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拔刀?
這迴,又是什麽誤會?
鄭海手持匕首,盯著爪哇西王。
爪哇西王與施若琦又嘰裏呱啦說了一通爪哇語。
施若琦給鄭海翻譯道:“他說,他的士兵報告,有人秘報說,我們是東王的援兵,是來報仇的……”
“剛才不是說清楚了嗎?”鄭海很不解,再次詢問施若琦,“我們是來做生意的,怎麽又懷疑我們了?”
施若琦迴答:“剛才來報的士兵說,發現不明身份的人登島,他們已經交戰了。他們懷疑,我們是奸細……”
“不明身份的人登島?”鄭海忽然想到了什麽,連忙道,“他們不會把我們大明的使團當成東王的援軍了吧?這誤會大了!”
施若琦也是一驚。
“二姐,你把我的身份告訴他,我是大明出使南洋的副使。讓他的手下不要輕舉妄動,更不要攻擊對登島的人。”
施若琦將鄭海的話翻譯成爪哇語,向爪哇西王都馬板介紹鄭海。
爪哇西王都馬板起身向鄭海行禮,並想設宴邀請鄭海吃飯,給鄭海呈上檳郎。
爪哇人喜嚼檳郎,沒有茶待客,隻有檳郎迎客。
鄭海生怕西王的人與使團發生衝突,並不想參加西王的宴請。
正想推辭之際,王宮外傳來一聲炮響——
轟隆!
爪哇西王與王宮中的一眾爪哇侍衛一臉驚恐,緊緊握著手中的不剌頭短刀,四處查看。
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麽聲響,但鄭海知道,這是大明使團的火炮聲。
不好!出事了!
“二姐,可能是使團出事了,叫西王跟我們一起去看看。”
鄭海感覺事情不妙,令施若琦請西王一同前去查看。
經過施若琦的翻譯,爪哇西王知道了剛才的那聲巨響是大明的火炮。
了解了鄭海的擔心,爪哇西王同意與鄭海等人一同前往查看出了什麽事。
爪哇西王與爪哇東王都與大明有朝貢關係。
就在幾個月前,西王還遣使給大明入貢了珍珠、珊瑚等珍寶。
之前,大明也有使者來過爪哇,隻是這次來得有些不巧。
前些日子,爪哇西王與爪哇東王打了一仗,東王戰敗,被西王殺了。
西王剛剛占領了東王原先的屬地。
出了王宮,鄭海與西王都馬板立即前往大明使團登陸的碼頭。
剛穿過集市,還沒到碼頭,鄭海與都馬板都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
在靠近碼頭的集市附近,數十名大明官兵倒在血泊了。
他們的眼睛睜得很大,嘴巴都沒有合起來。
很顯然,當時他們很震驚,猝不及防。
他們死的時候,根本就想不明白,為什麽這些爪哇士兵會突然冒出來的襲擊他們!
大明的官兵一個個倒在血泊裏,身上有好幾個血洞,鮮血染紅了衣服。
看到這一幕,鄭海咬緊牙關,攥緊了拳頭。
“為什麽?為什麽你們要這麽做?!
“他們身上根本就沒有兵器!
“你們為什麽要偷襲他們?!
“你們為什麽不事先詢問清楚?!
“為什麽!”
鄭海大聲質問著。
爪哇西王都馬板目瞪口呆地站著,啞口無言。
施若琦也是一臉驚訝,將鄭海的話一字一句地翻譯給都馬板聽。
沿著地上鮮紅的血跡,鄭海等人從集市邊來到碼頭旁。
一路上,全是大明官兵的屍體,每一具屍體都是血淋淋的。
他們遵從鄭和的要求,上岸進行商貿交易時沒有攜帶兵器,沒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
麵對爪哇士兵的突然偷襲,他們手無寸鐵,根本就無力抗衡,最終成了被屠殺的對象。
在距離碼頭不到兩百米的地方,鄭海停了下來。
在他身前,一名大明的士兵躺在血泊裏,仰麵朝天,眼睛直愣愣地盯著這個世界——
死不瞑目!
鄭海伸出手,從上往下,輕輕在士兵的臉上抹了一下,使士兵合上雙眼。
士兵的懷裏還揣著一袋白米。
米袋破了兩個洞,又細又白的爪哇稻米灑落了一地。
從破洞裏滲出鮮血,鮮血染紅了米袋,染紅了白米,白色的大米與殷紅的鮮血相互映襯,十分醒目。
他死的時候,還想著保護這袋大米……
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太出乎意料了!
他甚至想不明白,這些襲擊者不是來打劫糧食的,而是來殺他的……
鄭海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一滴眼淚,從眼角滑落。
他緩緩起身,攥緊拳頭,迴頭狠狠地瞪了爪哇西王一眼。
爪哇西王都馬板麵色一白,眼睛睜的大大的,嘴巴也微微張開卻說不出一句話,不由自主地握緊了腰間的不剌頭。
“哼!”
鄭海冷哼一聲,轉身向碼頭走去。
碼頭上,還有幾十具大明官兵的屍體,同樣鮮血淋漓,同樣沒有了唿吸,同樣——
死不瞑目!
停靠在岸邊的大明船隻都收起了船板。
桅杆上升起了警戒旗,船舷的小窗打開了,伸出黑洞洞的炮口。
船甲板上,大明的官兵和水手們手持火銃與各式兵器,對準岸上。
“都別激動,來人是鄭副使!”
“收起火銃,收起弩箭,是鄭副使!”
跟在鄭海身邊的飛龍衛上前,向船上的官兵報名號,生怕哪個不長眼的愣頭青突然開火。
來到岸邊的巨船前,爪哇西王瞪大了眼睛,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鄭海沒有理會他,直接與施若琦走向最大的寶船。
船上官兵看到來人是鄭海,放下船板與木梯,讓鄭海等人登船。
爪哇西王都馬板嘰裏呱啦地說了一堆。
鄭海卻沒有理會他,直接登上寶船,將爪哇西王留在岸上。
登上寶船上,還沒走進指揮艙中,已經聽到一片嘈雜聲。
“正使大人,兄弟們不能白死啊!我們要報仇!”
“報仇!血債血償,不能放過他們!”
“正使大人,我們打吧!隻要大人一聲令下,屬下願領兵殺敵!”
“正使大人,屬下請戰!”
“屬下請戰!”
“屬下請戰!”
……
船艙中,眾官兵群情激昂。
大明使團正使鄭和站在中間,手按著腰刀,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副使太監王景弘展開雙手,衝著眾人安慰道:“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鄭副使迴來了!”門口一名士兵喊了一聲。
一直吵吵嚷嚷的眾人突然停了下來。
見到鄭海走進來,船艙中的武將紛紛圍過來。
“鄭副使,爪哇人殺了我們170人,你說該怎麽辦?”
“鄭副使,我們要報仇!”
“鄭副使,我們要報仇!”
“鄭副使,你是國公,我們聽你的!”
一眾將士紛紛請戰。
有人甚至直接繞過鄭和,對鄭海道:“輔國公,隻要你說打,我們立馬殺上岸!你說吧,我們打不打?”
這迴,又是什麽誤會?
鄭海手持匕首,盯著爪哇西王。
爪哇西王與施若琦又嘰裏呱啦說了一通爪哇語。
施若琦給鄭海翻譯道:“他說,他的士兵報告,有人秘報說,我們是東王的援兵,是來報仇的……”
“剛才不是說清楚了嗎?”鄭海很不解,再次詢問施若琦,“我們是來做生意的,怎麽又懷疑我們了?”
施若琦迴答:“剛才來報的士兵說,發現不明身份的人登島,他們已經交戰了。他們懷疑,我們是奸細……”
“不明身份的人登島?”鄭海忽然想到了什麽,連忙道,“他們不會把我們大明的使團當成東王的援軍了吧?這誤會大了!”
施若琦也是一驚。
“二姐,你把我的身份告訴他,我是大明出使南洋的副使。讓他的手下不要輕舉妄動,更不要攻擊對登島的人。”
施若琦將鄭海的話翻譯成爪哇語,向爪哇西王都馬板介紹鄭海。
爪哇西王都馬板起身向鄭海行禮,並想設宴邀請鄭海吃飯,給鄭海呈上檳郎。
爪哇人喜嚼檳郎,沒有茶待客,隻有檳郎迎客。
鄭海生怕西王的人與使團發生衝突,並不想參加西王的宴請。
正想推辭之際,王宮外傳來一聲炮響——
轟隆!
爪哇西王與王宮中的一眾爪哇侍衛一臉驚恐,緊緊握著手中的不剌頭短刀,四處查看。
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麽聲響,但鄭海知道,這是大明使團的火炮聲。
不好!出事了!
“二姐,可能是使團出事了,叫西王跟我們一起去看看。”
鄭海感覺事情不妙,令施若琦請西王一同前去查看。
經過施若琦的翻譯,爪哇西王知道了剛才的那聲巨響是大明的火炮。
了解了鄭海的擔心,爪哇西王同意與鄭海等人一同前往查看出了什麽事。
爪哇西王與爪哇東王都與大明有朝貢關係。
就在幾個月前,西王還遣使給大明入貢了珍珠、珊瑚等珍寶。
之前,大明也有使者來過爪哇,隻是這次來得有些不巧。
前些日子,爪哇西王與爪哇東王打了一仗,東王戰敗,被西王殺了。
西王剛剛占領了東王原先的屬地。
出了王宮,鄭海與西王都馬板立即前往大明使團登陸的碼頭。
剛穿過集市,還沒到碼頭,鄭海與都馬板都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
在靠近碼頭的集市附近,數十名大明官兵倒在血泊了。
他們的眼睛睜得很大,嘴巴都沒有合起來。
很顯然,當時他們很震驚,猝不及防。
他們死的時候,根本就想不明白,為什麽這些爪哇士兵會突然冒出來的襲擊他們!
大明的官兵一個個倒在血泊裏,身上有好幾個血洞,鮮血染紅了衣服。
看到這一幕,鄭海咬緊牙關,攥緊了拳頭。
“為什麽?為什麽你們要這麽做?!
“他們身上根本就沒有兵器!
“你們為什麽要偷襲他們?!
“你們為什麽不事先詢問清楚?!
“為什麽!”
鄭海大聲質問著。
爪哇西王都馬板目瞪口呆地站著,啞口無言。
施若琦也是一臉驚訝,將鄭海的話一字一句地翻譯給都馬板聽。
沿著地上鮮紅的血跡,鄭海等人從集市邊來到碼頭旁。
一路上,全是大明官兵的屍體,每一具屍體都是血淋淋的。
他們遵從鄭和的要求,上岸進行商貿交易時沒有攜帶兵器,沒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
麵對爪哇士兵的突然偷襲,他們手無寸鐵,根本就無力抗衡,最終成了被屠殺的對象。
在距離碼頭不到兩百米的地方,鄭海停了下來。
在他身前,一名大明的士兵躺在血泊裏,仰麵朝天,眼睛直愣愣地盯著這個世界——
死不瞑目!
鄭海伸出手,從上往下,輕輕在士兵的臉上抹了一下,使士兵合上雙眼。
士兵的懷裏還揣著一袋白米。
米袋破了兩個洞,又細又白的爪哇稻米灑落了一地。
從破洞裏滲出鮮血,鮮血染紅了米袋,染紅了白米,白色的大米與殷紅的鮮血相互映襯,十分醒目。
他死的時候,還想著保護這袋大米……
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太出乎意料了!
他甚至想不明白,這些襲擊者不是來打劫糧食的,而是來殺他的……
鄭海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一滴眼淚,從眼角滑落。
他緩緩起身,攥緊拳頭,迴頭狠狠地瞪了爪哇西王一眼。
爪哇西王都馬板麵色一白,眼睛睜的大大的,嘴巴也微微張開卻說不出一句話,不由自主地握緊了腰間的不剌頭。
“哼!”
鄭海冷哼一聲,轉身向碼頭走去。
碼頭上,還有幾十具大明官兵的屍體,同樣鮮血淋漓,同樣沒有了唿吸,同樣——
死不瞑目!
停靠在岸邊的大明船隻都收起了船板。
桅杆上升起了警戒旗,船舷的小窗打開了,伸出黑洞洞的炮口。
船甲板上,大明的官兵和水手們手持火銃與各式兵器,對準岸上。
“都別激動,來人是鄭副使!”
“收起火銃,收起弩箭,是鄭副使!”
跟在鄭海身邊的飛龍衛上前,向船上的官兵報名號,生怕哪個不長眼的愣頭青突然開火。
來到岸邊的巨船前,爪哇西王瞪大了眼睛,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鄭海沒有理會他,直接與施若琦走向最大的寶船。
船上官兵看到來人是鄭海,放下船板與木梯,讓鄭海等人登船。
爪哇西王都馬板嘰裏呱啦地說了一堆。
鄭海卻沒有理會他,直接登上寶船,將爪哇西王留在岸上。
登上寶船上,還沒走進指揮艙中,已經聽到一片嘈雜聲。
“正使大人,兄弟們不能白死啊!我們要報仇!”
“報仇!血債血償,不能放過他們!”
“正使大人,我們打吧!隻要大人一聲令下,屬下願領兵殺敵!”
“正使大人,屬下請戰!”
“屬下請戰!”
“屬下請戰!”
……
船艙中,眾官兵群情激昂。
大明使團正使鄭和站在中間,手按著腰刀,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副使太監王景弘展開雙手,衝著眾人安慰道:“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鄭副使迴來了!”門口一名士兵喊了一聲。
一直吵吵嚷嚷的眾人突然停了下來。
見到鄭海走進來,船艙中的武將紛紛圍過來。
“鄭副使,爪哇人殺了我們170人,你說該怎麽辦?”
“鄭副使,我們要報仇!”
“鄭副使,我們要報仇!”
“鄭副使,你是國公,我們聽你的!”
一眾將士紛紛請戰。
有人甚至直接繞過鄭和,對鄭海道:“輔國公,隻要你說打,我們立馬殺上岸!你說吧,我們打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