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迴複師父道衍的話是一個詞:隔岸觀火。
站隊,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站對了,可能平地起飛;站錯了,可能人頭落地。
與其他人相比,鄭海早就知道了太子的人選,甚至他早就知道朱棣之後是仁宗。
可他並不想站隊,選擇皇長子朱高熾,意味著就是站在二皇子朱高煦的對立麵。
朱高煦性情暴躁,做事莽撞。
要是鄭海明確的站在朱高熾那裏,說不定,他還要防著朱高煦的明槍暗箭。
與其如此,鄭海還不如兩邊都不支持也不反對,緊緊抱住朱棣的大腿。這才是明智之舉。
與道衍分別後,鄭海返迴了輔國公宅院。
那座錦衣衛贈予的府第,如今換成了輔國公的牌匾。
剛走進大廳,鄭海就見到了一位熟人。
他的飛龍衛親信,現在的錦衣衛千戶,馮致遠。
見到鄭海進門,馮致遠連忙從座位上起身,向鄭海行禮:“大人,收到兩張請帖。”
“誰的請帖?”鄭海走向馮致遠。
馮致遠將手上的兩張請帖遞過來:“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的請帖。”
打開請帖,鄭海分別查看了大皇子朱高熾與二皇子朱高煦的請帖。
上麵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請鄭海赴宴,唯一的區別是宴請的地點有所不同。
朱高熾的宴請地是白氏一品鴨,京師著名的美食老店。
應天府的鹹板鴨堪稱一絕,而白氏一品鴨更是鴨肴方麵的極品。
據說,除皇宮的禦廚外,白氏一品鴨是鴨肴做得最好的。
類比朝廷官員官階,堪稱“一品”,因此,得名“一品鴨”。白氏是這一品鴨的家族姓氏,鄭海手下的白鴻飛就是這家店老板的親戚。
對於白氏一品鴨,鄭海再熟悉不過了。
第一次跟著朱棣進京時,他就與徐妙錦、朱允炆在這裏吃過一次。
後來,他升官時,還在這裏請客。
看到宴請地點是白氏一品鴨,鄭海頓感親切。
要不是他已經決定不參與兩位皇子的儲位之爭,他真可能就去白氏一品鴨赴宴了。
從宴請的地點上看,鄭海知道,大皇子朱高熾是在這上麵下了一番功法。
朱高熾應該是向別人打聽過鄭海的喜好,知道鄭海以前喜歡出入白氏一品鴨。
而二皇子朱高煦的宴請地——百花樓,對鄭海就沒有什麽吸引力。
百花樓是喝花酒的地方,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幾分。
身為錦衣衛指揮使,鄭海對京師中的各種場所都有所了解。
百花樓是豪門喝花酒的地方,非富商與權貴都進不了百花樓。這百花樓就是高級的妓院,有美食、美酒與美人。
這裏麵的美女,甚至比教坊司的官妓還要出眾。據說,有部分本該送入教坊司的罪臣之妻女,因為姿色絕美,被人通過各種手段弄到了百花樓。
對於常年征戰沙場的武將來說,能夠進入百花樓享受一番是難得的體驗。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
朱高煦打算從這方麵入手拉攏鄭海。
可朱高煦還是不夠了解鄭海的為人。
鄭海絕非不好色,隻是他更癡情,還有與這個時代不相符的愛情觀——忠誠於愛人。
在古代,哪位大官不是妻妾成群的?
除非,他家有悍妻,礙於“妻管嚴”。
虛歲三十還未娶妻,在大明,這絕對是有問題的。
許多不了解鄭海的錦衣衛,一開始都以為他們的指揮使是不是那方麵有問題。
後來,他們私下裏打聽到鄭海與徐家的三小姐徐妙錦有曖昧關係,這才打消了這方麵的疑慮。
“大人,明日您是打算赴誰的宴請?”
見到鄭海沉默不語,一旁的馮致遠出聲詢問。
放下兩張請帖,鄭海微笑著搖搖頭:“兩個都不去。”
“啊?”馮致遠有些驚訝,“大人,如何打算?”
“你代我寫兩封迴帖,直接告訴他們,我鄭海隻效忠陛下。”
鄭海把話直接挑明,避免被卷入這場太子之位的爭奪戰中。
想要不被當成棋子,那就必須跳出棋盤外,或者成為棋手。
“可大人,您為什麽要這麽做?”馮致遠有些想不明白,“這豈不是同時得罪了兩位皇子嗎?”
掃了馮致遠一眼,馮致遠臉色有些異樣,似乎有些別的其他想法。
錦衣衛中,論消息靈通,幾乎無人能與馮致遠相比。
曾經,他有一個綽號,叫“順風耳”,熟人甚至直接稱唿他為“馮耳朵”。
自從馮致遠在戰場上受傷後,鄭海隱隱覺得,馮致遠與以前有些不同了。
隻是,到底哪裏不一樣了,他說不上來。
“那你覺得,我要怎麽做才好?”鄭海輕聲問了馮致遠一句。
馮致遠抬頭看向鄭海,眼神避開鄭海的眼睛,抱拳道:“屬下以為,大人應該支持其中一人。”
“那你覺得,我該選擇誰?”
“選擇最有可能當太子的人。”
鄭海嗬嗬一笑:“那你覺得,誰最有可能當太子?”
馮致遠愣了愣,低下頭,迴答道:“這,這……屬下不知。”
鄭海盯著馮致遠,意味深長地說道:“選誰都有可能選錯。有時候,不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
“謝大人點撥。”
鄭海笑著對馮致遠道:“告訴你一個消息,我明天要入宮,求陛下與皇後給我與徐妙錦賜婚。我要娶徐妙錦……”
“恭喜!恭喜大人!”馮致遠一臉燦爛的笑容。
“別急著恭喜,這八字還沒一撇呢,等聖旨下來再說吧!”
“大人與徐姑娘早就該結婚了,這一迴,陛下與皇後一準同意……”
“好了,你代我迴帖吧,我得準備一下明天的說辭,不跟你聊了。”
鄭海送走了馮致遠,獨自走進房中。
請皇帝與皇後賜婚,這是鄭海不得已的辦法,也是一步棋。
一般的婚嫁方式,是請媒婆上門提親,可鄭海試過了,被徐輝祖拒絕了。
能繞過徐輝祖的辦法,隻有兩個:一個是與徐妙錦私奔,另一個就是皇帝賜婚。
私奔不可能,那鄭海隻能寄希望於賜婚了。
娶徐妙錦,這是鄭海的人生目標之一。
如果皇帝與皇後能夠答應賜婚,那麽,他為之奮鬥的重要目標就實現了一個。
假如皇帝不同意賜婚,不能與徐家聯姻,那他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表明了他效忠的皇帝與皇後,而不是某個皇子。
不管成與敗,他的這一步棋,都是跳出棋盤的重要手段。
要隔岸觀火,避免卷入立儲之爭,那就必須有一條可以隔絕烈火的河流。
而這條河,就是皇帝與皇後。
不管朱高熾、朱高煦,還有朱高燧,三位皇子怎麽爭奪太子之位,他們都不會針對自己的父母。
隻要抱住了皇帝與皇後的大腿,他們的鬥爭之火就燒不到鄭海身上。
請求賜婚,這是鄭海的一箭雙雕之計。
站隊,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站對了,可能平地起飛;站錯了,可能人頭落地。
與其他人相比,鄭海早就知道了太子的人選,甚至他早就知道朱棣之後是仁宗。
可他並不想站隊,選擇皇長子朱高熾,意味著就是站在二皇子朱高煦的對立麵。
朱高煦性情暴躁,做事莽撞。
要是鄭海明確的站在朱高熾那裏,說不定,他還要防著朱高煦的明槍暗箭。
與其如此,鄭海還不如兩邊都不支持也不反對,緊緊抱住朱棣的大腿。這才是明智之舉。
與道衍分別後,鄭海返迴了輔國公宅院。
那座錦衣衛贈予的府第,如今換成了輔國公的牌匾。
剛走進大廳,鄭海就見到了一位熟人。
他的飛龍衛親信,現在的錦衣衛千戶,馮致遠。
見到鄭海進門,馮致遠連忙從座位上起身,向鄭海行禮:“大人,收到兩張請帖。”
“誰的請帖?”鄭海走向馮致遠。
馮致遠將手上的兩張請帖遞過來:“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的請帖。”
打開請帖,鄭海分別查看了大皇子朱高熾與二皇子朱高煦的請帖。
上麵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請鄭海赴宴,唯一的區別是宴請的地點有所不同。
朱高熾的宴請地是白氏一品鴨,京師著名的美食老店。
應天府的鹹板鴨堪稱一絕,而白氏一品鴨更是鴨肴方麵的極品。
據說,除皇宮的禦廚外,白氏一品鴨是鴨肴做得最好的。
類比朝廷官員官階,堪稱“一品”,因此,得名“一品鴨”。白氏是這一品鴨的家族姓氏,鄭海手下的白鴻飛就是這家店老板的親戚。
對於白氏一品鴨,鄭海再熟悉不過了。
第一次跟著朱棣進京時,他就與徐妙錦、朱允炆在這裏吃過一次。
後來,他升官時,還在這裏請客。
看到宴請地點是白氏一品鴨,鄭海頓感親切。
要不是他已經決定不參與兩位皇子的儲位之爭,他真可能就去白氏一品鴨赴宴了。
從宴請的地點上看,鄭海知道,大皇子朱高熾是在這上麵下了一番功法。
朱高熾應該是向別人打聽過鄭海的喜好,知道鄭海以前喜歡出入白氏一品鴨。
而二皇子朱高煦的宴請地——百花樓,對鄭海就沒有什麽吸引力。
百花樓是喝花酒的地方,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幾分。
身為錦衣衛指揮使,鄭海對京師中的各種場所都有所了解。
百花樓是豪門喝花酒的地方,非富商與權貴都進不了百花樓。這百花樓就是高級的妓院,有美食、美酒與美人。
這裏麵的美女,甚至比教坊司的官妓還要出眾。據說,有部分本該送入教坊司的罪臣之妻女,因為姿色絕美,被人通過各種手段弄到了百花樓。
對於常年征戰沙場的武將來說,能夠進入百花樓享受一番是難得的體驗。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
朱高煦打算從這方麵入手拉攏鄭海。
可朱高煦還是不夠了解鄭海的為人。
鄭海絕非不好色,隻是他更癡情,還有與這個時代不相符的愛情觀——忠誠於愛人。
在古代,哪位大官不是妻妾成群的?
除非,他家有悍妻,礙於“妻管嚴”。
虛歲三十還未娶妻,在大明,這絕對是有問題的。
許多不了解鄭海的錦衣衛,一開始都以為他們的指揮使是不是那方麵有問題。
後來,他們私下裏打聽到鄭海與徐家的三小姐徐妙錦有曖昧關係,這才打消了這方麵的疑慮。
“大人,明日您是打算赴誰的宴請?”
見到鄭海沉默不語,一旁的馮致遠出聲詢問。
放下兩張請帖,鄭海微笑著搖搖頭:“兩個都不去。”
“啊?”馮致遠有些驚訝,“大人,如何打算?”
“你代我寫兩封迴帖,直接告訴他們,我鄭海隻效忠陛下。”
鄭海把話直接挑明,避免被卷入這場太子之位的爭奪戰中。
想要不被當成棋子,那就必須跳出棋盤外,或者成為棋手。
“可大人,您為什麽要這麽做?”馮致遠有些想不明白,“這豈不是同時得罪了兩位皇子嗎?”
掃了馮致遠一眼,馮致遠臉色有些異樣,似乎有些別的其他想法。
錦衣衛中,論消息靈通,幾乎無人能與馮致遠相比。
曾經,他有一個綽號,叫“順風耳”,熟人甚至直接稱唿他為“馮耳朵”。
自從馮致遠在戰場上受傷後,鄭海隱隱覺得,馮致遠與以前有些不同了。
隻是,到底哪裏不一樣了,他說不上來。
“那你覺得,我要怎麽做才好?”鄭海輕聲問了馮致遠一句。
馮致遠抬頭看向鄭海,眼神避開鄭海的眼睛,抱拳道:“屬下以為,大人應該支持其中一人。”
“那你覺得,我該選擇誰?”
“選擇最有可能當太子的人。”
鄭海嗬嗬一笑:“那你覺得,誰最有可能當太子?”
馮致遠愣了愣,低下頭,迴答道:“這,這……屬下不知。”
鄭海盯著馮致遠,意味深長地說道:“選誰都有可能選錯。有時候,不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
“謝大人點撥。”
鄭海笑著對馮致遠道:“告訴你一個消息,我明天要入宮,求陛下與皇後給我與徐妙錦賜婚。我要娶徐妙錦……”
“恭喜!恭喜大人!”馮致遠一臉燦爛的笑容。
“別急著恭喜,這八字還沒一撇呢,等聖旨下來再說吧!”
“大人與徐姑娘早就該結婚了,這一迴,陛下與皇後一準同意……”
“好了,你代我迴帖吧,我得準備一下明天的說辭,不跟你聊了。”
鄭海送走了馮致遠,獨自走進房中。
請皇帝與皇後賜婚,這是鄭海不得已的辦法,也是一步棋。
一般的婚嫁方式,是請媒婆上門提親,可鄭海試過了,被徐輝祖拒絕了。
能繞過徐輝祖的辦法,隻有兩個:一個是與徐妙錦私奔,另一個就是皇帝賜婚。
私奔不可能,那鄭海隻能寄希望於賜婚了。
娶徐妙錦,這是鄭海的人生目標之一。
如果皇帝與皇後能夠答應賜婚,那麽,他為之奮鬥的重要目標就實現了一個。
假如皇帝不同意賜婚,不能與徐家聯姻,那他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表明了他效忠的皇帝與皇後,而不是某個皇子。
不管成與敗,他的這一步棋,都是跳出棋盤的重要手段。
要隔岸觀火,避免卷入立儲之爭,那就必須有一條可以隔絕烈火的河流。
而這條河,就是皇帝與皇後。
不管朱高熾、朱高煦,還有朱高燧,三位皇子怎麽爭奪太子之位,他們都不會針對自己的父母。
隻要抱住了皇帝與皇後的大腿,他們的鬥爭之火就燒不到鄭海身上。
請求賜婚,這是鄭海的一箭雙雕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