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才瞧過了,您屋裏確實不見旁人。”
沈宓終於起身,拎開爐子上的茶壺,找了個杯子同他倒滿了茶:“不著急,你大可慢慢瞧。”
溫道了聲謝,看也不看沈宓倒的茶水,挪步去了屋子角落的書案旁,隨手抄起一冊書卷看向沈宓說:“殿下平日有看書的愛好?”
這冊書封皮上,大大咧咧寫著“鴛鴦記”三字,教人不用翻開也知曉裏頭寫的是什麽。
沈宓隨意投去目光,漫不經心道:“自然,畢竟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溫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那看來殿下還是個好學才子。”
沒等沈宓出聲迴答,他又放下了那冊“鴛鴦記”,轉向底下一冊“曲藝雜談”,翻開隻瞄了兩眼就挑了挑眉:“沒想到殿下愛好還挺廣泛,居然對民俗曲藝也頗有研究。”
沈宓知曉他是存心來說些廢話來給他添堵的,沒打算計較,雲淡風輕地飲了口茶,淡淡道:“研究談不上,隻是有一些個人見解罷了。”
溫看了他一眼原以為沈宓此人雖不學無術,卻也冷靜清醒,殊不知他是草包外頭裹金漆,白丁裝作鴻儒士,簡直奇也鮮哉。
“在下近來聽聞,京城最有名的那家歌舞妓館攏秀坊,新招了一批舞姬,主事的為討新花樣,特意花費重金請人編寫了一首曲子,名叫負紅,殿下既然對曲藝頗有些興趣,不知屆時會不會賞光一閱?”
沈宓點頭坦蕩蕩道:“自然。”
溫笑了笑放下書卷,又挪步走到沈宓跟前,見他還握著那柄燒壞了半數的花枝,好奇問道:“殿下手中的是什麽花?”
沈宓低眸瞧了一眼,淡淡迴道:“白玉蘭。”
溫頗為新奇地問:“此時怕不是玉蘭的花期罷。”
沈宓抿唇緩緩:“世間無湊巧,難為有心人。”看樣子他還十分有耐心地搭話。
隻是溫依舊不依不饒又故意說道:“可我見殿下,並不像是有心人。”
沈宓勾起唇角看向他緩緩問道:“那依你所見,我是哪種人?”
他此刻不似麵對聞濯那般,非將傷疤露出來咄咄逼人,戴上了眼紗覆沒眼底一切情緒之後,他更像是個絲毫沒有危害的絕佳藝術品,直到露出一點真假難辨的笑意,倏然讓人生出警鈴大作的錯覺。
溫渾身方才還淋漓盡致的自在,頓時僵持了片刻,半晌才聽見他自己的聲音找補說:“殿下恐怕問錯人了,我同殿下相交甚淺,還不足以施加評斷。”
沈宓收迴視線,大有找他的短的意思:“可你方才說的仿佛頭頭是道。”
溫這會兒才反省過來,沈宓依舊是那個伶牙俐齒的沈宓,從他進屋那刻起就從未變過。
於是服軟道:“是在下妄言,還請殿下恕罪。”
沈宓擺了擺手:“恕罪倒說不上,你兄長可是幫過我大忙,如今我又如何能逞一時之是非,拂施者之厚恩呢。”
溫心下有些後悔同他纏言半天,這會兒請求降罪不過是想要沈宓收著點脾氣好教他滾罷了。
“殿下說的是。”
沈宓本意還想附和,又隱約聞見院裏一陣腳步聲傳來,便適當默了聲。
傍邊溫自然也聽見了動靜,側頭朝門口看去,來的卻是個一襲藍衣的青年。
此人風姿霽月清風,如覆霜含雪,卻又不徐不疾地沾染了些紅塵煙火,兩樣複雜韻味在他身上隻矯揉一刻,轉而又教他還算柔和的麵龐蒙混過去。
更加奇怪的是,這人一見他麵貌,眼神裏便急促地閃過了一絲困惑,待他再想捕捉時,那人已經垂下了眸,反而衝他行著不卑不亢的官禮,客客氣氣發問:“溫大人怎的在此?”
原來他是認錯了人,錯將溫認成了溫珩。不過也怪不得他,倘若不察他兄弟二人神態語氣,確實是教人分辨不出。
溫聽他言畢反應過來,立馬合手拜禮解釋道:“閣下是認錯人了,在下是大理寺卿溫珩之弟,溫,表字月琅。”
姚如許聞言仔細瞧了他幾眼才作罷,又充作禮數來往幾句:“原來如此,方才眼拙之舉還望閣下見諒。”
溫月琅恭敬道:“言重了。”夭夭
一旁心知肚明的沈宓,簡直都要聽吐了,懶得看他二人兄友弟恭,便直言不諱道:“怎麽,你二人同屬一師,居然還從來不相識麽?”
此言一出,屋裏站的其他兩個人神情都變了幾番,方才的熱絡客套,都跟化了水的糖似的了無蹤跡,再看各人麵上隻有提防和探究。
沈宓再次看不下去道:“方才那場麵,我還以為這屋子裏頭要逢春,你兩人要結金蘭義呢。”眼看著誰也沒有吱聲,他又接著說道:“屋裏頭有爐火,芳歸你愣在那兒作甚,不過來坐麽?”
姚如許收迴在溫身上探究的目光,挪步朝著沈宓走去,又聽一旁溫說道:“既然殿下有客,那月琅便不做打擾了。”
“你隨意些便是,”沈宓十分友好地衝他叮囑說:“眼下天色將下,尋管家招唿也不急於一時。”
溫自己都快忘了這茬,沒想到他居然還記著,正要拐彎的腳,差些找不準方向邁錯了位置,出了門卻是灰溜溜地踱出了院子。
見人一走,姚如許才麵露疑惑:“尋管家招唿?”
沈宓主動將茶壺拎開,把整個爐子都讓給了他,又為他摳起一個幹淨的被子倒滿茶水:“是,尋李管事招唿。”
姚如許接過茶杯催促道:“莫賣些無聊的關子,快些同我講講,還有這溫月琅是怎麽迴事。”
兩人上次鬧的不歡而散的事,完全沒了影兒,沈宓盯著他貌似牛飲一般灌完了一杯茶,無可奈何道:“顯而易見,那是你素未謀麵的師弟,我也想問,今日倉促見麵感覺如何?”
姚如許:“你純會胡說八道。”
沈宓一臉無辜:“天地為證,你二人可都是姓韓的一手培養出來的,不是師兄弟還能是什麽?”
姚如許糾正道:“你總奉你認為的事情為金科玉律,”他想起什麽又補充說:“還固執地認為一切的源頭,都歸咎於韓先生妖言惑眾,實則無論走什麽樣的路,都是我自己認的死理,我受先生教導溫習詩書,理應尊他敬他,卻不代表何人我都要認為一路同門。”
沈宓笑了笑:“略去前半段,可以看出你還是個頗有底線的人。”
姚如許自來知曉他這氣死人不償命的性子,不願再多同他計較:“應該的。”
沈宓近幾日不曾見過他,隻在市井聽了許多有關他在朝中的變動,有諸多想問一直礙於沒有機會,今日無緣等到他上門,心下竟然沉穩了些。
便不緊不慢地捏著花枝轉了兩圈等他開口
“你這花兒是哪來的?”
沈宓:“……”
他到底在期盼些什麽可能?
姚如許看他麵無表情,又困惑問道:“不方便講?”
沈宓為避免他沒完沒了隻好淡淡解釋道:“路上撿的。”
姚如許頓時神色考究了起來:“所以你是怕路邊撿的不幹不淨,所以放進爐子裏給它消了消髒東西?”
沈宓:“……”
姚如許笑了笑:“說正事。”他道:“近日,我被委派處理年關戶部賦稅征收一事,呈遞上去的幾個方案上頭都很滿意,似乎對我十分放心。”
沈宓給他添了杯茶:“被上司信任還不好麽?”
姚如許搖頭:“如今朝廷內外,看狀是攝政王聞濯獨攬大權,實則大半實政他都放手任由小皇帝操縱,我當初是由攝政王一手提攜上去,坐上的戶部侍郎這個位置的,雖本意也是教滿朝皆知我是攝政王一派,但聞氏政權,原本就在這叔侄二人手上搖擺不定,我不信看似草包的小皇帝,會在權欲熏心下,仍舊視他那位皇叔為桅杆地護著……”
“怎麽?”沈宓看了他一眼,不懂他為何停下不說了。
“所以你當日勸阻我時便知曉,此時為上,不過是白白做了那叔侄二人暗自博弈的犧牲品?”姚如許好像突然反應過來,隻眉頭緊鎖著,看沈宓的眼神仿佛怨怪一般。
沈宓垂下眼眸:“我記得我告訴過你,聞濯此時並不想坐那天下共主的位置。”
姚如許:“可倘若小皇帝握緊了實權,如何都會置他於死地永除後患。”
沈宓抿下嘴角:“你要知道,這天下隻要還有一日姓聞,便不容旁人覬覦,同姓之爭那是朝政穩定之時,才能求的名利,如今遠遠不到那個時候,你們想的太過簡單。”
姚如許不以為然:“新皇上任的空隙,間接給了我們可作為的餘地,這是時局所趨,我們沒辦法眼睜睜地幹看著。”
沈宓恨鐵不成鋼道:“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最先將你拋出去,隻不過是他們最開始的一步下餌試探,你在這場政爭裏的意義,隻是充當一塊墊腳石。”
姚如許依舊頑抗道:“可就算死了一個姚芳歸,也還有他姚清渠。”
沈宓冷冷道:“所以隻要你們的韓先生能夠完成大業,哪怕將你們全然當作彘狗,利用幹淨致覆滅,也無甚所謂是麽?”
姚如許教他這番不管不顧,氣的手上青筋暴起,怒然反駁道:“我觀你成日躲在一方溫簷下,裝聾作啞、麻痹身心,全然一副不會痛的樣子,你自然擅長的一手獨善其身,如今你隔岸觀火的惺惺作態,不就是想告訴我,我們全都是錯的”
“是,我偏是想告訴你,你們錯的無藥可救。”沈宓冷聲打斷他道。
姚如許愣聲片刻,麵上悲哀難下又變成滿腹憤懣道:“我以為年少袍澤來之不易,不曾想你其實怎樣都是活得下去的,所以沈序寧,你何苦要如此兔死狐悲地作踐旁人的命呢?”
沈宓悶氣摔了杯盞,手指都是顫的:“你們天生想要用恩義框範自己,所以看見我不脫不拽,便想著黨同伐異,你們捫心自問,到底是真的不忍那些無頭恩義落得辜負,還是私心偏想拖我下水!”
姚如許忽然心下羞愧一瞬,卻又被不知悔改的鬼給拖著難能反省,於是他語言更加狠厲道:“那我勸你看好你那心心念念的有頭恩義賀懷汀,來日保不齊他就因你而不得好死!”
沈宓轟然靜止了一瞬,腦裏耳裏什麽都不裝了似的惹人徒然惡心,想一了百了的念頭,也將來日編織的心理防線再次潰破,爛成一個發膿著的創口。
所幸姚如許一通發過之後,走的十分瀟灑,也全然不顧落在屋裏的沈宓,等到爐上茶水燒幹,沈宓忽然迴過神來瞥了眼屋外,天色已成一片漆黑徹底渾的教人喘不過氣來。
……
作者有話說:
姚如許:你要明白,我這是把你往攝政王懷裏推啊!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是為了唿應一下聞濯啊,我在暗戳戳地發糖啊!
第18章 溫柔夢
溫伊始登門世子府時,是從未想過會像眼下這般如魚得水的,本來因由少了管事統領打理上下瑣碎,溫一連幾日都沒怎麽在廂房歇好,幾次三番踏入沈宓的院子,權因想向他討個交代,卻教他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給盡數打發。
無可奈何之下才端起了副架子,將世子府上所有下人都招唿的差不多後,自己則積極做起了操持的一把手,不僅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問題,還正大光明對府上正主沈宓的個人生活作風,作出了一番獨到的說教。
起因是由於他初登世子府那日,撞見的那位不速之客。
後半日那二人聊的並不太久,約莫著不過半個時辰,他便在前院迴廊裏,瞧見那位藍衣青年麵色扭曲地大步出了府。
等他再去沈宓院裏瞧,屋裏小案上的杯盞零星碎了一地,沈宓就在一冊發著愣,手中花枝教他握的陷進了肉裏也未察。
他當時望見沈宓滿手鮮血,隻覺得他是嬌柔做作,且自作自受,故而未隻一言,便轉頭離去收拾自己的床榻去了。
直到後半夜才隱約有個淡淡的念頭:沈宓夜寐是否會有夢遊的習慣
萬一他赤腳下地不長眼,踩到了那一地碎瓷片,豈不是給他本不頑強的身子雪上加霜?
來日他若在大業未成之前就一命嗚唿,豈不是平白給韓先生添麻煩?
於是想著這般破爛擔憂,渾渾噩噩到深夜都還未合眼。
翌日清晨一起來,便急著去沈宓屋裏看,滿地的碎瓷片並沒有收拾,卻也沒有沾上血,正待他稀稀疏疏鬆了一口氣,餘光又瞥見沈宓坐在書案前,冷冷地盯著他,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問:“怎麽,來看我死了沒有?”
溫莫名生出忌憚,平日的妖也不敢作了,恭恭敬敬迴道:“怎麽會,這地上也沒下人收拾,我怕到時候紮著您。”
沈宓看著他半晌不語,臨了衝他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最後全程盯著溫收拾幹淨了滿地碎瓷。
再之後,沈宓便敞開了心地使喚這新上任的“一把手”,時不時還能聽他牢騷幾句,逗趣解悶。
***
隨著年底尾巴越來越近,一向清冷的世子府中,也稀奇地掛上了幾盞紅燈籠,事件的始作俑者,似乎很滿意自己的作品,手裏拿著一封燙金封紅的拜帖,歡歡喜喜地就進了沈宓院子。
屋裏,沈宓正埋首在一堆書卷畫冊裏,遠遠看去春山如黛、眼入秋神,一手纏著白色紗布輕輕扶住布帛角端,另一手白皙修長,正懸提著紫竹狼毫墨筆,半張素麵和同畫卷的顏色反差分明,卻絲毫不叫人覺得突兀,反而出奇地想要贈一枝紅梅給他,且看他冰雪樣,看他曲臨江。
沈宓終於起身,拎開爐子上的茶壺,找了個杯子同他倒滿了茶:“不著急,你大可慢慢瞧。”
溫道了聲謝,看也不看沈宓倒的茶水,挪步去了屋子角落的書案旁,隨手抄起一冊書卷看向沈宓說:“殿下平日有看書的愛好?”
這冊書封皮上,大大咧咧寫著“鴛鴦記”三字,教人不用翻開也知曉裏頭寫的是什麽。
沈宓隨意投去目光,漫不經心道:“自然,畢竟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溫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那看來殿下還是個好學才子。”
沒等沈宓出聲迴答,他又放下了那冊“鴛鴦記”,轉向底下一冊“曲藝雜談”,翻開隻瞄了兩眼就挑了挑眉:“沒想到殿下愛好還挺廣泛,居然對民俗曲藝也頗有研究。”
沈宓知曉他是存心來說些廢話來給他添堵的,沒打算計較,雲淡風輕地飲了口茶,淡淡道:“研究談不上,隻是有一些個人見解罷了。”
溫看了他一眼原以為沈宓此人雖不學無術,卻也冷靜清醒,殊不知他是草包外頭裹金漆,白丁裝作鴻儒士,簡直奇也鮮哉。
“在下近來聽聞,京城最有名的那家歌舞妓館攏秀坊,新招了一批舞姬,主事的為討新花樣,特意花費重金請人編寫了一首曲子,名叫負紅,殿下既然對曲藝頗有些興趣,不知屆時會不會賞光一閱?”
沈宓點頭坦蕩蕩道:“自然。”
溫笑了笑放下書卷,又挪步走到沈宓跟前,見他還握著那柄燒壞了半數的花枝,好奇問道:“殿下手中的是什麽花?”
沈宓低眸瞧了一眼,淡淡迴道:“白玉蘭。”
溫頗為新奇地問:“此時怕不是玉蘭的花期罷。”
沈宓抿唇緩緩:“世間無湊巧,難為有心人。”看樣子他還十分有耐心地搭話。
隻是溫依舊不依不饒又故意說道:“可我見殿下,並不像是有心人。”
沈宓勾起唇角看向他緩緩問道:“那依你所見,我是哪種人?”
他此刻不似麵對聞濯那般,非將傷疤露出來咄咄逼人,戴上了眼紗覆沒眼底一切情緒之後,他更像是個絲毫沒有危害的絕佳藝術品,直到露出一點真假難辨的笑意,倏然讓人生出警鈴大作的錯覺。
溫渾身方才還淋漓盡致的自在,頓時僵持了片刻,半晌才聽見他自己的聲音找補說:“殿下恐怕問錯人了,我同殿下相交甚淺,還不足以施加評斷。”
沈宓收迴視線,大有找他的短的意思:“可你方才說的仿佛頭頭是道。”
溫這會兒才反省過來,沈宓依舊是那個伶牙俐齒的沈宓,從他進屋那刻起就從未變過。
於是服軟道:“是在下妄言,還請殿下恕罪。”
沈宓擺了擺手:“恕罪倒說不上,你兄長可是幫過我大忙,如今我又如何能逞一時之是非,拂施者之厚恩呢。”
溫心下有些後悔同他纏言半天,這會兒請求降罪不過是想要沈宓收著點脾氣好教他滾罷了。
“殿下說的是。”
沈宓本意還想附和,又隱約聞見院裏一陣腳步聲傳來,便適當默了聲。
傍邊溫自然也聽見了動靜,側頭朝門口看去,來的卻是個一襲藍衣的青年。
此人風姿霽月清風,如覆霜含雪,卻又不徐不疾地沾染了些紅塵煙火,兩樣複雜韻味在他身上隻矯揉一刻,轉而又教他還算柔和的麵龐蒙混過去。
更加奇怪的是,這人一見他麵貌,眼神裏便急促地閃過了一絲困惑,待他再想捕捉時,那人已經垂下了眸,反而衝他行著不卑不亢的官禮,客客氣氣發問:“溫大人怎的在此?”
原來他是認錯了人,錯將溫認成了溫珩。不過也怪不得他,倘若不察他兄弟二人神態語氣,確實是教人分辨不出。
溫聽他言畢反應過來,立馬合手拜禮解釋道:“閣下是認錯人了,在下是大理寺卿溫珩之弟,溫,表字月琅。”
姚如許聞言仔細瞧了他幾眼才作罷,又充作禮數來往幾句:“原來如此,方才眼拙之舉還望閣下見諒。”
溫月琅恭敬道:“言重了。”夭夭
一旁心知肚明的沈宓,簡直都要聽吐了,懶得看他二人兄友弟恭,便直言不諱道:“怎麽,你二人同屬一師,居然還從來不相識麽?”
此言一出,屋裏站的其他兩個人神情都變了幾番,方才的熱絡客套,都跟化了水的糖似的了無蹤跡,再看各人麵上隻有提防和探究。
沈宓再次看不下去道:“方才那場麵,我還以為這屋子裏頭要逢春,你兩人要結金蘭義呢。”眼看著誰也沒有吱聲,他又接著說道:“屋裏頭有爐火,芳歸你愣在那兒作甚,不過來坐麽?”
姚如許收迴在溫身上探究的目光,挪步朝著沈宓走去,又聽一旁溫說道:“既然殿下有客,那月琅便不做打擾了。”
“你隨意些便是,”沈宓十分友好地衝他叮囑說:“眼下天色將下,尋管家招唿也不急於一時。”
溫自己都快忘了這茬,沒想到他居然還記著,正要拐彎的腳,差些找不準方向邁錯了位置,出了門卻是灰溜溜地踱出了院子。
見人一走,姚如許才麵露疑惑:“尋管家招唿?”
沈宓主動將茶壺拎開,把整個爐子都讓給了他,又為他摳起一個幹淨的被子倒滿茶水:“是,尋李管事招唿。”
姚如許接過茶杯催促道:“莫賣些無聊的關子,快些同我講講,還有這溫月琅是怎麽迴事。”
兩人上次鬧的不歡而散的事,完全沒了影兒,沈宓盯著他貌似牛飲一般灌完了一杯茶,無可奈何道:“顯而易見,那是你素未謀麵的師弟,我也想問,今日倉促見麵感覺如何?”
姚如許:“你純會胡說八道。”
沈宓一臉無辜:“天地為證,你二人可都是姓韓的一手培養出來的,不是師兄弟還能是什麽?”
姚如許糾正道:“你總奉你認為的事情為金科玉律,”他想起什麽又補充說:“還固執地認為一切的源頭,都歸咎於韓先生妖言惑眾,實則無論走什麽樣的路,都是我自己認的死理,我受先生教導溫習詩書,理應尊他敬他,卻不代表何人我都要認為一路同門。”
沈宓笑了笑:“略去前半段,可以看出你還是個頗有底線的人。”
姚如許自來知曉他這氣死人不償命的性子,不願再多同他計較:“應該的。”
沈宓近幾日不曾見過他,隻在市井聽了許多有關他在朝中的變動,有諸多想問一直礙於沒有機會,今日無緣等到他上門,心下竟然沉穩了些。
便不緊不慢地捏著花枝轉了兩圈等他開口
“你這花兒是哪來的?”
沈宓:“……”
他到底在期盼些什麽可能?
姚如許看他麵無表情,又困惑問道:“不方便講?”
沈宓為避免他沒完沒了隻好淡淡解釋道:“路上撿的。”
姚如許頓時神色考究了起來:“所以你是怕路邊撿的不幹不淨,所以放進爐子裏給它消了消髒東西?”
沈宓:“……”
姚如許笑了笑:“說正事。”他道:“近日,我被委派處理年關戶部賦稅征收一事,呈遞上去的幾個方案上頭都很滿意,似乎對我十分放心。”
沈宓給他添了杯茶:“被上司信任還不好麽?”
姚如許搖頭:“如今朝廷內外,看狀是攝政王聞濯獨攬大權,實則大半實政他都放手任由小皇帝操縱,我當初是由攝政王一手提攜上去,坐上的戶部侍郎這個位置的,雖本意也是教滿朝皆知我是攝政王一派,但聞氏政權,原本就在這叔侄二人手上搖擺不定,我不信看似草包的小皇帝,會在權欲熏心下,仍舊視他那位皇叔為桅杆地護著……”
“怎麽?”沈宓看了他一眼,不懂他為何停下不說了。
“所以你當日勸阻我時便知曉,此時為上,不過是白白做了那叔侄二人暗自博弈的犧牲品?”姚如許好像突然反應過來,隻眉頭緊鎖著,看沈宓的眼神仿佛怨怪一般。
沈宓垂下眼眸:“我記得我告訴過你,聞濯此時並不想坐那天下共主的位置。”
姚如許:“可倘若小皇帝握緊了實權,如何都會置他於死地永除後患。”
沈宓抿下嘴角:“你要知道,這天下隻要還有一日姓聞,便不容旁人覬覦,同姓之爭那是朝政穩定之時,才能求的名利,如今遠遠不到那個時候,你們想的太過簡單。”
姚如許不以為然:“新皇上任的空隙,間接給了我們可作為的餘地,這是時局所趨,我們沒辦法眼睜睜地幹看著。”
沈宓恨鐵不成鋼道:“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最先將你拋出去,隻不過是他們最開始的一步下餌試探,你在這場政爭裏的意義,隻是充當一塊墊腳石。”
姚如許依舊頑抗道:“可就算死了一個姚芳歸,也還有他姚清渠。”
沈宓冷冷道:“所以隻要你們的韓先生能夠完成大業,哪怕將你們全然當作彘狗,利用幹淨致覆滅,也無甚所謂是麽?”
姚如許教他這番不管不顧,氣的手上青筋暴起,怒然反駁道:“我觀你成日躲在一方溫簷下,裝聾作啞、麻痹身心,全然一副不會痛的樣子,你自然擅長的一手獨善其身,如今你隔岸觀火的惺惺作態,不就是想告訴我,我們全都是錯的”
“是,我偏是想告訴你,你們錯的無藥可救。”沈宓冷聲打斷他道。
姚如許愣聲片刻,麵上悲哀難下又變成滿腹憤懣道:“我以為年少袍澤來之不易,不曾想你其實怎樣都是活得下去的,所以沈序寧,你何苦要如此兔死狐悲地作踐旁人的命呢?”
沈宓悶氣摔了杯盞,手指都是顫的:“你們天生想要用恩義框範自己,所以看見我不脫不拽,便想著黨同伐異,你們捫心自問,到底是真的不忍那些無頭恩義落得辜負,還是私心偏想拖我下水!”
姚如許忽然心下羞愧一瞬,卻又被不知悔改的鬼給拖著難能反省,於是他語言更加狠厲道:“那我勸你看好你那心心念念的有頭恩義賀懷汀,來日保不齊他就因你而不得好死!”
沈宓轟然靜止了一瞬,腦裏耳裏什麽都不裝了似的惹人徒然惡心,想一了百了的念頭,也將來日編織的心理防線再次潰破,爛成一個發膿著的創口。
所幸姚如許一通發過之後,走的十分瀟灑,也全然不顧落在屋裏的沈宓,等到爐上茶水燒幹,沈宓忽然迴過神來瞥了眼屋外,天色已成一片漆黑徹底渾的教人喘不過氣來。
……
作者有話說:
姚如許:你要明白,我這是把你往攝政王懷裏推啊!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是為了唿應一下聞濯啊,我在暗戳戳地發糖啊!
第18章 溫柔夢
溫伊始登門世子府時,是從未想過會像眼下這般如魚得水的,本來因由少了管事統領打理上下瑣碎,溫一連幾日都沒怎麽在廂房歇好,幾次三番踏入沈宓的院子,權因想向他討個交代,卻教他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給盡數打發。
無可奈何之下才端起了副架子,將世子府上所有下人都招唿的差不多後,自己則積極做起了操持的一把手,不僅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問題,還正大光明對府上正主沈宓的個人生活作風,作出了一番獨到的說教。
起因是由於他初登世子府那日,撞見的那位不速之客。
後半日那二人聊的並不太久,約莫著不過半個時辰,他便在前院迴廊裏,瞧見那位藍衣青年麵色扭曲地大步出了府。
等他再去沈宓院裏瞧,屋裏小案上的杯盞零星碎了一地,沈宓就在一冊發著愣,手中花枝教他握的陷進了肉裏也未察。
他當時望見沈宓滿手鮮血,隻覺得他是嬌柔做作,且自作自受,故而未隻一言,便轉頭離去收拾自己的床榻去了。
直到後半夜才隱約有個淡淡的念頭:沈宓夜寐是否會有夢遊的習慣
萬一他赤腳下地不長眼,踩到了那一地碎瓷片,豈不是給他本不頑強的身子雪上加霜?
來日他若在大業未成之前就一命嗚唿,豈不是平白給韓先生添麻煩?
於是想著這般破爛擔憂,渾渾噩噩到深夜都還未合眼。
翌日清晨一起來,便急著去沈宓屋裏看,滿地的碎瓷片並沒有收拾,卻也沒有沾上血,正待他稀稀疏疏鬆了一口氣,餘光又瞥見沈宓坐在書案前,冷冷地盯著他,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問:“怎麽,來看我死了沒有?”
溫莫名生出忌憚,平日的妖也不敢作了,恭恭敬敬迴道:“怎麽會,這地上也沒下人收拾,我怕到時候紮著您。”
沈宓看著他半晌不語,臨了衝他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最後全程盯著溫收拾幹淨了滿地碎瓷。
再之後,沈宓便敞開了心地使喚這新上任的“一把手”,時不時還能聽他牢騷幾句,逗趣解悶。
***
隨著年底尾巴越來越近,一向清冷的世子府中,也稀奇地掛上了幾盞紅燈籠,事件的始作俑者,似乎很滿意自己的作品,手裏拿著一封燙金封紅的拜帖,歡歡喜喜地就進了沈宓院子。
屋裏,沈宓正埋首在一堆書卷畫冊裏,遠遠看去春山如黛、眼入秋神,一手纏著白色紗布輕輕扶住布帛角端,另一手白皙修長,正懸提著紫竹狼毫墨筆,半張素麵和同畫卷的顏色反差分明,卻絲毫不叫人覺得突兀,反而出奇地想要贈一枝紅梅給他,且看他冰雪樣,看他曲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