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的一句撤退,導致全軍潰退,還導致了一次嚴重的踩踏事件。
自古作戰,前進、後退都有約定的特定信號。
比如,擊鼓而戰,鳴金收兵。
耿炳文下令撤退時,並沒有鳴金收兵,也沒有吹響大軍統一後撤的號角。
畢竟,城門就那麽小,隻能容納三五騎兵或十名步兵同時通過。
數萬人的大軍要一起撤迴城內,不可能同時撤退,需要分好幾波人馬依次後撤。
這一點,身為久經沙場的老將,耿炳文不可能不知道。
他沒有吹響撤退的號角,使用的是旗語與聯絡兵,傳遞撤退命令。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有時候,平時無關緊要的問題,關鍵時刻是致命的。
戰場上,兩軍對陣,往往會分成幾個大軍陣或幾路隊伍。
比如,有的大軍會按照橫向布陣,分為左、中、右三軍;
有的大軍是縱向列陣,分為前、中、後三軍。
耿炳文是臨時下令率軍出城的,因此,采取的軍陣,隻能是縱向的前、中、後三軍布陣。
耿炳文的後軍與中軍悄然撤退,前陣的耿炳文軍隊仍有有數萬人。他們與張玉、朱能等率領的大軍交戰在一起,沒接到後撤的命令。
一開始,耿炳文的後軍、中軍的撤退是井然有序的,前軍確實起到了掩護撤退的作用。
可耿炳文沒有考慮到一點,他的大軍中潛藏著不少細作。
他們是鄭海安插部署應天府的蛟龍衛,早在大軍北上時就混入大軍了。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耿炳文萬萬沒想到,軍中的幾顆老鼠屎,壞了他的一鍋湯。
“大將軍撤退了,大家快撤!”
“沒有命令,不許後撤!”
有部分帶兵的將領還是很謹慎的,並沒有下令撤兵,畢竟沒有接到上級統帥的後撤命令。
沒有收到任何撤退的命令,可後軍和中軍都退了,唯獨前軍拚死戰鬥。
這是什麽緣故?
耿炳文前軍的士兵們不能理解,就連帶兵的將領也不能理解。
這個時候,某一位低級將領大喊喊道:“他娘的!讓老子拚命,他們卻擅自跑了!兄弟,我們也撤!”
“大將軍撤了,我們也撤!”
“大家快撤!”
鄭海帶領著一百來人的飛龍衛騎兵,快速迂迴、穿梭,在戰場上遊弋。
看到耿炳文撤退的這個漏洞,他露出狡黠的笑容,如獲至寶。
他下令道:“所有飛龍衛聽令,隻獵殺阻礙撤退的將領,不要阻礙後撤的敵人。”
看到鄭海一臉狐狸般的笑容,馮致遠等飛龍衛指揮官都知道,這是好消息。
馮致遠等幾名飛龍衛將領各自帶著二十人的小隊離去,快速穿梭,遊獵自己的獵物。
“沒有命令,不許撤!”
南軍中的一名帶兵將領想要阻止自己的士兵後撤。
咻!
一支羽箭射中他的胸口,他身體一晃,從馬上墜下。
鄭海並沒有停下來,也沒有向前繼續突進,更沒有去攻擊那些沒有將領指揮的士兵。
他扯了扯戰馬的韁繩,一個急轉彎,再次遠離交戰的隊伍。
再次從箭囊裏抽出一支羽箭,他駕馬再次遊弋在交戰隊伍的邊緣,尋找著阻攔敵方士兵後撤的敵方將領。
飛龍衛的狙殺,細作的鼓動,士兵求生的本能,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導致一場無組織的大撤退。
“殺!勇士們,給我殺!”驍勇善戰的朱能揮舞著大刀,大聲唿號。
朱能是燕軍有名的拚命三郎,勇猛程度幾乎無人能比。
他平時話不多,經常板著一張冷臉,以冷酷著稱。
可一旦上戰場,他簡直就是戰神附體,帶頭衝鋒,所向披靡。
“殺——”
朱能大喝一聲,一刀砍掉一名敵軍將領的腦袋。
又一刀,砍向一旁的敵方士兵。
呲——
那名敵方騎兵持刀的右手臂,整個被砍掉,鮮血噴射而出。
猛!
狠!
殘酷!
恐怖!
朱能的勇猛、兇殘,令敵人瞠目結舌,恐怖的陰影籠罩在敵人的心頭。
撤,快撤!
逃,趕緊逃!
這殺神不能惹!
撤退的信號已經不脛而走,身後的殺神令人膽寒。
一個比電視劇更誇張的場麵出現了:勇猛無比的朱能,帶著三十幾名騎兵,追殺一萬多名南軍士兵。
一方是殺得上頭的殺神,一方是六神無主、一心隻想撤退的敗兵。
城門擁擠,耿炳文的前軍一部分根本沒法迴撤。
大約一萬多人,被朱能帶領的三十多人尾隨追殺,一直逃往滹沱河東邊。
耿炳文大軍的有序後撤,變成了大潰退!
耿炳文率領大軍出城時是整齊列隊,而撤退入城就不同了,完全就是毫無秩序,各憑本事。
騎兵騎馬狂奔入城,三五成行,還好通過城門。
可潰散的步兵們毫無秩序,爭先恐後地想要逃進城裏。
城門口就那麽大,同時幾十人、一百人一湧而入,自然是被堵塞了。
人擠人,人山人海,就像被趕迴羊圈的綿羊,擠成一團。
進城就能活命,進不了城就會被身後的燕軍殺掉。
逃命是本能,這種本能導致士兵們不受指揮,一股腦地往城門口擠。
“別擠,別擠!”
想逃進城的士兵們互相推搡著,都想先入城。
“讓我進去!”
“別推!”
“啊——”不少人被推倒在地,被人踩踏,碾壓。
城門口的地上,有掉落的頭盔、鞋子,有丟棄的腰刀、長弓,還有被踩踏的屍體。
沒有死於戰場上的搏殺,卻死於自己人的踩踏。
這些士兵怎麽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這麽一天。
然而,要逃進城的士兵實在太多了!
即便是有人倒地,也沒人理會;即便是踩死別人,自己也要進城……
“快關門!快關門!”
“燕軍來了!快關門!”負責守城門的將領大聲下令,他發現追殺而來的燕軍已經衝進城門。
“大人!關不上,人太多了,地上還有許多屍體……”
“快!快關上內城城門!”
“大人,我們關不上,我軍將士還在湧入……”
“必須關上!阻擋者,格殺勿論!”
“是!”
弓箭手居高臨下,朝著內城門口的士兵射出羽箭。
不論敵我,隻要衝向內城城門,一律射殺。
刀斧手在內城門口大肆揮刀,來不及進入或者退出的士兵,一律砍殺。
為了堵住燕軍,內城守城的士兵發狠了,連自己人都殺!
這麽決絕的命令之下,內城的城門終於關上了。
丘福帶領的將士隻能衝進外郭,沒能殺進內城。
見到內城城門關上,丘福帶著手下,退了出來。
南軍的副將軍李堅駙馬率領將士,與殺入外城的燕軍交戰。
燕軍將領薛祿用馬槊(shuo)將駙馬李堅刺入馬下。
薛祿舉起大刀衝著李堅就要砍向。
駙馬李堅閉上雙眼,哭泣著大喊道:“別殺我!我是皇上的駙馬李堅!”
薛祿提刀就砍,殺得正紅眼,哪裏顧得了什麽駙馬不駙馬。
鐺!
一柄長刀,擋住了薛祿的這一刀。
“刀下留人!”
自古作戰,前進、後退都有約定的特定信號。
比如,擊鼓而戰,鳴金收兵。
耿炳文下令撤退時,並沒有鳴金收兵,也沒有吹響大軍統一後撤的號角。
畢竟,城門就那麽小,隻能容納三五騎兵或十名步兵同時通過。
數萬人的大軍要一起撤迴城內,不可能同時撤退,需要分好幾波人馬依次後撤。
這一點,身為久經沙場的老將,耿炳文不可能不知道。
他沒有吹響撤退的號角,使用的是旗語與聯絡兵,傳遞撤退命令。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有時候,平時無關緊要的問題,關鍵時刻是致命的。
戰場上,兩軍對陣,往往會分成幾個大軍陣或幾路隊伍。
比如,有的大軍會按照橫向布陣,分為左、中、右三軍;
有的大軍是縱向列陣,分為前、中、後三軍。
耿炳文是臨時下令率軍出城的,因此,采取的軍陣,隻能是縱向的前、中、後三軍布陣。
耿炳文的後軍與中軍悄然撤退,前陣的耿炳文軍隊仍有有數萬人。他們與張玉、朱能等率領的大軍交戰在一起,沒接到後撤的命令。
一開始,耿炳文的後軍、中軍的撤退是井然有序的,前軍確實起到了掩護撤退的作用。
可耿炳文沒有考慮到一點,他的大軍中潛藏著不少細作。
他們是鄭海安插部署應天府的蛟龍衛,早在大軍北上時就混入大軍了。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耿炳文萬萬沒想到,軍中的幾顆老鼠屎,壞了他的一鍋湯。
“大將軍撤退了,大家快撤!”
“沒有命令,不許後撤!”
有部分帶兵的將領還是很謹慎的,並沒有下令撤兵,畢竟沒有接到上級統帥的後撤命令。
沒有收到任何撤退的命令,可後軍和中軍都退了,唯獨前軍拚死戰鬥。
這是什麽緣故?
耿炳文前軍的士兵們不能理解,就連帶兵的將領也不能理解。
這個時候,某一位低級將領大喊喊道:“他娘的!讓老子拚命,他們卻擅自跑了!兄弟,我們也撤!”
“大將軍撤了,我們也撤!”
“大家快撤!”
鄭海帶領著一百來人的飛龍衛騎兵,快速迂迴、穿梭,在戰場上遊弋。
看到耿炳文撤退的這個漏洞,他露出狡黠的笑容,如獲至寶。
他下令道:“所有飛龍衛聽令,隻獵殺阻礙撤退的將領,不要阻礙後撤的敵人。”
看到鄭海一臉狐狸般的笑容,馮致遠等飛龍衛指揮官都知道,這是好消息。
馮致遠等幾名飛龍衛將領各自帶著二十人的小隊離去,快速穿梭,遊獵自己的獵物。
“沒有命令,不許撤!”
南軍中的一名帶兵將領想要阻止自己的士兵後撤。
咻!
一支羽箭射中他的胸口,他身體一晃,從馬上墜下。
鄭海並沒有停下來,也沒有向前繼續突進,更沒有去攻擊那些沒有將領指揮的士兵。
他扯了扯戰馬的韁繩,一個急轉彎,再次遠離交戰的隊伍。
再次從箭囊裏抽出一支羽箭,他駕馬再次遊弋在交戰隊伍的邊緣,尋找著阻攔敵方士兵後撤的敵方將領。
飛龍衛的狙殺,細作的鼓動,士兵求生的本能,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導致一場無組織的大撤退。
“殺!勇士們,給我殺!”驍勇善戰的朱能揮舞著大刀,大聲唿號。
朱能是燕軍有名的拚命三郎,勇猛程度幾乎無人能比。
他平時話不多,經常板著一張冷臉,以冷酷著稱。
可一旦上戰場,他簡直就是戰神附體,帶頭衝鋒,所向披靡。
“殺——”
朱能大喝一聲,一刀砍掉一名敵軍將領的腦袋。
又一刀,砍向一旁的敵方士兵。
呲——
那名敵方騎兵持刀的右手臂,整個被砍掉,鮮血噴射而出。
猛!
狠!
殘酷!
恐怖!
朱能的勇猛、兇殘,令敵人瞠目結舌,恐怖的陰影籠罩在敵人的心頭。
撤,快撤!
逃,趕緊逃!
這殺神不能惹!
撤退的信號已經不脛而走,身後的殺神令人膽寒。
一個比電視劇更誇張的場麵出現了:勇猛無比的朱能,帶著三十幾名騎兵,追殺一萬多名南軍士兵。
一方是殺得上頭的殺神,一方是六神無主、一心隻想撤退的敗兵。
城門擁擠,耿炳文的前軍一部分根本沒法迴撤。
大約一萬多人,被朱能帶領的三十多人尾隨追殺,一直逃往滹沱河東邊。
耿炳文大軍的有序後撤,變成了大潰退!
耿炳文率領大軍出城時是整齊列隊,而撤退入城就不同了,完全就是毫無秩序,各憑本事。
騎兵騎馬狂奔入城,三五成行,還好通過城門。
可潰散的步兵們毫無秩序,爭先恐後地想要逃進城裏。
城門口就那麽大,同時幾十人、一百人一湧而入,自然是被堵塞了。
人擠人,人山人海,就像被趕迴羊圈的綿羊,擠成一團。
進城就能活命,進不了城就會被身後的燕軍殺掉。
逃命是本能,這種本能導致士兵們不受指揮,一股腦地往城門口擠。
“別擠,別擠!”
想逃進城的士兵們互相推搡著,都想先入城。
“讓我進去!”
“別推!”
“啊——”不少人被推倒在地,被人踩踏,碾壓。
城門口的地上,有掉落的頭盔、鞋子,有丟棄的腰刀、長弓,還有被踩踏的屍體。
沒有死於戰場上的搏殺,卻死於自己人的踩踏。
這些士兵怎麽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這麽一天。
然而,要逃進城的士兵實在太多了!
即便是有人倒地,也沒人理會;即便是踩死別人,自己也要進城……
“快關門!快關門!”
“燕軍來了!快關門!”負責守城門的將領大聲下令,他發現追殺而來的燕軍已經衝進城門。
“大人!關不上,人太多了,地上還有許多屍體……”
“快!快關上內城城門!”
“大人,我們關不上,我軍將士還在湧入……”
“必須關上!阻擋者,格殺勿論!”
“是!”
弓箭手居高臨下,朝著內城門口的士兵射出羽箭。
不論敵我,隻要衝向內城城門,一律射殺。
刀斧手在內城門口大肆揮刀,來不及進入或者退出的士兵,一律砍殺。
為了堵住燕軍,內城守城的士兵發狠了,連自己人都殺!
這麽決絕的命令之下,內城的城門終於關上了。
丘福帶領的將士隻能衝進外郭,沒能殺進內城。
見到內城城門關上,丘福帶著手下,退了出來。
南軍的副將軍李堅駙馬率領將士,與殺入外城的燕軍交戰。
燕軍將領薛祿用馬槊(shuo)將駙馬李堅刺入馬下。
薛祿舉起大刀衝著李堅就要砍向。
駙馬李堅閉上雙眼,哭泣著大喊道:“別殺我!我是皇上的駙馬李堅!”
薛祿提刀就砍,殺得正紅眼,哪裏顧得了什麽駙馬不駙馬。
鐺!
一柄長刀,擋住了薛祿的這一刀。
“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