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209.交流看法(一)


    親眼看到社員家裏飯桌上有大米飯,有白麵饅頭,有雞蛋,聽說這幾天夏收夏種太忙,大隊沒有殺豬,不然家家戶戶還能吃上肉。


    一家一座四合院,青磚瓦房,古色古香,幹淨整潔。


    這難道就是古代大賢追求的“大同社會”嗎?


    教育免費,醫療免費,住房免費,吃穿不愁,並且還是高質量的吃穿和住房,不要說現在的廣大農村群眾了,就是市民也沒有這個生活標準啊!


    自己是省報記者,還是省會城市的市民,無論是吃穿還是住房都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更不要說享受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了。


    這個小農村建設還在繼續,還有一些工程沒有完工,但已經能預測到到明年,這個小農村就會建設成一個風景如畫的新型農村,全國獨此一家。


    魯誌強對工地做工的外村人也進行了采訪,都透露出對這個小農村的羨慕。


    有個叫陳安興的泥瓦匠說,他們大隊要是也有這麽能幹的領頭人,村子也能發展起來,社員們也能吃飽穿暖,住進磚瓦房。


    許多工匠師傅都讚同陳安興的說法,小碼頭大隊和他們村子底子都差不多,為啥人家能一飛衝天?


    而自己大隊的社員還處於辛苦一年,分的糧食不夠吃的狀態?


    魯誌強沒法迴答這個問題,的確,這是一個需要專業人士研究的課題。


    都是貧瘠之地,為啥這個小農村短短三年時間就發展到如此令人震撼的地步?


    通過大隊幹部的闡述,魯誌強還了解到,這個村子不但補交了公社免征的公糧,每年上交公糧數比原來增長了二倍。


    統購糧比以前翻了十倍不止,要知道這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出售的,等於是比在市麵上出售收入要減少至少一半。


    這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了,還是巨大的貢獻。


    何長兵又親自監督著對五畝小麥做了收成實測,經過一步步的程序,這五畝小麥的總產量是二千四百九十斤,平均畝產四百九十八斤。


    據大隊長韓永昌說,這是最差地塊的小麥,沙地還漏水,全靠氨水和澆灌才能保證產量。


    當然了,優質的小麥種子也是必備條件。


    經過幾次實地測算,何長兵對這個小農村小麥畝產平均五百斤已經沒有疑問,這個平均畝產是經得起檢驗的,不是前幾年的“拂寡風”。


    何長兵對農業生產不是門外漢,相反他很懂農業,全村小麥平均畝產能達到五百斤已經是了不起的收成了。


    何長兵也仔細研究了小麥情況,發現這個小農村種植的小麥要比其它地方種植的小麥秸稈矮壯,麥穗粒多。


    經過與大隊支書交流,他才知道這是小碼頭大隊自己培育的種子,就是專門培育秸稈矮壯,這樣是為了抗倒伏,畢竟其它小麥都是秸稈高大但細,這樣容易倒伏。


    至於穗大粒多,這樣產量才能提高不是?


    看著這個年輕的支書在育種方麵侃侃而談,何長兵頭腦裏閃現出大學課堂上,一位白發蒼蒼的教授拿著一根小麥秸稈,正在給學生們上課的情節。


    當何長兵問及他怎麽懂這麽高大上的培育種子的學問時,這個年輕支書輕輕一笑,伸手邀請何長兵到他家裏參觀。


    何長兵來到了這個年輕的大隊支書家中,寬敞明亮的庭院當中,挨著西廂房種植著一棵石榴樹,挨著東廂房種植著一棵金桂,兩棵樹都是才半人高的小樹苗。


    庭院幹幹淨淨,青磚砌成的牆壁用白灰勾勒出的白縫,搭配上小藍瓦,給人一種置身古代的恍惚感。


    特別是四麵房屋全部由簷廊連接,大紅色圓柱,廊簷簡單描繪著紅綠黃各種色彩,穿梭在廊下,感覺自己這是在穿越曆史。


    跟著韓述苦來到東廂房,看到床頭放著有關農業生產的書籍好幾本,其中還有一本都翻的紙張都毛邊起球了,說明這本書的主人肯定經常閱讀。


    何長兵拿起這本書觀看,見封麵寫著《中國作物育種學》,是民國二十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綬。


    王綬,何長兵知道這個人物,他現在是醋省農學院院長,至於再多的信息就不是太了解了。


    不過能編寫《中國作物育種學》,還是一個省農業學院的院長,肯定是一個農學方麵的專家吧?


    何長兵猜測的很正確,王綬是夏國著名的作物育種學家,生物統計學家和農業教育家。


    他畢生致力於高等農業教育,為我國培育了幾代農業科技人才。


    對作物田間試驗技術也做過係統研究,是我國作物育種學和生物統計學的奠基人之一。


    王綬曾在漂亮國在美國作物育種學專業學習,獲農學碩士學位。


    五十八年任職任山西農學院院長,七十二年去世。


    何長兵翻開書頁,看到裏麵密密麻麻畫的,有紅筆畫的藍筆圈的,還有字裏橫間好多注釋,一看就知道書主人是下了大功夫研究這本書的內容的。


    怪不得能培育出優質麥種呢,看來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個勤奮學習的影子啊!


    “韓支書,種子培育這麽簡單嗎?讀書學習就能培育出優質麥種?”


    “嗬嗬,咋說呢?這可能就是會者不難吧!”韓述苦迴答說。


    “任何植物繁衍都有一個基本規律,那就是上一代的雄株和雌株越優秀,結合後繁殖的下一代植株越強壯,和動物一樣。”


    “那麽,小麥種子培育也是這樣,把麥地裏長的強壯的結穗多的當作母株,一代代進行雜交育種,最終選出既能抗倒伏又能結粒多還不容易生病蟲害的種子,過程就是這樣。”


    何長兵讚歎道:“韓支書解釋的通俗易懂,但我知道這個培育過程肯定是繁瑣繁雜,必須得耐得住寂寞才行,可想而知,韓支書對小麥育種投入了多少精力。”


    韓述苦嘴角抽搐,暗自思忖“你能自行腦補就好!”


    兩人還是首次麵對麵交流,培育種子的事情一帶而過,畢竟太專業,何長兵也不是要學會怎麽培育良種的,隻是求證一下真實性而已。


    現在看到房間裏好多有關農業的書籍,還有有關農業方麵的報刊雜誌,又聽到韓述苦親口說怎樣培育種子,何長兵就不再深挖這件事了。


    完全可以腦補出一個高中生孜孜不倦的學習相關書籍,還身體力行蹲在田間地頭研究小麥生長,最終培育出了“韓麥一號”優良品種。


    是的,韓述苦把小麥種子命名為“韓麥一號”,將來還會有“韓麥二號”等係列。


    何長兵看到牆角還有一包包沒有打開包裹的書籍,問道:“韓支書,這些包裹都是書籍嗎?”


    “是的,全部都是書籍,是前年我到烤鴨市書店購買迴來的書籍,因為要搬家嘛,就沒有打開包裹,等大隊院的閱覽室建造好了,就會搬過去放到閱覽室,供社員們娛樂休閑。”


    “哦,大隊還建有閱覽室?”


    “對,大隊院建造有閱覽室,這些圖書有一千多本,大多數都是中外小說之類的,還有一些經濟類、機械類,包括我正在讀的農業類,還有曆史、地理、文學、藝術等書籍。”


    韓述苦解釋道:“社員們的文化水平有點淺顯,我給他們準備的是中外名著,估計能讀進去的也不多,隻能等新生代成長起來後閱覽室才能發揮出它的價值。”


    韓述苦接著說:“大隊還建造有休閑娛樂室,就是為了讓社員們農閑或者天氣不好時有個去處,可以下棋,打撲克,打乒乓球等娛樂活動。”


    何長兵對韓述苦所說的閱覽室、休閑娛樂室這些非常感興趣,作為省報領導,他十分清楚這些設施所代表的意義,用一句高大上的話概括“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陶冶群眾情操”。


    這個設想城裏人現在都普及不了,隻有一些大工廠才有條件實施,而小碼頭大隊一個不到二百人的小農村竟然實現了。


    這是多麽玄幻的事情,真的不可思議,要不是親眼看到這些書籍,何長兵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太特麽驚悚了!


    兩人抽著煙,坦誠交流著各自的思想,特別是韓述苦對於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思路。


    “是的,這是我在大隊社員們集資入股會上說的話,也是我經常告誡大隊幹部們的話。


    我們大隊是一個集體,要走集體化道路。


    無論他是大病還是殘疾亦或著其它毛病,都不能低人一等,每個小碼頭大隊的社員都要活得有尊嚴。”


    何長兵愣住了,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活得有尊嚴”這個說法。


    “活得有尊嚴”,何長兵細細品味著這個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沙土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土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土窩並收藏沙土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