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大人,俺是仵作屠夫張!”
隨著一聲中氣十足的嗓門從門外傳來,一個身著衙差常服滿臉橫肉的中年男子跨入按察司大堂。此人身體又高又壯,說壯其實有些胖。他走路略顯笨拙,但眼神犀利。
鄭海迴頭看向又胖又壯的仵作,正好與仵作四目相對,兩雙犀利的眼睛同時鎖定對方。
鄭海和仵作屠夫張同時被對方的犀利眼神所刺激,竟然隔空較量起了眼神。兩人都互不服輸,一直盯著對方的眼睛看,不眨眼,不低頭。
鄭海輕鬆自若,臉上還帶著少許淺笑。他仿佛是以前與馬歡練習狙擊瞄準時,比拚誰先眨眼一般。
堂上主審的按察司僉事葛信似乎沒聽說過仵作屠夫張,歪過頭小聲問身旁的趙知事:“這仵作沒有名字嗎?為什麽要叫屠夫張?”
知事小聲迴答:“葛大人,以前的仵作老先生去年冬天去世了,這屠夫張是老仵作收的助手和徒弟。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屠夫,以前按察司的弟兄都這麽叫他。叫習慣了,反而忘了他原來的名字,因此一直這麽稱唿他!”
當葛信詢問身旁知事之時,鄭海與仵作屠夫張的眼神對峙還在繼續,兩人互不服輸,都在暗自較勁。
屠夫張怒目相視,雙眼圓瞪,臉上橫肉都被擠開了,一臉兇神惡煞的模樣。
鄭海卻淡淡地微笑著,眼睛依舊犀利地注視著仵作。
“原來如此!”葛信聽了知事的介紹,微微放心,又輕聲問到:“此人查驗的本事如何?”
“迴葛大人,不輸老仵作,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最令人讚歎的是他那雙眼睛,異常銳利,任何蛛絲馬跡都逃不過他的那雙眼睛,有如神眼!”
趙知事自信滿滿,又補充道:“連按察使陳大人都誇讚他法眼無雙。說他那眼睛就像……就像說書人嘴裏的那個孫猴子的火眼金睛!”
葛信聽完知事的解釋,再迴過頭,他這才發現仵作與嫌犯竟然在堂上隔空對視。
隻見仵作屠夫張額頭上滲出了汗珠,臉色有些蒼白。
而鄭海依舊不動聲色,麵色如常,依舊帶著淺淺的笑意。
啪!啪啪!
一身青袍的葛僉事連連敲了三下驚堂木,大聲提醒道:“你二人為何如此無禮!大堂之上,竟敢無視本官,你們可知罪!”
仵作被驚堂木敲醒,連忙伏地拜倒,迴複到:“大人,請恕俺無禮!不過,俺有要事迴稟!”
“你有何事?起來說!”葛僉事有些動容。
“此人定是窮兇極惡之人!俺與他對視,他竟然不迴避俺的神眼,而且俺……”
按察司僉事葛信有些好奇,急急問道:“你快說,你如何了?”
“俺敗了!他的眼睛比俺更可怕!”仵作屠夫張站在那裏輕輕擦拭額頭上的汗水,用無比肯定的語氣道:“他一定是一個殺人犯,而且殺過不少人!一定是!”
堂下,剛才緝拿並一直押送鄭海的幾個官差紛紛點頭,深以為然。有人小聲嘀咕道:“看來葛三沒說錯,此人身手了得,而且極度危險!”
“還好,他一直很配合……”又有官兵嘀咕。
陪審的知事也小聲對主審葛信說道:“大人,仵作法眼如炬,此犯人極有可能是作惡多端!”
“斷案,豈能僅憑一個仵作的猜測!”葛信輕聲迴絕知事的判斷,然後再次敲響驚堂木:“肅靜!肅靜!”
鄭海稍微鬆了一口氣,堂上堂下眾人的話語他都聽得一清二楚。
他沒想到一時興起與仵作屠夫張的眼神比拚,竟然也會給自己帶來這樣的負麵評價!
他真有些小後怕,這案件剛開始調查就直接被戴上窮兇極惡之徒的帽子,這對他有害無益!
鄭海暗暗慶幸:還好,這主審官員是一個明辨是非、明察秋毫之人……
“稟大人,太液池兩具浮屍已經帶到!”
幾名官差抬著兩張木板來到大堂外的小庭院中,向主審官吏稟告。
兩張木板上蓋著草席遮住了下麵的兩具屍體,但草席一端並未完全掩蓋,露出黑色的鞋子與夜行衣。
主審官員僉事葛信對仵作道:“屠夫張,請你再次驗一驗這兩具屍身。”
葛信又對身旁官吏道:“趙知事,你與他驗證一下,犯人所述是不是真實無誤?”
仵作屠夫張走出大堂來到衙內停放屍身的小庭院,一把掀開草席。
隻見兩具屍身全身黑色夜行衣,隻有臉部露出微微發白的皮膚,顯然是被水浸泡之後導致的。
仵作先前已經驗過屍,那是在浮屍打撈起來後。但此時是為了配合案件審訊,他再次一一重複仵作驗屍的那一套標準程序。
“男一,長臉細眉黑衣人,身長……身份不明,穿黑色夜行衣,黑布鞋……身上脖頸後處有一處致命傷,從傷口形狀判斷應該是一把鋒利的刀……”
仵作屠夫張詳細講述屍身的特征,一旁的知事及負責記錄官吏逐一對照鄭海的證詞。
仵作屠夫張又道:“男二,五官粗獷,濃眉大胡子……身份不明,身著黑色夜行衣、黑布鞋……身上有兩處致命傷,一處在頭顱後側,一處在腹部……”
知事與負責記錄的官吏與仵作屠夫張一一驗證完,他們迴到大堂內,迴複到:“稟告大人,犯人所述準確無誤,無任何遺漏!”
提刑按察使司僉事葛信對知事等人點點頭,微微鬆了一口氣,沒想到第一次獨自審案竟如此順暢。
他輕輕舉起驚堂木,用力敲下,大聲道:“既然如此,本案案情已明了。犯人鄭海已經招供,鄭海殺人拋屍事實明了。太液池浮屍案就此了結……”
“等一下!”鄭海突然打斷道。
葛信一愣,雙眉不由得微微翹起,嘴唇緊閉,麵色有些不悅。他有些不耐煩地問到:“犯人鄭海,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鄭海謙卑地請教道:“大人,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不知道大人能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迴答?”
一個殺人犯請教主審官問題,堂上所有人都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個個玩味的表情。
衙差們相互轉頭對視,眼神中全是新奇。
僉事葛信與陪審的同僚知事、檢校等官吏相互交流了一下眼神。他們都覺得很好笑,同時又好奇鄭海想要問的事情。
“你問便是,本官若是知道,定知無不言!”葛信笑了笑,迴答道。
“我們家鄉審理刑事案件有兩個法律規定:一個叫坦白從寬,另一個叫正當防衛。不知道大人這裏有沒有類似的說法?”
葛信細細念叨鄭海的話,感覺這些詞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又似曾相識的感覺,卻說不出從哪裏來,援引自哪部經典。
葛信一臉茫然,有些好奇地問到:“這個說法從何而來?何謂‘坦白從寬’與‘正當防衛’?”
鄭海認真地解釋道:“坦白從寬是說違反法律的犯人,如果坦誠相告,將自己所做的犯罪事實如實交代,可以減免罪責,從輕發落……”
葛信聽了鄭海的解釋,微微點頭認同,自己輕聲嘀咕道:“法律?是律法,雖然他說的言辭有些古怪,但想法卻是不錯!隻是……”
“荒唐!可笑!啊哈哈哈!”
還沒等葛信迴複鄭海,陪審的知事哈哈大笑道:“原來你主動交代殺人經過是為了減免責罰,真是可笑!竟然有這樣可笑的犯人,啊哈哈哈,笑死我了……”
堂下其他陪審的官吏與衙差都跟著低聲笑了起來,不時傳來一些竊竊私語:
“原來他是這個想法……”
“這個傻瓜竟然想以此減免刑罰……”
“竟然有這麽蠢的犯人,葛大人第一次辦案,這運氣真好……”
“就是,天底下竟然有這麽蠢的犯人……”
“肅靜!”
葛信再次敲響了驚堂木,這時大堂之上所有人閉上了嘴巴,屋內恢複了安靜。
主審官葛信再次看向鄭海,鄭重道:“本官斷案嚴格依照《大明律》。按《大明律》並無此類法外開恩之情形,恕本官不能從命。此外,本案宣判之後,案宗會發往刑部,你若想要從輕發落,要看上邊批複!”
鄭海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雖然他知道這明朝是不可能有這麽人性的條款的,但他還是將這個理念說了出來。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然要是能將二十一世紀的先進思想稍微傳播一下也是好的……
然而,古代傳統封建思想豈是那麽容易打破禁錮的?所以,他被現實秒打臉了!
-------------------------------------
注:
驚堂木:一塊方形硬木,有角兒有棱兒,取“規矩”之意,具有嚴肅法堂、壯官威、震懾受審者的作用。
它的正式名稱是:“氣拍”,或“界方”、“扶尺”等,叫法根據持掌人身份不同而不同。通常文官的才叫“驚堂木”,武官使用的叫“驚虎膽”,丞相使用叫“佐朝綱”,皇帝使用叫“鎮山河”,皇後(妃)用叫“鳳霞”......
隨著一聲中氣十足的嗓門從門外傳來,一個身著衙差常服滿臉橫肉的中年男子跨入按察司大堂。此人身體又高又壯,說壯其實有些胖。他走路略顯笨拙,但眼神犀利。
鄭海迴頭看向又胖又壯的仵作,正好與仵作四目相對,兩雙犀利的眼睛同時鎖定對方。
鄭海和仵作屠夫張同時被對方的犀利眼神所刺激,竟然隔空較量起了眼神。兩人都互不服輸,一直盯著對方的眼睛看,不眨眼,不低頭。
鄭海輕鬆自若,臉上還帶著少許淺笑。他仿佛是以前與馬歡練習狙擊瞄準時,比拚誰先眨眼一般。
堂上主審的按察司僉事葛信似乎沒聽說過仵作屠夫張,歪過頭小聲問身旁的趙知事:“這仵作沒有名字嗎?為什麽要叫屠夫張?”
知事小聲迴答:“葛大人,以前的仵作老先生去年冬天去世了,這屠夫張是老仵作收的助手和徒弟。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屠夫,以前按察司的弟兄都這麽叫他。叫習慣了,反而忘了他原來的名字,因此一直這麽稱唿他!”
當葛信詢問身旁知事之時,鄭海與仵作屠夫張的眼神對峙還在繼續,兩人互不服輸,都在暗自較勁。
屠夫張怒目相視,雙眼圓瞪,臉上橫肉都被擠開了,一臉兇神惡煞的模樣。
鄭海卻淡淡地微笑著,眼睛依舊犀利地注視著仵作。
“原來如此!”葛信聽了知事的介紹,微微放心,又輕聲問到:“此人查驗的本事如何?”
“迴葛大人,不輸老仵作,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最令人讚歎的是他那雙眼睛,異常銳利,任何蛛絲馬跡都逃不過他的那雙眼睛,有如神眼!”
趙知事自信滿滿,又補充道:“連按察使陳大人都誇讚他法眼無雙。說他那眼睛就像……就像說書人嘴裏的那個孫猴子的火眼金睛!”
葛信聽完知事的解釋,再迴過頭,他這才發現仵作與嫌犯竟然在堂上隔空對視。
隻見仵作屠夫張額頭上滲出了汗珠,臉色有些蒼白。
而鄭海依舊不動聲色,麵色如常,依舊帶著淺淺的笑意。
啪!啪啪!
一身青袍的葛僉事連連敲了三下驚堂木,大聲提醒道:“你二人為何如此無禮!大堂之上,竟敢無視本官,你們可知罪!”
仵作被驚堂木敲醒,連忙伏地拜倒,迴複到:“大人,請恕俺無禮!不過,俺有要事迴稟!”
“你有何事?起來說!”葛僉事有些動容。
“此人定是窮兇極惡之人!俺與他對視,他竟然不迴避俺的神眼,而且俺……”
按察司僉事葛信有些好奇,急急問道:“你快說,你如何了?”
“俺敗了!他的眼睛比俺更可怕!”仵作屠夫張站在那裏輕輕擦拭額頭上的汗水,用無比肯定的語氣道:“他一定是一個殺人犯,而且殺過不少人!一定是!”
堂下,剛才緝拿並一直押送鄭海的幾個官差紛紛點頭,深以為然。有人小聲嘀咕道:“看來葛三沒說錯,此人身手了得,而且極度危險!”
“還好,他一直很配合……”又有官兵嘀咕。
陪審的知事也小聲對主審葛信說道:“大人,仵作法眼如炬,此犯人極有可能是作惡多端!”
“斷案,豈能僅憑一個仵作的猜測!”葛信輕聲迴絕知事的判斷,然後再次敲響驚堂木:“肅靜!肅靜!”
鄭海稍微鬆了一口氣,堂上堂下眾人的話語他都聽得一清二楚。
他沒想到一時興起與仵作屠夫張的眼神比拚,竟然也會給自己帶來這樣的負麵評價!
他真有些小後怕,這案件剛開始調查就直接被戴上窮兇極惡之徒的帽子,這對他有害無益!
鄭海暗暗慶幸:還好,這主審官員是一個明辨是非、明察秋毫之人……
“稟大人,太液池兩具浮屍已經帶到!”
幾名官差抬著兩張木板來到大堂外的小庭院中,向主審官吏稟告。
兩張木板上蓋著草席遮住了下麵的兩具屍體,但草席一端並未完全掩蓋,露出黑色的鞋子與夜行衣。
主審官員僉事葛信對仵作道:“屠夫張,請你再次驗一驗這兩具屍身。”
葛信又對身旁官吏道:“趙知事,你與他驗證一下,犯人所述是不是真實無誤?”
仵作屠夫張走出大堂來到衙內停放屍身的小庭院,一把掀開草席。
隻見兩具屍身全身黑色夜行衣,隻有臉部露出微微發白的皮膚,顯然是被水浸泡之後導致的。
仵作先前已經驗過屍,那是在浮屍打撈起來後。但此時是為了配合案件審訊,他再次一一重複仵作驗屍的那一套標準程序。
“男一,長臉細眉黑衣人,身長……身份不明,穿黑色夜行衣,黑布鞋……身上脖頸後處有一處致命傷,從傷口形狀判斷應該是一把鋒利的刀……”
仵作屠夫張詳細講述屍身的特征,一旁的知事及負責記錄官吏逐一對照鄭海的證詞。
仵作屠夫張又道:“男二,五官粗獷,濃眉大胡子……身份不明,身著黑色夜行衣、黑布鞋……身上有兩處致命傷,一處在頭顱後側,一處在腹部……”
知事與負責記錄的官吏與仵作屠夫張一一驗證完,他們迴到大堂內,迴複到:“稟告大人,犯人所述準確無誤,無任何遺漏!”
提刑按察使司僉事葛信對知事等人點點頭,微微鬆了一口氣,沒想到第一次獨自審案竟如此順暢。
他輕輕舉起驚堂木,用力敲下,大聲道:“既然如此,本案案情已明了。犯人鄭海已經招供,鄭海殺人拋屍事實明了。太液池浮屍案就此了結……”
“等一下!”鄭海突然打斷道。
葛信一愣,雙眉不由得微微翹起,嘴唇緊閉,麵色有些不悅。他有些不耐煩地問到:“犯人鄭海,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鄭海謙卑地請教道:“大人,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不知道大人能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迴答?”
一個殺人犯請教主審官問題,堂上所有人都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個個玩味的表情。
衙差們相互轉頭對視,眼神中全是新奇。
僉事葛信與陪審的同僚知事、檢校等官吏相互交流了一下眼神。他們都覺得很好笑,同時又好奇鄭海想要問的事情。
“你問便是,本官若是知道,定知無不言!”葛信笑了笑,迴答道。
“我們家鄉審理刑事案件有兩個法律規定:一個叫坦白從寬,另一個叫正當防衛。不知道大人這裏有沒有類似的說法?”
葛信細細念叨鄭海的話,感覺這些詞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又似曾相識的感覺,卻說不出從哪裏來,援引自哪部經典。
葛信一臉茫然,有些好奇地問到:“這個說法從何而來?何謂‘坦白從寬’與‘正當防衛’?”
鄭海認真地解釋道:“坦白從寬是說違反法律的犯人,如果坦誠相告,將自己所做的犯罪事實如實交代,可以減免罪責,從輕發落……”
葛信聽了鄭海的解釋,微微點頭認同,自己輕聲嘀咕道:“法律?是律法,雖然他說的言辭有些古怪,但想法卻是不錯!隻是……”
“荒唐!可笑!啊哈哈哈!”
還沒等葛信迴複鄭海,陪審的知事哈哈大笑道:“原來你主動交代殺人經過是為了減免責罰,真是可笑!竟然有這樣可笑的犯人,啊哈哈哈,笑死我了……”
堂下其他陪審的官吏與衙差都跟著低聲笑了起來,不時傳來一些竊竊私語:
“原來他是這個想法……”
“這個傻瓜竟然想以此減免刑罰……”
“竟然有這麽蠢的犯人,葛大人第一次辦案,這運氣真好……”
“就是,天底下竟然有這麽蠢的犯人……”
“肅靜!”
葛信再次敲響了驚堂木,這時大堂之上所有人閉上了嘴巴,屋內恢複了安靜。
主審官葛信再次看向鄭海,鄭重道:“本官斷案嚴格依照《大明律》。按《大明律》並無此類法外開恩之情形,恕本官不能從命。此外,本案宣判之後,案宗會發往刑部,你若想要從輕發落,要看上邊批複!”
鄭海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雖然他知道這明朝是不可能有這麽人性的條款的,但他還是將這個理念說了出來。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然要是能將二十一世紀的先進思想稍微傳播一下也是好的……
然而,古代傳統封建思想豈是那麽容易打破禁錮的?所以,他被現實秒打臉了!
-------------------------------------
注:
驚堂木:一塊方形硬木,有角兒有棱兒,取“規矩”之意,具有嚴肅法堂、壯官威、震懾受審者的作用。
它的正式名稱是:“氣拍”,或“界方”、“扶尺”等,叫法根據持掌人身份不同而不同。通常文官的才叫“驚堂木”,武官使用的叫“驚虎膽”,丞相使用叫“佐朝綱”,皇帝使用叫“鎮山河”,皇後(妃)用叫“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