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已是盛夏。
天空湛藍如洗,海麵上也是一片蔚藍。
寬廣的海麵上,上百艘海船正靜靜地候著返程的號角。
平靜的海麵上,傳來一聲聲吆喝聲:
“嘿呦——嘿呦——”
巨大的寶船甲板上,數百名水手在忙碌著。
有人爬上桅杆,有人拽著長長地纜繩,有人在轉動絞車……
船首下,一根粗大的鎖鏈緩緩升起,拽著一枚黑黝黝的鐵錨逐漸脫離水麵。
那鐵錨十分巨大,足有數人高,至少有千斤重。
拖動巨錨上升的鎖鏈,慢慢收入船體上的一個孔中。
船艙中,數十名光著膀子的水手一起推動一根木頭。
木頭的根部連接著一個巨大的絞盤,隨著巨型絞盤的轉動,碩大的鐵鏈像一條巨蟒,緩緩纏繞在絞盤上。
隻聽到哢嚓一聲,鎖鏈停止轉動,黑色的鐵錨一頭收進船孔中。
負責指揮絞盤的船工衝著一根傳聲筒喊道:“稟大人,已起錨!”
一名傳令兵快步走進鄭和的指揮艙,向鄭和抱拳行禮道:“稟政使大人,已起錨!”
鄭和點點頭,吩咐傳令兵繼續關注啟航的各種準備。
他吩咐副使王景弘負責指揮寶船上各項準備,起身走出指揮艙。
一艘施家的小船正靠向寶船,鄭和得知施進卿前來送行,特意前去接見這位舊港的華人領袖。
小船上,施進卿與施若綺並肩而立,站在甲板上。
“若綺,你真的與鄭盟主生米煮成熟飯了?”
摸著下巴的胡須,施進卿盯著他的女兒施若綺,有些不太相信。
施若綺穿著男裝,一臉委屈道:“爹,這種事情,我能瞎編嗎?”
“嗬嗬嗬,不愧是老夫的女兒!”
施進卿開心地笑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爹,這次前往大明朝貢,我代表的是你,你總得給女兒一點酬勞吧?”
“酬勞?你是我女兒,還要什麽酬勞?”
打量自己的女兒,施進卿咧嘴一笑。
這個女兒真像他,明事理,懂經商,會算計,做買賣從不吃虧。
要是她是個男子就好了,這施家的所有財產與權勢就有傳承了……
看著施若綺,施進卿輕聲歎了一口氣。
“爹,是你教我的,做買賣不能吃虧!”施若綺笑著道,“這樣吧,以後與大明的買賣都交由我打理,怎麽樣?”
“好!”施進卿燦爛一笑。
施若綺也很高興,柳眉微揚,雙眼含笑,嘴角一咧,兩彎酒窩,甜甜的。
“不過,為父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你說。”施若綺毫不在意。
“你這千裏追夫,不許失敗!”施進卿狡黠一笑,“我要做大明輔國公的嶽丈,如果做不到,那你就別想拿酬勞了。”
沉默了片刻,施若綺重重地點頭。
“怎麽?不是都生米煮成熟飯了嗎?為父的女兒,可不能退卻!”
看出她女兒有些信心不足,施進卿故意激施若綺,變相地鼓勵施若綺大膽行動。
用一場假婚禮,既擒拿了海盜,又如願以償地嫁給喜歡的人,還假戲真做,成為事實上的“國公夫人”。
施進卿知道,自己的女兒有勇有謀,敢作敢當。
雖然手段不光彩,但他知道,愛一個人,有時候就是要千方百計地征服對方。
施進卿知道,他的女兒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適當地給她一些鼓勵,或許,真能如願以償。
就算最後失敗了,又如何?至少已經努力了……
“爹,我知道了,我會努力的。”
“不是努力,而是竭盡全力,一定做到!”施進卿一臉嚴肅認真。
施若綺咬咬牙,認真道:“一定!”
施進卿故意繃著的老臉終於露出了笑容,眉開眼笑的。
“哦,對了,爹,有一件事差點忘了告訴你。”
“什麽事?”
“陳祖義說,我們家裏有人暗中勾結海盜,你要好好查一查。”
“你說的是真的?”施進卿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微微皺著眉頭。
施若綺再次認真地點頭,一臉嚴肅。
她將自己的懷疑告訴施進卿,認為陳祖義的話是可信的。
多年前,他們在大明遭遇海盜劫持,這件事本身就很詭異。如果不是有人出賣了他們,他們應該不會遭遇海盜。
再結合,最近一次山海盟被陳祖義打劫的經過,施若綺認為家中應該是出了內鬼。
不過,內鬼是誰,這個她倒是沒有頭緒,隻是提醒她父親要注意提防。
“施先生,是否隨我們使團一塊迴大明?”
鄭和出現在甲板上,衝施進卿所在的小船喊了一聲。
施進卿向鄭和抱拳:“正使大人,老夫在舊港還有些事情,這次由小女代老夫入朝。”
鄭和命人放下繩梯,施若綺攀爬繩梯登上了寶船。
鄭和的帥船升起風帆,掛起船隊啟航的信號旗,敲響了返航的鼓聲。
……
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一日。
大明,南京,皇宮裏。
太監昌盛一臉笑容,走進武英殿。
他身後跟著一名傳令兵,插著彩旗,一臉興奮。
“陛下,喜事!”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掃了一眼昌盛身後的傳令兵:“是不是安南的消息?”
“稟陛下,安南大捷!”
朱棣驟然起身:“你快說,是不是張輔又攻安南的那座城池了?”
太監昌盛激動地迴答道:“陛下,不是攻下城池,而是擒獲了胡氏父子!。”
從傳令兵手裏接過捷報,長盛遞給皇帝朱棣:“這是捷報,陛下請看。”
“好好好!”朱棣龍顏大悅。
展開奏折,快速掃了一遍,確實如昌盛所言,張輔已經攻下了整個安南。
“好個張輔,真是虎父無犬子!”
看完一遍,朱棣又重頭看了一遍,仿佛生怕錯過了上麵的某個細節一般。
他的一雙小眼睛賊亮,像一對點亮的小燈泡,眼裏都冒出了光。
“好好好!
“張輔已經擒住了偽王胡氏父子,安南已平!
“咦!張輔還提到了鄭海,沒想到,鄭海還幫張輔在海上打了一仗!
“好!安南已平,鄭海、鄭和也應該要迴來了!”
朱棣看著奏折,一邊看,一邊大聲念,大聲叫好。
一旁的道衍和尚笑著恭喜道:“恭喜陛下,安南安矣!”
太監昌盛率領殿中眾太監向朱棣賀喜。
“哈哈哈!張輔不負朕所望,”朱棣一臉笑容,“這是件大喜事,朕要昭告天下。”
道衍道:“安南偽王篡奪王位,背主叛逆,欺騙朝廷,擅殺大明使者,罪不可恕。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少師所言,甚是!”
道衍話鋒一轉,突然問道,“陛下可想好,該如何安排安南國?”
摸著長長地胡須,朱棣陷入了沉思。
過了一會兒,他說道:“張輔說,安南陳氏王族子嗣已絕,不知少師有何高見?”
道衍哈哈一笑:“想必陛下,已有決斷!”
“安南不安,國將不國。”朱棣沉吟道,“既然陳氏子嗣死絕,那就廢除其藩國,改安南為交趾。”
朱棣擬寫詔書,改安南為交趾布政使司,設立三司。
在交趾設立交州、北江、順化等十五府,下轄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個縣;又設太原、廣威等五個州,自屬布政使司管轄,要害之地,設立衛所管轄。
朱棣放下擬好的詔書,意猶未盡道:“這個好消息,朕要先告訴皇後……”
“報!陛下,不好了!”一名太監匆匆跑進來,跪下,“陛下,皇後病倒了……”
天空湛藍如洗,海麵上也是一片蔚藍。
寬廣的海麵上,上百艘海船正靜靜地候著返程的號角。
平靜的海麵上,傳來一聲聲吆喝聲:
“嘿呦——嘿呦——”
巨大的寶船甲板上,數百名水手在忙碌著。
有人爬上桅杆,有人拽著長長地纜繩,有人在轉動絞車……
船首下,一根粗大的鎖鏈緩緩升起,拽著一枚黑黝黝的鐵錨逐漸脫離水麵。
那鐵錨十分巨大,足有數人高,至少有千斤重。
拖動巨錨上升的鎖鏈,慢慢收入船體上的一個孔中。
船艙中,數十名光著膀子的水手一起推動一根木頭。
木頭的根部連接著一個巨大的絞盤,隨著巨型絞盤的轉動,碩大的鐵鏈像一條巨蟒,緩緩纏繞在絞盤上。
隻聽到哢嚓一聲,鎖鏈停止轉動,黑色的鐵錨一頭收進船孔中。
負責指揮絞盤的船工衝著一根傳聲筒喊道:“稟大人,已起錨!”
一名傳令兵快步走進鄭和的指揮艙,向鄭和抱拳行禮道:“稟政使大人,已起錨!”
鄭和點點頭,吩咐傳令兵繼續關注啟航的各種準備。
他吩咐副使王景弘負責指揮寶船上各項準備,起身走出指揮艙。
一艘施家的小船正靠向寶船,鄭和得知施進卿前來送行,特意前去接見這位舊港的華人領袖。
小船上,施進卿與施若綺並肩而立,站在甲板上。
“若綺,你真的與鄭盟主生米煮成熟飯了?”
摸著下巴的胡須,施進卿盯著他的女兒施若綺,有些不太相信。
施若綺穿著男裝,一臉委屈道:“爹,這種事情,我能瞎編嗎?”
“嗬嗬嗬,不愧是老夫的女兒!”
施進卿開心地笑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爹,這次前往大明朝貢,我代表的是你,你總得給女兒一點酬勞吧?”
“酬勞?你是我女兒,還要什麽酬勞?”
打量自己的女兒,施進卿咧嘴一笑。
這個女兒真像他,明事理,懂經商,會算計,做買賣從不吃虧。
要是她是個男子就好了,這施家的所有財產與權勢就有傳承了……
看著施若綺,施進卿輕聲歎了一口氣。
“爹,是你教我的,做買賣不能吃虧!”施若綺笑著道,“這樣吧,以後與大明的買賣都交由我打理,怎麽樣?”
“好!”施進卿燦爛一笑。
施若綺也很高興,柳眉微揚,雙眼含笑,嘴角一咧,兩彎酒窩,甜甜的。
“不過,為父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你說。”施若綺毫不在意。
“你這千裏追夫,不許失敗!”施進卿狡黠一笑,“我要做大明輔國公的嶽丈,如果做不到,那你就別想拿酬勞了。”
沉默了片刻,施若綺重重地點頭。
“怎麽?不是都生米煮成熟飯了嗎?為父的女兒,可不能退卻!”
看出她女兒有些信心不足,施進卿故意激施若綺,變相地鼓勵施若綺大膽行動。
用一場假婚禮,既擒拿了海盜,又如願以償地嫁給喜歡的人,還假戲真做,成為事實上的“國公夫人”。
施進卿知道,自己的女兒有勇有謀,敢作敢當。
雖然手段不光彩,但他知道,愛一個人,有時候就是要千方百計地征服對方。
施進卿知道,他的女兒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適當地給她一些鼓勵,或許,真能如願以償。
就算最後失敗了,又如何?至少已經努力了……
“爹,我知道了,我會努力的。”
“不是努力,而是竭盡全力,一定做到!”施進卿一臉嚴肅認真。
施若綺咬咬牙,認真道:“一定!”
施進卿故意繃著的老臉終於露出了笑容,眉開眼笑的。
“哦,對了,爹,有一件事差點忘了告訴你。”
“什麽事?”
“陳祖義說,我們家裏有人暗中勾結海盜,你要好好查一查。”
“你說的是真的?”施進卿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微微皺著眉頭。
施若綺再次認真地點頭,一臉嚴肅。
她將自己的懷疑告訴施進卿,認為陳祖義的話是可信的。
多年前,他們在大明遭遇海盜劫持,這件事本身就很詭異。如果不是有人出賣了他們,他們應該不會遭遇海盜。
再結合,最近一次山海盟被陳祖義打劫的經過,施若綺認為家中應該是出了內鬼。
不過,內鬼是誰,這個她倒是沒有頭緒,隻是提醒她父親要注意提防。
“施先生,是否隨我們使團一塊迴大明?”
鄭和出現在甲板上,衝施進卿所在的小船喊了一聲。
施進卿向鄭和抱拳:“正使大人,老夫在舊港還有些事情,這次由小女代老夫入朝。”
鄭和命人放下繩梯,施若綺攀爬繩梯登上了寶船。
鄭和的帥船升起風帆,掛起船隊啟航的信號旗,敲響了返航的鼓聲。
……
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一日。
大明,南京,皇宮裏。
太監昌盛一臉笑容,走進武英殿。
他身後跟著一名傳令兵,插著彩旗,一臉興奮。
“陛下,喜事!”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掃了一眼昌盛身後的傳令兵:“是不是安南的消息?”
“稟陛下,安南大捷!”
朱棣驟然起身:“你快說,是不是張輔又攻安南的那座城池了?”
太監昌盛激動地迴答道:“陛下,不是攻下城池,而是擒獲了胡氏父子!。”
從傳令兵手裏接過捷報,長盛遞給皇帝朱棣:“這是捷報,陛下請看。”
“好好好!”朱棣龍顏大悅。
展開奏折,快速掃了一遍,確實如昌盛所言,張輔已經攻下了整個安南。
“好個張輔,真是虎父無犬子!”
看完一遍,朱棣又重頭看了一遍,仿佛生怕錯過了上麵的某個細節一般。
他的一雙小眼睛賊亮,像一對點亮的小燈泡,眼裏都冒出了光。
“好好好!
“張輔已經擒住了偽王胡氏父子,安南已平!
“咦!張輔還提到了鄭海,沒想到,鄭海還幫張輔在海上打了一仗!
“好!安南已平,鄭海、鄭和也應該要迴來了!”
朱棣看著奏折,一邊看,一邊大聲念,大聲叫好。
一旁的道衍和尚笑著恭喜道:“恭喜陛下,安南安矣!”
太監昌盛率領殿中眾太監向朱棣賀喜。
“哈哈哈!張輔不負朕所望,”朱棣一臉笑容,“這是件大喜事,朕要昭告天下。”
道衍道:“安南偽王篡奪王位,背主叛逆,欺騙朝廷,擅殺大明使者,罪不可恕。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少師所言,甚是!”
道衍話鋒一轉,突然問道,“陛下可想好,該如何安排安南國?”
摸著長長地胡須,朱棣陷入了沉思。
過了一會兒,他說道:“張輔說,安南陳氏王族子嗣已絕,不知少師有何高見?”
道衍哈哈一笑:“想必陛下,已有決斷!”
“安南不安,國將不國。”朱棣沉吟道,“既然陳氏子嗣死絕,那就廢除其藩國,改安南為交趾。”
朱棣擬寫詔書,改安南為交趾布政使司,設立三司。
在交趾設立交州、北江、順化等十五府,下轄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個縣;又設太原、廣威等五個州,自屬布政使司管轄,要害之地,設立衛所管轄。
朱棣放下擬好的詔書,意猶未盡道:“這個好消息,朕要先告訴皇後……”
“報!陛下,不好了!”一名太監匆匆跑進來,跪下,“陛下,皇後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