔剛剛沒有下來揍他們一頓。
事情傳遞的很快,中午的時候朝臣們也已經知道了官家在宣德門前說的話,一時間不少人大驚失色,連連感歎官家這筆錢話的不值。
甚至有些官員還打算上疏趙禎,期望他能慎重考慮,一家三百萬貫,這數百家便要多少的錢財?!
萬萬貫的錢財國庫當然拿不出來,三司的一些官員甚至心急如焚,雖然三司隻需要拿出原本的三十萬貫,可剩下的錢財從內藏庫中出也不行!
他們早已把內藏庫看作是國庫的一部分,甚至每年都要查閱內藏庫的賬冊。
這些人的躁動很快就被按了下來,無他,各部的相公以及中樞院的宰執都氣定神閑,甚至感歎官家的手段高明。
一家三百萬貫,看似極多,但事實上對現在的大宋來說也不成壓力,國庫雖然拿不出來,可官家的內藏庫卻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些巨款到了宗室手中,必定會被花銷出去,一部分又會以稅收的方式迴到朝廷的手中,就等於官家在用內藏庫的錢財補貼朝廷,補貼國庫。
而剩下的一部分雖然沒有迴到朝廷手中,卻也能讓大宋的商賈之道為之大振,要知道這些錢到了宗室的手中就等於放在了漏鬥之中,他們當中有不少的人家奢靡成風,一旦有了錢必定會揮霍出去不用擔心。
而最關鍵的是官家宣德門外說的另一句話,宗室以後的買賣都要交稅了,即便是有爵位的也不能例外,因為這些數百人的宗室已經把所有的宗室給“代表”了,他們既然都同意繳納稅收,那些帶著爵位的宗室如何能例外?
朝堂上是沒有多少秘密的,消息傳播的很快,朝堂上的官員都知道了,那宗室大佬也都得到了消息,一時間朝堂上風平浪靜,卻在東城掀起一股驚濤駭浪。
組成東城豪門這個龐大利益集團的不是宗室便是勳貴,而他們的商號幾乎都因為頭上的爵位而得以減免部份稅負。
但經過這些愚蠢的宗室一搞,他們的財富將會急速縮水一部分,勳貴雖然和宗室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獨立的,但爵位這東西不獨立啊!
這一部分宗室代表了整個宗室對皇帝做出了承諾,若是其他宗室不承認或是反悔已然是來不及,宗室向來是一體的,隻要是宗室中有人敢反悔,那就是抗旨不尊。
無論是在道義上還是在律法上亦或是在民間百姓以及朝臣們看來,都是大逆不道。
但事實上問題不在宗室身上,而是在爵位上,趙禎巧妙的偷換了概念,卻讓所有的勳貴們跟著遭殃,隻能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清。
看似朝廷付出了三萬萬貫的巨大賞賜,可最終受益的還是朝廷,大宋每年收取的商稅高的嚇死人,而大宋的商賈中凡是做大做強的幾乎都是出自宗室或是勳貴的商號,也就是東城豪門的商號。
通過這三萬萬貫錢把所有的優惠和減免都取消掉,大宋的商稅必然暴增,而且是長久的暴增下去。
到底是誰上當是誰討巧?
包拯一手拎著卷宗匣子,一手端著青花的瓷壺便得意洋洋的前往中樞院的公廨,範仲淹遠遠的瞧見了,哈哈一笑便迎了上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包公這是得了多大的好處,怎生還喝這清茶?來來來,去我的公堂,上好的雲團已經備下,這可是官家賞的好茶,禦用之物不可多見!”
包拯笑眯眯的開口道:“事情還為敲定,宰執相公便這般怕是不妥啊!”
三百萬貫,這筆龐大的錢財立刻讓在場的宗室們頭暈目眩,這可是一筆不菲的錢財,他們便是依靠爵位領取幾十年也沒有這麽多!
幸福來得太突然,以至於在趙禎說過之後他們還陷入夢幻之中,這三百萬貫能給他們帶來多少的好處,能有多大的利益?
趙禎迴首道:“如何,這下可安穩乎?”
隨著趙禎的話,一群宗室也不再哭鬧,頓時歡天喜地的叫喊道:“叩謝陛下仁慈!”
趙禎卻擺手笑道:“都是朕的宗親血脈,自是應當守望相助的,當年爾等先祖也隨太祖太宗征戰疆場,如今朕也給當給你們優待,隻不過若是爾等開設商號,用這筆錢發家致富,可別忘了向朝廷繳稅,朕養你們的錢也是從國庫中出的不是?”
“陛下所言極是,我等自是應該繳稅,反哺朝廷也是應該!”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甚好,天色依然不早,爾等也在這宮外彷徨許久,朕便設宴款待,前些日子夏至祭地,隻是匆匆一見,今日要好生話話家常,若是有從天水迴來的,也要和朕所說天水郡望之地如今是個甚的模樣!”
趙禎的話頓時讓這些宗室心中再次一暖,也讓四周的百姓盛讚皇帝的慷慨和對宗族的關心。
誰能想到這些宗族非但沒有被治罪,還得了十倍的賞賜錢以及入宮赴宴的款待,三百萬貫可是不分高低一律如此的,能獲得超過郡公爵位的人也不會出現在這裏不是?
趙禎率先而走,其他宗室起身後趕緊整理衣冠,這是入宮赴宴,還是赴皇帝的家宴,豈能隨便,甚至連女子都能參加,她們必然會得到皇後的款待,說不定還能得一些賞賜嘞!
四周的百姓竊竊私語,但大多是恥笑甚至是謾罵宗室的,之前是一副什麽模樣?眼下被官家設宴款待後,便立刻有了禮數起來?
那三百萬貫拿著也不覺得燙手和心中羞愧?
百姓們對於宗室自然是沒有好感的,尤其是剛剛哪一出鬧劇之後,更是不屑與之為伍,鄙夷之聲處處可聞,但宗室們卻充耳不聞、
他們是高高在上的宗室,是天生高人一等的存在,豈能和一般的百姓計較?這些平民百姓懂什麽?
說得難聽些,這三百萬貫的錢財是官家換自己手中爵位的錢,爵位這東西的是有錢也買不到的,說到底這三百萬貫也是自己該得的!
如此想來,宗室們的心中便瞬間踏實了許多,也覺得理所應當,臉上的傲然神色再次浮現,惹得邊上的禁軍有些後悔剛剛沒有下來揍他們一頓。
事情傳遞的很快,中午的時候朝臣們也已經知道了官家在宣德門前說的話,一時間不少人大驚失色,連連感歎官家這筆錢話的不值。
甚至有些官員還打算上疏趙禎,期望他能慎重考慮,一家三百萬貫,這數百家便要多少的錢財?!
萬萬貫的錢財國庫當然拿不出來,三司的一些官員甚至心急如焚,雖然三司隻需要拿出原本的三十萬貫,可剩下的錢財從內藏庫中出也不行!
他們早已把內藏庫看作是國庫的一部分,甚至每年都要查閱內藏庫的賬冊。
這些人的躁動很快就被按了下來,無他,各部的相公以及中樞院的宰執都氣定神閑,甚至感歎官家的手段高明。
一家三百萬貫,看似極多,但事實上對現在的大宋來說也不成壓力,國庫雖然拿不出來,可官家的內藏庫卻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些巨款到了宗室手中,必定會被花銷出去,一部分又會以稅收的方式迴到朝廷的手中,就等於官家在用內藏庫的錢財補貼朝廷,補貼國庫。
而剩下的一部分雖然沒有迴到朝廷手中,卻也能讓大宋的商賈之道為之大振,要知道這些錢到了宗室的手中就等於放在了漏鬥之中,他們當中有不少的人家奢靡成風,一旦有了錢必定會揮霍出去不用擔心。
而最關鍵的是官家宣德門外說的另一句話,宗室以後的買賣都要交稅了,即便是有爵位的也不能例外,因為這些數百人的宗室已經把所有的宗室給“代表”了,他們既然都同意繳納稅收,那些帶著爵位的宗室如何能例外?
朝堂上是沒有多少秘密的,消息傳播的很快,朝堂上的官員都知道了,那宗室大佬也都得到了消息,一時間朝堂上風平浪靜,卻在東城掀起一股驚濤駭浪。
組成東城豪門這個龐大利益集團的不是宗室便是勳貴,而他們的商號幾乎都因為頭上的爵位而得以減免部份稅負。
但經過這些愚蠢的宗室一搞,他們的財富將會急速縮水一部分,勳貴雖然和宗室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獨立的,但爵位這東西不獨立啊!
這一部分宗室代表了整個宗室對皇帝做出了承諾,若是其他宗室不承認或是反悔已然是來不及,宗室向來是一體的,隻要是宗室中有人敢反悔,那就是抗旨不尊。
無論是在道義上還是在律法上亦或是在民間百姓以及朝臣們看來,都是大逆不道。
但事實上問題不在宗室身上,而是在爵位上,趙禎巧妙的偷換了概念,卻讓所有的勳貴們跟著遭殃,隻能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清。
看似朝廷付出了三萬萬貫的巨大賞賜,可最終受益的還是朝廷,大宋每年收取的商稅高的嚇死人,而大宋的商賈中凡是做大做強的幾乎都是出自宗室或是勳貴的商號,也就是東城豪門的商號。
通過這三萬萬貫錢把所有的優惠和減免都取消掉,大宋的商稅必然暴增,而且是長久的暴增下去。
到底是誰上當是誰討巧?
包拯一手拎著卷宗匣子,一手端著青花的瓷壺便得意洋洋的前往中樞院的公廨,範仲淹遠遠的瞧見了,哈哈一笑便迎了上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包公這是得了多大的好處,怎生還喝這清茶?來來來,去我的公堂,上好的雲團已經備下,這可是官家賞的好茶,禦用之物不可多見!”
包拯笑眯眯的開口道:“事情還為敲定,宰執相公便這般怕是不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