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雲躺在床上,唿吸有些上氣不接下氣,麵色脹紅,病懨懨的樣子。
鄭海和施若綺走進房間時,使團中的一名醫官正在為狄雲診治。
“狄公子,你哪裏不舒服?”醫官問狄雲。
狄雲迴答:“我有些喘不上氣,還有肚子脹脹的……”
“你脈搏急促,肝火上行,是大補之症。”醫官一邊把脈,一邊詢問,“請問狄公子,最近是否吃了什麽補藥?”
“我,我沒有吃什麽補藥啊!”狄雲一臉茫然。
掃了一眼狄雲的房間,鄭海又氣又想笑。
地板上,一堆榴蓮皮,堆砌在一起,那都不隻一尺高了。
“小雲,我問你,你吃了幾個榴蓮?”鄭海盯著狄雲。
“哥,我……我,吃的不多,也就,吃了五六個吧……”
“五六個!這還不多?”鄭海要被狄雲氣笑了。
他對這貪吃的小饞蟲是又氣又惱,又覺得很好笑。
一時間,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了。
一旁的醫官和施若綺都有些懵。
“輔國公,這榴蓮是什麽大補之物?”醫官問鄭海。
鄭海笑著道:“這榴蓮確實是大補之物,一個榴蓮三隻雞,他吃了六個榴蓮,那就是十八隻雞。這可不就是大補!”
“哦,原來如此!”醫官這才恍然大悟一般地點點頭。
“慎之,那小雲這得的是什麽病?”
施若綺知道榴蓮,但她更關心狄雲現在的病。
鄭海沒好氣道:“這那是什麽病,這是吃多了,補過頭了!”
醫官認同道:“輔國公所言正是,這狄公子確實是大補之症。屬下給狄公子開一劑藥……”
“不必勞煩醫官,你先迴去診治病人吧,我有辦法治好他的貪吃病。”
鄭海沒有叫醫官留下幫狄雲治病,而是直接送走醫官。
狄雲一臉委屈:“哥,你怎麽不讓大夫給我治病,我真的難受。”
“這叫自作自受!”鄭海瞪了狄雲一眼,“以後,可不敢這麽吃,凡事過猶不及,要適度!”
“哦——”狄雲不敢吭聲。
施若綺有些不放心地詢問道:“慎之,這小雲的病,真的不用吃藥?”
鄭海看向施若綺笑道:“藥是得吃,不過,這不需要醫生開藥,我知道怎麽治他的貪吃病。
“二姐,你拿些榴蓮皮去洗一洗,加些鹽水,給小雲煎兩碗湯水,給他服下,可以緩解他的症狀。”
聽了鄭海的話,施若綺連忙拿著榴蓮皮去煎藥湯。
不過多久,她就端著榴蓮皮熬製的鹽水藥湯走進來。
狄雲服下湯藥後,胃脹得以緩解,唿吸趨於平緩,潮紅的麵色也慢慢恢複了。
看著狄雲的病症得以緩解,施若綺滿臉歡喜:“慎之,沒想到,你還懂醫藥,真厲害!”
鄭海咧嘴一笑,有些得意。
“沒想到,這榴蓮皮和鹽水竟能治病!”施若綺嘖嘖稱奇。
“榴蓮皮、鹽水?”鄭海輕聲重複著施若綺的話。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對啊!我怎麽忘了這兩樣東西!”鄭海如夢初醒,一臉燦爛的笑容。
“慎之,你想到什麽?”
施若綺還想詢問,鄭海卻興衝衝地跑出了房間。
施若綺看向床榻上的狄雲,想問問狄雲是否知道鄭海的想法。
狄雲輕輕搖頭。
還沒等兩人說話,鄭海又從屋外跑了進來。
“忘了,差點忘了,這寶貝得帶上!”
鄭海不理會施若綺與狄雲,而是在桌子上鋪了一張布,將地上的榴蓮皮全部撿了起來,一個個放在布上。
施若綺一邊幫鄭海打包榴蓮皮,一邊詢問:“慎之,又是誰吃多了榴蓮?”
瞥了床上躺著的狄雲,鄭海笑著迴答:“除了床上這隻饞蟲,可沒有多少人知道榴蓮好吃,他們都嫌榴蓮臭呢……”
狄雲老臉一紅,沒敢插話。
掃了狄雲一眼,施若綺嗬嗬一笑,問道:“那你拿這些榴蓮皮做什麽?”
“這可是好東西!”鄭海提起布包裹,迴答道,“這榴蓮皮能治病!”
在施若綺與狄雲的麵麵相覷中,鄭海快步走出了房間。
大明使團能夠治療大脖子病的風聲傳開後,向使團尋醫問藥的暹羅百姓就絡繹不絕。
為了方便暹羅百姓,鄭和與暹羅王一商議,就在王城中最大的寺廟舉行了義診活動。
患各種疑難雜症的暹羅百姓從各地趕來,鄭和使團忙得不可開交。
而這個時節,最為常見的病症是各種瘙癢症,用鄭海的話來形容就是皮膚病。
瘙癢不要命,但癢起來,真的令人發狂。
有的暹羅人都抓爛了皮膚,看著實在令人揪心。
更令使團的醫官們擔心的是,有些皮膚病還能傳染。
普通百姓缺醫少藥,一人很可能傳染給全家。
鄭和使團的醫官們能治大部分瘙癢症,但前來看病的病患越來越多,而船隊自身的中草藥儲備有限,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
這是鄭和急著把鄭海等人叫迴來的原因。
大明使團缺人手也缺醫藥了,需要人照看病人,也需要人采購和采摘草藥。
“小海,我正找你呢,快想想辦法,該如何解決草藥的問題?”
一看到鄭海走進來,鄭和立馬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輔國公,你點子多,快想想辦法吧,”副使王景弘也是一臉焦急,“咱使團的中草藥可不多了,要是多給暹羅了,那接下來的行程可不好走!”
將手中提著的包裹往桌子上一丟,鄭海一臉自信道:“藥物的問題我已經有辦法了!”
“什麽辦法?”鄭和與王景弘異口同聲。
“就在包裹裏。”
王景弘連忙打開布包裹。
十幾片淡黃色的榴蓮皮,出現在鄭和與王景弘的眼前。
“這些是什麽?”鄭和有些不解地看著鄭海。
沒等鄭海迴答,王景弘迴答道:“這是榴蓮皮,小的聽說,狄公子帶了十幾袋這種水果迴來……”
“沒錯!就是榴蓮!”鄭海讚許地看向王景弘。
他向鄭和與王景弘解釋了一番有關榴蓮的事,他還介紹了榴蓮皮能止癢的功效。
榴蓮可供藥用,果肉大補,具有健脾補氣,補腎壯陽的功效;而榴蓮果皮具有降火、補血益氣、滋潤養陰等作用;果核具有溫和補腎功效。
此外,榴蓮入藥,還可治風熱、黃疸;治疥癬、皮膚瘙癢等症。
鄭海將榴蓮果皮與果核的妙用介紹給大明使團中的醫官,叫眾醫官試著使用榴蓮皮為草藥,給患瘙癢症的病人煎服藥湯或用來沐浴。
此外,鄭海還建議眾醫官使用鹽場的鹽鹵水進行殺菌、消毒、止癢。
一開始,使團的醫官們都表示懷疑,但試過之後,無不對鄭海刮目相看。
經過內服榴蓮湯藥、外敷鹽鹵以及沐浴榴蓮湯水,鄭和使團的醫官們不僅治愈暹羅人的皮膚炎症,還節省了大量的中草藥。
鄭海的“奇思妙想”解決鄭和使團的困難,也為使團贏得了暹羅人的廣泛讚譽。
為了表示對鄭和與大明使團的感謝,暹羅王昭祿群膺下令為鄭和建立一座廟,裏麵供奉著一尊長達10米的鄭和臥像。
離開暹羅之前,鄭和還與暹羅王達成了紫檀木交易約定:以100根紫檀木為一個計量單位,大明以黃金購買暹羅的紫檀木。
“海哥,三寶哥,我們就這麽走了?要不我們順路去一趟素叻(lè)他尼府。”
鄭和一臉疑惑:“小雲,這是為何?”
“三寶,他還惦記著那裏的榴蓮樹……”
“海哥,那裏不隻一棵榴蓮樹,那是一片榴蓮樹林……”
“嗬嗬,等下次來暹羅吧。”鄭和笑了。
“啊?那要到什麽時候啊!”
施若綺嗬嗬笑道:“小雲,我還知道一個地方有許多榴蓮,你想不想知道?”
“嫂子,哪裏?”
“離我們舊港不遠的地方……”
【注】
周誌斌著《鄭和》:
“為感謝鄭和,暹羅國王敕令修建了一座鄭和廟,裏麵供奉了一尊10餘米長的巨大鄭和臥像。”
“停留暹羅期間,鄭和還派了一支船隊前往真臘(今柬埔寨)訪問。”
鄭海和施若綺走進房間時,使團中的一名醫官正在為狄雲診治。
“狄公子,你哪裏不舒服?”醫官問狄雲。
狄雲迴答:“我有些喘不上氣,還有肚子脹脹的……”
“你脈搏急促,肝火上行,是大補之症。”醫官一邊把脈,一邊詢問,“請問狄公子,最近是否吃了什麽補藥?”
“我,我沒有吃什麽補藥啊!”狄雲一臉茫然。
掃了一眼狄雲的房間,鄭海又氣又想笑。
地板上,一堆榴蓮皮,堆砌在一起,那都不隻一尺高了。
“小雲,我問你,你吃了幾個榴蓮?”鄭海盯著狄雲。
“哥,我……我,吃的不多,也就,吃了五六個吧……”
“五六個!這還不多?”鄭海要被狄雲氣笑了。
他對這貪吃的小饞蟲是又氣又惱,又覺得很好笑。
一時間,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了。
一旁的醫官和施若綺都有些懵。
“輔國公,這榴蓮是什麽大補之物?”醫官問鄭海。
鄭海笑著道:“這榴蓮確實是大補之物,一個榴蓮三隻雞,他吃了六個榴蓮,那就是十八隻雞。這可不就是大補!”
“哦,原來如此!”醫官這才恍然大悟一般地點點頭。
“慎之,那小雲這得的是什麽病?”
施若綺知道榴蓮,但她更關心狄雲現在的病。
鄭海沒好氣道:“這那是什麽病,這是吃多了,補過頭了!”
醫官認同道:“輔國公所言正是,這狄公子確實是大補之症。屬下給狄公子開一劑藥……”
“不必勞煩醫官,你先迴去診治病人吧,我有辦法治好他的貪吃病。”
鄭海沒有叫醫官留下幫狄雲治病,而是直接送走醫官。
狄雲一臉委屈:“哥,你怎麽不讓大夫給我治病,我真的難受。”
“這叫自作自受!”鄭海瞪了狄雲一眼,“以後,可不敢這麽吃,凡事過猶不及,要適度!”
“哦——”狄雲不敢吭聲。
施若綺有些不放心地詢問道:“慎之,這小雲的病,真的不用吃藥?”
鄭海看向施若綺笑道:“藥是得吃,不過,這不需要醫生開藥,我知道怎麽治他的貪吃病。
“二姐,你拿些榴蓮皮去洗一洗,加些鹽水,給小雲煎兩碗湯水,給他服下,可以緩解他的症狀。”
聽了鄭海的話,施若綺連忙拿著榴蓮皮去煎藥湯。
不過多久,她就端著榴蓮皮熬製的鹽水藥湯走進來。
狄雲服下湯藥後,胃脹得以緩解,唿吸趨於平緩,潮紅的麵色也慢慢恢複了。
看著狄雲的病症得以緩解,施若綺滿臉歡喜:“慎之,沒想到,你還懂醫藥,真厲害!”
鄭海咧嘴一笑,有些得意。
“沒想到,這榴蓮皮和鹽水竟能治病!”施若綺嘖嘖稱奇。
“榴蓮皮、鹽水?”鄭海輕聲重複著施若綺的話。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對啊!我怎麽忘了這兩樣東西!”鄭海如夢初醒,一臉燦爛的笑容。
“慎之,你想到什麽?”
施若綺還想詢問,鄭海卻興衝衝地跑出了房間。
施若綺看向床榻上的狄雲,想問問狄雲是否知道鄭海的想法。
狄雲輕輕搖頭。
還沒等兩人說話,鄭海又從屋外跑了進來。
“忘了,差點忘了,這寶貝得帶上!”
鄭海不理會施若綺與狄雲,而是在桌子上鋪了一張布,將地上的榴蓮皮全部撿了起來,一個個放在布上。
施若綺一邊幫鄭海打包榴蓮皮,一邊詢問:“慎之,又是誰吃多了榴蓮?”
瞥了床上躺著的狄雲,鄭海笑著迴答:“除了床上這隻饞蟲,可沒有多少人知道榴蓮好吃,他們都嫌榴蓮臭呢……”
狄雲老臉一紅,沒敢插話。
掃了狄雲一眼,施若綺嗬嗬一笑,問道:“那你拿這些榴蓮皮做什麽?”
“這可是好東西!”鄭海提起布包裹,迴答道,“這榴蓮皮能治病!”
在施若綺與狄雲的麵麵相覷中,鄭海快步走出了房間。
大明使團能夠治療大脖子病的風聲傳開後,向使團尋醫問藥的暹羅百姓就絡繹不絕。
為了方便暹羅百姓,鄭和與暹羅王一商議,就在王城中最大的寺廟舉行了義診活動。
患各種疑難雜症的暹羅百姓從各地趕來,鄭和使團忙得不可開交。
而這個時節,最為常見的病症是各種瘙癢症,用鄭海的話來形容就是皮膚病。
瘙癢不要命,但癢起來,真的令人發狂。
有的暹羅人都抓爛了皮膚,看著實在令人揪心。
更令使團的醫官們擔心的是,有些皮膚病還能傳染。
普通百姓缺醫少藥,一人很可能傳染給全家。
鄭和使團的醫官們能治大部分瘙癢症,但前來看病的病患越來越多,而船隊自身的中草藥儲備有限,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
這是鄭和急著把鄭海等人叫迴來的原因。
大明使團缺人手也缺醫藥了,需要人照看病人,也需要人采購和采摘草藥。
“小海,我正找你呢,快想想辦法,該如何解決草藥的問題?”
一看到鄭海走進來,鄭和立馬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輔國公,你點子多,快想想辦法吧,”副使王景弘也是一臉焦急,“咱使團的中草藥可不多了,要是多給暹羅了,那接下來的行程可不好走!”
將手中提著的包裹往桌子上一丟,鄭海一臉自信道:“藥物的問題我已經有辦法了!”
“什麽辦法?”鄭和與王景弘異口同聲。
“就在包裹裏。”
王景弘連忙打開布包裹。
十幾片淡黃色的榴蓮皮,出現在鄭和與王景弘的眼前。
“這些是什麽?”鄭和有些不解地看著鄭海。
沒等鄭海迴答,王景弘迴答道:“這是榴蓮皮,小的聽說,狄公子帶了十幾袋這種水果迴來……”
“沒錯!就是榴蓮!”鄭海讚許地看向王景弘。
他向鄭和與王景弘解釋了一番有關榴蓮的事,他還介紹了榴蓮皮能止癢的功效。
榴蓮可供藥用,果肉大補,具有健脾補氣,補腎壯陽的功效;而榴蓮果皮具有降火、補血益氣、滋潤養陰等作用;果核具有溫和補腎功效。
此外,榴蓮入藥,還可治風熱、黃疸;治疥癬、皮膚瘙癢等症。
鄭海將榴蓮果皮與果核的妙用介紹給大明使團中的醫官,叫眾醫官試著使用榴蓮皮為草藥,給患瘙癢症的病人煎服藥湯或用來沐浴。
此外,鄭海還建議眾醫官使用鹽場的鹽鹵水進行殺菌、消毒、止癢。
一開始,使團的醫官們都表示懷疑,但試過之後,無不對鄭海刮目相看。
經過內服榴蓮湯藥、外敷鹽鹵以及沐浴榴蓮湯水,鄭和使團的醫官們不僅治愈暹羅人的皮膚炎症,還節省了大量的中草藥。
鄭海的“奇思妙想”解決鄭和使團的困難,也為使團贏得了暹羅人的廣泛讚譽。
為了表示對鄭和與大明使團的感謝,暹羅王昭祿群膺下令為鄭和建立一座廟,裏麵供奉著一尊長達10米的鄭和臥像。
離開暹羅之前,鄭和還與暹羅王達成了紫檀木交易約定:以100根紫檀木為一個計量單位,大明以黃金購買暹羅的紫檀木。
“海哥,三寶哥,我們就這麽走了?要不我們順路去一趟素叻(lè)他尼府。”
鄭和一臉疑惑:“小雲,這是為何?”
“三寶,他還惦記著那裏的榴蓮樹……”
“海哥,那裏不隻一棵榴蓮樹,那是一片榴蓮樹林……”
“嗬嗬,等下次來暹羅吧。”鄭和笑了。
“啊?那要到什麽時候啊!”
施若綺嗬嗬笑道:“小雲,我還知道一個地方有許多榴蓮,你想不想知道?”
“嫂子,哪裏?”
“離我們舊港不遠的地方……”
【注】
周誌斌著《鄭和》:
“為感謝鄭和,暹羅國王敕令修建了一座鄭和廟,裏麵供奉了一尊10餘米長的巨大鄭和臥像。”
“停留暹羅期間,鄭和還派了一支船隊前往真臘(今柬埔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