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與馬和先遣南下,與守衛北平城的燕世子朱高熾取得了聯係。
圍困北平城的南軍十萬軍隊,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攻城進展,漸漸動搖了奪取北平的決心。
寒冷的冬季,北平城牆凍得像冰雕一樣,表麵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對於北平城堅硬的城牆,火銃與投石機起不到多少作用。
包圍北平城的李景隆十萬大軍,攻城變成了隻圍不攻。
在鄭海與飛龍衛的支持下,朱高熾不僅守住了北平城,還對包圍北平城四麵的李景隆軍隊實施了襲擾戰。
一到夜裏,鄭海就率領飛龍衛,從北平城牆上繩降到城外,利用夜色偷襲南軍的大營。
南方的將士對北方寒冷的氣候不是很適應,許多人都被凍傷了手腳和耳朵。
寒風唿嘯的黑夜裏,圍困北平城四麵的軍營放棄了兵營外的巡邏,士兵都收迴到營寨裏。
幾名哨兵雙手抱著身體,在木頭搭建的哨塔上來迴走動。
黑夜裏,鄭海身穿黑色夜行衣,披白色披風。
黑色的夜行衣與黑夜融在一起,在遠處幾乎無法發現。
白色的披風是雪地作戰天然的偽裝衣,隻要往雪地裏一躺,靜止不動,幾乎難以發現。
鄭海帶領一支十幾人的小隊在雪地裏潛行,他們都穿著夜行衣與白色披風。
指了指飛龍衛裏的四名弓箭手,鄭海用手語下達任務指令,又指了指哨兵塔上的兩名哨兵,比劃了手槍瞄準的手勢。
四名飛龍衛弓弩手,舉起手中的蹶張弓,瞄準塔樓上的哨兵。
鄭海伸出五根手指,慢慢收起手指,五、四、三、二、一……
咻——咻——咻——咻!
四支弩箭幾乎同時射中塔樓上的哨兵,兩名哨兵無聲無息地死掉了。
解決了塔樓上的哨兵,鄭海再次做出前進的手勢,十幾名飛龍隊分成五個小組互相掩護著前進。
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再次用弩箭解決了柵欄門附近的哨兵。
打開柵欄門,十幾名飛龍衛摸進南軍的大營。
大約半個時辰後,圍困北平城的南軍大營中,有五六個營帳燃起了大火。
“敵襲!敵襲!”
負責巡邏的士兵發現大火,發現了飛龍衛的偷襲。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南軍大軍的營寨裏,響起了告警的鑼鼓聲,響起了士兵的喊叫聲。
在混亂中,十幾名飛龍衛士兵溜出了南軍的大營,消失在黑夜裏。
率先反應過來的南軍巡邏士兵舉著火把,追尋著飛龍撤退時留在雪地上的鞋印,追出了大營。
咻咻咻……
一陣蹶張弓的齊射,放倒了追兵中的十來名士兵,嚇得後麵的士兵用盾牌護住了身體。
蹶張弓是一種弩,弩的前麵綁著鐵環或繩套,是一種用腳上弦的弩。
上弦時,弓弩手用腳踩著弩前的鐵環,利用腰腹及全身的力氣上弦。
蹶張弓比一般的硬弓更有殺傷力,它的破甲能力更強,弩箭的運動軌跡更加平直,精準度更好。
缺陷是上弦比較費勁,耗時長,連續射擊能力不足。
因此,箭弩逐漸就被火器與火箭等取代了。
不過,鄭海帶領的飛龍衛進行的是特種作戰,主要是偷襲與暗殺為主。
他們通常是打了就跑,或者躲藏起來,因此,對弓弩的持續射擊能力要求不高。
針對蹶張弓上弦費勁的問題,鄭海做出了一些改進,一是減小蹶張弓的尺寸,二是增加了省力滑輪的使用。
南軍似乎也知道蹶張弓持續射擊能力的缺陷,等到弩箭過後,他們隨即展開新的搜捕。
跟隨著腳印,南軍士兵走進樹林裏。
在樹林裏,飛龍衛的腳印忽然間消失了。
“大人,敵人的腳印在前麵忽然消失了。”一名手持藤牌的士兵向己方的將領稟報。
一名負責追捕的將官對手下解釋道:“他們不可能憑空消失,一定是用雪掩蓋了蹤跡,大家分頭找一找,一定能發現他們的蹤跡。”
一眾士兵四散開,小心翼翼地搜索。
哢嚓一聲,樹枝折斷的聲響。
啊——隨即士兵的慘叫聲傳來。
雪地裏多了一個雪洞。
跌入洞中的兩名士兵被底下的尖刺木樁紮穿,當場慘死。
“撤!敵人已經跑遠了,我們撤!”
領頭的將領害怕再遇到陷阱,找了個借口,早早收兵了。
他不知道前麵還會有什麽陷阱與機關等著他們。
從出營搜捕到現在,他們已經損失了十幾人了,除了敵人留下的腳印,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發現。
他不敢再繼續追蹤了,害怕又中了埋伏,自己性命不保。
月色朦朧,樹林裏白雪過膝,林木影影綽綽。
一個白色披風從樹上滑下來,稟告道:“大人,追擊我們的尾巴甩掉了,敵人已經迴營。”
鄭海點點頭,沒有說話,再次使用手語,指揮眾人撤退。
他並不擔心敵人的追擊。在返迴的路上,他早已提前預設好了一些簡易的陷阱,也做好了伏擊追兵的準備。
他的目的不是殺傷敵人,目的是訓練北平守軍的夜戰與襲擾能力。
今晚他帶出來的士兵中,除了飛龍衛,還有一些守衛北平城的老兵。
擺脫了追兵,遠離了敵人的兵營,鄭海直接下命令道:“穿上滑雪板,我們迴城。”
“大人,我們這就迴城了嗎?再給他們一個迴馬槍,那不是更好嗎?”馮致遠有些意猶未盡,這種暗中獵殺敵人的遊戲讓他癡迷。
“是啊,大人,我們可以等到半夜再給他們來一下,保準他們,這一夜都睡不好覺。”一名北平城的老兵也提出自己的建議。
鄭海笑了笑,迴答道:“你的想法很好,但今晚我的作戰目的是帶你們熟悉戰術與戰法。今後你們要怎麽打,那就由你們自己決定。今夜我們就到這裏,先迴去總結一下作戰的經驗與心得。”
穿上滑雪板,鄭海帶著飛龍衛與北平城的老兵,滑雪返迴城牆底下。
城牆上發下繩子與吊籃,鄭海與飛龍衛抓著繩子,爬上覆蓋著冰的城牆,而守衛北平城的老兵隻能等候吊籃,逐個吊上城牆。
第二天晚上,北平城外南麵的南軍大營又遭到了偷襲。這次,夜襲者沒有破營而入,而是從營外射入火箭,點燃了幾座營帳。
第三天晚上,北平城外西麵的南軍大營也遭到了偷襲。
不過,這次南軍沒有死人。隻是鑼鼓聲幾乎響了一夜,南軍士兵一夜都沒睡好,第二天直接放棄了攻城的計劃。
此後,北平城外四周的軍營幾乎每一天晚上都會遭受北平城守軍的襲擾。
鄭海與他所帶領的飛龍衛由帶頭實施作戰變成了籌劃者,變成了教官,逐漸退出了襲擾行動。
而守衛北平城的士兵變成了實施襲擾計劃的主要人員,朱高熾與道衍等人成了襲擾作戰的指揮者。
襲擾作戰的範圍也從北平四周,擴展到了二十裏外的鄭村壩,李景隆大軍的本部也受到了襲擾。
李景隆命令士兵加強夜間巡邏與警戒,士兵們日夜戒嚴,執戟立雪。
大多數士兵都來自南方,本來就不適應北方的寒冷。
在寒夜裏,他們手持刀槍在雪地裏站崗,許多人都被凍傷了,甚至直接凍死了。
鄭海等人的夜間襲擾使李景隆大軍苦不堪言,再加上朱棣南下的流言在軍中盛傳,李景隆大軍人心浮動,士氣低落。
十一月初五,朱棣率領一支騎兵真的出現了。
朱棣的鐵騎一出現就以橫掃千軍之勢,接連攻下了李景隆設在鄭村壩的好幾座大營。
“殺!”朱棣再度揮舞腰刀,率領騎兵衝擊李景隆大軍的另一座大營……
圍困北平城的南軍十萬軍隊,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攻城進展,漸漸動搖了奪取北平的決心。
寒冷的冬季,北平城牆凍得像冰雕一樣,表麵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對於北平城堅硬的城牆,火銃與投石機起不到多少作用。
包圍北平城的李景隆十萬大軍,攻城變成了隻圍不攻。
在鄭海與飛龍衛的支持下,朱高熾不僅守住了北平城,還對包圍北平城四麵的李景隆軍隊實施了襲擾戰。
一到夜裏,鄭海就率領飛龍衛,從北平城牆上繩降到城外,利用夜色偷襲南軍的大營。
南方的將士對北方寒冷的氣候不是很適應,許多人都被凍傷了手腳和耳朵。
寒風唿嘯的黑夜裏,圍困北平城四麵的軍營放棄了兵營外的巡邏,士兵都收迴到營寨裏。
幾名哨兵雙手抱著身體,在木頭搭建的哨塔上來迴走動。
黑夜裏,鄭海身穿黑色夜行衣,披白色披風。
黑色的夜行衣與黑夜融在一起,在遠處幾乎無法發現。
白色的披風是雪地作戰天然的偽裝衣,隻要往雪地裏一躺,靜止不動,幾乎難以發現。
鄭海帶領一支十幾人的小隊在雪地裏潛行,他們都穿著夜行衣與白色披風。
指了指飛龍衛裏的四名弓箭手,鄭海用手語下達任務指令,又指了指哨兵塔上的兩名哨兵,比劃了手槍瞄準的手勢。
四名飛龍衛弓弩手,舉起手中的蹶張弓,瞄準塔樓上的哨兵。
鄭海伸出五根手指,慢慢收起手指,五、四、三、二、一……
咻——咻——咻——咻!
四支弩箭幾乎同時射中塔樓上的哨兵,兩名哨兵無聲無息地死掉了。
解決了塔樓上的哨兵,鄭海再次做出前進的手勢,十幾名飛龍隊分成五個小組互相掩護著前進。
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再次用弩箭解決了柵欄門附近的哨兵。
打開柵欄門,十幾名飛龍衛摸進南軍的大營。
大約半個時辰後,圍困北平城的南軍大營中,有五六個營帳燃起了大火。
“敵襲!敵襲!”
負責巡邏的士兵發現大火,發現了飛龍衛的偷襲。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南軍大軍的營寨裏,響起了告警的鑼鼓聲,響起了士兵的喊叫聲。
在混亂中,十幾名飛龍衛士兵溜出了南軍的大營,消失在黑夜裏。
率先反應過來的南軍巡邏士兵舉著火把,追尋著飛龍撤退時留在雪地上的鞋印,追出了大營。
咻咻咻……
一陣蹶張弓的齊射,放倒了追兵中的十來名士兵,嚇得後麵的士兵用盾牌護住了身體。
蹶張弓是一種弩,弩的前麵綁著鐵環或繩套,是一種用腳上弦的弩。
上弦時,弓弩手用腳踩著弩前的鐵環,利用腰腹及全身的力氣上弦。
蹶張弓比一般的硬弓更有殺傷力,它的破甲能力更強,弩箭的運動軌跡更加平直,精準度更好。
缺陷是上弦比較費勁,耗時長,連續射擊能力不足。
因此,箭弩逐漸就被火器與火箭等取代了。
不過,鄭海帶領的飛龍衛進行的是特種作戰,主要是偷襲與暗殺為主。
他們通常是打了就跑,或者躲藏起來,因此,對弓弩的持續射擊能力要求不高。
針對蹶張弓上弦費勁的問題,鄭海做出了一些改進,一是減小蹶張弓的尺寸,二是增加了省力滑輪的使用。
南軍似乎也知道蹶張弓持續射擊能力的缺陷,等到弩箭過後,他們隨即展開新的搜捕。
跟隨著腳印,南軍士兵走進樹林裏。
在樹林裏,飛龍衛的腳印忽然間消失了。
“大人,敵人的腳印在前麵忽然消失了。”一名手持藤牌的士兵向己方的將領稟報。
一名負責追捕的將官對手下解釋道:“他們不可能憑空消失,一定是用雪掩蓋了蹤跡,大家分頭找一找,一定能發現他們的蹤跡。”
一眾士兵四散開,小心翼翼地搜索。
哢嚓一聲,樹枝折斷的聲響。
啊——隨即士兵的慘叫聲傳來。
雪地裏多了一個雪洞。
跌入洞中的兩名士兵被底下的尖刺木樁紮穿,當場慘死。
“撤!敵人已經跑遠了,我們撤!”
領頭的將領害怕再遇到陷阱,找了個借口,早早收兵了。
他不知道前麵還會有什麽陷阱與機關等著他們。
從出營搜捕到現在,他們已經損失了十幾人了,除了敵人留下的腳印,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發現。
他不敢再繼續追蹤了,害怕又中了埋伏,自己性命不保。
月色朦朧,樹林裏白雪過膝,林木影影綽綽。
一個白色披風從樹上滑下來,稟告道:“大人,追擊我們的尾巴甩掉了,敵人已經迴營。”
鄭海點點頭,沒有說話,再次使用手語,指揮眾人撤退。
他並不擔心敵人的追擊。在返迴的路上,他早已提前預設好了一些簡易的陷阱,也做好了伏擊追兵的準備。
他的目的不是殺傷敵人,目的是訓練北平守軍的夜戰與襲擾能力。
今晚他帶出來的士兵中,除了飛龍衛,還有一些守衛北平城的老兵。
擺脫了追兵,遠離了敵人的兵營,鄭海直接下命令道:“穿上滑雪板,我們迴城。”
“大人,我們這就迴城了嗎?再給他們一個迴馬槍,那不是更好嗎?”馮致遠有些意猶未盡,這種暗中獵殺敵人的遊戲讓他癡迷。
“是啊,大人,我們可以等到半夜再給他們來一下,保準他們,這一夜都睡不好覺。”一名北平城的老兵也提出自己的建議。
鄭海笑了笑,迴答道:“你的想法很好,但今晚我的作戰目的是帶你們熟悉戰術與戰法。今後你們要怎麽打,那就由你們自己決定。今夜我們就到這裏,先迴去總結一下作戰的經驗與心得。”
穿上滑雪板,鄭海帶著飛龍衛與北平城的老兵,滑雪返迴城牆底下。
城牆上發下繩子與吊籃,鄭海與飛龍衛抓著繩子,爬上覆蓋著冰的城牆,而守衛北平城的老兵隻能等候吊籃,逐個吊上城牆。
第二天晚上,北平城外南麵的南軍大營又遭到了偷襲。這次,夜襲者沒有破營而入,而是從營外射入火箭,點燃了幾座營帳。
第三天晚上,北平城外西麵的南軍大營也遭到了偷襲。
不過,這次南軍沒有死人。隻是鑼鼓聲幾乎響了一夜,南軍士兵一夜都沒睡好,第二天直接放棄了攻城的計劃。
此後,北平城外四周的軍營幾乎每一天晚上都會遭受北平城守軍的襲擾。
鄭海與他所帶領的飛龍衛由帶頭實施作戰變成了籌劃者,變成了教官,逐漸退出了襲擾行動。
而守衛北平城的士兵變成了實施襲擾計劃的主要人員,朱高熾與道衍等人成了襲擾作戰的指揮者。
襲擾作戰的範圍也從北平四周,擴展到了二十裏外的鄭村壩,李景隆大軍的本部也受到了襲擾。
李景隆命令士兵加強夜間巡邏與警戒,士兵們日夜戒嚴,執戟立雪。
大多數士兵都來自南方,本來就不適應北方的寒冷。
在寒夜裏,他們手持刀槍在雪地裏站崗,許多人都被凍傷了,甚至直接凍死了。
鄭海等人的夜間襲擾使李景隆大軍苦不堪言,再加上朱棣南下的流言在軍中盛傳,李景隆大軍人心浮動,士氣低落。
十一月初五,朱棣率領一支騎兵真的出現了。
朱棣的鐵騎一出現就以橫掃千軍之勢,接連攻下了李景隆設在鄭村壩的好幾座大營。
“殺!”朱棣再度揮舞腰刀,率領騎兵衝擊李景隆大軍的另一座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