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五月,朱棣改臚朐(lu qu)河為飲馬河。


    五月八日,朱棣率軍渡過飲馬河,追擊韃靼大汗本雅失裏。


    五月十三日,在斡(wo )難河(今蒙古鄂嫩河)河畔,朱棣大破本雅失裏的韃靼軍。


    本雅失裏狼狽逃竄,逃脫大明追兵後,身邊僅剩下七名騎兵護衛。


    五月二十日,朱棣率軍返迴飲馬河,頒布詔令揮軍東進,征討韃靼阿魯台。


    六月九日,朱棣大軍進抵興安嶺地區,逼近阿魯台的駐紮地。


    “報——”


    一名士兵走進朱棣的大帳,向朱棣行禮道:“稟陛下,營外有韃靼使者求見,自稱是阿魯台的信使。”


    漢王朱高煦按著腰刀,板著臉,冷聲問道:“父皇,我們都兵臨城下了,這阿魯台突然派信使來,這是要做什麽?”


    一雙小眼睛透亮,輕輕捋了捋胸前長長的胡須,朱棣朗聲道:“阿魯台為人狡詐,兩麵三刀,此番派信使前來,十有八九是詭計。我們且看看他怎麽說。”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抱拳道:“陛下明鑒。據斥候來報,阿魯台近日調兵遣將,極有可能是在近日發動進攻。此番信使前來,怕是為了迷惑我軍。”


    “嗬嗬,朕可不會上他的當,且看他怎麽說!”


    一扶衣服袖子,朱棣正襟危坐,霸氣道:“宣!”


    韃靼的信使走進朱棣的大帳,向朱棣行禮叩拜,客客氣氣地呈上了阿魯台的信件。


    阿魯台在信中向朱棣表示不願與大明為敵,挑起與大明衝突的是本雅失裏,他願意歸降大明。


    看完書信,朱棣大大方方地同意了阿魯台的投降請求,讓信使迴去傳達大明的善意。


    韃靼信使離開後,朱棣把阿魯台的信遞給漢王朱高煦:“高煦,你看看這封信,你若是阿魯台,你會這樣投降嗎?”


    掃了一眼信件,朱高煦大聲迴答:“父皇,大局未定,勝敗難料,兒臣定不會投降!”


    “嗬嗬,朕若是阿魯台,也斷不會這般輕易投降。”朱棣一臉自信。


    “那父皇為何要同意信使的請求?”


    沒有迴答朱高煦的問題,朱棣看向一旁的紀綱:“紀綱,你告訴漢王,朕,為何要同意阿魯台的請降?”


    紀綱抱了抱拳,行禮道:“迴漢王,以臣愚見,陛下同意阿魯台的請降,是將計就計。”


    看到朱棣微微一笑,紀綱繼續向朱高煦解釋道:“阿魯台想要我軍放鬆防備,他好趁機偷襲。陛下順了他的意,不久之後,他便會主動來襲。諸不知,這是陛下的將計就計,阿魯台是自投羅網。”


    朱高煦重重地點頭。


    朱棣又補充道:“我大明乃泱泱大國,統禦天下,要有胸懷。


    “阿魯台請降,自然要給他一個姿態。


    “他真降,朕不會拒絕;他若詐降,朕便剿滅他。這是兩手準備。


    “傳朕的命令,外鬆內緊,嚴陣以待!”


    沒過幾日,阿魯台果然率軍來犯。


    朱棣親自率領精銳騎兵迎擊,與朱高煦的神機營配合默契,一舉擊潰了阿魯台的大軍。


    阿魯台偷襲不成,反被朱棣打了個埋伏,損兵折將,倉皇敗退。


    朱棣大軍尾隨追擊,一路碾壓,追殺了上百裏。


    六月二十日,朱棣大軍再次打敗阿魯台的軍隊,阿魯台率領殘部倉皇北逃。


    二十二日,朱棣宣布北伐勝利,班師迴朝。


    大明五十萬大軍出征韃靼,三戰三捷,勝利凱旋。


    北伐過程中,紀綱的錦衣衛提供了許多關鍵的情報,朱棣對紀綱大為讚賞,更為信任。


    在迴朝的路上,紀綱騎著高頭大馬,望著南邊的天空,一臉得意。


    “鄭海,你能做到的,我紀綱也能!


    “你比我權位高,隻不過是因為你追隨陛下比我早。


    “若是讓我早點遇到陛下,我紀綱定不會在你之下!


    “不!即便是如此,我紀綱也一定會將你踩在腳下……


    “哈哈哈!”


    在朱棣勝利凱旋之時,夏季風已經盛行。


    鄭和船隊離開暹羅,在舊港與鄭海匯合後,又先後訪問了滿剌加國、蘇門答剌國。


    鄭和再次代表大明冊封了滿加剌國國王米蘇拉,將暹羅掠奪去的《鎮國山碑》重新返迴給米蘇拉。


    米蘇拉國王很激動,舉行了盛大的慶典儀式,將《鎮國山碑》豎立在該國的西山山腳下。


    米蘇拉國王還表示,等鄭和使團船隊返程,他率團跟隨鄭和返迴,親自迴訪大明,向天朝皇帝表示他的感激之情。


    除了重新冊封滿加剌國王,鄭和還重新冊封了同樣遭受暹羅欺壓的蘇門答剌國國王。


    不過,冊封這個國王的典禮,作為副使的鄭海並沒有參加。他依舊留在舊港陪著他的妻子與女兒。


    直到冬季來臨,冬季風吹到南洋,副使王景弘與通事費信一同前往舊港接鄭海。


    “王大人,這鄭副使怎麽遲遲還不見人影?”通事費信低聲詢問副使王景弘。


    王景弘微笑道:“費通事,你有所不知,這鄭副使的身份可不簡單。我們可不能催他。”


    “鄭副使的身份,我知道,他是輔國公,身份高貴……”


    “不,不!費通事,可不止如此!”


    “王大人,我懂!”費信一臉自信道,“鄭副使還是正使大人的義弟……”


    “不止如此!”王景弘依舊滿麵笑容。


    費信繼續補充道:“屬下都知道,他還是少師道衍的徒弟。”


    王景弘點頭認可費信,又道:“還有呢?”


    “還有,”費信想了又想,又補充道,“他還是舊港宣慰使的女婿。”


    “嗯,沒錯。”王景弘再次點頭,笑盈盈地看著費信,“不過,你還沒說全,他的還有一個身份,你知道嗎?”


    “還有?!”費信微微一愣,有些驚訝。


    這鄭副使的頭銜也太多了吧!


    輔國公、使團副使、正使的義弟、少師的徒弟、舊港宣慰使的女婿,還有其他什麽身份?


    “王大人,屬下剛進使團,對鄭副使還不太了解,請大人賜教。”費信拱手行禮,虛心請教。


    王景弘笑著對費信道:“鄭副使還是相士袁珙的徒弟,呃——還有人說,鄭副使是袁珙的師父。”


    “王大人,屬下聽說,袁珙算命很準,難道這鄭副使也會算命?”


    “嗬嗬,那是自然!”


    王景弘一臉自傲,滔滔不絕道:“你是不知道,當年靖難,鄭副使可是神一般的存在。他說要有風,那就會有風。


    “有一場大仗,陛下險些就輸給敵將了,結果,一陣狂風來襲,你知道後來怎麽樣嗎?”


    費信接過話茬:“陛下因為這場風,贏得了勝利……”


    “沒錯!”王景弘激動道,“陛下憑借這陣狂風扭轉了戰局,而鄭副使,當時還隻是飛龍衛的指揮使,但他準確預言了這場風……”


    “鄭副使有這本事?”費信微微驚訝,“那,鄭副使到底是袁珙的師父,還是徒弟?誰算的更準?”


    王景弘歎了一口氣:“這就不清楚了,因為鄭副使幾乎都不給人算命。不過,私底下許多人都喚他為‘鄭半仙’。”


    “鄭半仙?”


    “沒錯!據說,東平郡王就求他算過命,不過,具體如何,本官就不得而知了。”


    費信重重地點頭。


    過了一會兒,費信又道:“可現在都晌午了,鄭副使都沒出現,這會不會耽誤行程?”


    “嘿嘿,不必擔心,”王景弘嘿嘿一笑,“我在舊港聽說了一個笑話,你想不想還知道?”


    “大人請說。”


    王景弘一臉壞笑道:“這鄭副使有一個習慣,早睡晚起,日上三竿才起……”


    “可現在不是已經是日上三竿了嗎?”費信抬頭望了望天上高懸的太陽。


    “誰在背後說我的壞話?”


    身後突然傳來鄭海的聲音,王景弘與費信嚇了一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