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二年(1414年)閏九月初四。


    朱棣返迴北京,太子朱高熾所派遣迎接聖駕的官員使者遲到,奏書不當。


    隨朱棣一同返迴北京的漢王朱高煦趁機進讒言:“父皇,太子監國竟如此傲慢,連父皇親征歸來都不迎接,這是大不敬!兒臣請父皇治太子的大不敬之罪。”


    朱棣掃了一眼前來迎接的寥寥幾人,沒有太子朱高熾,也沒有太子的輔臣,隻有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與鎮撫使龐瑛及其手下。


    他雙眉緊皺,一雙小眼睛瞪得圓溜溜的,心中不禁惱怒:高熾,你竟如此糊塗!那就不能怪朕了……


    “皇爺爺,父王派遣的使者迎駕來遲,必有原因,請皇爺爺息怒!”


    皇太孫朱瞻基不知何時已經下馬,跪在地上,向朱棣求情。


    “太子傲慢無禮,連派遣的使者都不來迎接聖駕,這不是明擺著嗎?”漢王朱高煦騎在馬上,向朱棣抱拳,“父皇,太子如此大不敬,這哪裏是監國,分明是把自己當成皇帝了!”


    “皇爺爺,即便您要治父皇的罪,那您也應該先調查一下……”


    捏著拳頭,又看了皇太孫一眼,朱棣深吸一口氣:“這是太子的輔臣不稱職!來人,即刻逮捕翰林院侍讀黃淮等人。”


    迴到皇宮,朱棣當即命人擬旨,傳召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讀黃淮。


    黃淮被問罪,關入大牢。


    隨後,司經局正字金問、洗馬楊溥(pu)、芮(rui)善等人先後被捕,送往北京審訊。


    東宮的所有輔臣都被捕入獄,隻有兵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金忠是靖難功勳舊臣,免於逮捕。


    “金忠,朕相信你,你幫朕秘密調查太子,”朱棣看著金忠,“除了金問,到底還有誰參與太子不軌之事?”


    金忠跪在地上,啟奏:“陛下,切勿聽信小人的讒言,太子殿下是清白的……”


    “大膽!”朱棣勃然大怒。


    金忠跪伏在地,老淚縱橫。


    打量著跪在地上哭泣的金忠,朱棣深深吸了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金忠為人實誠、心思縝密、辦事牢靠。靖難以來,金忠多次獻計獻策,對他推心置腹,十分忠心,是一位忠實可靠的功勳舊臣。


    “朕聽聞,京中有傳太子行不軌之事……”


    “絕無此事!”金忠抬起頭,望向皇帝。


    朱棣盯著金忠,一臉嚴肅:“你還沒調查就搪塞朕,豈不是故意偏袒太子?”


    “陛下,絕無此事,不用調查,臣敢擔保……”


    “金忠!”朱棣怒目直視,“你拿什麽擔保?”


    “陛下,太子忠孝仁義,絕無不軌之事,臣願以連坐之罪擔保太子。”


    金忠摘下頭上的冠冕,放在地上,向皇帝磕頭。


    朱棣不置可否,命人送金忠離開。


    金忠離開後,朱棣又傳召翰林院侍講楊士奇入宮。


    金忠與楊士奇都是朱棣安排給太子監國的輔佐大臣。


    聽了金忠的話,朱棣派人從監獄提出楊士奇,召入宮中。


    “士奇,朕問你,太子監國時可做過什麽錯事?”


    朱棣死死盯著楊士奇的眼睛,要是楊士奇有任何隱瞞,必然躲不過他的眼睛。


    楊士奇叩首行禮,不卑不亢地迴答:“太子殿下與以往一樣仁孝,如果做錯什麽事情,那都是臣等的過錯。”


    “嗯,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朱棣稍稍平緩,命人釋放了楊士奇。


    楊士奇得以出獄,但行在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與十三道監察禦史不斷呈上奏章,彈劾楊士奇。


    他們認為,楊士奇也是太子的輔臣,既然東宮的臣屬都獲罪,不能單獨寬宥楊士奇。


    朱棣不得已,隻好命錦衣衛抓拿楊士奇,不過,沒過多久後,又赦免了楊士奇。


    黃淮、金問、楊溥等人則沒能赦免,關在北京的大牢裏。


    一時間,太子朱高熾沒有了屬官,朝堂上親近太子的官員更是一掃而空。


    京師南京的朝堂上,文武大臣悄悄與太子拉開距離,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沒有了屬官,文華殿空蕩蕩的,就連太子所在的春和宮,太監和宮女也都議論紛紛。


    “殿下,該如何是好?”太子妃張氏站在朱高熾身旁,微微皺眉。


    朱高熾苦笑:“父皇又不是第一次對我如此猜疑,靜觀其變就是。”


    深深看了她的丈夫一眼,太子妃張氏挽著太子的手,輕聲道:“瞻基說,漢王在陛下身邊說了殿下的許多壞話,陛下很生氣。”


    朱高熾對太子妃點點頭,對他二弟朱高煦的作為早有認識。


    靖難之役中,他就險些中了別人的離間計,被他父親誤會,這其中也少不了他兩個弟弟——朱高煦與朱高燧的讒言與陷害。


    “殿下,為何您從來不與漢王他們計較?”太子妃忍不住問了一句。


    朱高熾憨憨一笑,圓胖的臉上贅肉一抖一抖的,兩隻小眼睛微微眯起來。


    “愛妃,我是兄長,兄長就要大肚,”朱高熾伸出一隻手,輕輕拍了拍太子妃的手背,“再說,如果我事事跟他們計較,那在父皇眼裏,我這個兄長不是更不稱職了嗎?”


    “可殿下,若是漢王得到陛下的支持,那……”


    “愛妃放心,隻要我不犯大錯,朝中大臣就一定站在我這邊。”


    太子妃扭頭看著朱高熾,有些疑惑:“殿下,您為何這般自信?”


    朱高熾微笑,對太子妃解釋:“我有三個優勢,是高煦、高燧無法匹敵的。”


    “哪三個?”


    “我是嫡長子,按照祖宗之法代表的是正統,高煦、高燧他們若想繼承父皇的權勢,那必遭朝臣的反對。”


    太子妃點點頭,對太子的話表示讚同。


    “其二,與高煦、高燧相比,我更得人心,”朱高熾嘴角一咧,露出一口白牙,“得人心者,得天下,愛妃可是這個理?”


    太子妃咧嘴一笑:“殿下寬厚仁愛,自然得人心。”


    “高煦善戰,但人心思定,文臣會堅定地站在我這一邊,”朱高熾又憨憨一笑,“即便是武將,也有不少人支持我,比如徐家,還有輔國公。隻要他們支持我,那武將就不會完全支持高煦、高燧他們。”


    太子妃再次點頭。


    她知道她的丈夫並非毫無謀略,正相反,他丈夫是十分聰明,隻是大智若愚。


    “殿下,那第三個優勢呢?”


    朱高熾再次咧嘴一笑:“那就是,咱們有一個好兒子。”


    見太子妃有些不解,他又解釋:“父皇喜歡瞻基,這一點你應該知道。隻要皇太孫還在,那麽,我這個太子就穩如泰山。”


    太子妃雙眉舒展,笑靨(yè)如花:“殿下,這就是您不與漢王、趙王計較的原因?”


    朱高熾搖搖頭:“不!還有一點。”


    “還有什麽原因?”


    “鄭海曾告訴我一句讖(chèn)言:仁者無敵。”


    “殿下,這輔國公的話,您怎麽這般篤信?”太子妃扭頭看向朱高熾,有些疑惑。


    朱高熾一臉堅定:“愛妃,連袁珙父子都對鄭海深信不疑,我相信他們的眼光。”


    “殿下,要是輔國公在,那就好了。”


    朱高熾點頭,又問:“愛妃,有沒有小姨娘的消息?”


    “前些日子派人出宮找過,那尼姑庵說,小姨娘沒有迴尼姑庵。臣妾估計,她應該還在雲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