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你到底在城牆上找什麽?”
馮致遠跟在鄭海身後,抬頭望著大寧城的城牆。
“找裂縫,找碎磚,找孔洞。”
鄭海一邊走,一邊迴答。
他的眼睛不時掃著城牆上的城磚,他要找出大寧城城牆的薄弱環節。
大寧城是大寧都司的治所,位於鬆亭關(喜峰口)外,東聯遼東,西聯宣府,是拱衛大明北方的重鎮。
自從遼代開始,大寧城就建成,是遼代的中京定府;
元朝時,大寧歸屬北京路總管府大寧路;
明朝洪武二十年八月,設立大寧衛,九月設都指揮使司;
洪武二十一年改為大寧北平行都司;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封第十七子朱權為寧王,洪武二十六年寧王就藩大寧。
大寧城修建至今幾百年,即便是經過修繕,城牆也難免有一些地方是殘破的。
而鄭海沿著城牆找的就是大寧城的這些薄弱環節。
在大寧城的西南角城牆上,鄭海盯著城牆上的裂縫,對馮致遠道:“就這裏了,今晚我們給它再挖幾個孔。”
“大人,這城牆真的能炸塌嗎?”馮致遠看著高聳的城牆,有些力不從心。
他們手裏的火藥並不算多,按馮致遠的估算,這點火藥不可能炸塌城牆。
畢竟,城牆又高又厚,外麵是堅硬的城磚,裏麵估計是同樣堅硬的三合土。
要是他們手裏的這點黑火藥能炸塌城牆,那以後攻城都不要雲梯了,直接炸塌城牆好了。
馮致遠沒有將心裏的想法說出來,鄭海也沒有向馮致遠解釋那麽多。
別人不可能炸塌城牆,並不代表鄭海就不能。
鄭海的前世可是特種兵,爆破作業懂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爆破講究的不僅是炸藥的用量、威力,還有對建築的結構、炸點的位置精確把控。
爆破是物理與化學的綜合運用,尋找到適合的炸點,爆破一樣可以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十月六日淩晨,一群黑影摸向大寧城的西南角。
此時,城牆上巡邏的士兵多半都睡著了。
幾根帶鉤的繩子飛上了城牆,幾個一身黑衣抓著繩子向上爬。
他們懸掛在城牆上,抽出身上的匕首,不時在城牆挖著什麽。
中午時分,大寧城南門,大寧士兵和往日一樣,在城門口檢查進出城的人。
自從寧王朱權拒絕入京,朱允炆下令削了寧王的兵權,下令監視寧王的一舉一動。
大寧城加強了進出城人員的檢查,目的就是提防著朱權與朱棣之間的通信和勾連。
轟隆隆隆!
一陣馬蹄聲響,塵煙鼓鼓,一大隊騎兵正直奔城門而來。
黑壓壓的騎兵,步伐整齊有序,快速向城門逼近。
“朱大人,那是我們的騎兵嗎?”一名城樓上放鬆的士兵向都指揮使朱鑒詢問。
“不對!我們大寧的軍隊在鬆亭關,他們不是我們的人!”朱鑒反應過來,連忙下令,“快關閉城門!準備禦敵!”
城門口的士兵急忙撤入城中,兩扇包鐵木門快速合上,士兵們將幾條粗大的門栓拴上。
看到這等景象,城門口附近的平民都跑開了,城頭上號角嗚嗚嗚地響了起來。
城中巡邏的士兵趕上城樓,弓箭手手持長弓在城垛間就位,弓箭上弦,目光都緊緊盯著遠處奔馳而來的鐵騎。
衝著大寧城門飛馳而來的騎兵隊伍,正是燕王朱棣的鐵騎。
張玉遠遠望了一眼城門口,對朱棣道:“殿下,他們關上了城門。想要快速拿下大寧城,這下是不可能了!”
朱棣輕輕拉了拉馬匹的韁繩,騎兵隊伍的行軍速度隨之也漸漸慢了下來。
朱能跟著朱棣身旁詢問道:“殿下,要不要強攻?”
盯著嚴陣以待的大寧城,朱棣微微皺眉,這可不是他想要的局麵。
突然襲擊,趁著守軍不備,直接衝殺進大寧城的方案失敗了。
張玉在一旁分析道:“此刻,強行進攻未必能拿下城池,反倒是會遭受不小的傷亡。”
朱棣默默地點點頭,看向周邊:“馬和,鄭海可有消息?”
正說話間,一匹戰馬從城牆附近快速逼近騎兵隊伍。
眾騎兵紛紛持弓,做好攻擊前的準備。
張玉盯著飛馳而來的那匹戰馬,對朱棣道:“那人好像是鄭海的飛龍衛。”
“沒錯!本王認得他,他是鄭海的手下,好像叫什麽馮……”
“殿下,他叫馮致遠,是小海的跟班。”緊隨在朱棣身旁的太監馬和向朱棣補充說明。
騎兵隊伍停下,騎兵手裏的弓箭緩緩放了下來。
馮致遠穿著一身便裝,披著外白裏黑的披風,騎著棗紅馬,來到朱棣身旁停下。
“稟燕王殿下,屬下飛龍衛馮致遠,奉飛龍衛指揮僉事鄭海之命前來傳遞消息。”
朱棣直截了當地詢問道:“你快說,鄭海有什麽話?”
“鄭僉事,請殿下帶領大軍繞道城西南,大人在那裏準備好了第二套方案……”
“這麽說,他真的要炸開城牆?”朱棣眉毛一挑,眼神有些驚訝。
朱棣身旁的眾位將軍互相看了看,他們臉上都一臉懷疑的表情。
譚淵哈哈一笑:“鄭海這小子就愛整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迴我倒要看看他怎麽炸城牆,哈哈哈!”
丘福一臉幸災樂禍:“我看鄭海這次不是炸城牆,怕是要撞到南牆了……”
老將軍張玉卻是一臉期待,手持韁繩,對朱棣抱拳道:“殿下,既然鄭海敢這麽說,那說不定他真有把握。不如,我們就拐過去看一看。”
“嗯,本王也是這麽想的,”朱棣大手一揮,“隨我走!”
朱棣帶領騎兵大軍,再次直撲城門,做出一副要強攻城門的架勢。
大寧南門城牆上的弓箭手拉滿弓,等候敵人的騎兵進入弓箭的射程之內,同時也等候著放箭的命令。
轟隆隆,轟隆隆!
眼見燕王的騎兵即將進入射程之內,守將都指揮使朱鑒屏住唿吸,計算著騎兵的距離。
“預備——”
朱鑒剛要下令,可“放”字還沒喊出口,燕王的騎兵突然撞向了。
燕王的騎兵大軍轉向西南,在南門附近隻是虛晃了一槍,並沒有進入弓箭手的射程之內。
嘭!
嘭嘭嘭!
嘭!嘭!嘭……
大寧城西南角,傳來七八聲持續的爆炸聲。
西南角的城牆上,升起好幾團黑煙,硝煙彌漫,氣味嗆人。
過了幾秒,又傳來一聲巨響——
轟!
馮致遠跟在鄭海身後,抬頭望著大寧城的城牆。
“找裂縫,找碎磚,找孔洞。”
鄭海一邊走,一邊迴答。
他的眼睛不時掃著城牆上的城磚,他要找出大寧城城牆的薄弱環節。
大寧城是大寧都司的治所,位於鬆亭關(喜峰口)外,東聯遼東,西聯宣府,是拱衛大明北方的重鎮。
自從遼代開始,大寧城就建成,是遼代的中京定府;
元朝時,大寧歸屬北京路總管府大寧路;
明朝洪武二十年八月,設立大寧衛,九月設都指揮使司;
洪武二十一年改為大寧北平行都司;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封第十七子朱權為寧王,洪武二十六年寧王就藩大寧。
大寧城修建至今幾百年,即便是經過修繕,城牆也難免有一些地方是殘破的。
而鄭海沿著城牆找的就是大寧城的這些薄弱環節。
在大寧城的西南角城牆上,鄭海盯著城牆上的裂縫,對馮致遠道:“就這裏了,今晚我們給它再挖幾個孔。”
“大人,這城牆真的能炸塌嗎?”馮致遠看著高聳的城牆,有些力不從心。
他們手裏的火藥並不算多,按馮致遠的估算,這點火藥不可能炸塌城牆。
畢竟,城牆又高又厚,外麵是堅硬的城磚,裏麵估計是同樣堅硬的三合土。
要是他們手裏的這點黑火藥能炸塌城牆,那以後攻城都不要雲梯了,直接炸塌城牆好了。
馮致遠沒有將心裏的想法說出來,鄭海也沒有向馮致遠解釋那麽多。
別人不可能炸塌城牆,並不代表鄭海就不能。
鄭海的前世可是特種兵,爆破作業懂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爆破講究的不僅是炸藥的用量、威力,還有對建築的結構、炸點的位置精確把控。
爆破是物理與化學的綜合運用,尋找到適合的炸點,爆破一樣可以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十月六日淩晨,一群黑影摸向大寧城的西南角。
此時,城牆上巡邏的士兵多半都睡著了。
幾根帶鉤的繩子飛上了城牆,幾個一身黑衣抓著繩子向上爬。
他們懸掛在城牆上,抽出身上的匕首,不時在城牆挖著什麽。
中午時分,大寧城南門,大寧士兵和往日一樣,在城門口檢查進出城的人。
自從寧王朱權拒絕入京,朱允炆下令削了寧王的兵權,下令監視寧王的一舉一動。
大寧城加強了進出城人員的檢查,目的就是提防著朱權與朱棣之間的通信和勾連。
轟隆隆隆!
一陣馬蹄聲響,塵煙鼓鼓,一大隊騎兵正直奔城門而來。
黑壓壓的騎兵,步伐整齊有序,快速向城門逼近。
“朱大人,那是我們的騎兵嗎?”一名城樓上放鬆的士兵向都指揮使朱鑒詢問。
“不對!我們大寧的軍隊在鬆亭關,他們不是我們的人!”朱鑒反應過來,連忙下令,“快關閉城門!準備禦敵!”
城門口的士兵急忙撤入城中,兩扇包鐵木門快速合上,士兵們將幾條粗大的門栓拴上。
看到這等景象,城門口附近的平民都跑開了,城頭上號角嗚嗚嗚地響了起來。
城中巡邏的士兵趕上城樓,弓箭手手持長弓在城垛間就位,弓箭上弦,目光都緊緊盯著遠處奔馳而來的鐵騎。
衝著大寧城門飛馳而來的騎兵隊伍,正是燕王朱棣的鐵騎。
張玉遠遠望了一眼城門口,對朱棣道:“殿下,他們關上了城門。想要快速拿下大寧城,這下是不可能了!”
朱棣輕輕拉了拉馬匹的韁繩,騎兵隊伍的行軍速度隨之也漸漸慢了下來。
朱能跟著朱棣身旁詢問道:“殿下,要不要強攻?”
盯著嚴陣以待的大寧城,朱棣微微皺眉,這可不是他想要的局麵。
突然襲擊,趁著守軍不備,直接衝殺進大寧城的方案失敗了。
張玉在一旁分析道:“此刻,強行進攻未必能拿下城池,反倒是會遭受不小的傷亡。”
朱棣默默地點點頭,看向周邊:“馬和,鄭海可有消息?”
正說話間,一匹戰馬從城牆附近快速逼近騎兵隊伍。
眾騎兵紛紛持弓,做好攻擊前的準備。
張玉盯著飛馳而來的那匹戰馬,對朱棣道:“那人好像是鄭海的飛龍衛。”
“沒錯!本王認得他,他是鄭海的手下,好像叫什麽馮……”
“殿下,他叫馮致遠,是小海的跟班。”緊隨在朱棣身旁的太監馬和向朱棣補充說明。
騎兵隊伍停下,騎兵手裏的弓箭緩緩放了下來。
馮致遠穿著一身便裝,披著外白裏黑的披風,騎著棗紅馬,來到朱棣身旁停下。
“稟燕王殿下,屬下飛龍衛馮致遠,奉飛龍衛指揮僉事鄭海之命前來傳遞消息。”
朱棣直截了當地詢問道:“你快說,鄭海有什麽話?”
“鄭僉事,請殿下帶領大軍繞道城西南,大人在那裏準備好了第二套方案……”
“這麽說,他真的要炸開城牆?”朱棣眉毛一挑,眼神有些驚訝。
朱棣身旁的眾位將軍互相看了看,他們臉上都一臉懷疑的表情。
譚淵哈哈一笑:“鄭海這小子就愛整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迴我倒要看看他怎麽炸城牆,哈哈哈!”
丘福一臉幸災樂禍:“我看鄭海這次不是炸城牆,怕是要撞到南牆了……”
老將軍張玉卻是一臉期待,手持韁繩,對朱棣抱拳道:“殿下,既然鄭海敢這麽說,那說不定他真有把握。不如,我們就拐過去看一看。”
“嗯,本王也是這麽想的,”朱棣大手一揮,“隨我走!”
朱棣帶領騎兵大軍,再次直撲城門,做出一副要強攻城門的架勢。
大寧南門城牆上的弓箭手拉滿弓,等候敵人的騎兵進入弓箭的射程之內,同時也等候著放箭的命令。
轟隆隆,轟隆隆!
眼見燕王的騎兵即將進入射程之內,守將都指揮使朱鑒屏住唿吸,計算著騎兵的距離。
“預備——”
朱鑒剛要下令,可“放”字還沒喊出口,燕王的騎兵突然撞向了。
燕王的騎兵大軍轉向西南,在南門附近隻是虛晃了一槍,並沒有進入弓箭手的射程之內。
嘭!
嘭嘭嘭!
嘭!嘭!嘭……
大寧城西南角,傳來七八聲持續的爆炸聲。
西南角的城牆上,升起好幾團黑煙,硝煙彌漫,氣味嗆人。
過了幾秒,又傳來一聲巨響——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