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100章大勝(下)


    魏將皇甫闓,楊欣,牽弘率領人馬殺出祁山大營,衝向蜀軍的營盤。遠遠的望見魏兵全軍出擊,蜀將文虎冷笑幾聲,竟是帶著蜀兵棄營而走。魏軍趁勢連奪蜀軍數營,皇甫闓心有疑慮,於是勒令大軍暫歇,命楊欣帶領一萬軍卒繼續前進,自己和牽弘為後援。


    魏兵得到各地的軍情,蜀兵同樣也是知道。廖化一軍本就是誌在牽製和拖延,如今薑維成功奪取了雍州,劉禪更是意外的斬殺了魏軍西線統帥陳泰。這等大勝之前,若是換做年輕將領忍不住有建功立業與魏軍硬拚的打算。可老將廖化早已看淡此類,於是傳令各軍棄營而走,離祁山三十裏重新安營。


    皇甫闓指揮魏軍進逼,廖化便帶領蜀兵後撤,魏軍撤迴祁山,廖化的蜀兵又是如影隨形的跟了上來。一來一往之間,氣的牽弘暴跳如雷,便要帶領本部人馬孤軍深入。皇甫闓和楊欣輪番勸阻,才算沒讓牽弘中了廖化的誘敵之計。遇到廖化這種狡猾的將領,祁山方麵的魏軍想打開局麵是難上加難。


    陳泰陣亡,雍州失半,涼州斷絕消息,一連串的緊急軍情傳到了許昌。司馬昭憤然起身大罵群臣無用。


    荀愷奏道:“微臣鬥膽請晉公暫息雷霆之怒,唯今之計可增兵長安使蜀賊不得入寇。”


    “荀子舉何處此言,欲將三輔之地拱手讓與蜀人麽?”西曹屬邵悌出言反駁道。


    “啟稟晉公,陳玄伯以身殉國,西線危在旦夕。當速使精兵強將前往,打通雍涼之路,與蜀人正麵交鋒。蜀人糧秣運轉不便,兵力分散,此正是各個擊破之時,安能坐視其蠶食我土地!”邵悌進言道。


    荀愷之身份地位自然是高於這邵悌許多,然而伐蜀之戰愣是沒能攻下蜀軍黃金寨,迴國後便被眾人所詬病。加之荀愷確實甚大才,眾人本就有輕視之意,此時邵悌也顧不得給荀愷留情麵,直接出言嗬斥。荀愷見司馬昭臉色不善,自顧自的哼哼幾聲,斜著眼睛盯著邵悌,不做言語。


    “子初和王伯輿在東與吳人對峙,鍾士季,陳休淵在南守為我分憂,這西方之危不知何人可解?”聽到邵悌一番言論,司馬昭臉色方有了緩和。


    邵悌跪倒在地道:“我軍驟敗,三輔震動,然各地郡守皆是忠義之士,蜀人一時不得全境,必分兵困之。此時若晉公親提一軍西進,擊潰蜀賊易如反掌!”


    群臣聞之都是一震,邵悌竟是勸晉公司馬昭親自出征!裴秀在另一旁也進言道:“邵元伯所言極是,司馬子初,鍾士季皆為當時之雄,吳人難越雷池半分。雍涼之地尚未完全淪陷,正需主公大軍前往相救!”


    東方有司馬望,鍾會,陳騫,王基,王經五路人馬與江東抗爭。雖然壽春之圍未解,但吳軍分兵抵擋司馬望和王經的援軍已然沒有力量繼續攻城,壽春暫保數月無事。吳將施績興兵北上,鍾會,陳騫在緊要之處多倍守卒,另分數路騎兵遊動支援,吳軍見了竟是不敢登岸,一時也無大礙。如今緊急的反而是後發製人的蜀漢人馬。


    司馬昭主意已定,於是留下愛子司馬炎為中扶軍鎮守許昌,裴秀邵悌等人輔佐。司馬昭親自點兵六萬人趕赴西線戰場。使龐會,許儀為先鋒帶鐵騎一萬馳援長安,族中司馬駿,司馬亮等為大將隨軍一同出發。


    初戰告捷,劉禪對於用兵一下子有了自信,可是大軍糧草不濟隻得暫退。武功地處要衝,沒有軍糧儲備也是難以守衛,隻得放棄。於是劉禪命人催促漢中盡快督辦糧草救濟大軍,盡遷武功的百姓到漢中生活,而蜀兵則退入駱穀補充軍糧。


    得知蜀兵退去的消息,王渾命愛靚引軍五千再次占領武功縣,修補城牆。自己則引一萬人馬屯兵駱穀穀口,做為防止蜀兵複出的第一道防線。武功方向暢通,祁山的魏軍難免又有了撤退的想法。皇甫闓力排眾議,堅持留守祁山與蜀軍對峙。


    十日之後,劉禪大軍糧草漸有儲備,於是從駱穀開拔二次北上。王渾率領一萬魏兵在穀口列陣抵禦,山穀之中蜀兵難以展開優勢兵力,幾番衝突盡被魏軍亂箭射迴。


    文鴦,關彝,柳隱三員猛將在前輪番衝殺,魏軍矢蝗如雨難以前行。數萬大軍竟被王渾阻擋在駱穀之中,劉禪臉色難看無計可施。南中健將王約挺身而出道:“陛下無須憂慮,這山穀雖是險峻卻難不倒我等無當飛軍!”


    劉禪眼前一亮道:“汝等可翻越此穀?”


    王約笑道:“翻越卻是不能,不過尋幾條小路溜出去倒是不難。”


    聞言劉禪點了點頭,南中跟隨北上的少數民族軍隊雖然有萬餘人之眾,然而經過訓練堪稱精銳的便是這不足千人的無當飛軍。這是霍弋久鎮南中精心培育出的戰士,一個個身形矯健動作靈敏,攀山越嶺如履平地。若是這一支部隊另尋他路走出駱穀,前後夾擊可破魏軍陣勢。


    於是劉禪便命楊約率領無當飛軍的兩名副統領土三野,奚角先在山中尋路,夾擊穀口的魏軍。不到一千名無當飛軍人人身披輕甲,背負連弩,腰別刀斧轉瞬便消失在眾人的視野當中。


    約過了半個時辰,穀口的魏軍開始有所騷動,早已準備好的蜀軍一起發難衝殺上去。魏軍依舊是弓箭拒敵,然陣後的騷動越來越大,關彝,文鴦,柳隱三名猛將奮不顧身衝殺在前。然不多時卻見身後劉禪揮舞雙股劍也是衝到了前線,眾將勸劉禪暫避,劉禪怒道:“朕為三軍統帥,安有退而不戰之理!”將校士卒多有聞之,心懷感激各個奮勇爭先。


    王渾見後陣竟是多了一隊蜀兵,不免慌了手腳。魏卒軍心一亂,一個不慎被蜀兵衝到了近前,肉搏之戰蜀軍占盡優勢,一鼓作氣之下衝破了穀口的包圍圈。見事不可為,王渾收攏敗軍盡數退入了武功城中。


    劉禪大軍得出,胸中一口悶氣也隨之煙消雲散,於是召見楊約等人論功行賞。關彝,文鴦,柳隱,劉禪四人分為四麵將武功城團團圍住。魏將王渾在城上見到蜀軍圍城,迴首對愛靚笑道:“晉公大軍不日即到,蜀人扔妄想破城耶?”


    蜀兵隻是圍困也不攻城。是夜猛然城中起火,東門大開,蜀將關彝,文鴦竟是出現在城中,柳隱,範恩指揮各路人馬開始攻城。魏軍倉惶之間守無可守,城中亂作一團。王渾睡夢中被吵醒,推門而出之間城中火光衝天,眼看是守不住了。


    “怎會如此!?”王渾自忖足智多謀,未曾料到蜀軍在撤退之時做了手腳,挖通了地道數條通內外相同。


    魏將愛靚正值守夜,見城中一片混亂帶著自家人馬二三百人衝出東門奪路而逃。城外的蜀軍隻顧攻城,愛靚出其不意竟是單刀匹馬硬衝出蜀軍包圍。行出不過五裏,隻見前方燈火通明,數千蜀兵攔住去路。


    蜀主劉禪金甲罩身道:“無知魏將,還不下馬受降!”


    愛靚人困馬乏,又見蜀將關虎護衛在劉禪身側,思忖一番隻得翻身下馬投降。劉禪得了愛靚,更知魏軍虛實,於是帶領人馬加入了武功城的巷戰之中。這一戰殺到平旦十分,天色見亮方算結束。混戰之中柳隱將王渾斬於馬下,餘下的魏軍見愛靚投降,不少人也都跟著做了降卒。唯有數百人寧死不降,被蜀兵殺個精光。


    此戰斬魏將王渾,斬首五千餘人,收降七千人馬,可謂大勝。蜀中群臣皆讚劉禪高瞻遠矚,智慮周詳,提前在武功縣城做好了布置,才有今日大勝。


    魏軍有生力量盡數在此,長安不過四千餘守軍。於是劉禪任魏降將愛靚為先鋒,使千餘蜀兵著魏軍衣衫在前奔逃,關彝文鴦各引一軍隨後追趕,準備詐取長安城。愛靚心知自己初降,須借此役獲取蜀主新人,於是要求又調了幾十名魏卒混在自己隊裏。


    按照時間推算司馬昭的大軍至少還需要五六日才到的了長安,因此劉禪留下費緝守衛武功縣城,範恩統五千人馬攻取鹹陽,槐裏等地,自己帶領三萬人馬殺奔長安,準備趁司馬昭援軍未到搶得先機。


    西京長安為關中門戶,一向屯有重兵。然陳泰,王渾皆是引軍出擊在外全軍覆沒,一下子長安的守軍隻剩下四千餘人,還多是老弱病殘之軍。蜀軍若是在司馬昭之前搶占長安,則關西之地盡為蜀軍所有;反之若司馬昭先行趕到長安,關西之爭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劉禪深知長安重要性,因此不顧後方未穩,也要搶先占領長安。占領了長安便隔斷了魏軍西進的交通要路。屆時留下重兵堅守長安城,然後迴軍逐步攻取各個郡縣,完全奪取雍涼二州。已長安為據點和根本,進可取天下,退可保全國,此乃先立於不敗之地的戰略。也代表著蜀漢戰略重心從漢中,移轉到長安,開始有了和曹魏叫板的底氣。


    沿途郡縣均被愛靚所迷惑,無一例外的被蜀兵占領。這一日愛靚終是逃到了長安城下,遠遠望見長安城頭旗幟依舊,愛靚心中篤定命令眾軍急奔,更使兩三名魏卒跑在前麵叫門。


    長安城上魏軍守將鄭恭,李輔見千餘魏軍殘破不堪的拚命逃來,身後煙塵滾滾竟是數萬蜀兵追殺,二人相視一眼錯愕之情溢於言表。魏卒逃到城下上氣不接下氣,嘶聲喊著城中快快開門。守城的魏卒認出是自家人馬,請示過鄭恭,李輔之後連忙開啟城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雷入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乾坤不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乾坤不動並收藏驚雷入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