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好了,午門外的燈山起了大火!”


    太監王彥匆匆跑進奉天殿。


    “王彥,到底怎麽迴事?”朱棣手拿著奏折,正在閱讀,沒有抬頭。


    北京的午門剛剛修繕完成,是北京宮殿建造中最早完成的建築之一。


    頂著夏原吉等重臣的反對,朱棣堅持要建造北京都城,打算今後遷都北京。


    如果這次火災真把剛建成的午門一把火燒沒了,那麽,身處南京的那些大臣們的反對聲可想而知……


    “對了,瞻基不是去午門檢查嗎?”


    朱棣忽然想到皇太孫朱瞻基。


    太監王彥一臉憂心忡忡:“奴婢擔心的就是這個。”


    “他迴來沒有?”朱棣放下奏折,微微皺眉。


    “奴婢剛問過一些人,他們說,還未見皇太孫迴來……”


    “隨朕去午門!”朱棣驟然起身,大步走向門口。


    剛出奉天殿大門,朱棣就遇見匆匆趕來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紀綱也是前來朱棣稟告午門著火的事情。


    二話不說,朱棣命紀綱立即帶領錦衣衛前往午門,查找和保護皇太孫朱瞻基。


    紀綱帶領錦衣衛比朱棣先一步前往午門。


    抵達午門時,午門外的大火已經基本撲滅,參與滅火的水龍隊與其他官兵正在清理現場。


    原本高達十米的四層鼇山燈棚已經徹底坍塌,隻剩下一些較粗的木架還冒著黑煙,燈棚上掛著的花燈與彩帶都燒成了灰燼。


    赤紅的炭火在黑夜裏依舊很刺眼,時不時死灰複燃,冒出一朵朵殘存的橙紅色火舌。


    救火的官兵提起一桶水,潑向炭火。


    噗一聲響,而後,赤紅色的炭火發出嗞嗞聲,變成黑色的木炭。


    廣場上依舊飄蕩著一股刺鼻的燒焦味,有煙花的硝煙味,有絲織物的焦味,還混合著油脂與皮革燃燒後的焦味……


    午門的城樓上,一個魁梧的中年人望著廣場上的人群,得意道:“這迴他死定了!”


    “漢王殿下,你能確定嗎?”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同樣望向午門外的廣場。


    漢王咧嘴笑:“我親眼見那小子走進燈山中,這麽大的火,他必死無疑!”


    “屍體找到了嗎?”紀綱問了一句。


    “上百具屍體呢,可不好確定,他們在逐一辨認。”


    “既然如此,那我先下去了,陛下就要到了。”


    “好吧,你先去確認一下也好,”朱高煦嘿嘿笑,“本王不好出麵,等父皇到了,我再姍姍而來。”


    午門外,廣場上燈籠與火把照亮了黑夜。


    從火場的廢墟裏搬運出一具具屍體,有男有女,有大人,也有小孩。


    有的屍體被燒得麵目全非,但大多數屍體並沒有被焚燒的痕跡。


    廣場上,哭聲一片。


    那些失去親屬的百姓抱著屍體,嚎啕大哭。


    熱熱鬧鬧地歡度春節變成了哭天搶地的哭喪,廣場上所有的人都心生悲戚。


    一隊車馬駛出午門,前方開路的太監王彥大聲喊道:“陛下駕到!”


    廣場上的所有人都連忙跪拜行禮,痛苦聲轉瞬間就停止了,隻能偶爾聽到有幾聲低沉的哽咽聲。


    走出馬車,朱棣站在車轅上望向廣場上擺放的一排排屍體,皺起眉頭。


    “怎麽死了這麽多人?”朱棣厲聲詢問。


    負責救火的一名官員跪在地上,顫巍巍地迴答:“啟稟陛下,百姓們前來觀看鼇山燈,不知何故,鼇山失火,這才導致……”


    “皇太孫呢?你可見到皇太孫?”朱棣憂心忡忡。


    “皇爺爺,我沒事,我在這!”朱瞻基從人群中起身,快步走向朱棣的馬車。


    走下馬車,朱棣快步走向朱瞻基:“瞻基,朕最怕……”


    “皇爺爺,我……”朱瞻基衝入朱棣的懷裏,泣不成聲。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朱棣輕聲安慰朱瞻基。


    就在朱棣安慰朱瞻基之時,一隊人馬衝後麵趕來。


    為首的一人拉住馬匹,大聲喊道:“父皇,父皇!聽聞午門失火,又聽聞父皇來了午門,兒臣當即趕來……”


    瞥了一眼皇帝身邊的那個年輕人,漢王朱高煦愣住了,竟驚訝地說不出話。


    就騎坐在馬上,他愣愣地盯著皇帝與皇太孫,心中一千個一萬個不相信:他……他、他竟然沒死!


    “二皇叔,您怎麽不下馬?”


    皇太孫朱瞻基的話像一支冷箭射中了漢王朱高煦。


    迴過神,朱高煦連忙從馬上跳下,單膝跪地:“父皇,兒臣來遲,請父皇見諒!”


    “起身吧,都起身!”朱棣叫眾人免禮。


    望向廣場上那一排排屍體,朱棣哀歎一聲:“是朕對不起百姓,都去做事吧。”


    朱棣叫負責滅火的官員與朱瞻基等人一起登上午門的城樓,吩咐其他官兵處理善後事宜。


    從負責滅火的官員嘴裏,朱棣得知是燈山失火導致這場災難。


    這場大火,死傷的人很多,但隻有少部分人是直接被大火燒死的,絕大多數死者是死於火災引發的踩踏以及吸入大量煙氣而導致的窒息。


    “皇爺爺,孫兒認為,應該好好調查……”


    “父皇,此等火災傷亡甚重,若不是人為,必是天罰!”漢王朱高煦打斷了朱瞻基的話,“兒臣,請求父皇派人好好調查!”


    “嗯,”朱棣重重點頭,“紀綱,這次火災,你給朕好好查一查!”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雙手抱拳行禮:“是,陛下。”


    朱瞻基掃了漢王朱高煦一眼,轉頭看向朱棣:“皇爺爺,孫兒……”


    “報!”一名官吏快步走上城頭,“臣有要事啟奏!”


    “什麽事?真不是叫你去處理善後事宜嗎?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朱棣盯著前來稟報的官吏。


    “陛下,”官吏一臉悲戚,“死於大火的死者中,有一人是,都督同知馬旺……”


    “什麽!”朱棣愕然,“你說,死者中有一人是馬旺?”


    “迴稟陛下,正是。”


    皇太孫朱瞻基再次淚流滿麵:“皇爺爺,他是為了救孫兒,才死的……”


    “父皇,兒臣知道馬旺這人,他是徐州人,願為燕山中衛百戶,作戰勇猛,屢立戰功,”朱高煦聲淚俱下,“兒臣請父皇厚葬他,如此猛將死於火災,兒臣實在覺得可惜!”


    “嗯,朕記得他,確實可惜了!”


    聽到朱高煦的話,朱棣也是心生惋惜。


    迴到皇宮,朱棣當晚就命人擬旨,命禮部撫恤死於午門燈山大火的百姓,發放大明寶鈔與布匹。


    對於都督同知馬旺的死,朱棣派官員前往馬旺家中祭奠,命禮部派專人負責馬旺的喪葬。


    等眾人都退下後,皇太孫朱瞻基親自向朱棣稟報:“皇爺爺,孫兒覺得,這次火災是有人故意為之……”


    “瞻基,你可有懷疑的人選?”朱棣詢問。


    瞥了一眼旁邊的漢王朱高煦,朱瞻基搖搖頭。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快步走入大殿:“陛下,火災的原因已經查明……”


    【注】


    《明太宗實錄》:“永樂十三年春正月……壬子,夜,午門外,燈山火,有倉促不及避而死者,都督同知馬旺預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