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枯樹枝在一個雪人身上慢慢移動,橫、豎、撇、捺,每一筆都嚴謹而細致,很有規矩,像用毛筆在寫字,又像是拿刻刀在認真雕刻。
一會兒後,雪人身上出現六個娟秀的楷體漢字:和尚死於此處。
放下枯樹枝,朱允炆扭頭看向一旁:“慎之,這樣可以嗎?”
很認真地打量著這六個字,仿佛在欣賞一件精湛的書法作品,鄭海有些走神。聽到朱允炆的詢問,他才迴過神來,咧嘴一笑,很燦爛:“好,很好!”
“公子的字,那自然是好的。”一旁的應能也笑著搭話。
鄭海惋惜道:“隻是,你們覺不覺得,有點可惜?”
“可惜?”朱允炆再次打量著地上的雪人,有些困惑。
“嗯,有點可惜,”鄭海笑道,“這雪人,配不上這麽好的字啊!”
這個簡易的雪人,是由一大一小的兩團雪球堆疊而成,沒有四肢,也沒有五官,實在是過於寫意了。
朱允炆第一次堆雪人,這雪人確實有點粗糙。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嗯,確實醜了些,要不,我重新堆一個……”
“洪允兄,不必了,我覺得挺好的,”鄭海笑道,“這圓圓的腦袋,正好與那和尚的禿頂一樣,很形象!”
“慎之,要是不趕時間,我可以做得更好。”朱允炆打量著雪人,眼神中有些遺憾。仿佛想要彌補缺失的童年一般,他有些戀戀不舍。
“公子,咱們還是趕緊離開這裏吧,”應能有些不安,“說不定,他們馬上就追來了!”
朱允炆扭頭看向鄭海:“慎之,咱們急著離開嗎?”
“不急,”鄭海泰然自若,微笑道,“咱們就在這裏等著……”
“輔國公,咱們在這裏等什麽?”應能問。
“等人。”
“等什麽人?”
沒有迴答應能的問題,鄭海微笑地看向朱允炆:“洪允兄,你還想堆雪人嗎?”
朱允炆點點頭。
“那你繼續吧,”鄭海咧嘴笑,“給張謙公公也堆一個雪人。”
“輔國公,萬一他們追來怎麽辦?!”一臉急切地看向鄭海,應能很是不解。
一邊捏雪球,朱允炆一邊解釋道:“應能,慎之一定早有準備,我猜他是想在這裏伏擊那些人……”
“可……可……可咱們就這麽點人,怎麽對付他們?”
朱允炆寬慰道:“你放心,慎之肯定有辦法。”
說完,繼續堆他的雪人,他不再理會應能。鄭海胸有成竹,那他就安心對他的雪人,他相信鄭海的本事。
追隨朱允炆的五名隨從,今天隻有應能一人在這裏。
應能很擔心朱允炆的安全。他想不明白,為何輔國公和他的主人還有閑心玩雪。
敵人正在搜尋他們的下落,或許,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如果被敵人追上,那該怎麽辦?
迴頭望了一眼這狹長的棧橋,他很無語。
這條棧橋,三麵環海,又窄又長,寬度隻夠兩架馬車,既不能藏身,又沒法逃跑,實在不是久留之地。
如果被人堵住棧橋的那一頭,那根本沒路可跑,簡直是一條絕路!
輔國公卻偏偏在此停留,應能實在是不理解。
他既沒法替他家公子做決斷,又說不動輔國公,隻能幹著急。
……
岸上補給基地內。
廣場上,煙霧逐漸消散,不時傳來幾聲咳嗽聲。
大明官兵們亂作一團,在幾名將領的唿喝下,士兵們才重新整好隊形。
一隊隊士兵分別被一名將領帶離廣場,有些隊伍進入營寨中搜索,有些隊伍登上寨牆,有些隊伍直接出了營寨。
何義宗與彭以勝帶著自己的手下,尾隨一支隊伍登上了寨牆。
“何瘋子,你說,這到底是誰算計誰啊?”彭以勝對何義宗叨叨,“按說,這欽差大人帶著皇命而來,應該是早有預謀,可還是讓輔國公跑了……”
“論帶兵打仗,這欽差大人怎麽可能比得過輔國公!”
“這話我同意。”
“想當初在錫蘭山國,那一戰多兇險!若不是輔國公,隻怕咱們早沒了。”何義宗迴憶。
“那一戰確實慘烈,當初咱們還和輔國公並肩作戰呢,唉!”彭以勝歎了一口氣,“沒想到,今天卻要與輔國公刀兵相向……”
“別人怎樣我不管,我老何,絕不與輔國公為敵!”
何義宗瞪了彭以勝一眼:“彭大嘴,你若想討好那和尚,隻管去,我不攔著……”
“我才不傻呢!”彭以勝迴了何義宗一個白眼,“跟著慧信老和尚去打殺,那簡直就是找死!”
何義宗嘿嘿一笑:“彭大嘴,慧信和尚手裏兵多將廣,難道他們都是找死?”
“人多有屁用!光輔國公那盾牌陣,他慧信和尚就破不了,再加上寨牆上提前布置的那些弓弩手,真打起來,那得死多少人?是輔國公念舊情,這才沒下死手。若把那些綁著煙霧的箭矢都換成咱們在錫蘭山國用的那個什麽炸藥,還不知有多少大明將士要倒黴呢……”
“哎呀,彭大嘴,你這腦袋,可越來越好使了!”
“那是自然!”
正當何義宗與彭大嘴濫竽充數時,慧信和尚等人也登上了寨牆。
湊近一聽,何義宗這才明白這夥人前來的原因。
在營寨裏沒搜到鄭海的蹤跡,聽說寨牆上發現了十幾條通往營寨外的繩索,慧信和尚這才前來查看。
“欽差大人,他們應該是從這裏逃出營寨的。”一名將領對慧信和尚稟告。
這就是明擺著的事實嘛。
何義宗與彭以勝對視一眼,都是一副鄙夷的表情。
“大人,他們出了營寨,會不會是想奪船出海?”張謙公公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早有準備,他們迴不去!“慧信和尚嘴角微翹,“我早就在路上設下伏兵,隻要他們返迴碼頭,勢必被攔截。到時,咱們再截斷他們的後路,前後夾擊,定能拿下他們!”
水猴子不再偽裝成犯人,站在張謙身旁,對慧信和尚道:“欽差大人,鄭海很狡猾,小的還是不放心船隊,尤其不放心小的所在的那支山海盟船隊。不如小的帶些人迴去,把他們看起來?”
“好!”慧信和尚應了一聲,又補充道,“這樣,迴到碼頭後,你把他們的船隻控製住,再派幾艘船沿海岸航行,封鎖海岸,以免鄭海從海上出逃。”
“小的明白,這就去。”應了一聲,水猴子帶著一隊大明士兵,下了寨牆。
之所以這麽安排,慧信和尚是怕鄭海還藏有其他的船隻。隻要堵住鄭海從海上逃走,他相信早晚會抓住鄭海。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登上寨牆,快步走到慧信和尚麵前:“稟欽差大人,海邊棧橋上發現輔國公等人的蹤跡。”
“什麽?!他們迴碼頭了?”慧信和尚有些詫異。
“稟大人,不是碼頭方向,是南邊新修的棧橋。”
“原來如此,難怪不見人影呢,”慧信和尚露出笑容,“走!去南邊,我倒要看看,這輔國公還往哪裏逃!”
約兩炷香後。
慧信和尚與張謙等人率領近千將士,來到南邊的棧橋旁。
狹長的棧橋分為三個部分:
棧橋靠近岸邊,約三分一處,堆著三個雪人;
棧橋中間,鄭海的百餘名親兵組成盾牌陣,堵住去路;
棧橋的盡頭,站著三個人,其中一人披著甲胄,那人就是鄭海。
看到眼前的場景,慧信和尚冷笑道:“他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欽差大人,小心有詐,”張謙公公小聲提醒,“輔國公曆來詭計多端,您還是防著些。”
雖然不覺得這種局勢下會有什麽危險,但覺得張謙的話有幾分道理,慧信和尚輕輕頷首。
派一支斥候小隊先行,上前查探棧橋,確定周邊沒有陷阱和埋伏後,他才與眾人一起靠近岸邊的棧橋頭。
慧信和尚眯眼盯著棧橋上的雪人:“中間那個雪人,是不是寫著什麽?”
“稟欽差大人,寫了六個字。”一名斥候上前迴複。
“哪幾個字?”慧信和尚有些好奇。
“稟大人,上麵寫著:和尚死於此處。”
一會兒後,雪人身上出現六個娟秀的楷體漢字:和尚死於此處。
放下枯樹枝,朱允炆扭頭看向一旁:“慎之,這樣可以嗎?”
很認真地打量著這六個字,仿佛在欣賞一件精湛的書法作品,鄭海有些走神。聽到朱允炆的詢問,他才迴過神來,咧嘴一笑,很燦爛:“好,很好!”
“公子的字,那自然是好的。”一旁的應能也笑著搭話。
鄭海惋惜道:“隻是,你們覺不覺得,有點可惜?”
“可惜?”朱允炆再次打量著地上的雪人,有些困惑。
“嗯,有點可惜,”鄭海笑道,“這雪人,配不上這麽好的字啊!”
這個簡易的雪人,是由一大一小的兩團雪球堆疊而成,沒有四肢,也沒有五官,實在是過於寫意了。
朱允炆第一次堆雪人,這雪人確實有點粗糙。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嗯,確實醜了些,要不,我重新堆一個……”
“洪允兄,不必了,我覺得挺好的,”鄭海笑道,“這圓圓的腦袋,正好與那和尚的禿頂一樣,很形象!”
“慎之,要是不趕時間,我可以做得更好。”朱允炆打量著雪人,眼神中有些遺憾。仿佛想要彌補缺失的童年一般,他有些戀戀不舍。
“公子,咱們還是趕緊離開這裏吧,”應能有些不安,“說不定,他們馬上就追來了!”
朱允炆扭頭看向鄭海:“慎之,咱們急著離開嗎?”
“不急,”鄭海泰然自若,微笑道,“咱們就在這裏等著……”
“輔國公,咱們在這裏等什麽?”應能問。
“等人。”
“等什麽人?”
沒有迴答應能的問題,鄭海微笑地看向朱允炆:“洪允兄,你還想堆雪人嗎?”
朱允炆點點頭。
“那你繼續吧,”鄭海咧嘴笑,“給張謙公公也堆一個雪人。”
“輔國公,萬一他們追來怎麽辦?!”一臉急切地看向鄭海,應能很是不解。
一邊捏雪球,朱允炆一邊解釋道:“應能,慎之一定早有準備,我猜他是想在這裏伏擊那些人……”
“可……可……可咱們就這麽點人,怎麽對付他們?”
朱允炆寬慰道:“你放心,慎之肯定有辦法。”
說完,繼續堆他的雪人,他不再理會應能。鄭海胸有成竹,那他就安心對他的雪人,他相信鄭海的本事。
追隨朱允炆的五名隨從,今天隻有應能一人在這裏。
應能很擔心朱允炆的安全。他想不明白,為何輔國公和他的主人還有閑心玩雪。
敵人正在搜尋他們的下落,或許,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如果被敵人追上,那該怎麽辦?
迴頭望了一眼這狹長的棧橋,他很無語。
這條棧橋,三麵環海,又窄又長,寬度隻夠兩架馬車,既不能藏身,又沒法逃跑,實在不是久留之地。
如果被人堵住棧橋的那一頭,那根本沒路可跑,簡直是一條絕路!
輔國公卻偏偏在此停留,應能實在是不理解。
他既沒法替他家公子做決斷,又說不動輔國公,隻能幹著急。
……
岸上補給基地內。
廣場上,煙霧逐漸消散,不時傳來幾聲咳嗽聲。
大明官兵們亂作一團,在幾名將領的唿喝下,士兵們才重新整好隊形。
一隊隊士兵分別被一名將領帶離廣場,有些隊伍進入營寨中搜索,有些隊伍登上寨牆,有些隊伍直接出了營寨。
何義宗與彭以勝帶著自己的手下,尾隨一支隊伍登上了寨牆。
“何瘋子,你說,這到底是誰算計誰啊?”彭以勝對何義宗叨叨,“按說,這欽差大人帶著皇命而來,應該是早有預謀,可還是讓輔國公跑了……”
“論帶兵打仗,這欽差大人怎麽可能比得過輔國公!”
“這話我同意。”
“想當初在錫蘭山國,那一戰多兇險!若不是輔國公,隻怕咱們早沒了。”何義宗迴憶。
“那一戰確實慘烈,當初咱們還和輔國公並肩作戰呢,唉!”彭以勝歎了一口氣,“沒想到,今天卻要與輔國公刀兵相向……”
“別人怎樣我不管,我老何,絕不與輔國公為敵!”
何義宗瞪了彭以勝一眼:“彭大嘴,你若想討好那和尚,隻管去,我不攔著……”
“我才不傻呢!”彭以勝迴了何義宗一個白眼,“跟著慧信老和尚去打殺,那簡直就是找死!”
何義宗嘿嘿一笑:“彭大嘴,慧信和尚手裏兵多將廣,難道他們都是找死?”
“人多有屁用!光輔國公那盾牌陣,他慧信和尚就破不了,再加上寨牆上提前布置的那些弓弩手,真打起來,那得死多少人?是輔國公念舊情,這才沒下死手。若把那些綁著煙霧的箭矢都換成咱們在錫蘭山國用的那個什麽炸藥,還不知有多少大明將士要倒黴呢……”
“哎呀,彭大嘴,你這腦袋,可越來越好使了!”
“那是自然!”
正當何義宗與彭大嘴濫竽充數時,慧信和尚等人也登上了寨牆。
湊近一聽,何義宗這才明白這夥人前來的原因。
在營寨裏沒搜到鄭海的蹤跡,聽說寨牆上發現了十幾條通往營寨外的繩索,慧信和尚這才前來查看。
“欽差大人,他們應該是從這裏逃出營寨的。”一名將領對慧信和尚稟告。
這就是明擺著的事實嘛。
何義宗與彭以勝對視一眼,都是一副鄙夷的表情。
“大人,他們出了營寨,會不會是想奪船出海?”張謙公公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早有準備,他們迴不去!“慧信和尚嘴角微翹,“我早就在路上設下伏兵,隻要他們返迴碼頭,勢必被攔截。到時,咱們再截斷他們的後路,前後夾擊,定能拿下他們!”
水猴子不再偽裝成犯人,站在張謙身旁,對慧信和尚道:“欽差大人,鄭海很狡猾,小的還是不放心船隊,尤其不放心小的所在的那支山海盟船隊。不如小的帶些人迴去,把他們看起來?”
“好!”慧信和尚應了一聲,又補充道,“這樣,迴到碼頭後,你把他們的船隻控製住,再派幾艘船沿海岸航行,封鎖海岸,以免鄭海從海上出逃。”
“小的明白,這就去。”應了一聲,水猴子帶著一隊大明士兵,下了寨牆。
之所以這麽安排,慧信和尚是怕鄭海還藏有其他的船隻。隻要堵住鄭海從海上逃走,他相信早晚會抓住鄭海。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登上寨牆,快步走到慧信和尚麵前:“稟欽差大人,海邊棧橋上發現輔國公等人的蹤跡。”
“什麽?!他們迴碼頭了?”慧信和尚有些詫異。
“稟大人,不是碼頭方向,是南邊新修的棧橋。”
“原來如此,難怪不見人影呢,”慧信和尚露出笑容,“走!去南邊,我倒要看看,這輔國公還往哪裏逃!”
約兩炷香後。
慧信和尚與張謙等人率領近千將士,來到南邊的棧橋旁。
狹長的棧橋分為三個部分:
棧橋靠近岸邊,約三分一處,堆著三個雪人;
棧橋中間,鄭海的百餘名親兵組成盾牌陣,堵住去路;
棧橋的盡頭,站著三個人,其中一人披著甲胄,那人就是鄭海。
看到眼前的場景,慧信和尚冷笑道:“他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欽差大人,小心有詐,”張謙公公小聲提醒,“輔國公曆來詭計多端,您還是防著些。”
雖然不覺得這種局勢下會有什麽危險,但覺得張謙的話有幾分道理,慧信和尚輕輕頷首。
派一支斥候小隊先行,上前查探棧橋,確定周邊沒有陷阱和埋伏後,他才與眾人一起靠近岸邊的棧橋頭。
慧信和尚眯眼盯著棧橋上的雪人:“中間那個雪人,是不是寫著什麽?”
“稟欽差大人,寫了六個字。”一名斥候上前迴複。
“哪幾個字?”慧信和尚有些好奇。
“稟大人,上麵寫著:和尚死於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