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星君
“原先有人教過我:教育的意義是讓人明白作為一個人需要對人類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不過我覺得格局有些小了。”顧子澈笑著對滿頭大汗的林元說道,“我覺得,教育的意義在於,填補人類天生的缺陷,發揚其熱愛的事業,讓人成為更好的人。”
“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明白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接納每個人的缺點,如海納百川般容下每個人的愚笨或醜惡,而後如水般流入低處,填補修複那些先天的缺憾。”
“這是【容】,知常曰容。”顧子澈輕聲道。
承認世界的不完美,承認天生的不公,承認人類的醜惡。
不去粉飾真實存在的問題,不去質問上天的不公。
他不會憤怒地擊碎長夜,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改造它,以理性和智慧,而非情緒帶來的增幅。
現實不是大怒後就能爆種的,不是懷念情愛就能加強的,“容”是一個很平靜博大的字,而走向大道的路,需要的是歸於根基的平靜。
於是,如此平靜地,靈風在無聲中細細流淌,天地迴蕩起似有若無的歌謠,天星的輝光灑落塵埃,源自一萬年前原始的仰望,以木樁立下記錄年月和季節的刻痕,蒼龍自天圓地方之下昂首升起,經過兩代人的雙眼,落入石器的鑿痕之中。
在這一刻,晉階【星君】。
萬年曆法自古而至,從河圖紀年為始,到三百六十天協調周期的日月木三星紀年法,到一代代人的仰望,包羅萬象,以微渺的雙眼容納宇宙之大,於是天星灑落,似萬物迴應著那執著的神思。
顧子澈當時在命名【星君】時,其實考慮到有容乃大,既然這個位階名為【容】,那麽就應該包容宇宙,故而以“星”來命名很是不錯。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他缺的不是對萬物的包容,而是一點對人性之惡的包容。
這也在提醒他,不要抽象地管理人類,而要深入到最底下,去探索每個人的精神生活。
林元隻覺得眼前一花,再也看不清顧子澈的修為,甚至難以感受到他的存在。
那人明明站在他麵前,卻宛如虛幻,風吹過他卻不被阻攔,光穿過他也不被反射,在凡人的眼中完全隱形,隻能在修仙者的神識中察覺他的靈氣和元神波動,因而將形象投影在靈魂感知之中。
由於靈氣沒有增加,林元也搞不清楚顧子澈是修了什麽功法還是晉階了,隻能俯首道:“恭喜掌門神功大成!”
顧子澈輕輕將他扶起:“無需如此……門內不用這種作態,你將這些學生教好,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
說罷,他轉身邁入嶽祠,隻留下一個有些驚慌的新任道院長老。
……
嶽祠供奉著大滌山山神,也是畫中之靈,數千年來守護著這裏,地位超然,連曆代掌門都要尊敬。
不過這種超然在顧子澈麵前並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論起師承,他才是清虛的大弟子,而山神隻是清虛的一幅畫中之靈。
因此當顧子澈邁入嶽祠的瞬間,山神便直接顯現,拱手作揖。
顧子澈也迴以一禮,這是對他守護洞霄宮數千年的尊敬。
“小先生這是第一次來嶽祠。”山神尊敬地道。
他並沒有喊顧子澈掌門,而是關係更加親密的小先生,以示二人在清虛上的淵源,算是討了個巧。
其實山神更想喊“小主人”,但他覺得清虛應該不會喜歡主仆關係,因此改口喊了小先生。
“嗯。”顧子澈點點頭,“無事不登三寶殿,山神莫怪。”
“小先生如何這番話語!”山神連忙躬身表示受不起,“自當日先生作畫起,便一直思念小先生,今日您駕臨此地,在下自是歡喜……”
這一連串的敬語頗具古意,但顧子澈卻沒那個閑情逸致和他寒暄,直入正題道:“我今日來,是為了畫中道韻。”
山神聞言,麵色有些發苦:“小先生,要知道此前諸位掌門都來問過,但這事我真不知道……我要是能掌握那份天尊之韻,當然會拿出來幫助洞霄宮更上一層樓。”
“停停停——”顧子澈打住了他,“我不是來問責的,道韻生於你誕靈之前,我自然明白你掌握不了道韻,隻是問問伱有關之事,其餘的我自會解決。”
山神這才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顯然是被之前曆代掌門逼急了,五千年裏一代代掌門都來問他道韻的事情,但他確實什麽都不知道。
清虛注入畫中的韻律在他落筆時便已成型,但山神是在靈氣充裕的年代時才自發生成的,理論上山神的位格不如道韻,如果將二者對比的話,大概是先天一氣和後天生靈的區別。
他恭謹地道:“道韻源於當年先生的神思和畫道,說是道韻,實際上分為兩道,一者為修道之道,一者為丹青之道,前者小先生應該已經明白了,而且比先生當年走得更遠……但後者,小先生似乎不通畫道。”
顧子澈微微點頭。
在修道上,五千年前清虛的大道理解已經不如他了,但他對丹青一竅不通,這才導致了洞霄宮的道韻無法為他所用。
“這五千年來,洞霄宮的主流幾乎都是畫道,其實也出過幾個丹青近乎於道的天才,但可惜那時小先生不在,欠缺了修道之意,功敗垂成……如今小先生來了,但那幾位天才也早已隕落。”山神遺憾地感歎道。
“範同大那孩子我知道,他的長處在於神意,雖然水靈根能衍化為丹青翰墨,不過終究不是主修……如果真的有畫道天尊傳承,以他的天賦可以繼承,但如果沒有明擺著的傳承,他還是差了些。”
“因此,目前辦法隻有兩個,一個是出一位畫道堪比先生的天才,然後在一日修道的期間凝聚道韻,另一個則是先生您學習一些畫道,由您來凝聚。”
顧子澈微微皺眉,問道:“知識注入器可以嗎?”
山神搖了搖頭:“那是近乎於道的丹青之術,靠知識注入不可能達到,甚至用了還會限製您的靈感和特性。”
“原先有人教過我:教育的意義是讓人明白作為一個人需要對人類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不過我覺得格局有些小了。”顧子澈笑著對滿頭大汗的林元說道,“我覺得,教育的意義在於,填補人類天生的缺陷,發揚其熱愛的事業,讓人成為更好的人。”
“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明白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接納每個人的缺點,如海納百川般容下每個人的愚笨或醜惡,而後如水般流入低處,填補修複那些先天的缺憾。”
“這是【容】,知常曰容。”顧子澈輕聲道。
承認世界的不完美,承認天生的不公,承認人類的醜惡。
不去粉飾真實存在的問題,不去質問上天的不公。
他不會憤怒地擊碎長夜,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改造它,以理性和智慧,而非情緒帶來的增幅。
現實不是大怒後就能爆種的,不是懷念情愛就能加強的,“容”是一個很平靜博大的字,而走向大道的路,需要的是歸於根基的平靜。
於是,如此平靜地,靈風在無聲中細細流淌,天地迴蕩起似有若無的歌謠,天星的輝光灑落塵埃,源自一萬年前原始的仰望,以木樁立下記錄年月和季節的刻痕,蒼龍自天圓地方之下昂首升起,經過兩代人的雙眼,落入石器的鑿痕之中。
在這一刻,晉階【星君】。
萬年曆法自古而至,從河圖紀年為始,到三百六十天協調周期的日月木三星紀年法,到一代代人的仰望,包羅萬象,以微渺的雙眼容納宇宙之大,於是天星灑落,似萬物迴應著那執著的神思。
顧子澈當時在命名【星君】時,其實考慮到有容乃大,既然這個位階名為【容】,那麽就應該包容宇宙,故而以“星”來命名很是不錯。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他缺的不是對萬物的包容,而是一點對人性之惡的包容。
這也在提醒他,不要抽象地管理人類,而要深入到最底下,去探索每個人的精神生活。
林元隻覺得眼前一花,再也看不清顧子澈的修為,甚至難以感受到他的存在。
那人明明站在他麵前,卻宛如虛幻,風吹過他卻不被阻攔,光穿過他也不被反射,在凡人的眼中完全隱形,隻能在修仙者的神識中察覺他的靈氣和元神波動,因而將形象投影在靈魂感知之中。
由於靈氣沒有增加,林元也搞不清楚顧子澈是修了什麽功法還是晉階了,隻能俯首道:“恭喜掌門神功大成!”
顧子澈輕輕將他扶起:“無需如此……門內不用這種作態,你將這些學生教好,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
說罷,他轉身邁入嶽祠,隻留下一個有些驚慌的新任道院長老。
……
嶽祠供奉著大滌山山神,也是畫中之靈,數千年來守護著這裏,地位超然,連曆代掌門都要尊敬。
不過這種超然在顧子澈麵前並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論起師承,他才是清虛的大弟子,而山神隻是清虛的一幅畫中之靈。
因此當顧子澈邁入嶽祠的瞬間,山神便直接顯現,拱手作揖。
顧子澈也迴以一禮,這是對他守護洞霄宮數千年的尊敬。
“小先生這是第一次來嶽祠。”山神尊敬地道。
他並沒有喊顧子澈掌門,而是關係更加親密的小先生,以示二人在清虛上的淵源,算是討了個巧。
其實山神更想喊“小主人”,但他覺得清虛應該不會喜歡主仆關係,因此改口喊了小先生。
“嗯。”顧子澈點點頭,“無事不登三寶殿,山神莫怪。”
“小先生如何這番話語!”山神連忙躬身表示受不起,“自當日先生作畫起,便一直思念小先生,今日您駕臨此地,在下自是歡喜……”
這一連串的敬語頗具古意,但顧子澈卻沒那個閑情逸致和他寒暄,直入正題道:“我今日來,是為了畫中道韻。”
山神聞言,麵色有些發苦:“小先生,要知道此前諸位掌門都來問過,但這事我真不知道……我要是能掌握那份天尊之韻,當然會拿出來幫助洞霄宮更上一層樓。”
“停停停——”顧子澈打住了他,“我不是來問責的,道韻生於你誕靈之前,我自然明白你掌握不了道韻,隻是問問伱有關之事,其餘的我自會解決。”
山神這才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顯然是被之前曆代掌門逼急了,五千年裏一代代掌門都來問他道韻的事情,但他確實什麽都不知道。
清虛注入畫中的韻律在他落筆時便已成型,但山神是在靈氣充裕的年代時才自發生成的,理論上山神的位格不如道韻,如果將二者對比的話,大概是先天一氣和後天生靈的區別。
他恭謹地道:“道韻源於當年先生的神思和畫道,說是道韻,實際上分為兩道,一者為修道之道,一者為丹青之道,前者小先生應該已經明白了,而且比先生當年走得更遠……但後者,小先生似乎不通畫道。”
顧子澈微微點頭。
在修道上,五千年前清虛的大道理解已經不如他了,但他對丹青一竅不通,這才導致了洞霄宮的道韻無法為他所用。
“這五千年來,洞霄宮的主流幾乎都是畫道,其實也出過幾個丹青近乎於道的天才,但可惜那時小先生不在,欠缺了修道之意,功敗垂成……如今小先生來了,但那幾位天才也早已隕落。”山神遺憾地感歎道。
“範同大那孩子我知道,他的長處在於神意,雖然水靈根能衍化為丹青翰墨,不過終究不是主修……如果真的有畫道天尊傳承,以他的天賦可以繼承,但如果沒有明擺著的傳承,他還是差了些。”
“因此,目前辦法隻有兩個,一個是出一位畫道堪比先生的天才,然後在一日修道的期間凝聚道韻,另一個則是先生您學習一些畫道,由您來凝聚。”
顧子澈微微皺眉,問道:“知識注入器可以嗎?”
山神搖了搖頭:“那是近乎於道的丹青之術,靠知識注入不可能達到,甚至用了還會限製您的靈感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