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2022隨筆2
昨日仰望星空,沒有看清腳下的路,大地有太多的寶藏,先選擇站著走一走,走累了坐下休息一會兒再走,如雲中漫步。我聽說過這樣一套理論:自私的基因。基因港口停靠的船,都是把你我他分得清清楚楚,人和很多動物的基因相似度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和蒼蠅也有百分之幾十,和植物小草同樣有著一定的相似比例,人之所以區別為人,尤其與阿貓阿狗哺乳動物相比,真正的區別就是那百分之幾百分之十幾的一小部分,所以萬物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特性,基因不自私一點也確實不行。路邊的野花和小草在基因的骨子裏都懂得自私,又何必非要把無私強加在個人身上,再往大了說,大過基因、大過生命、大過有機物之後,我們和一塊石頭其實也沒有區別,組成的分子和原子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排列組合而已。隻不過這個排列組合過於神奇,神奇到和宇宙大爆炸一般:能從一個點爆發出如此浩瀚和無垠。我有時在想這種神奇的排列組合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連串數據而已,和進製裏的0和1排列也沒有本質區別,0和1可以排列成複雜的程序,可以組合出高超的科技,那生命會不會也是排列組合出來的呢?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把代碼0和1換成了分子和原子甚至更小更小。所以有一種說法叫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都是虛擬出來的,也就有人相信了,而且信的人還不少,有霍金、比爾蓋茨和馬斯克這樣的知名人物,也有善於發表論文的比如牛津劍橋等知名大學的教授,可以看的出來都是理科生或者是和科技前沿有關的人。不知道第一個提出虛擬理論的人是誰?是佛嗎?我認為他們能有這樣的想法,究其根本是壓力太大,像電子雙縫實驗、量子體態、觀察者效應等太過深奧,可以說人類現在可能隻接觸到了皮毛,皮毛背後看不到頭的漫漫長路讓他們對未來產生了迷茫。索性就開始思考世界是虛擬的也是有可能的!怪就怪這一百年來人類的基礎科學沒有長足的發展,大部分的理論還是在100年前的翅膀下延伸,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皆是如此久遠。看一看號稱史上最牛科學家合影的那張照片,其中有居裏夫人、愛因斯坦、普朗克、洛侖茲、泡利、波恩、玻爾、海森堡、薛定諤、小布拉格、德布羅意、狄拉克、朗之萬、郎繆爾、康普頓、德拜、理查森等……直到現在都還有很多初中生高中生對他們耳熟能詳,因為我們現在還在用他們的理論公式和方程式。說的很多學生當然是理科生,文科生又能記得幾個公式?我作為一個文科生能記得他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討厭他們,他們的東西讓我腦袋爆炸,學不會啊……還得承認的是二十世紀的前幾十年科學界的大神數量超過任何一個時代,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王者大師,不過我還是偏愛特斯拉和更早一些的達芬奇那樣的神奇。我認為絕不是現代的科學家沒有以前人聰明了,也絕不是科學基礎理論被以前大神快發現到頭了,遠遠沒有!相反當代占盡了優勢,至少研發費用及實驗室要比百年前好很多吧,關鍵是人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了。科學家追名逐利,科學資本從投入到收益急功近利,在這個日進鬥金的時代,又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去研究千日萬日以後的事情,而且那種事情的失敗率還很大。包括一條相對冷門的古玩路,為了弄虛作假無所不用其極,臉皮又算什麽?我看過一個正規鑒寶欄目上有一個人說他的東西是爺爺輩傳下來的,結果是當代工藝品,你說你是從別人手裏買的不知道也屬於正常,明明是當代的東西怎麽就能傳了三代甚至更久?估計他小時候都沒有吧。平時騙騙人也就罷了,正規場合也敢編?當然正規場合炒作的也很多,不說炒作或許是因為他編的他自己都信了。古玩這東西,建國以前都算是老的,民國仿的也算是有價值的,當代就隻能是工藝品了。八十年代以前造假的人不多,因為世麵上本來就有大量的真東西,有那精力還不抓緊收購真東西去?其次造假的門檻高,不如現在這麽方便以至於很多人都在做。再者八十年代以前更多的人想的是一天如何吃飽肚子,一副齊白石幾千萬的畫也隻能換幾十斤米麵罷了,前提還是換的那個人得有存糧,古玩的價值普遍低,造假也少。而且在改開以前就算外國價高,也不是一般人能出去的,大門還沒開呢,這裏說的是民間收藏品。我個人認為八十年代能造假的都已經屬於專業人士了,比如《正陽門下》的……市場上絕大多數的仿品都是九十年代和新世界才出現的,所以一般都在二三十年內。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經濟發展了,有餘糧了,收藏可以諞開肚子在愛好和投資中隨意轉換了,有利可圖了從事造假的人也就多了,技術發展了,造假的門檻也就低了,以至於現在古玩市場十有九假。藝術這東西真不是有點知識有點資本就可以玩的,關鍵是悟性。如今的普通結果是網絡真真假假,什麽都有,有的真是為了流量甘於冒著生命安全,甚至還帶著小孩子拍攝,危險。技術再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我這裏說的不是專業的極限運動,對於極限運動我保持不反對,真心的詞窮了。你說是不是人變了?
昨日仰望星空,沒有看清腳下的路,大地有太多的寶藏,先選擇站著走一走,走累了坐下休息一會兒再走,如雲中漫步。我聽說過這樣一套理論:自私的基因。基因港口停靠的船,都是把你我他分得清清楚楚,人和很多動物的基因相似度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和蒼蠅也有百分之幾十,和植物小草同樣有著一定的相似比例,人之所以區別為人,尤其與阿貓阿狗哺乳動物相比,真正的區別就是那百分之幾百分之十幾的一小部分,所以萬物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特性,基因不自私一點也確實不行。路邊的野花和小草在基因的骨子裏都懂得自私,又何必非要把無私強加在個人身上,再往大了說,大過基因、大過生命、大過有機物之後,我們和一塊石頭其實也沒有區別,組成的分子和原子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排列組合而已。隻不過這個排列組合過於神奇,神奇到和宇宙大爆炸一般:能從一個點爆發出如此浩瀚和無垠。我有時在想這種神奇的排列組合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連串數據而已,和進製裏的0和1排列也沒有本質區別,0和1可以排列成複雜的程序,可以組合出高超的科技,那生命會不會也是排列組合出來的呢?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把代碼0和1換成了分子和原子甚至更小更小。所以有一種說法叫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都是虛擬出來的,也就有人相信了,而且信的人還不少,有霍金、比爾蓋茨和馬斯克這樣的知名人物,也有善於發表論文的比如牛津劍橋等知名大學的教授,可以看的出來都是理科生或者是和科技前沿有關的人。不知道第一個提出虛擬理論的人是誰?是佛嗎?我認為他們能有這樣的想法,究其根本是壓力太大,像電子雙縫實驗、量子體態、觀察者效應等太過深奧,可以說人類現在可能隻接觸到了皮毛,皮毛背後看不到頭的漫漫長路讓他們對未來產生了迷茫。索性就開始思考世界是虛擬的也是有可能的!怪就怪這一百年來人類的基礎科學沒有長足的發展,大部分的理論還是在100年前的翅膀下延伸,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皆是如此久遠。看一看號稱史上最牛科學家合影的那張照片,其中有居裏夫人、愛因斯坦、普朗克、洛侖茲、泡利、波恩、玻爾、海森堡、薛定諤、小布拉格、德布羅意、狄拉克、朗之萬、郎繆爾、康普頓、德拜、理查森等……直到現在都還有很多初中生高中生對他們耳熟能詳,因為我們現在還在用他們的理論公式和方程式。說的很多學生當然是理科生,文科生又能記得幾個公式?我作為一個文科生能記得他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討厭他們,他們的東西讓我腦袋爆炸,學不會啊……還得承認的是二十世紀的前幾十年科學界的大神數量超過任何一個時代,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王者大師,不過我還是偏愛特斯拉和更早一些的達芬奇那樣的神奇。我認為絕不是現代的科學家沒有以前人聰明了,也絕不是科學基礎理論被以前大神快發現到頭了,遠遠沒有!相反當代占盡了優勢,至少研發費用及實驗室要比百年前好很多吧,關鍵是人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了。科學家追名逐利,科學資本從投入到收益急功近利,在這個日進鬥金的時代,又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去研究千日萬日以後的事情,而且那種事情的失敗率還很大。包括一條相對冷門的古玩路,為了弄虛作假無所不用其極,臉皮又算什麽?我看過一個正規鑒寶欄目上有一個人說他的東西是爺爺輩傳下來的,結果是當代工藝品,你說你是從別人手裏買的不知道也屬於正常,明明是當代的東西怎麽就能傳了三代甚至更久?估計他小時候都沒有吧。平時騙騙人也就罷了,正規場合也敢編?當然正規場合炒作的也很多,不說炒作或許是因為他編的他自己都信了。古玩這東西,建國以前都算是老的,民國仿的也算是有價值的,當代就隻能是工藝品了。八十年代以前造假的人不多,因為世麵上本來就有大量的真東西,有那精力還不抓緊收購真東西去?其次造假的門檻高,不如現在這麽方便以至於很多人都在做。再者八十年代以前更多的人想的是一天如何吃飽肚子,一副齊白石幾千萬的畫也隻能換幾十斤米麵罷了,前提還是換的那個人得有存糧,古玩的價值普遍低,造假也少。而且在改開以前就算外國價高,也不是一般人能出去的,大門還沒開呢,這裏說的是民間收藏品。我個人認為八十年代能造假的都已經屬於專業人士了,比如《正陽門下》的……市場上絕大多數的仿品都是九十年代和新世界才出現的,所以一般都在二三十年內。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經濟發展了,有餘糧了,收藏可以諞開肚子在愛好和投資中隨意轉換了,有利可圖了從事造假的人也就多了,技術發展了,造假的門檻也就低了,以至於現在古玩市場十有九假。藝術這東西真不是有點知識有點資本就可以玩的,關鍵是悟性。如今的普通結果是網絡真真假假,什麽都有,有的真是為了流量甘於冒著生命安全,甚至還帶著小孩子拍攝,危險。技術再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我這裏說的不是專業的極限運動,對於極限運動我保持不反對,真心的詞窮了。你說是不是人變了?