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
澳洲東南部。
天空一片漆黑,隻有兩三顆星星在閃爍。
黑夜下,海浪拍打著堤岸,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八艘大小不一的海船停靠在岸邊,桅杆上的風燈在風中輕輕搖曳,在海水中倒映出一道晃動的金色光影,如金色的綢緞在舞動。
咿呀一聲輕響,一艘海船上的舷窗打開,船艙中的燈火一下子亮堂起來,倒映在水麵上。
一個光頭出現在舷窗旁,探出光滑的腦袋,望向岸邊的方向。
“張公公,明日這岸邊的據點就要竣工了,你說咱們是不是上當了?”
“大師,你是說,鄭海在騙咱們?”
舷窗處,又出現另一個人的身影,卻不是光頭,而是一個沒有胡須的閹人。
慧信和尚轉過身,看向太監張謙,沉聲道:“為了找那個鄭海嘴中說的狄雲,咱們沿著海岸一路南下,抵達此地後,鄭海又說要建立什麽後勤補給基地。你看那基地都要建好了,卻始終不見什麽狄雲,你不覺得這事有蹊蹺嗎?”
“大師,經你這麽一說,奴婢也覺得這裏麵有問題,”張謙有些後知後覺,“這都兩個多月了,如果那個狄雲真在這裏,那早就該有消息了。難道那個什麽狄雲,根本就不在這裏?”
轉動著手中的念珠,慧信和尚沒有迴答張謙的問題,而是靜靜地思索著。
重新複盤這一路上遇到的事情,他再次想起皇帝出發前的告誡,想起他此行的使命。
皇帝命他尋找合適的機會殺死輔國公鄭海,而他呢,都做了什麽?
這一路走來,他不僅沒能找到殺死鄭海的機會,反而被困在這個陌生的澳洲大陸,聽從鄭海的指派,還協助鄭海找什麽狄雲的船隊……
輔國公,真狡猾!
是什麽時候被他套牢的?
忽然用力捏住手中的念珠,慧信和尚雙眼猛地一睜,看向太監張謙。
“張公公,咱們為什麽幫著鄭海找人?”
太監張謙有些不明所以,迴答道:“還不是鄭海說的,隻有找到狄雲,咱們才有可能找到返迴的辦法……”
“那咱們為何要找那個什麽狄雲?”
“也是鄭海說的,狄雲那支船隊有航海圖,可以幫咱們返迴……”
“對!航海圖,航海圖!”慧信和尚激動地重複著,“就是航海圖,問題就出現在這裏!”
“大師,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奴婢聽不明白。”張謙不解地看向慧信和尚。
“啪”地一聲,一掌拍在桌麵上,慧信和尚憤憤道:“是鄭海燒的航海圖!”
“這怎麽可能?”張謙疑惑道,“大師,您……”
“不!就是他!”慧信和尚一臉堅定,“隻有毀了航海圖,咱們才會這般聽從他的指揮,而今咱們所做的這些都是他的陰謀……”
慧信和尚將自己的懷疑與分析一股腦地講述給太監張謙聽。
之前他們認為鄭海沒有燒毀航海圖的可能,因為他命水猴子是去取航海圖,水猴子不可能騙他們倆。他們當時認為,鄭海有不在場的證據,也沒有燒毀航海圖的理由。
可現在重新一分析,他們發現,事情並非如此。
沒了航海圖,他們這些人就沒法返迴舊港或者返迴大明,唯有聽從鄭海的安排,因為隻有鄭海有可能帶領他們返航。
鄭海燒毀航海圖,是為了讓他們聽從命令南下尋找狄雲,這個說得通。
再想想當天航海圖燒毀的情形,那房間竟突然著火,而且隻燒毀了一張桌子,正好就燒毀了航海圖,實在是太蹊蹺了。
兩人一合計,才發現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鄭海有不在場的證據,但他可以派人燒毀航海圖。
當時他們忽略了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情,隻因為水猴子的關係……
燈下黑!
太監張謙向慧信和尚拱手:“欽差大人,那咱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他不再稱唿慧信和尚為“大師”,而是直接稱唿慧信和尚的秘密身份,也是表明他願意聽從慧信和尚的安排。
“你命人悄悄把水猴子找來,咱們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須盡快動手……”
還沒等慧信和尚說完,船上傳來一陣喧嘩。
“怎麽迴事?”張謙公公微微皺眉。
慧信和尚走到房門口,打開房門,詢問守在門口的侍衛。
“稟大人,小的打聽到了,”一名士兵稟告道,“水手們說,天現異象,下雪了……”
“下雪?”慧信和尚扭頭看向太監張謙,“張公公,現在不是四月嗎?”
“沒錯!是四月,不可能下雪!”
“是啊,如今應該是初夏,怎麽可能下雪?”
士兵抱拳,堅稱道:“大人,確實是下雪了,小的也看到了……”
“不可能!”
快步走到舷窗邊,慧信和尚向窗外伸出手,忽然感覺到一陣冰涼,竟真有幾片晶瑩的雪花落在他的掌間。
張謙也看到了,臉上也是一臉不可思議:“難道咱們都記錯了?”
他們翻出海航日誌,翻出大明曆,最終得到的結論依舊是:夏四月。
難道真的是天現異象?
慧信和尚與張謙等人都是一臉困惑。
第二天清晨,他們發現,岸上已經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雪,是真的下雪了。
就在慧信和尚與張謙迎接澳洲的第一場雪時,海的另一頭,鄭和船隊迎來了第一股強勁的夏季風。
“起錨!”
“揚帆!”
一聲聲命令從帥船的甲板上傳來,水手們在甲板上忙碌起來。
在一陣歡唿聲中,鄭和站在甲板上,向岸邊送行的人們揮手告別。
這一次下西洋,鄭和率領船隊護送亞非各國使者迴國。船隊從印度古裏之後,兵分多路,一路北上忽魯謨斯,一路直接橫渡阿拉伯海,抵達阿丹。
由於上一次已經到達過忽魯謨斯,鄭和這次沒有北上,而是橫渡阿拉伯海,訪問剌撒、阿丹,接著拜訪了非洲卜剌哇、麻林、木骨都束等國。
永樂十七年(1419年)四月,鄭和從非洲木骨都束啟航,踏上返程之路。
非洲諸國及沿途各國再次派出使者跟隨鄭和返航,並送上各種珍禽異獸:
忽魯謨斯國贈送了獅子、金錢豹、馬匹等;
阿丹國贈送了麒麟、獨角羚羊等;
木骨都束贈送了花福祿(斑馬)和獅子……
鄭和船隊張滿風帆,借助夏季風,橫渡印度洋,浩浩蕩蕩地返迴大明。
澳洲東南部。
天空一片漆黑,隻有兩三顆星星在閃爍。
黑夜下,海浪拍打著堤岸,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八艘大小不一的海船停靠在岸邊,桅杆上的風燈在風中輕輕搖曳,在海水中倒映出一道晃動的金色光影,如金色的綢緞在舞動。
咿呀一聲輕響,一艘海船上的舷窗打開,船艙中的燈火一下子亮堂起來,倒映在水麵上。
一個光頭出現在舷窗旁,探出光滑的腦袋,望向岸邊的方向。
“張公公,明日這岸邊的據點就要竣工了,你說咱們是不是上當了?”
“大師,你是說,鄭海在騙咱們?”
舷窗處,又出現另一個人的身影,卻不是光頭,而是一個沒有胡須的閹人。
慧信和尚轉過身,看向太監張謙,沉聲道:“為了找那個鄭海嘴中說的狄雲,咱們沿著海岸一路南下,抵達此地後,鄭海又說要建立什麽後勤補給基地。你看那基地都要建好了,卻始終不見什麽狄雲,你不覺得這事有蹊蹺嗎?”
“大師,經你這麽一說,奴婢也覺得這裏麵有問題,”張謙有些後知後覺,“這都兩個多月了,如果那個狄雲真在這裏,那早就該有消息了。難道那個什麽狄雲,根本就不在這裏?”
轉動著手中的念珠,慧信和尚沒有迴答張謙的問題,而是靜靜地思索著。
重新複盤這一路上遇到的事情,他再次想起皇帝出發前的告誡,想起他此行的使命。
皇帝命他尋找合適的機會殺死輔國公鄭海,而他呢,都做了什麽?
這一路走來,他不僅沒能找到殺死鄭海的機會,反而被困在這個陌生的澳洲大陸,聽從鄭海的指派,還協助鄭海找什麽狄雲的船隊……
輔國公,真狡猾!
是什麽時候被他套牢的?
忽然用力捏住手中的念珠,慧信和尚雙眼猛地一睜,看向太監張謙。
“張公公,咱們為什麽幫著鄭海找人?”
太監張謙有些不明所以,迴答道:“還不是鄭海說的,隻有找到狄雲,咱們才有可能找到返迴的辦法……”
“那咱們為何要找那個什麽狄雲?”
“也是鄭海說的,狄雲那支船隊有航海圖,可以幫咱們返迴……”
“對!航海圖,航海圖!”慧信和尚激動地重複著,“就是航海圖,問題就出現在這裏!”
“大師,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奴婢聽不明白。”張謙不解地看向慧信和尚。
“啪”地一聲,一掌拍在桌麵上,慧信和尚憤憤道:“是鄭海燒的航海圖!”
“這怎麽可能?”張謙疑惑道,“大師,您……”
“不!就是他!”慧信和尚一臉堅定,“隻有毀了航海圖,咱們才會這般聽從他的指揮,而今咱們所做的這些都是他的陰謀……”
慧信和尚將自己的懷疑與分析一股腦地講述給太監張謙聽。
之前他們認為鄭海沒有燒毀航海圖的可能,因為他命水猴子是去取航海圖,水猴子不可能騙他們倆。他們當時認為,鄭海有不在場的證據,也沒有燒毀航海圖的理由。
可現在重新一分析,他們發現,事情並非如此。
沒了航海圖,他們這些人就沒法返迴舊港或者返迴大明,唯有聽從鄭海的安排,因為隻有鄭海有可能帶領他們返航。
鄭海燒毀航海圖,是為了讓他們聽從命令南下尋找狄雲,這個說得通。
再想想當天航海圖燒毀的情形,那房間竟突然著火,而且隻燒毀了一張桌子,正好就燒毀了航海圖,實在是太蹊蹺了。
兩人一合計,才發現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鄭海有不在場的證據,但他可以派人燒毀航海圖。
當時他們忽略了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情,隻因為水猴子的關係……
燈下黑!
太監張謙向慧信和尚拱手:“欽差大人,那咱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他不再稱唿慧信和尚為“大師”,而是直接稱唿慧信和尚的秘密身份,也是表明他願意聽從慧信和尚的安排。
“你命人悄悄把水猴子找來,咱們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須盡快動手……”
還沒等慧信和尚說完,船上傳來一陣喧嘩。
“怎麽迴事?”張謙公公微微皺眉。
慧信和尚走到房門口,打開房門,詢問守在門口的侍衛。
“稟大人,小的打聽到了,”一名士兵稟告道,“水手們說,天現異象,下雪了……”
“下雪?”慧信和尚扭頭看向太監張謙,“張公公,現在不是四月嗎?”
“沒錯!是四月,不可能下雪!”
“是啊,如今應該是初夏,怎麽可能下雪?”
士兵抱拳,堅稱道:“大人,確實是下雪了,小的也看到了……”
“不可能!”
快步走到舷窗邊,慧信和尚向窗外伸出手,忽然感覺到一陣冰涼,竟真有幾片晶瑩的雪花落在他的掌間。
張謙也看到了,臉上也是一臉不可思議:“難道咱們都記錯了?”
他們翻出海航日誌,翻出大明曆,最終得到的結論依舊是:夏四月。
難道真的是天現異象?
慧信和尚與張謙等人都是一臉困惑。
第二天清晨,他們發現,岸上已經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雪,是真的下雪了。
就在慧信和尚與張謙迎接澳洲的第一場雪時,海的另一頭,鄭和船隊迎來了第一股強勁的夏季風。
“起錨!”
“揚帆!”
一聲聲命令從帥船的甲板上傳來,水手們在甲板上忙碌起來。
在一陣歡唿聲中,鄭和站在甲板上,向岸邊送行的人們揮手告別。
這一次下西洋,鄭和率領船隊護送亞非各國使者迴國。船隊從印度古裏之後,兵分多路,一路北上忽魯謨斯,一路直接橫渡阿拉伯海,抵達阿丹。
由於上一次已經到達過忽魯謨斯,鄭和這次沒有北上,而是橫渡阿拉伯海,訪問剌撒、阿丹,接著拜訪了非洲卜剌哇、麻林、木骨都束等國。
永樂十七年(1419年)四月,鄭和從非洲木骨都束啟航,踏上返程之路。
非洲諸國及沿途各國再次派出使者跟隨鄭和返航,並送上各種珍禽異獸:
忽魯謨斯國贈送了獅子、金錢豹、馬匹等;
阿丹國贈送了麒麟、獨角羚羊等;
木骨都束贈送了花福祿(斑馬)和獅子……
鄭和船隊張滿風帆,借助夏季風,橫渡印度洋,浩浩蕩蕩地返迴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