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鄭海領著兩個商人打扮的人,走進燕王府的議事廳。
議事廳中,朱棣、道衍與徐王妃坐在廳中,看向鄭海三人。
“殿下,這位就是我說的那位能夠幫助殿下渡過長江的南洋商人。”
鄭海指著一身商人打扮的施進卿,向朱棣介紹施進卿。
隨後,他又向施進卿簡單介紹了一下燕王及王妃。
“南洋商人施進卿,拜見燕王殿下、王妃娘娘。”
施進卿帶著施若琦,向朱棣與徐王妃叩拜。
施若琦一身男子裝扮,扮成施進卿的隨從,隻是跟著施進卿叩拜,並沒有說話。
朱棣事先通過鄭海了解了施進卿的基本信息。他知道,鄭海在福建剿海盜時,曾經救過施進卿,鄭海是施進卿的恩人。
有了鄭海這層關係,朱棣對施進卿是比較信任的。
鄭海在一旁穿針引線,朱棣與施進卿很快就就入了正題。
朱棣開門見山道:“施進卿,你來見本王,有什麽目的,不妨直說。”
“小民來大明,目的是做買賣。可大明實行了海禁,買賣並不好做。”施進卿誠懇道,“小民希望燕王殿下,能幫助我等南洋藩商上書朝廷,請朝廷解除海禁,允許南洋與大明自由通商。”
燕王朱棣與徐王妃交換了一下眼神,對施進卿道:“海禁乃先皇之策,本王實在不好為施先生多言。
“再者,本王如今起兵靖難,欲除朝中奸佞,皇帝隻怕也不會聽信本王之言。
“施先生所求,本王愛莫能助。不知先生,可還有其他訴求?”
施進卿從座位上起身,抱拳道:“燕王殿下,如今是不能做主,可如果殿下做了皇帝呢?”
“大膽!”朱棣一拍桌子,大聲喝道,“本王乃大明藩王,豈能做亂臣賊子,你休要放肆!”
朱棣突然的怒喝令人有些猝不及防,施進卿的臉色有些難看。
坐在一旁的施若琦瞟了鄭海一眼,眼神中有一些疑惑。
鄭海連忙起身,做起了和事老:“殿下請息怒!域外番邦不知大明禮製,請殿下見諒。”
微微轉身,他看著施進卿解釋道:“施先生,請不要誤會燕王殿下。殿下起兵靖難,那是為了清君側,鏟除朝中奸佞……”
“請燕王殿下恕罪!是小民唐突了。”施進卿抱拳,躬身行禮。
行禮後,他站直身體,又道:“在小民看來,不管大明是誰做皇帝,與小民都沒什麽關係。小民是一個商人,小民隻關心誰能開海禁,令我等藩商往來大明,買賣商品。”
朱棣依舊是一臉威嚴,正襟危坐,盯著廳中的施進卿,一副很生氣的模樣。
“殿下,其實,這藩商的話也沒錯。藩商往來大明與南洋之間,販賣各種物資,互通有無,對雙方都有好處……”
道衍和尚坐在一旁輕聲勸諫,從旁觀者的角度為施進卿解釋,叫朱棣不要生氣,扮演的角色與鄭海一樣,都是和事老。
“王爺,道衍大師所言在理。”徐王妃也輕聲勸燕王消消氣,“藩商之言,雖然無禮,但他本意並非冒犯王爺,還請王爺不要生氣。”
朱棣微微點頭,怒色稍解。
他看向施進卿,冠冕堂皇道:“看在你與鄭海的關係上,本王暫且不追求你的無禮,你切不可再妄言……”
施進卿與施若琦對視一眼,又看向鄭海,眼中都有些困惑。
他們來之前早就打聽了燕王朱棣的各種消息,知道燕王有奪取天下,成為大明皇帝的野心。
可他們沒想到,朱棣竟會因為他的一句話而差點翻臉。這出乎他們的意料,與他們情報分析出入很大。
更關鍵的一點是,他們的情報是來源於鄭海。鄭海明確告訴他們,朱棣有爭奪天下、奪取皇位的野心……
可朱棣的表現,為什麽和鄭海說的完全相反呢?
他們一時間想不明白。
鄭海站在一旁不動聲色,並沒有給出任何的暗示,也沒有解釋。
他心裏真清楚,這隻不過是燕王演外人看的。
朱棣還是朱棣,隻是眼下,燕王還隻能是燕王。
但鄭海不能給施進卿暗示任何東西,否則,很容易引起朱棣等人的懷疑。
與施進卿及山海盟的關係是鄭海的秘密,他可不希望被朱棣、道衍等人發現。
“施進卿,本王聽說,你手中有不少船隻。不知你是否願意,為本王提供一些幫助?”朱棣繞了一圈,終於轉到了正題上。
施進卿原本還是有些迷糊,但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他這迴反應過來了。
或許,先前朱棣的那番表現隻不過是一種套路,就跟他們商人做生意時一般。
“稟殿下,小民手中確實有一支船隊,掌握有一些船隻。不知殿下,需要小民提供什麽幫助?”施進卿反問。
“假如本王要渡過長江,不知道先生,是否能幫本王渡江?”
“小民當然願意幫殿下渡江,”施進卿也裝糊塗道:“可殿下過江,不是有官渡嗎?”
燕王解釋道:“本王如今與朝廷不和,自然不能坐官渡渡江。”
“原來如此!隻要殿下有需要,小民願提供一條船,助殿下過江。”
朱棣小眼睛一瞪:“就隻有一條船?”
施進卿一本正經道:“殿下過江,身邊隨從不過幾十人,自然是一條船。”
朱棣不肯承認自己想造反,又想借助施進卿的船隊渡江,試探的意味很濃。
施進卿明明知道朱棣的打算,可是他需要得到朱棣開海禁的許諾,這使得他也不能輕易鬆口。
鄭海居中調停,明白兩人心中所想,知道該是他介入的時候了。
“施先生,我們殿下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率軍南下清君側,鏟除朝中奸佞,先生能否調集船隊,幫助我軍渡過長江?”鄭海順著朱棣的心思,說得很委婉。
與鄭海對視了一眼,施進卿思索了一會兒,有些為難地迴答道:“照理說,恩公的請求,進卿不好意思拒絕。可這是一件大事,幫助大軍渡江,這可是和大明朝廷作對。搞不好,朝廷會將我們這些南洋來的商人當成……”
“你是不願意?”朱棣有些耐煩了。
他聽出了施進卿話裏有話,知道施進卿不想惹麻煩,才這樣推脫。
“稟殿下,小民雖然有心幫助殿下,可事關重大,這可不僅僅是小民一個人的事。這事涉及到船隊與很多藩商今後在大明的命運,小民可不能草率……”
朱棣與施進卿各有所需,但各有立場,兩人都不想退讓,也不想輕易許諾。
這一次會麵,施進卿與朱棣都沒有達成任何的合作。
鄭海帶著施進卿與施若琦走出房間,向王府外走去。
“小蘭,跟慎之走在一起的那兩人,是什麽人?”
徐妙錦遠遠望著鄭海的背影,詢問一旁的小蘭。
“小姐,我打聽過了,他們是鄭公子的朋友,說是南洋來的商人。”
小蘭又興奮地補充了一句:“小主,那白衣公子長得看俊俏了……”
徐妙錦撅著小嘴:“哼!什麽白衣公子,我看,那是一隻狐狸精!”
議事廳中,朱棣、道衍與徐王妃坐在廳中,看向鄭海三人。
“殿下,這位就是我說的那位能夠幫助殿下渡過長江的南洋商人。”
鄭海指著一身商人打扮的施進卿,向朱棣介紹施進卿。
隨後,他又向施進卿簡單介紹了一下燕王及王妃。
“南洋商人施進卿,拜見燕王殿下、王妃娘娘。”
施進卿帶著施若琦,向朱棣與徐王妃叩拜。
施若琦一身男子裝扮,扮成施進卿的隨從,隻是跟著施進卿叩拜,並沒有說話。
朱棣事先通過鄭海了解了施進卿的基本信息。他知道,鄭海在福建剿海盜時,曾經救過施進卿,鄭海是施進卿的恩人。
有了鄭海這層關係,朱棣對施進卿是比較信任的。
鄭海在一旁穿針引線,朱棣與施進卿很快就就入了正題。
朱棣開門見山道:“施進卿,你來見本王,有什麽目的,不妨直說。”
“小民來大明,目的是做買賣。可大明實行了海禁,買賣並不好做。”施進卿誠懇道,“小民希望燕王殿下,能幫助我等南洋藩商上書朝廷,請朝廷解除海禁,允許南洋與大明自由通商。”
燕王朱棣與徐王妃交換了一下眼神,對施進卿道:“海禁乃先皇之策,本王實在不好為施先生多言。
“再者,本王如今起兵靖難,欲除朝中奸佞,皇帝隻怕也不會聽信本王之言。
“施先生所求,本王愛莫能助。不知先生,可還有其他訴求?”
施進卿從座位上起身,抱拳道:“燕王殿下,如今是不能做主,可如果殿下做了皇帝呢?”
“大膽!”朱棣一拍桌子,大聲喝道,“本王乃大明藩王,豈能做亂臣賊子,你休要放肆!”
朱棣突然的怒喝令人有些猝不及防,施進卿的臉色有些難看。
坐在一旁的施若琦瞟了鄭海一眼,眼神中有一些疑惑。
鄭海連忙起身,做起了和事老:“殿下請息怒!域外番邦不知大明禮製,請殿下見諒。”
微微轉身,他看著施進卿解釋道:“施先生,請不要誤會燕王殿下。殿下起兵靖難,那是為了清君側,鏟除朝中奸佞……”
“請燕王殿下恕罪!是小民唐突了。”施進卿抱拳,躬身行禮。
行禮後,他站直身體,又道:“在小民看來,不管大明是誰做皇帝,與小民都沒什麽關係。小民是一個商人,小民隻關心誰能開海禁,令我等藩商往來大明,買賣商品。”
朱棣依舊是一臉威嚴,正襟危坐,盯著廳中的施進卿,一副很生氣的模樣。
“殿下,其實,這藩商的話也沒錯。藩商往來大明與南洋之間,販賣各種物資,互通有無,對雙方都有好處……”
道衍和尚坐在一旁輕聲勸諫,從旁觀者的角度為施進卿解釋,叫朱棣不要生氣,扮演的角色與鄭海一樣,都是和事老。
“王爺,道衍大師所言在理。”徐王妃也輕聲勸燕王消消氣,“藩商之言,雖然無禮,但他本意並非冒犯王爺,還請王爺不要生氣。”
朱棣微微點頭,怒色稍解。
他看向施進卿,冠冕堂皇道:“看在你與鄭海的關係上,本王暫且不追求你的無禮,你切不可再妄言……”
施進卿與施若琦對視一眼,又看向鄭海,眼中都有些困惑。
他們來之前早就打聽了燕王朱棣的各種消息,知道燕王有奪取天下,成為大明皇帝的野心。
可他們沒想到,朱棣竟會因為他的一句話而差點翻臉。這出乎他們的意料,與他們情報分析出入很大。
更關鍵的一點是,他們的情報是來源於鄭海。鄭海明確告訴他們,朱棣有爭奪天下、奪取皇位的野心……
可朱棣的表現,為什麽和鄭海說的完全相反呢?
他們一時間想不明白。
鄭海站在一旁不動聲色,並沒有給出任何的暗示,也沒有解釋。
他心裏真清楚,這隻不過是燕王演外人看的。
朱棣還是朱棣,隻是眼下,燕王還隻能是燕王。
但鄭海不能給施進卿暗示任何東西,否則,很容易引起朱棣等人的懷疑。
與施進卿及山海盟的關係是鄭海的秘密,他可不希望被朱棣、道衍等人發現。
“施進卿,本王聽說,你手中有不少船隻。不知你是否願意,為本王提供一些幫助?”朱棣繞了一圈,終於轉到了正題上。
施進卿原本還是有些迷糊,但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他這迴反應過來了。
或許,先前朱棣的那番表現隻不過是一種套路,就跟他們商人做生意時一般。
“稟殿下,小民手中確實有一支船隊,掌握有一些船隻。不知殿下,需要小民提供什麽幫助?”施進卿反問。
“假如本王要渡過長江,不知道先生,是否能幫本王渡江?”
“小民當然願意幫殿下渡江,”施進卿也裝糊塗道:“可殿下過江,不是有官渡嗎?”
燕王解釋道:“本王如今與朝廷不和,自然不能坐官渡渡江。”
“原來如此!隻要殿下有需要,小民願提供一條船,助殿下過江。”
朱棣小眼睛一瞪:“就隻有一條船?”
施進卿一本正經道:“殿下過江,身邊隨從不過幾十人,自然是一條船。”
朱棣不肯承認自己想造反,又想借助施進卿的船隊渡江,試探的意味很濃。
施進卿明明知道朱棣的打算,可是他需要得到朱棣開海禁的許諾,這使得他也不能輕易鬆口。
鄭海居中調停,明白兩人心中所想,知道該是他介入的時候了。
“施先生,我們殿下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率軍南下清君側,鏟除朝中奸佞,先生能否調集船隊,幫助我軍渡過長江?”鄭海順著朱棣的心思,說得很委婉。
與鄭海對視了一眼,施進卿思索了一會兒,有些為難地迴答道:“照理說,恩公的請求,進卿不好意思拒絕。可這是一件大事,幫助大軍渡江,這可是和大明朝廷作對。搞不好,朝廷會將我們這些南洋來的商人當成……”
“你是不願意?”朱棣有些耐煩了。
他聽出了施進卿話裏有話,知道施進卿不想惹麻煩,才這樣推脫。
“稟殿下,小民雖然有心幫助殿下,可事關重大,這可不僅僅是小民一個人的事。這事涉及到船隊與很多藩商今後在大明的命運,小民可不能草率……”
朱棣與施進卿各有所需,但各有立場,兩人都不想退讓,也不想輕易許諾。
這一次會麵,施進卿與朱棣都沒有達成任何的合作。
鄭海帶著施進卿與施若琦走出房間,向王府外走去。
“小蘭,跟慎之走在一起的那兩人,是什麽人?”
徐妙錦遠遠望著鄭海的背影,詢問一旁的小蘭。
“小姐,我打聽過了,他們是鄭公子的朋友,說是南洋來的商人。”
小蘭又興奮地補充了一句:“小主,那白衣公子長得看俊俏了……”
徐妙錦撅著小嘴:“哼!什麽白衣公子,我看,那是一隻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