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遷都北平,你們不極力反對!
“太子儲位之爭,你們也燒不起戰火!
“你們這幫人,口口聲聲說效忠陛下,為何連這點事都做不到?!”
徐府的一間偏房裏,徐輝祖大聲訓斥手下與來客。
朱棣遷都北平,文臣們已經極力反對了,隻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徐輝祖自然聽說了朝廷上爭辯的經過。
他知道是因為鄭海的兩京製方案,使他們的人不敢跳出來反對。
但他實在是感到氣憤,不罵不舒服。
如果朱棣遷都到北平,那麽,他們主要勢力位於江南的舊臣就徹底失去了依仗。
更讓他氣憤的是,本來可以讓朱高煦與朱高熾鬥起來的太子儲位之爭,竟然熄火了。
二月二十七日,高陽王朱高煦已經前往開平,籌備邊關各項事宜。
皇長子朱高熾隨後也前往北平,協調和處理北京留守的各種事務。
朱高煦與朱高熾都不在京師南京,那麽,太子儲位之爭自然而然就被擱置了。
“魏國公,您說這個還有什麽用呢?還不如說說,下一步我們該怎麽辦?”神秘來客小聲勸告。
徐輝祖緩了緩,轉過身,看向神秘來客。
坐在房中的神秘來客,戴著帷帽,鬥笠上覆蓋著黑紗,使人看不清麵目。
“我現在隻是一介庶人,你大哥才是國公。他,為什麽不站出來反對?”
徐輝祖盯著蒙麵來客,眼神中有些看不起,等待著神秘來客的迴答。
神秘來客輕輕搖頭,頭上的帷帽跟著微微甩動。
“魏國公,你是知道的。我大哥的身份太敏感了,”神秘人歎了一口氣,“滿朝文武都盯著他,這種情況下他沒法隨便表態……”
“哼!我對他也抱有什麽希望,隻要他支持我們,那便好。”
徐輝祖甩了甩衣袖,坐迴椅子。
建文皇帝朱允炆神秘失蹤,朝廷中擁護朱允炆的力量潛伏下來。
他們私下裏勾連在一起,形成了以徐輝祖為首的舊臣勢力,暗中反對朱棣。
朱棣找不到朱允炆的下落,這些舊臣也找不到朱允炆的線索。
他們隻能一邊等待朱允炆的消息,一邊秘密組織力量,對抗朱棣的統治。
“眼下,我們隻能等待時機,凡事不宜做得太明顯。”
聽到徐輝祖這麽說,神秘人應聲道:“國公說的是,幾位大人也是這麽認為的。”
“朝中忠於陛下的舊臣不多了,方孝孺、鐵炫等人都朱棣誅殺了。不過,我們或許可以爭取一下其他人。”
“不知還有誰?請國公賜教。”神秘人抱拳向徐輝祖行禮。
“曆城侯與長興侯,都曾忠於陛下。如果他們知道陛下並未駕崩,或許會支持我們。”
神秘人有些疑惑,詢問道:“曆城侯盛庸與長興侯耿炳文,他們倆真會支持我們嗎?”
徐輝祖不可置否地說道:“你們先暗中接觸一下。”
“明白,那我這就迴去轉告幾位大人。”
神秘人剛離開,一名下人敲門,走進來。
“稟家主,輔國公鄭海想進府,被我們攔住門外。要不要讓他進府?”
徐府的下人詢問徐輝祖。
“他來做什麽?”徐輝祖板著臉。
“他說,他是來找徐小主的。”
“哼!想娶我妹妹,下輩子吧!”徐輝祖自言自語道。
扭頭看向下人,他吩咐道:“你去迴複他,就說我妹妹已經與曹國公定了親事,叫他以後別來了。”
“是,小的明白。”
“等一下,”徐輝祖叫住下人,“以後,若是他還來,你們一律攔下,不許他進府。”
“是!”下人行禮,快步離開。
站在府門外,鄭海靜靜地看著徐府的大門,等待徐府下人的通稟。
魏國公徐輝祖的封號被朱棣削了,但魏國公府門上的牌匾沒有換,依舊是魏國公府。
隻要徐家不將牌匾換下來,沒人敢說什麽。
在應天府,徐家可以算是豪門。
就算是徐輝祖被貶為庶人,徐家在眾人心中的威望與地位並不會減少多少。
徐輝祖的父親是中山王徐達,雖然逝世多年,但威名猶在。
徐輝祖死去的弟弟,徐增壽,被朱棣追封武陽侯。
徐輝祖的妹妹更是朱棣的皇後,就是庶人,他徐輝祖也還是國舅爺。
這樣的身份與地位,沒人敢動徐府分毫。
不摘牌匾,那也就不算什麽大不了的事。
鄭海正盯著徐府的牌匾發呆,咿呀一聲,徐府的大門打開了一條縫。
徐府的下人把這門,探出一個腦袋。
鄭海連忙上前,問道:“我現在可以進府了嗎?”
徐福下人盯著鄭海:“抱歉,輔國公,您請迴吧。”
“為什麽?我可是來找你們家徐三小姐的。”
“我們徐小主已經與曹國公訂婚,不能見您,請您以後別來了。”
“這怎麽可能!”
鄭海不相信,正想繼續詢問,可大門咿呀一聲合上了。
門後傳來上門栓的咣當聲,下人已經把門堵死了。
來找徐妙錦,結果吃了一個閉門羹。
無奈地歎了一口氣,鄭海搖搖頭,轉身離開徐府的大門。
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他忽然覺得很孤單。
看著街上販賣各式物品的小商販,他停住了腳步,情不自禁地想起以前和徐妙錦一起逛街的情形。
走到一個炊餅攤,他盯著小販的炊餅看了又看。
這南京的炊餅和北京的燒餅看著樣子差不多。
可聞著,味道怎麽不一樣呢?
炊餅攤老板問他要不要買炊餅。
鄭海卻說隻是看看,換來了小販的一個白眼。
他與徐妙錦第一相遇,就是在燒餅攤前。
那時,徐妙錦還是個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他從一個乞丐頭子變成了國公。
搖搖頭,鄭海重重舒了一口氣。
他抬腳,正要邁步離開,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停下腳步,微微側頭,是女子的一隻纖細玉手。
“妙錦?”
他有些激動地轉過身,卻愣住了。
“怎麽是你?”
盯著眼前的姑娘,鄭海有些驚訝。
“怎麽堂堂一個國公,沒錢買餅吃嗎?”
那姑娘一身白衣,身材極好。
她遞給鄭海一個炊餅:“我的大國公,我請你吃。”
鄭海愣愣的,問道:“若琦,你怎麽來了?你不是應該……”
“怎麽,你能去徐家,就不許我來找你?”
“可我,不是讓你……”
“放心,那個人,我已經安排妥當了。”
施若琦癟癟嘴:“我可不是專門來看你的,我是陪我爹來的。”
“你爹?施先生,也來京師了?”
“怎麽?你們的皇帝想背棄承諾嗎?”
施若琦挑了挑眉毛,瞟了鄭海一眼:“你們該兌現承諾了,我們是來收賬的。”
“太子儲位之爭,你們也燒不起戰火!
“你們這幫人,口口聲聲說效忠陛下,為何連這點事都做不到?!”
徐府的一間偏房裏,徐輝祖大聲訓斥手下與來客。
朱棣遷都北平,文臣們已經極力反對了,隻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徐輝祖自然聽說了朝廷上爭辯的經過。
他知道是因為鄭海的兩京製方案,使他們的人不敢跳出來反對。
但他實在是感到氣憤,不罵不舒服。
如果朱棣遷都到北平,那麽,他們主要勢力位於江南的舊臣就徹底失去了依仗。
更讓他氣憤的是,本來可以讓朱高煦與朱高熾鬥起來的太子儲位之爭,竟然熄火了。
二月二十七日,高陽王朱高煦已經前往開平,籌備邊關各項事宜。
皇長子朱高熾隨後也前往北平,協調和處理北京留守的各種事務。
朱高煦與朱高熾都不在京師南京,那麽,太子儲位之爭自然而然就被擱置了。
“魏國公,您說這個還有什麽用呢?還不如說說,下一步我們該怎麽辦?”神秘來客小聲勸告。
徐輝祖緩了緩,轉過身,看向神秘來客。
坐在房中的神秘來客,戴著帷帽,鬥笠上覆蓋著黑紗,使人看不清麵目。
“我現在隻是一介庶人,你大哥才是國公。他,為什麽不站出來反對?”
徐輝祖盯著蒙麵來客,眼神中有些看不起,等待著神秘來客的迴答。
神秘來客輕輕搖頭,頭上的帷帽跟著微微甩動。
“魏國公,你是知道的。我大哥的身份太敏感了,”神秘人歎了一口氣,“滿朝文武都盯著他,這種情況下他沒法隨便表態……”
“哼!我對他也抱有什麽希望,隻要他支持我們,那便好。”
徐輝祖甩了甩衣袖,坐迴椅子。
建文皇帝朱允炆神秘失蹤,朝廷中擁護朱允炆的力量潛伏下來。
他們私下裏勾連在一起,形成了以徐輝祖為首的舊臣勢力,暗中反對朱棣。
朱棣找不到朱允炆的下落,這些舊臣也找不到朱允炆的線索。
他們隻能一邊等待朱允炆的消息,一邊秘密組織力量,對抗朱棣的統治。
“眼下,我們隻能等待時機,凡事不宜做得太明顯。”
聽到徐輝祖這麽說,神秘人應聲道:“國公說的是,幾位大人也是這麽認為的。”
“朝中忠於陛下的舊臣不多了,方孝孺、鐵炫等人都朱棣誅殺了。不過,我們或許可以爭取一下其他人。”
“不知還有誰?請國公賜教。”神秘人抱拳向徐輝祖行禮。
“曆城侯與長興侯,都曾忠於陛下。如果他們知道陛下並未駕崩,或許會支持我們。”
神秘人有些疑惑,詢問道:“曆城侯盛庸與長興侯耿炳文,他們倆真會支持我們嗎?”
徐輝祖不可置否地說道:“你們先暗中接觸一下。”
“明白,那我這就迴去轉告幾位大人。”
神秘人剛離開,一名下人敲門,走進來。
“稟家主,輔國公鄭海想進府,被我們攔住門外。要不要讓他進府?”
徐府的下人詢問徐輝祖。
“他來做什麽?”徐輝祖板著臉。
“他說,他是來找徐小主的。”
“哼!想娶我妹妹,下輩子吧!”徐輝祖自言自語道。
扭頭看向下人,他吩咐道:“你去迴複他,就說我妹妹已經與曹國公定了親事,叫他以後別來了。”
“是,小的明白。”
“等一下,”徐輝祖叫住下人,“以後,若是他還來,你們一律攔下,不許他進府。”
“是!”下人行禮,快步離開。
站在府門外,鄭海靜靜地看著徐府的大門,等待徐府下人的通稟。
魏國公徐輝祖的封號被朱棣削了,但魏國公府門上的牌匾沒有換,依舊是魏國公府。
隻要徐家不將牌匾換下來,沒人敢說什麽。
在應天府,徐家可以算是豪門。
就算是徐輝祖被貶為庶人,徐家在眾人心中的威望與地位並不會減少多少。
徐輝祖的父親是中山王徐達,雖然逝世多年,但威名猶在。
徐輝祖死去的弟弟,徐增壽,被朱棣追封武陽侯。
徐輝祖的妹妹更是朱棣的皇後,就是庶人,他徐輝祖也還是國舅爺。
這樣的身份與地位,沒人敢動徐府分毫。
不摘牌匾,那也就不算什麽大不了的事。
鄭海正盯著徐府的牌匾發呆,咿呀一聲,徐府的大門打開了一條縫。
徐府的下人把這門,探出一個腦袋。
鄭海連忙上前,問道:“我現在可以進府了嗎?”
徐福下人盯著鄭海:“抱歉,輔國公,您請迴吧。”
“為什麽?我可是來找你們家徐三小姐的。”
“我們徐小主已經與曹國公訂婚,不能見您,請您以後別來了。”
“這怎麽可能!”
鄭海不相信,正想繼續詢問,可大門咿呀一聲合上了。
門後傳來上門栓的咣當聲,下人已經把門堵死了。
來找徐妙錦,結果吃了一個閉門羹。
無奈地歎了一口氣,鄭海搖搖頭,轉身離開徐府的大門。
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他忽然覺得很孤單。
看著街上販賣各式物品的小商販,他停住了腳步,情不自禁地想起以前和徐妙錦一起逛街的情形。
走到一個炊餅攤,他盯著小販的炊餅看了又看。
這南京的炊餅和北京的燒餅看著樣子差不多。
可聞著,味道怎麽不一樣呢?
炊餅攤老板問他要不要買炊餅。
鄭海卻說隻是看看,換來了小販的一個白眼。
他與徐妙錦第一相遇,就是在燒餅攤前。
那時,徐妙錦還是個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他從一個乞丐頭子變成了國公。
搖搖頭,鄭海重重舒了一口氣。
他抬腳,正要邁步離開,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停下腳步,微微側頭,是女子的一隻纖細玉手。
“妙錦?”
他有些激動地轉過身,卻愣住了。
“怎麽是你?”
盯著眼前的姑娘,鄭海有些驚訝。
“怎麽堂堂一個國公,沒錢買餅吃嗎?”
那姑娘一身白衣,身材極好。
她遞給鄭海一個炊餅:“我的大國公,我請你吃。”
鄭海愣愣的,問道:“若琦,你怎麽來了?你不是應該……”
“怎麽,你能去徐家,就不許我來找你?”
“可我,不是讓你……”
“放心,那個人,我已經安排妥當了。”
施若琦癟癟嘴:“我可不是專門來看你的,我是陪我爹來的。”
“你爹?施先生,也來京師了?”
“怎麽?你們的皇帝想背棄承諾嗎?”
施若琦挑了挑眉毛,瞟了鄭海一眼:“你們該兌現承諾了,我們是來收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