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修行養炁築基一境。
分煉髒、采藥、龍虎、神照、先天五個層次。
煉髒是養炁之始,修行之要,在於鍛體強身,養煉氣血。
再由外而內,強壯髒腑之能。
這一層次的修行,以導引之術為主,入門簡單,隻需按部就班,大成不難。
此境煉成,修行者身康體健,可得益壽延年之功。
輕易難生重病,溫養得當,活個八九十歲,不是問題。
而煉髒圓滿,便能邁入下一層次。
也即是采藥之境。
采藥修行,則是以唿吸吐納之法為修行手段。
煉髒有成的修士,髒腑強壯,便可以借助唿吸之法,吐納精氣。
由此在胸中凝得一口氣息。
此氣一成,則算是初入采藥之境。
壽數也會得到一些增長。
此後繼續吐納唿吸之術,壯大這一口氣息。
直至氣息圓融,周轉於周身筋骨血脈,反過來又與氣血之力相結合。
龍虎相匯,也便是踏入了龍虎之境。
所謂‘氣血為龍,內息如虎,龍虎相合,則混元一勁在身’。
龍虎境修士,二力相輔相成,可以化為一種十分特殊的‘混元勁力’。
混元勁力,有深化錘煉體魄之功。
勁力一成,人體便可借助此力之能,得到進一步淬煉。
掌得數千斤神力。
舉鼎搬石,飛簷走壁,不過等閑。
而到了龍虎境後,修行方法則不見多少變化。
依舊是借助吐納之術、導引之法,壯大人身氣血以及身中內息之力,使之蘊化更多的混元之勁。
修為高低,也隻在於勁力的積累。
尋常散修出身的修士,因為擁有的養炁法訣並無後續兩個境界的修煉之法,大多止於這一步。
王乘如今,便在這個境界。
他在龍虎境打熬,已有數年時間。
早在來到餐霞山之前,便已經積累不少。
畢竟他此生在俗世混跡之時,積累過不少財富,不缺藥食補充。
在有明確修行方法的情況下,自然不會落下修行。
隻是在那之後,他直至餐霞山修行五年下來。
都沒能更進一步。
五年積累,也不過是在龍虎之境,走得更精深了些,積累了更多的內勁,將自己肉身基礎打磨得更為堅實。
除此之外,連半點神照層次的門檻都未曾摸到。
之所以如此。
並不是王乘不知鑽研,隻知道等著正傳道書機緣。
而是神照境界的修行,與前三個層次,並無什麽相似之處。
神照修行,牽扯人體精神錘煉。
修行目的,在於壯大精神之力,使修行者能夠掌握一種內視能力,遍觀周身經絡、五髒六腑。
此境在修行者口中,又謂之‘入神坐照’。
也唯有修成了內視之能。
才能洞明人體虛空,覓得先天一竅,掌握先天一炁,將養炁之境,煉得圓滿。
相比於養炁境前三重專注於人體精氣向的修行,神照境關乎到精神靈魄的錘煉,與前三境之法,基本可以說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這等情況之下,無有道書指引,單憑前麵法門推演,修行者當然很難憑借自己的想象,修煉出模樣來。
在獲得《元真采藥訣》之前,王乘並未接觸過半點關於神照境的修行法門內容。
好在他來到餐霞山多年,又經常沉浸在伏真觀經閣之中,翻閱修行基礎相關的道論典籍。
加上《元真采藥訣》中,還有韓玄煉法之時所留下的一些經驗注釋。
王乘翻來覆去的將整部《元真采藥訣》看了不知多少遍,其中內容銘記在心。
哪怕一時難以明白神照法門所有關竅。
入手一步,倒是不難。
於是隨著體內氣息調動,他很快便也順著道書法訣的指引,開始了突破神照境修行的第一步。
按照《元真采藥訣》上所述。
神照境修行,目的在於錘煉精神靈魄。
而人身精神靈魄之基,卻在於神髓也。
所謂神髓,也便是勾連人體四肢百骸,五髒六腑的細微感應秘經。
此經存於人體骨骼深處,主脈首在脊椎大龍。
是以淬神之法,起手一步修煉,也便主要在於以混元勁力,深入脊椎大龍之中,淬煉那如蛛網密布,卻十分孱弱易損的神髓秘經。
等到脊椎神髓得到強化。
再一步步順著這神髓脈絡,漸入大腦,壯大腦部神髓隱脈。
此後輻轉周身,再強化全身神髓脈絡。
當人體周身神髓脈絡,都得到了足夠的強化,那人身精神靈魄,自然也會愈發壯大起來,直至掌握內視之能。
道論有雲:“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
‘泥丸百節’,是人體各部匯總含義。
人體精神靈魄所指,便是此中百節身神。
而欲要壯大精神靈魄,煉的自然也是百骸神髓。
隻不過這起手一步,說容易雖也容易。
說難卻也難。
容易在於王乘這般在龍虎境打磨多年的修行者,對於混元勁力的掌控,已經十分純熟。
而龍虎境的修煉,本也有著骨骼淬煉的功行火候在。
神髓錘煉,要將混元勁力引入脊椎,尋覓其中神髓脈絡。
對於王乘而言,自然不會是一件難事。
至於難處。
卻在於人體神髓孱弱,極易受損。
稍有魯莽,便可能破壞了脊椎之中的神髓脈絡,導致整個身神係統出現問題。
甚至於使得肉身軀體,都陷入癱瘓狀態。
除此之外。
要想使得神髓錘煉見功,還得依照法訣所述,以其上訣門,催動混元勁力溫養。
一旦流程出現問題,也可能使神髓受到損害。
雖說按照《元真采藥訣》上韓玄注釋來看,即便是修行過程之中,出現了一些錯漏之處,略有損傷,也不是沒有煉得內視本領的可能。
譬如韓玄自己,無人指點,隻憑借自己對采藥訣的鑽研修煉,也煉成了內視手段,繼而得以修煉先天一炁。
但這卻不代表著,就不需要顧慮錯漏。
因為韓玄之所以在突破先天之時,出現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神照之境的修煉過程中出現了錯漏,未能真正圓滿。
王乘見識不多,不知神照之境的修行,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周身神髓錘煉圓滿。
但他卻很清楚,根基打好,不管何時都沒有錯誤。
更何況自己如今身負太虛靈境這一神通,完全可以仔細鑽研每一處細節,根本不必取巧。
當然便要認真對待每一步的修行。
隻可惜。
王乘雖然已經足夠小心,也做好了最大的準備。
在催動混元一勁進入脊椎之中,覓得神髓脈絡,錘煉還不多久,便因為一個錯誤,導致行功出錯,損毀了不少神髓脈絡。
不得不停下了這第一次的嚐試。
而隨著神髓受損,王乘這一副具現而來的軀體,也出現了一些功能問題。
不得已。
他隻得暫時散去軀殼。
準備重新用靈境明珠中的神元之力,再凝聚一副新的軀體,繼續嚐試。
王乘對於首次嚐試的失敗,並沒有什麽喪氣之感。
麵對這種結果,他心中更多反而是歡喜。
因為這證明了他想要借助太虛靈境鑽研道書關竅的想法,並沒有什麽問題。
這也意味著,隻要多做嚐試,他總能將整部《元真采藥訣》鑽研通透,由此反照本尊,修得築基圓滿。
這當然不必要失望。
隻不過他剛生出做第二次嚐試的心思,還沒等動念凝身。
身處太虛靈境之中,也依舊能夠感應到外界變化的他。
卻被自家竹屋大門傳來的敲門聲所驚動。
他一時也顧不得再嚐試法門修煉,隻得收起念頭,將心神迴落於外界本尊之上。
而也就在他奇怪誰人來訪之際。
伴隨著敲門聲的繼續,門外也響起了一道熟悉聲音:“王兄可在?梁某有事請見!”
梁華?!
王乘聽到這話,心下訝然。
此時已近入夜,此人緣何這時上門拜訪?
心有諸多不解,王乘這會兒卻也不好琢磨。
他站起身來,左右一掃,卻從身後一處牆壁之上,取下了一口劍器。
倒持與手,貼在身側。
繼而輕步走到門口,身子微微側向,這才一把拉開了大門。
門一打開。
他更不忘催動體內勁力,幾步飄退開來,保持了與大門的足夠距離。
目光方才落在了門外的那道身影上。
入眼果然是梁華麵龐。
不過他雙手在前,手上也不見什麽物件,倒是沒有發生王乘猜想中的一些特殊情況。
梁華本來還在等著王乘開門,沒料得未曾聽到內裏傳來半分動靜,大門便被突然拉開。
這不由讓他有些意外。
尤其看到王乘一副遠遠退避的模樣,更是微怔。
反應過來之後,失笑道:“一門之隔,王兄竟能做挪移身形而不為我所知,看來這段時間未曾怠慢了修行,修為長進不少。”
“就是這性格,未免過於謹慎了。”
王乘並未就此迴應,也沒有放鬆警惕,目光盯在梁華身上,凝聲問道:“未知梁兄入夜來尋,所謂何事?”
梁華搖了搖頭:“放心,梁某並沒有尋王兄麻煩的想法。”
“所為更非那伏辯書之事。”
說到這裏,梁華話鋒一轉,卻道:“梁某此來,是想與王兄談一樁合作。”
分煉髒、采藥、龍虎、神照、先天五個層次。
煉髒是養炁之始,修行之要,在於鍛體強身,養煉氣血。
再由外而內,強壯髒腑之能。
這一層次的修行,以導引之術為主,入門簡單,隻需按部就班,大成不難。
此境煉成,修行者身康體健,可得益壽延年之功。
輕易難生重病,溫養得當,活個八九十歲,不是問題。
而煉髒圓滿,便能邁入下一層次。
也即是采藥之境。
采藥修行,則是以唿吸吐納之法為修行手段。
煉髒有成的修士,髒腑強壯,便可以借助唿吸之法,吐納精氣。
由此在胸中凝得一口氣息。
此氣一成,則算是初入采藥之境。
壽數也會得到一些增長。
此後繼續吐納唿吸之術,壯大這一口氣息。
直至氣息圓融,周轉於周身筋骨血脈,反過來又與氣血之力相結合。
龍虎相匯,也便是踏入了龍虎之境。
所謂‘氣血為龍,內息如虎,龍虎相合,則混元一勁在身’。
龍虎境修士,二力相輔相成,可以化為一種十分特殊的‘混元勁力’。
混元勁力,有深化錘煉體魄之功。
勁力一成,人體便可借助此力之能,得到進一步淬煉。
掌得數千斤神力。
舉鼎搬石,飛簷走壁,不過等閑。
而到了龍虎境後,修行方法則不見多少變化。
依舊是借助吐納之術、導引之法,壯大人身氣血以及身中內息之力,使之蘊化更多的混元之勁。
修為高低,也隻在於勁力的積累。
尋常散修出身的修士,因為擁有的養炁法訣並無後續兩個境界的修煉之法,大多止於這一步。
王乘如今,便在這個境界。
他在龍虎境打熬,已有數年時間。
早在來到餐霞山之前,便已經積累不少。
畢竟他此生在俗世混跡之時,積累過不少財富,不缺藥食補充。
在有明確修行方法的情況下,自然不會落下修行。
隻是在那之後,他直至餐霞山修行五年下來。
都沒能更進一步。
五年積累,也不過是在龍虎之境,走得更精深了些,積累了更多的內勁,將自己肉身基礎打磨得更為堅實。
除此之外,連半點神照層次的門檻都未曾摸到。
之所以如此。
並不是王乘不知鑽研,隻知道等著正傳道書機緣。
而是神照境界的修行,與前三個層次,並無什麽相似之處。
神照修行,牽扯人體精神錘煉。
修行目的,在於壯大精神之力,使修行者能夠掌握一種內視能力,遍觀周身經絡、五髒六腑。
此境在修行者口中,又謂之‘入神坐照’。
也唯有修成了內視之能。
才能洞明人體虛空,覓得先天一竅,掌握先天一炁,將養炁之境,煉得圓滿。
相比於養炁境前三重專注於人體精氣向的修行,神照境關乎到精神靈魄的錘煉,與前三境之法,基本可以說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這等情況之下,無有道書指引,單憑前麵法門推演,修行者當然很難憑借自己的想象,修煉出模樣來。
在獲得《元真采藥訣》之前,王乘並未接觸過半點關於神照境的修行法門內容。
好在他來到餐霞山多年,又經常沉浸在伏真觀經閣之中,翻閱修行基礎相關的道論典籍。
加上《元真采藥訣》中,還有韓玄煉法之時所留下的一些經驗注釋。
王乘翻來覆去的將整部《元真采藥訣》看了不知多少遍,其中內容銘記在心。
哪怕一時難以明白神照法門所有關竅。
入手一步,倒是不難。
於是隨著體內氣息調動,他很快便也順著道書法訣的指引,開始了突破神照境修行的第一步。
按照《元真采藥訣》上所述。
神照境修行,目的在於錘煉精神靈魄。
而人身精神靈魄之基,卻在於神髓也。
所謂神髓,也便是勾連人體四肢百骸,五髒六腑的細微感應秘經。
此經存於人體骨骼深處,主脈首在脊椎大龍。
是以淬神之法,起手一步修煉,也便主要在於以混元勁力,深入脊椎大龍之中,淬煉那如蛛網密布,卻十分孱弱易損的神髓秘經。
等到脊椎神髓得到強化。
再一步步順著這神髓脈絡,漸入大腦,壯大腦部神髓隱脈。
此後輻轉周身,再強化全身神髓脈絡。
當人體周身神髓脈絡,都得到了足夠的強化,那人身精神靈魄,自然也會愈發壯大起來,直至掌握內視之能。
道論有雲:“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
‘泥丸百節’,是人體各部匯總含義。
人體精神靈魄所指,便是此中百節身神。
而欲要壯大精神靈魄,煉的自然也是百骸神髓。
隻不過這起手一步,說容易雖也容易。
說難卻也難。
容易在於王乘這般在龍虎境打磨多年的修行者,對於混元勁力的掌控,已經十分純熟。
而龍虎境的修煉,本也有著骨骼淬煉的功行火候在。
神髓錘煉,要將混元勁力引入脊椎,尋覓其中神髓脈絡。
對於王乘而言,自然不會是一件難事。
至於難處。
卻在於人體神髓孱弱,極易受損。
稍有魯莽,便可能破壞了脊椎之中的神髓脈絡,導致整個身神係統出現問題。
甚至於使得肉身軀體,都陷入癱瘓狀態。
除此之外。
要想使得神髓錘煉見功,還得依照法訣所述,以其上訣門,催動混元勁力溫養。
一旦流程出現問題,也可能使神髓受到損害。
雖說按照《元真采藥訣》上韓玄注釋來看,即便是修行過程之中,出現了一些錯漏之處,略有損傷,也不是沒有煉得內視本領的可能。
譬如韓玄自己,無人指點,隻憑借自己對采藥訣的鑽研修煉,也煉成了內視手段,繼而得以修煉先天一炁。
但這卻不代表著,就不需要顧慮錯漏。
因為韓玄之所以在突破先天之時,出現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神照之境的修煉過程中出現了錯漏,未能真正圓滿。
王乘見識不多,不知神照之境的修行,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周身神髓錘煉圓滿。
但他卻很清楚,根基打好,不管何時都沒有錯誤。
更何況自己如今身負太虛靈境這一神通,完全可以仔細鑽研每一處細節,根本不必取巧。
當然便要認真對待每一步的修行。
隻可惜。
王乘雖然已經足夠小心,也做好了最大的準備。
在催動混元一勁進入脊椎之中,覓得神髓脈絡,錘煉還不多久,便因為一個錯誤,導致行功出錯,損毀了不少神髓脈絡。
不得不停下了這第一次的嚐試。
而隨著神髓受損,王乘這一副具現而來的軀體,也出現了一些功能問題。
不得已。
他隻得暫時散去軀殼。
準備重新用靈境明珠中的神元之力,再凝聚一副新的軀體,繼續嚐試。
王乘對於首次嚐試的失敗,並沒有什麽喪氣之感。
麵對這種結果,他心中更多反而是歡喜。
因為這證明了他想要借助太虛靈境鑽研道書關竅的想法,並沒有什麽問題。
這也意味著,隻要多做嚐試,他總能將整部《元真采藥訣》鑽研通透,由此反照本尊,修得築基圓滿。
這當然不必要失望。
隻不過他剛生出做第二次嚐試的心思,還沒等動念凝身。
身處太虛靈境之中,也依舊能夠感應到外界變化的他。
卻被自家竹屋大門傳來的敲門聲所驚動。
他一時也顧不得再嚐試法門修煉,隻得收起念頭,將心神迴落於外界本尊之上。
而也就在他奇怪誰人來訪之際。
伴隨著敲門聲的繼續,門外也響起了一道熟悉聲音:“王兄可在?梁某有事請見!”
梁華?!
王乘聽到這話,心下訝然。
此時已近入夜,此人緣何這時上門拜訪?
心有諸多不解,王乘這會兒卻也不好琢磨。
他站起身來,左右一掃,卻從身後一處牆壁之上,取下了一口劍器。
倒持與手,貼在身側。
繼而輕步走到門口,身子微微側向,這才一把拉開了大門。
門一打開。
他更不忘催動體內勁力,幾步飄退開來,保持了與大門的足夠距離。
目光方才落在了門外的那道身影上。
入眼果然是梁華麵龐。
不過他雙手在前,手上也不見什麽物件,倒是沒有發生王乘猜想中的一些特殊情況。
梁華本來還在等著王乘開門,沒料得未曾聽到內裏傳來半分動靜,大門便被突然拉開。
這不由讓他有些意外。
尤其看到王乘一副遠遠退避的模樣,更是微怔。
反應過來之後,失笑道:“一門之隔,王兄竟能做挪移身形而不為我所知,看來這段時間未曾怠慢了修行,修為長進不少。”
“就是這性格,未免過於謹慎了。”
王乘並未就此迴應,也沒有放鬆警惕,目光盯在梁華身上,凝聲問道:“未知梁兄入夜來尋,所謂何事?”
梁華搖了搖頭:“放心,梁某並沒有尋王兄麻煩的想法。”
“所為更非那伏辯書之事。”
說到這裏,梁華話鋒一轉,卻道:“梁某此來,是想與王兄談一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